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3339890
一走路就眩晕怎么办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7日 生命时报
     一走路就眩晕怎么办

    河北读者刘先生问:我今年80岁,1年前得了脑血栓,现在走路久了会晕。我还患有颈椎病、脑缺血等,请问怎样解决眩晕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洁解答:眩晕按部位可分为前庭周围性和前庭中枢性两种。前者主要以耳科的一些疾病为主,后者主要为神经内科疾病引发。还可根据眩晕的病因分为脑性眩晕、耳性眩晕、颈性眩晕、精神性眩晕等,最易影响患者的多为脑性眩晕。脑缺血导致的眩晕在脑性眩晕中占比较大,很多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都会有眩晕的经历。有的患者还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含糊不清、饮水呛咳、复视等症状。若症状持续存在、不能缓解,患者会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眩晕的病变血管多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部位多在脑干或小脑。8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诱因为动脉硬化。饱餐、走长路、久站、腹泻脱水、发热等应激状态都可能加重症状。建议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完善颅内外的血管评定,做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筛查;存在可疑病变需进一步做头颈CT 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如确实存在颅内外大血管病变,必须用他汀及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也是必要的。如果血管状况仍存在进行性恶化,脑缺血事件反复发生,就需要介入干预处理了。颈椎病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不常见,多数出现在颈椎不稳的患者,常在转头时出现。▲
, http://www.100md.com
    荨麻疹有啥治疗方法

    山东读者孙女士问:我今年80岁,最近得了荨麻疹,后背、肚子、胸部、乳房等部位很痒,吃过西药,但效果不佳。请问有无其他好办法?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邹玲解答:荨麻疹是以皮肤出现风团为特征,常伴有剧烈瘙痒的血管性反应疾病,其血管性水肿可累及胃肠道、呼吸道,产生腹痛、哮喘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荨麻疹的常见原因如下:药物、食物和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精神压力、肿瘤及吸入物等,部分慢性荨麻疹还与免疫相关。该患者首先要进行血常规、免疫检验、过敏原测定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具体病因,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并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何自测肾虚

    北京读者孙先生问:我今年48岁,最近总觉得乏力、腰酸,性生活也不尽如人意。朋友说我需要补肾。请问我是肾出现问题了吗?
, http://www.100md.com
    中日医院男科主任医师王传航、硕士王杰解答:中医认为,肾脏为“先天之本”,是人体元阳元阴寄藏的地方,主生殖、生长发育、水液代谢、骨生髓等。肾脏功能良好的男人精力充沛、发育良好、性征明显、房事自如,精子数量正常、活力良好。肾脏的问题主要有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表现分别如下: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男性功能低下、腰膝酸软、阳痿、性欲减退、大便久泻不止、浮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等;肾阴虚的外在表现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情况,要尽快到正规医院男科或中医科就诊,及时调理。▲

    吃感冒药胃难受咋办

    北京读者房女士问:我近期因流感服用了抗病毒药和退烧药,服药后感到胃肠道不适,请问如何解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主任张玫、医师朱鸿明解答:一些治疗流感和感冒的药物,可能引发胃肠道症状。比如患者服用的抗病毒药,以奥司他韦为例,其口服后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大部分经肠道酯酶和肝脏快速催化并转化为活性代谢物,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选择性结合,以减少或阻断流感病毒传播。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用药前一定要遵医嘱。
, http://www.100md.com
    解热镇痛抗炎药多为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而阻断炎症性前列腺素合成,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等治疗作用。其中,COX-1产生的前列腺素能保护胃肠道。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同时抑制这两种酶,使得保护胃肠道的前列腺素受抑制,诱发恶心、反酸、消化不良和腹痛等症状,甚至引起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穿孔性溃疡等。建议有胃病史的患者尽量避免这些药物;使用时尽量选择最低有效剂量;胃肠道不良反应高危人群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性药物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或前列腺素替代物。建议患病后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粥、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便血说明得癌了吗

    湖北读者吴女士问:我今年59岁,近日发现大便有血丝,请问是不是说明我得了癌?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主治医师王帅奇解答: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便血的诱因很多。1.痔疮:大便带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痔疮引起的大便出血常与粪便相混,有时伴有痔核脱出,形成水肿,嵌顿时可发生疼痛,严重者可导致贫血。2.肛裂:往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3.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偶有息肉脱出。4.直肠癌:大肠恶变引发的大便出血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呈水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大便有恶臭。5. 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反复便血者应高度重视,尽快通过内镜、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以免漏诊或延误治疗时间,造成严重后果。▲
, 百拇医药
    老人脊柱骨折该不该手术

    河北读者潘先生问:我父亲88岁,上周不慎滑倒,腰背部剧烈疼痛。就诊后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并有重度骨质疏松症。他还有冠心病、慢阻肺、胃溃疡等基础疾病,请问能手术吗?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正解答: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一般有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保守治疗要求绝对卧床4周以上,而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长期卧床期间,每周骨量丢失大概1%左右,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同时还需长时间服用止痛药物,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有可能出现胃出血、肾功能衰竭,此外也会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风险。对于高龄或者身体极差的患者,医生更倾向于微创手术治疗,即椎体成形术,可有效减轻疼痛,尽早让患者恢复站立、行走,避免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还要考虑能否耐受1小时的手术时间,是否会出现骨水泥渗漏等风险。建议到正规三甲医院骨科就诊,请医生进行判断。▲, 百拇医药(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