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4022
7类女性最要护心 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4日 生命时报
护心也要分体质(专家呼声)

    7类女性最要护心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近日刊文,最新数据显示,英国每年有3.5万女性被冠心病夺去生命——这一数字是因乳腺癌死亡女性人数的3倍。最近,英国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并总结出7个最需要女性警惕的致病因素。

    过量饮酒

    发病风险:平均每10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心脏研究所心脏病专家格林·托马斯表示,家族遗传确实是心脏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有心脏病史,子女心脏病发作几率会增加4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教授戚文航认为,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久而久之更容易患上心脏病。此外,过量饮酒对肝、肾都不好,必须控制酒量。不过,每天小酌一点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
, http://www.100md.com
    爱吃甜食

    发病风险:有家族史,且爱吃甜食致超重的女性,平均每3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蛋糕和饼干等甜食中含有过多热量及饱和脂肪酸。爱吃甜食会导致女性腰部及臀部脂肪堆积,增加血糖过高及患糖尿病的风险,进而出现血脂异常、血压高,诱发心脏病。如果女性已经超重,且有家族心脏病史,那么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成倍增加。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多吃新鲜的果蔬,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女性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最好不超过20克。此外,戚文航指出,除了日常少吃甜食,还要控制脂肪、热量和盐的摄入。脂肪会使胆固醇升高、动脉硬化,热量会让人肥胖,盐吃多了则会导致血压上升,这些都是心脏健康的大敌。

    甲状腺功能衰退

    发病风险:甲状腺功能衰退且血脂高的老年女性,平均每20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 百拇医药
    专家解读:英国调查发现,每1000个女性里,就有15个受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困扰,1/3甲状腺衰退的女性都有血压偏高,而高血压正是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瑾表示,甲状腺衰退的人代谢低,容易肥胖,这对心脏很不利。戚文航提醒,甲状腺衰退更常见的情况是会引发低血压,未必是高血压,最好依个体情况而定。专家建议,已经出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女性,最好每年至少到医院检查一次血压,以防万一。

    打鼾严重

    发病风险:平均每30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有研究显示,严重打鼾者在睡眠期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6倍。人打鼾时,由于呼吸短暂停顿,会导致血压、神经系统及激素分泌的变化。戚文航指出,睡觉打鼾的人常伴发顽固性高血压,直接损害心脏健康。沈瑾认为,打鼾还会让人缺氧,当血液中氧含量太少时,就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两位专家都建议,打鼾的人最好到医院呼吸科就诊,尽早查清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抽烟

    发病风险:抽烟、爱吃高热量食品的女性,平均每15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研究显示,女性吸烟者患心脏病的几率比男性高出25%。因为女性身体更容易受到烟草的毒害。戚文航进一步解释说,吸烟直接造成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导致血管硬化,诱发冠心病。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能早戒就早戒。

    孕期高血压

    发病风险:平均每25人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每10个孕期女性,就有1个患有先兆子痫,这类孕妇还是日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伦敦大学医学院女性健康研究机构发现,先兆子痫孕妇日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是其他人的2倍以上,原因之一是先兆子痫可能损害了血管。

    戚文航建议,出现围产期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时常监测血压。有些患者即使在生完孩子后,血压还会一直高下去,需要长期治疗。
, 百拇医药
    经常偏头痛

    发病风险:平均每15名女性中可能出现1例心脏病

    专家解读:有研究显示,时常有严重偏头痛的女性,患上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偏头痛会导致血流量改变,而心脏病发作正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戚文航和沈瑾提醒,尽管有上述研究,但诱发偏头痛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与心脏病有关。但时常头疼,就该去医院检查,不能忽视。

    最后,两位专家强调,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往往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进而引发心脏病。以上提到的危险只是一种提醒,让女性更加注重饮食、运动并戒烟,这对心脏乃至全身健康都有益。▲ (● 李 迪●李 默)

    
, 百拇医药
    护心也要分体质

    有冠心病、腹型肥胖家族史的人,应吃得素点

    专家小传

    吕树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内科主任,心内科首席专家

    9月29日是第13个世界心脏日,据《201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内科主任吕树铮教授通过《生命时报》呼吁,关注心血管健康要首先要延缓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的主谋是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此外还有很多帮凶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精神紧张等。胆固醇的代谢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大,这个观念被长久地忽视了”,吕树铮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医学界有这么一个实验,给本来吃草的兔子喂食了3个月的高胆固醇饲料,之后研究人员在这些兔子的动脉血管里发现了明显的动脉硬化。”这个研究表明,兔子吃草、狼吃肉,这原本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如果刻意违背了这些自然规律,肯定就会出问题。同理,人是杂食动物,如果吃太多高胆固醇食物,就很容易出现血脂异常。
, http://www.100md.com
    吕树铮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体质也是有差异的,有些人的体质是“偏素食”的,如果平时吃肉太多,容易出现高胆固醇血症。而有些人本来就是“偏肉食”的,虽然爱吃肉,血脂也不会高得离谱。辨别自己是哪类体质,可以大致从自己的家族中判断,如果有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家族史,长辈及兄弟姐妹中多有腹型肥胖(将军肚)、眼睑脂肪瘤等,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定期检查血脂。

