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5.11
编号:75014
挑食偏食,要区别对待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1日 生命时报 2018.05.11
     每餐控制在20~30分钟 新食物尝试15~20次

    挑食偏食,要区别对待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管护师 陈银花 沈朝霞

    “绿叶菜一放到嘴里就吐出来”“只爱吃西红柿炒鸡蛋”“芹菜、莴笋有一点特殊味道的菜,见到就嘟着小嘴”“我家宝宝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影响生长发育,怎么办?”经常有家长表示,对孩子挑食偏食担心焦虑,又无计可施。哄骗、玩具奖励、转移注意力、偷塞几口,都不是长久之计。家长应先了解原因,才能有效应对。

    辅食添加不科学。比如辅食添加过晚,造成孩子只喜欢吃液体、糊状或细软食物,不爱咀嚼;新添加的食物,孩子一次不吃,从此不再尝试。8~10个月是孩子咀嚼功能发育敏感期和接受新事物关键期,此时要给孩子适时添加不同质地的食物,以锻炼口腔功能,比如6个月起提供泥糊状食物,8~10个月添加碎末状食物,11~12个月吃些块状食物。另外,每种新食物需要尝试15~20次,孩子才会慢慢接受,并不是刚开始不吃某种食物,就判定孩子不喜欢。

    喂养方式不对。家长追着喂饭,强迫喂饭,大声呵斥,剥夺孩子自主进食等不良喂养方式,会助长孩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孩子必须定时定点吃饭,每餐控制在20~30分钟,3~4小时一餐。吃饭时,尽量不要看电视、听故事、玩玩具等。鼓励孩子自主进食,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让孩子充分体验吃饭的快乐,餐间还可学一些餐桌礼仪。赞美孩子不愿吃的食物,看到孩子尝第一口,就要鼓励他“真棒”,不要用孩子偏爱的食物作为奖励。

    吃零食过多。部分孩子平时吃零食较多,正餐更不愿意好好吃饭吃菜。家长可在餐前1小时给孩子提供少量食物当作加餐,比如水果、酸奶,以减少饥饿感,避免餐前吃零食,尤其是高热量食物。

    受家长饮食习惯影响。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家长应以身作则,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孕期和哺乳期挑食偏食,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因此,为了把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扼杀在摇篮里,妈妈最好在孕期及哺乳期,健康均衡饮食。

    准备食物不够用心。有些孩子挑食偏食是因为日常三餐食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和口味单一,导致缺乏进食兴趣。家长可多花些心思,相同或不同种类食物变着花样做,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比如,不同颜色蔬菜搭配烹调,米饭里加点豆类,孩子喜欢色彩丰富的食物。也可以把食物做成不同造型的小动物或者卡通形象,增加孩子兴趣,激发食欲。让孩子参与选购菜品和餐前准备、烹调,也是增加其对不同食物喜爱的好方法。

    疾病原因。有些孩子挑食偏食,可能是体内缺少铁、锌等元素所致,最好先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此外,家长要在不同阶段培养孩子不同进食技能。比如,6~7个月时需要用汤匙喂养,8~9个月时培养孩子学着用手抓食,10~12个月学用杯子,自己用勺,不用奶瓶,1岁半以后自己进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