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5050
解读报告比结果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8日 《生命时报》 2007.08.28
     自从告别了幼年的童话时代,人们似乎就懂得了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对与错,黑与白那么简单。然而,在对待某些事情上,比如体检结果,固化的思维模式仍会让人不自觉地走入这个两维误区:正常了,欢欣鼓舞;超标了,就惴惴不安。

    其实,大多数人体检的目的,无非就是想看看自己是否健康,只是缺乏详细解读的“正常”和“非正常”,实在说明不了全部的问题。

    不久前,我见到这样一个例子。王女士做完乳腺B超检查后,医生就在体检结果上写了个简单的结论:小叶增生。这可把王女士吓坏了,她以前听人说过增生会癌变,于是每天忧心忡忡。直到当医生的朋友告诉她,小叶增生发生率很高,只要定期复查,癌变的几率只有2%—3%之后,她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王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别现象。有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体检都是只有报告,而无详细的解读和建议。这时,没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体检者,拿到的体检报告就成了只有数据的“天书”,看着红红绿绿的报告单,只能是一头雾水。于是,对体检的种种误解也多了起来。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健康人群体检不单是为了查出疾病,还要借此改变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做到未雨绸缪,预防疾病。一张看似都正常的体检报告,难道就能说明体检者的身体非常好,没有潜在疾病了吗?其实,所谓“正常值”只是供没有慢性病的人做参考,并非绝对的正常标准。

    例如,血中总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是3.2—6.4毫摩尔/升,如果体检的结果显示为6.3毫摩尔/升,那么,按照这个标准自然算是正常值水平。但实际上,他的总胆固醇值马上就要超标了。如果因为结果“正常”,不加以重视,不注意调节饮食,得上高血脂也不会是太久的事。体检报告的解读对体检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体检中心也有自己的难处,医生工作繁忙,体检压力大,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体检者进行有效的、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所以现在看来,在倡导体检者自己重视起结果解读的同时,还应该要求体检中心做出必要的改变。比如,要求体检中心把对报告的全面解读作为体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加强体检医师的能力培养,或引进有丰富临床经验,了解现代医学进展的医师作为专职咨询和健康教育人员,这样才能让健康体检充分发挥其作用。▲(作者为北京医院医务处处长田家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