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208
大雪考验的不只是道路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29日 《生命时报》 2008.01.29
     今年的天气明显与往年不同,降雪范围几乎遍及全国。雪景变成雪困,直至变成雪灾,令人措手不及。

    恶劣天气,首当其冲的是交通,市内交通、高速公路,还有航班难免不受阻。不过从总体上讲,经过多次风雪考验的政府机构,应对交通这一难题还是显得从容,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对交通应急的预案基本上出得很及时,并没有听说多少因此出现严重问题的报道。

    但大雪带来的只是交通问题吗?当然不是。随着雪下得越来越久,我们看到大雪正在成为一种灾难,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供电、供暖、身体健康、庄稼的保护、牲畜的饲养,甚至物价的浮动,都因大雪袭来变得严峻。据报道,湖北省截至目前,因大雪造成780万人受灾,因灾直接死亡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8.13万公顷;倒塌房屋1.1万多间,损坏房屋3.3万间。武汉市有水管被冻坏,导致居民用水困难。而因冷空气骤降患上感冒的更比比皆是。

    显然,让人猝不及防的这场大雪,已经使整个城市功能的良好维持、城市秩序的正常运行受到了影响,甚至人们的心理和身体也不得不因此接受一次挑战。

    当然,不论是在见惯风雪的北方省市,还是经验较少的南方地区,政府部门都对来袭的灾难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措施。比如武汉水管冻坏后,政府启用了消火栓,为停水区域的居民提供用水,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居民的用水问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这种突发奇想的临时救急办法,也正反映出城市公共设施存在某些欠缺和弱点。这同时说明,光有交通的应急预案还不足以经受一场大雪的考验,还要扩展到更宽的方面。

    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越来越多的恶劣天气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降临,我们还靠过去的经验来面对已然变化的气候,不免有些刻舟求剑的味道。当东北发生多年难遇的洪水,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当济南发生多年难遇的暴雨,竟会让数十人丧生;当南方发生多年难遇的雪冻,造成一场灾难……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和重视。正视这样的变化,是应对的前提。

    如今,政府机构更需要未雨绸缪,将预防措施前移,在极端气候之下,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保证人们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转。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雪袭来,政府固然可以倡导人们各扫门前雪,公路也可能因交通的需要而得到及时的清扫,可像天桥这样的公共设施,是否也需要及时清扫?否则,那些在天桥上摔倒受伤的人,就有理由找政府讨说法了。

    因此,一场雪将政府的服务水平摆在了人们考评的前台。如果要问大雪考验了什么,笔者觉得考验了政府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应急反应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也考验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态度。▲(作者为《长江日报》评论员), http://www.100md.com(廖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