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医疗器械
编号:10122854
“注水GMP”谁来管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5日 《健康时报》 2002.09.05
     本报记者 高朵

    本报7月11日刊发深度报道《药价瘦身为啥这么难》之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共鸣,读者纷纷来信反映一些地方药价“不见下调,反而看涨”的事依然存在。更让人们搞不明白的是,虽然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使药价因药厂环境的提高而“升值”,但同一药厂生产的不同品牌的药品难道都可以共享一张GMP“通行证”来蒙人吗———

    按有关文件所下的定义: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在硬件上是指对生产环境洁净程度的认证,在软件上是指对管理规范的认证,这是制药企业的基本条件。国家药监局日前已明确规定,到2004年,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否则予以停产。也就是说,就全国范围而言,只要是制药厂必须达到GMP认证水平,这样才具备合法生产资格。

    然而,纵使国家近几年来10余次下调部分药价,并执行最高零售限价,但百姓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药价到底降没降心里真的没谱儿。加上一些药品生产企业违规使用GMP,给消费者布下药价陷阱,更让人无法对药价说“OK”了。记者近日在京城一些药店采访时发现,一些印有“GMP认证”标志的药品,价格的确大大高于其他厂家的同类药品。对此,有的顾客表示,其实根本不懂GMP认证是什么,只是觉得有某某认证的药品就应该是最好、最优质的产品,所以价钱虽贵,只要能治病也能接受。

    “其实,GMP与非GMP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价!”京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有不少制药企业在钻GMP认证的空子!据这位药品经销商介绍,按生产企业是原研制单位、经GMP认证单位或未经GMP认证的单位,国家将药价划为3类:比如0.25×24粒规格的头孢拉定胶囊,允许原研制单位最高零售49元,以保护其知识产权;经GMP认证的制药厂允许卖到22.5元,而非GMP认证厂家零售不得超过17.3元。如此一来,如果不是原研制单位当然就无法卖到49元的高价,22.5元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了各厂家相互竞争的香饽饽。于是,有的药厂“专吃”一种药,即通过努力使某一种剂型通过GMP认证后,就在药厂出品的其他多种甚至所有药剂上都标注“GMP认证”或“GMP认证企业”。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擅自抬高药价近乎一种潮流。

    记者在国家药监部门核发的一份《药品GMP认证书》上看到,上面写着“认证范围:片剂、胶囊,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特此发证”,但并未标明是具体哪种剂型,从而使药厂有空可钻。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现在一些药店出售“极火”的β内酰胺类常用药品(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都标明“GMP认证企业”,但实际上,不少厂家生产的这些药剂根本未通过认证,只是该厂用其他药品的GMP认证荣誉“转嫁”过来而已。

    国家多次下调药价就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但还是有不法厂商利用GMP这一洋词在扰乱市场。注水GMP,实在太可怕。有关部门真该彻底整治一下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