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899
城市生命力不能靠翻新(焦点)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7日 《生命时报》 2007.11.27
     粉刷一新的建筑、宽阔气派的街道,无疑都会让人心情愉快。可不知为什么,只要提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总会让人联想到“大兴土木”四个字。因为,在享受焕然一新的城市之前,人们不得不忍受长时间的尘土飞扬和刺耳的噪音。

    城市翻修道路,粉刷大楼,本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毕竟,景观是城市的一个窗口,需要以最佳的姿态去迎接客人。而且,作为一名搞城市设计的人,我不可能也不会排斥城市重建。我要反对的,是毫无统筹的一窝蜂式翻修,是不顾居住者利益的重复建设。

    试问,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是宜居。何为“宜居”?就是人们居住其中,能够享受到最佳的生活品质,不管是空气、交通、水源,还是视觉、氛围都能让人觉得很舒服。我认为,这应该是城市建设的第一目标,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该本末倒置。

    当然,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对于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对居民的影响,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就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是,法规好定,规矩难守。而且一旦多个项目一起上马,就算再小心谨慎,也免不了弄出点动静、掀起些尘土。当城市变成工地,宜居从何而来?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不能靠“全新”来体现,而是需要多层次的人文和历史景观:老的、新的,甚至废墟。这有点像一个家庭,需要有爷爷、爸爸、儿子,几世同堂才算是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改造项目,都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该上马的上马,不必要的就等等,一步步,一点点,快不得,也急不得。

    其实,城市建设搞一窝蜂,带来的又何止是环境负荷和居民生活品质的下降呢?工程质量,财政压力都是问题。先说工程质量。比如,为保持地下水平衡,将路面砖换成渗水型的就是个看起来简单、实则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考虑实施具体地段的地下水状况、景观功能、地质构成,还有物候条件等等,如果只是因为它更“高科技”就贸然更换,未必是好。再说财政压力。对于有充足资金的项目而言,乍一看来,这根本不该算问题。只是,如果本就是无必要的重复建设,则是砸进去多少,就浪费了多少。即使现在你不会面临经济困境,捉襟见肘也是早晚的事。, http://www.100md.com(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张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