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62600
血压,高一点都有危险(权威心观点)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2.12.25
老年人降压三不宜(权威心观点)
平稳降压,清晨很关键(权威心观点)
血压,高一点都有危险(权威心观点)
高血压,每年查次蛋白尿(权威心观点)

     血压,高一点都有危险(权威心观点)

    1级高血压如果合并高龄、吸烟、肥胖,风险和3级高血压相当

    专家小传

    孙宁玲,教授,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任。

    临床上,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血压只高了一点,便不当回事,认为影响不大,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孙宁玲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即使是1级高血压(即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之间,且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之间),如果合并了3个或者3个以上持续的高危因素,或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即可认为是高风险。这种情况下的危险程度,与不合并高危因素的3级高血压(即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且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相当,需要及早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 http://www.100md.com
    高危因素即指:高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饮酒过多、肥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了解自己是否高危,要先做好检查。主要包括血糖和血脂(是否合并相关疾病)、体重指数(确定是否超重或肥胖)、是否有蛋白尿(是否已经有肾脏的损害),必要时还需要测定血管弹性。通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评估高血压的危险情况,并给出生活方式上的相应建议,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等。

    如果血压本身不太高,但是合并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遵循医生首次给予的建议,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后1个月,需要检查一次血压和血脂等改善的情况,如果效果较好,一般不会立即运用药物。如果病人生活方式遵从医嘱改善后,血压和血脂仍得不到控制,医生可能会选用他汀等调节血脂的药物。在服用这些药物1个月后,一般还需要再做相应检查,由医生评估效果后再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因此,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家族史,30岁后至少每年到医院查一次血压。不少病人的高血压症状不明显,发现患病时血压已经很高了,这就是没有在平常做好检查,建议即使没有合并高危因素,35岁以上每年也应当查一次血压。如果是超重或肥胖,平常又容易发生头晕等情况,建议3—6个月查一次血压。还需注意的是,即使在医院一次查出血压高也不一定就是高血压,这时可在家自己每天早晚测一次血压,看是否一直较高;或者在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以确诊是否为高血压。▲ (张 瑾)
, 百拇医药
    

    高血压,每年查次蛋白尿(权威心观点)

    专家小传

    王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

    前不久,一个患者因为血压控制不好到门诊治疗,无意中向医生提起、自己晚上老起夜。医生马上给他查了反映肾脏健康的指标,结果发现肌酐值高达300微摩尔/升(正常值59-104微摩尔/升),已出现严重的肾脏功能不全。

    事实上,这类病人并不少见,临床上经常能见到因为血压控制不当导致肾脏损伤的病例。肾损伤一旦出现往往是不可逆的,患者将终生为此困扰。当出现症状时,高血压已经引起了肾脏的损害。更早期的发现应该是没有症状时就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早期捕捉病变,及时阻断肾脏损伤的苗头。
, http://www.100md.com
    微量白蛋白尿(MAU),为24小时尿中排出30—300毫克白蛋白,是小血管病变的标志物。随着微量白蛋白尿的进展,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呈指数形式增长。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5—10年内会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成大量蛋白尿。

    如果已经出现了肾损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蛋白质摄入。因为蛋白质摄入过高,会增加肾脏负担,进而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供给。因此,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决定蛋白质摄入量: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0克左右;如果出现异常,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减少为每日20—40克。此外,还应戒烟限酒。多饮酒会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增加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酗酒使血肌酐升高必然增加肾脏负担。而经常吸烟的人,会增加肾血管的血黏度,降低血流量,加重肾脏的缺血缺氧。

    在治疗上,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肾病的人,应选择那些既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肾脏的药物,如ACEI和ARB类降压药。在降压标准上,无论是肾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引起的肾病,都要更严格,血压降得低些,在可耐受的情况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患者年纪较大,收缩压可以适当放宽些,保持在140—150毫米汞柱。▲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 文)
, 百拇医药
    

    平稳降压,清晨很关键(权威心观点)

    6—10点是血压高峰

    专家小传

    王继光,教授,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

    人体中存在一个“血压晨峰”现象,即血压存在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夜间血压降至一天之中最低水平,随觉醒时间的到来血压逐渐升高,在清晨6点—10点时血压上升至一天之中最高水平。

,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也是6点—10点这个时间段。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水平。在这个时间段内家庭自测血压≥135/85毫米汞柱,或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清晨高血压。有调查显示,我国有60%以上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不达标。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收缩压平均升高14毫米汞柱,甚至可上升80毫米汞柱。

    清晨时段血压升高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液粘滞性增加、血小板聚集及心率增加等共同导致了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在促发因素作用下,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压晨峰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预测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指标。2003年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清晨血压上升幅度每增加10毫米汞柱,脑卒中风险会相应增加26%。

    因此,如果有效监测、管理清晨时段的血压,可以达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以下几项措施是关键:1.坚持晨起量血压。特别是治疗方案发生变更时,或患者的血压未控制或难以控制时,要坚持量。时间选在起床后至上午10点钟之间,量前先静坐5分钟。最好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自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在使用期间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http://www.100md.com
    2.服药后再做运动。上午时段特别要控制情绪,避免与人争执,别随便乱发火。

    3.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的长效药,能有效维持24小时降压作用。每天清晨服一次,不仅能控制24小时血压平均水平,而且能有效阻遏服药后18—24小时(最后6小时)的血压上升幅度,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 王继光)

    

    老年人降压三不宜(权威心观点)

    专家小传

    徐成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专家委。
, 百拇医药
    在高血压人群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控制好他们的血压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大大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但由于老年人有自己的特点,管理血压时要相应调整,有三个“不宜”要注意。

    目标值不宜太低。血压越高对身体器官的损害就越大,一般成人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降到小于140/90毫米汞柱,如果没有不适,可以降到135/85以下。但老年人多合并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颈动脉狭窄等,这些人血管弹性差,心脏搏出量下降,血压降得太低反而会造成血流灌注量不足。特别是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如果得不到血液的滋养,容易发生缺血甚至梗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指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耐受可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目标值为150/90毫米汞柱以下。

    速度不宜太快。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较弱,易造成药物蓄积。同时他们的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容易发生低血压反应,引起一过性脑缺血,或者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有一些患者虽然血压偏高,但本身并无不适的症状,当快速降压时,原本已经适应高血压状态的脏器反而一下子难以适应低血压引起的低灌注,从而导致脏器受损。
, 百拇医药
    因此老年人降压不能急于求成,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降压药,逐渐达到适宜自己的最佳剂量,使血压缓慢下降,逐渐达到目标水平。对已经确定的治疗方案,不要随意变动。若需要更换药物,也不要突然停药,避免血压骤然上升出现意外。

    药效不宜太短。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好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血压一整天的变化情况。如果昼夜的血压都在比较高的水平,最好选择疗效长达24小时的长效药或控释药,使血压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减少波动,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如果患者白天血压高,夜间血压低,甚至比正常人还要低,那么不必用长效药,只需用药物作用时间相对短的中效药,或者调整长效药的服用时间。服用降压药是否安全的标准是:24小时平稳达到靶目标值,尤其要控制清晨(5点—10点)血压骤然升高的晨峰现象。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每天定时监测并记录自己的血压情况,特别是季节转换时更要警惕血压波动,发现异常情况后应及时就诊遵从医嘱,切勿自行加药或减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徐成斌)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