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8.10
编号:73274
环保执法要讲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8.08.10
     近日看到一个交警执法的案例,引发了我对环保执法的思考:在环保执法中,对违法企业除了罚款、查封扣押(贴封条)、限产停产、移送拘留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这个案例是这样的:郑州交警在执法时,发现一男子醉酒驾车,遂决定依法对其拘留。但交警在了解到醉驾者是离异且独自照料其患病孩子的瓜农时,便让他先回家料理好家事,次日再来接受处理。同时考虑到天气炎热,扣押的一车西瓜如不及时处理便可能烂掉,导致醉驾瓜农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交警们便将一车西瓜全部买下。按常规思维,交警严惩醉驾理所应当,由此带来的后果,包括生活困扰和经济损失,也应由违法者承担。然而,郑州当事交警的做法既让违法者受到处罚,维护了法律的刚性和尊严;又兼顾了情理,让人感受到执法者人文关怀的温情。这种人性化执法方式,让人感受到了执法者的文明进步。这一执法实例,是当前环保执法一部很好的教材,对改进环保执法监管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环保执法中简单粗暴,甚至违反法定程序处理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有的简单查封扣押农民的脱粒机,致使玉米霉变,使当事农民生计陷于困顿;有的强制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把养殖场拆除干净,而一大群活猪活鸡往往不是一两天就能卖完的;有的对一些违法企业简单地断水断电,不仅使半成品成为废品,还留下安全隐患;有的不顾现实可行性,没收或砸碎群众取暖煤炉,强制煤改气,导致冬季群众取暖危机等。这些不顾社会效果的简单化做法,使社会付出了不必要的执法成本,引发公众和企业的反弹。有的地方群众拉横幅抗议,有的被民间艺人编成说唱通过自媒体广为传播,使环保执法背上污名,使环保人成为社会上不受待见的人、甚至是遭人厌的人。

    执法是一门艺术,其中有政策与策略,环保执法也应如此。加强环境监管,不能只是对环境违法企业从严处罚,不能只是简单地贴封条查封、扣押,也不能只是简单地下一道行政命令限产、停产。强调让环保法长出獠牙、铁面执法,对环境违法严处重罚,也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这是政府加强环境管理不可偏废的两方面。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绝不只是对环保违法企业罚款、查封、关停,更不是要大面积消灭产生污染物的实体企业。环保执法者要常怀公仆之心、恪守为民服务情怀,让环保法律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要在坚持铁面执法的同时,摸清企业的环保需求,围绕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具体化帮办服务,推动其合法生产、达标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环境友好。▲, http://www.100md.com(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贺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