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11.13
编号:77204
卒中急性期,大便要通畅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3日 生命时报 2018.11.13
     卒中急性期,大便要通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涂 丽

    中风与便秘间有着密切关联。有资料显示,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中风患者的皮质功能受损,植物神经紊乱,因而不能有效地引起排便反射;中风后由于自主活动受限,运动量减少,进食量较少,纤维量摄入不足,且饮水少造成肠道水分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腹压下降,排便动力随之降低;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影响,以及认知功能的下降等,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排便习惯。

    对中风康复期患者而言,便秘不是小问题。长期停滞在肠道内的粪便酵解物可产生大量毒素;过度用力排便时腹腔压力增大,引起反射性血压、颅内压升高,还会加重患者病情,部分病人可再发中风,特别是出血性中风患者易因此诱发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为此,建议中风患者在康复期一定做好以下预防: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期排便;长期卧床者需尽快适应室内环境及在床上排便。2.每天定时做缩肛运动或按压肛门,刺激肛门括约肌,模拟排便过程,争取早日重建排便机制;还可绕肚脐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10~20分钟,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3.无糖尿病患者可每日空腹喝一杯蜂蜜水,平时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在2~3升;多吃粗纤维食物和水果,如菠菜、芹菜、韭菜、粗粮、香蕉、猕猴桃、鲜梨汁等润肠通便。4.卧床者应经常翻身,多做床上运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坚持康复训练,增加运动量,增加腹肌膈肌运动,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恢复。5.在关元、天枢等穴位进行按摩、艾灸或拔罐,促进胃肠蠕动;在神阙穴行大黄穴位贴敷或耳穴埋豆等方法,也能起到较好效果,但需要专业中医师操作。6.遵医嘱使用辅助药物,如开塞露、乳果糖等导泻剂,大黄胶囊、番泻叶等缓泻药。▲, 百拇医药(涂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