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1968
胃寒分虚实,辨证调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8.08.10
     胃寒分虚实,辨证调理

    学会“挑食”,躲开“禁忌”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纪太军 □主治医师 李媛媛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制,经常吃生冷食品,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其中,脾胃虚寒患者最常见,就是俗称的胃寒。中医认为,胃寒以脾阳虚为主。脾胃虚寒的人气血较弱,免疫功能低下,天气变冷或吃寒食时会胃部疼痛,且伴有胃腹寒凉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又将胃寒分为虚实两型。胃实寒多因寒邪伤胃所致,表现为胃部冷痛,痛感来得急,恶心呕吐,吐后痛感缓解,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口淡不渴,胃部有水声漉漉,舌苔白滑,脉弦或沉紧。治疗常以温胃散寒止痛为主,常用良附丸加减。此方由高良姜及香附组成,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作用。香附味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功效。二者合用可达到温胃理气、散寒止痛之效。炎热夏季,如因贪凉受寒引起胃肠型感冒,也可服用藿香正气水以解表散寒。

    胃虚寒多因久病脾胃阳虚所致。患者胃部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治疗以温中健脾为主,常用的成药有小建中胶囊、附子理中丸、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除服用中药治疗,还可到正规中医医院进行艾灸和穴位贴敷,通过激发经气活动,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内病外治目的。

    胃寒的人日常还应该学会“挑食”,避开某些“禁忌”,才能更好地保护娇弱的胃。

    1.饮食调养。饮食定时定量,减轻胃肠负担。若热量摄入不足,可以用干稀搭配的加餐补充。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冷及太粗糙的食物。食物要细、碎、软、烂,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烩与煨等。吃饭时,宜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胃寒者饮食上可多食用生姜,服用生姜红糖水,可起到温胃散寒功效。

    2.戒烟酒。吸烟会影响胃黏膜血液供应,以及胃黏膜细胞修复和再生。因此,吸烟者建议早戒烟,酗酒者少饮酒或戒酒。

    3.腹部保温,保持好心情。患者日常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胃和腹部。遇事放平心态,不要着急上火,以减轻胃部压力。

    4.定期检查。脾胃虚寒临床非常多见,如果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最好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目前,消化道胃、肠镜检查最可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