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0892
专家是我们的顶梁柱 本报呼吁更多权威支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5日 《健康时报》 2004.02.05
     作为一份服务于大众的健康类报纸,本报向读者提供权威可靠的健康资讯是广大读者最为看重的一点,也是本报日益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当然主要归功于全国各地医学专家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本报刊登的每一篇问题解答、疾病论述、知识短文,都力争是由记者采访专家,或由编辑向专家约稿而来,以保证文章内容的原创性和权威性。为此,占用了本来就很繁忙的专家们很多宝贵的时间。令我们非常感动的是,在我们提出要求,还规定时间的“苛刻”要求下,大多数专家总会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本报出版流程的正常。像解放军304医院皮肤科的邹先彪博士有时出差外地,接到“紧急任务”,也会想办法找个网吧及时把文章通过电子邮件传送过来,每每让我们为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

    有付出就有收获。北京友谊医院内科王润华大夫对记者说,我其实很愿意解答读者的求医问题,有时遇到一些自己没经历过的疑难病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促进,我会上图书馆查资料,或与同事探讨,把问题弄清楚,这样有助于自我提高。一位行医几十年的老专家如此谦逊好学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专家在与记者交流时说,很多读者看到《健康时报》上刊登的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后,就拿着报纸前来看病,这对于医院的工作也是一种促进。

    在感谢之余,记者对专家也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写文章和解答读者问题时,希望专家们尽量减少和避免使用医学专业术语,也不要大篇幅地讲很多医学理论。对于大多数不具备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高深的医学语言可能只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晦涩,不知所以。最好是有一说一,直截了当,尽量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读者是什么、怎么做,给读者最简单、明了、可行的建议和帮助。

    为了我们这份老百姓的报纸越办越好,希望全国各地的专家多多支持,撰写文章也好、解答读者问题也好,都是对我们工作莫大的教舞和对读者最大的帮助。,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赵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