    吕树铮教授告诉记者,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动脉,但直径也不过几厘米,心脏动脉最粗部位只有2~3毫米,远端甚至不到1毫米,脑部动脉更细,因此,动脉很容易被堵塞。一旦血管壁有胆固醇结晶(斑块)附着,管腔会逐渐狭窄,时间长了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血损害。如果动脉硬化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斑块疯长起来会变成皮薄馅大的“包子”,包子皮一旦被炎性细胞侵蚀就会破裂,此时凝血机制被激活,导致血栓形成,堵塞了动脉,发生不稳定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死。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血脂异常,就要开始积极地治疗。吕树铮教授建议,胆固醇达标需要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双管齐下。目前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是他汀。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也要分“体质”,一般的高胆固醇血症可以用他汀治疗,但对于顽固的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如果加大他汀的剂量还不能起到很好的降脂效果时,可以联合使用胆固醇抑制吸收剂——依折麦布。它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来清除血中坏胆固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王 艳)
, http://www.100md.com
    

    护心好习惯排行榜

    打流感疫苗 地中海饮食 多走两千步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发布消息称,心脏病是美国人的“头号杀手”。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刊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蒂姆·丘尔奇博士总结的“保护心脏的7个好习惯”,并按效果做出排行。

    1.接种流感疫苗:心脏病风险降低36%。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在心脏病患者中,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心脏病发作危险降低36%。流感会导致人体压力增大,心脏病再次发作危险也会大增。因此,心脏病患者更应接种流感疫苗。
, http://www.100md.com
    2.地中海饮食:降低30%。西班牙的研究发现,每天吃地中海饮食的55~80岁的男女参试者,未来5年发生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的危险或心脏病死亡风险会降低30%。其中,最护心的因素包括:橄榄油是主要食用油、适度饮酒(大多为葡萄酒)、大量的水果、蔬菜、坚果、豆类和鱼类,以及少量肉食。2014年美国发现,吃地中海饮食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较低:腹部脂肪更少,坏胆固醇水平较低,好胆固醇水平更高。

    3.每天一杯红酒:降低25%。多项研究发现,适度饮酒(男女每天饮酒分别不超过2杯和1杯)可以使心脏风险降低大约25%。丘尔奇博士表示,适量饮红葡萄酒可放松血管,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4.健康生活方式:降低25%。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发布消息,如果每个人不吸烟,吃健康饮食,经常锻炼,保持健康体重,经常体检,以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心脏病风险因素,那么心脏病死亡风险会降低25%。仅美国,每年就可挽救20万人的生命。
, http://www.100md.com
    5.每天多走2000步:降低10%。一项国际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天多走2000步(相当于快走大约20分钟),未来6年中心脏病和脑卒中危险可降低10%。每周坚持锻炼150分钟,可以使心脏病危险降低25%。锻炼越多,健康获益越大。

    6.每天多摄入7克膳食纤维:降低9%。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多摄入7克膳食纤维的参试者罹患心脏病的危险降低9%。一杯煮熟的小扁豆含8克膳食纤维。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含膳食纤维5克,半杯烧熟的西兰花也含有5克膳食纤维。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全谷食物都是膳食纤维的极佳来源。丘尔奇博士表示,膳食纤维有益于调节血糖和血脂,使肠道更健康。

    7.每周吃两次肥鱼:降低心脏病风险。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至少吃两次鱼。三文鱼等深海肥鱼含有丰富的有益心脏健康的欧米伽-3脂肪酸。如果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可以适当服用鱼油(包括EPA 和DHA)补剂。▲ (陈宗伦)
, http://www.100md.com
    

    吃点“碱”,护血管(以食养心)

    心脑血管疾病向来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大敌,而拥有健康的血管,就像是给生命加了一道“护身符”。

    郑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强提醒,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慢慢衰退老化,斑块等沉积物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生活中可适当补充一些有益血管的“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并不是指味道或是食物本身的化学属性,而是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它们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品、菌类、豆制品以及一些水产品等,西红柿、橘子等吃起来呈酸味的蔬果,也属于碱性食物;而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甜食、油炸食物等则多属酸性。碱性食物一方面热量低,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另一方面,其中的微量元素对保护心脑血管功不可没。研究发现,每日平均摄入钙较少的人,比摄入1400~1500毫克钙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高出两倍;镁有助于调节心脏活动,降低血压,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钾则能帮助心脏维持规律的心跳,促进钠的排出。

    需要提醒的是,吃“碱”并不能改变人体的内环境,也不应否定其他食物,而是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重点出击。▲ (彭永强)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