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1024
就医咨询:伤口久不愈合啥原因 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0日 生命时报
    伤口久不愈合啥原因

    河北读者韩女士问:我老伴今年57岁,肛门旁边洗澡的时候划了个伤口,已经有三四年了,不痒,但就是一直不愈合,中间有个包,非常硬,伤口有时候起泡、流脓、流血,不能坐车也不能骑车,拔罐后有缓解,请问这是啥病?该看哪个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肛肠科主任张波答:这主要有以下三种可能:1.如果伤口总是不愈合,加之患者年龄已经57岁,建议去查下血糖,看是否有糖尿病的可能;2.曾经有过外伤,如果里面有包块,也可能是异物没取出来,需要去医院找外科医生检查,彻底清创;3.可能是肛瘘,要下诊断还是得先去医院检查。建议患者去大医院肛肠科以及普外科就诊。

    患者的年龄是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自身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减弱,患者血液供应较差,从而致使伤口愈合延迟,愈合质量下降。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如果患者自身伴有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另外,伤口炎症较为严重或是伤口感染没有及时处理,也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情况。对此,建议做好伤口护理工作。▲
, 百拇医药
    

    走路多了为何腿根发麻

    湖北读者单先生问:我走路超过1千米,右大腿根儿(右屁股)就发麻,平时没感觉,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需要治疗吗?

    武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邓必权答:根据患者的描述,初步考虑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症。此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间歇性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症状,患者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即出现下肢麻木、酸胀、乏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会儿缓解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此病常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滑脱等。

    腰椎管狭窄症轻型及早期病例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主要有药物治疗,腰背肌及腹肌锻炼,腰部制动保护,局部理疗、药物敷贴等方法。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或出现了明显的神经根损伤症状者,以及伴有逐渐加重的腰椎滑脱者则应考虑手术治疗,进行椎管减压或同时行固定融合术。
, 百拇医药
    这位读者目前症状较轻,可考虑上述非手术疗法。同时,应避免劳累、负重、长时间行走、受风寒及腰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此外,床要软硬适中,平时应经常进行适当的腰椎保健运动。▲

    

    孩子感冒后肚子疼咋回事

    河南读者杜女士问:我儿子今年3岁半,最近感冒了,扁桃体肿大,孩子说肚子疼,就带他做了B超,超声显示:腹部扫查肠间隙可见多发淋巴结回声,边界清,形态规整,皮质回声减低,较大的为12×5毫米,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多发肿大淋巴结。请问这是咋回事?要一直吃消炎药吗?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李志洁答:根据上述症状描述,考虑患儿这种情况属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性比较大。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孩子,多属病毒感染,常合并或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该病容易反复发作,彩超检查可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患者会有肚子疼等症状。
, 百拇医药
    如果患儿确诊是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症状较重时经禁食、静脉输液及抗生素治疗,腹痛会明显好转,预后非常好,大部分不需任何特异治疗就可康复。该病治疗上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消炎药,疗程一般在1周左右。▲

    

    抗病毒药啥时停

    湖南读者杨先生问:我哥今年65岁,2002年查出患有大三阳,07年住院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后每晚坚持吃恩替卡韦,到目前已经7年了,各项指标均稳定正常,请问可以停药吗?该怎么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教授鲁猛厚答:临床上医生判断乙肝病人已经真正转阴,必须是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乙肝病毒DNA”阴转,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阴转”。表面抗原是病毒外膜成分,e抗原是核心成分。核心成分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核心成分消失则病毒停止复制。医生需要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的滴度和病毒量,以及前后几次的对比,来判断是否真正转阴。在门诊有很多患者认为自己的乙肝病毒DNA转阴了就是已经治好了,这是错误的。建议患者带检查结果到专科门诊,由医生判断是真正的转阴后,应该继续服药1年半,再考虑停药。
, http://www.100md.com
    另外,门诊检查应当最少连续3次,每次检查间隔1个月,医生判断都转阴了才能慎重地下“转阴”的判断。▲

    

    产后为啥长疙瘩

    河北读者刘女士问:我刚生完孩子1个月,现在身上长了很多疙瘩,一抓一片。我去皮肤科验血后,医生说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请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彭光辉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很多,大概包括以下几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血清病、异体蛋白反应、食物过敏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病,包括疱疹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药物性皮炎等;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不排除患者存在过敏的可能,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以便确诊。同时,尽量避免进食可能加重过敏的食物,如牛羊肉、海鲜等;避免过度烫洗和搔抓;哺乳期不宜内服抗过敏药物,以外用止痒润肤剂为主。此外,应调整好心情、规律作息。▲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