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9
编号:8691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王国杰.文字版.pdf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3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7页
第26页
第38页
第384页

    参见附件(3332KB,464页)。

     中文名: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

    作者: 王国杰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书号: 7224076546

    发行时间: 2006年08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 简介: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 内容简介: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介绍了俄罗斯辽阔富饶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艰难曲折的历史选择、转轨中的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俄罗斯社会会情况、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等七章内容。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实用性,阅读本书,能让你对俄罗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供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 内容截图: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 目录:

    记者调查

    特别报道

    人物春秋

    邮界新闻

    邮海指航

    封片简戳

    邮展殿堂

    学术探究

    甘苦心知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国情研究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陕西人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王国杰著.—西安: 陕西人民

    出版社, 2006

    ISBN 7 -224 -07654 -6

    Ⅰ畅俄 畅畅畅 Ⅱ畅王 畅畅畅 Ⅲ畅俄罗斯—历史—研究

    Ⅳ畅 K512畅0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6) 第 058137 号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作 者: 王国杰 著

    出版发行: 陕西人民出版社 (西安北大街 147 号 邮编: 710003)

    印 刷: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厂

    开 本: 850mm ×1168mm 32 开 14畅5 印张 4 插页

    字 数: 324 千字

    版 次: 2006 年 8 月第1 版 2006 年 8 月第1 次印刷

    印 数: 1 -1000

    书 号: ISBN 7 -224 -07654 -6 K· 1234

    定 价: 26畅00 元序

    ———喜读王国杰同志的枟俄罗斯历史与文化枠一书

    王国杰同志把他最近写成的枟俄罗斯历史与文化枠

    一书的排印本送给我阅读。 这不仅使我得到了“先睹

    为快”的乐趣,并且使我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和见解。

    我初见到国杰同志这本大作时,以为是一本通史体

    裁的国别史,即俄罗斯通史之类的著作;等到我仔细拜

    读后,立刻认识到:它是一本以一门新兴的科学“国情

    学”为理论指导的、别开生面的俄罗斯通史的专著。 选

    好切入点,论述就会有新意。 国杰同志在该书的开篇就

    声称:“我写的这本小书想从国情学角度来透视和剖析

    俄罗斯。”什么是国情学? 国杰同志解答说:“ 21 世纪的

    国情学讲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它指一个国家在

    可持续性理论下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

    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科学的服务能力等方面

    的综合体现。 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不仅

    需要分析该国现今所拥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能

    力,而且需要认真研究支撑该国综合国力的历史积淀、现有基础以及发展趋势。 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生

    1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能力以及外交能力和国际影响

    力这七个方面。 我们就应该从这七个方面全方位地考

    察和研究俄罗斯。”国杰同志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是这样

    全方位地考察和研究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的。

    国杰同志在其著作中,不仅全方位地通观俄罗斯国

    情的变化与发展,而且重点突出地从苏联与中国两国的

    国情及其转轨过程中找出中俄之间的比较参数,以为中

    国改革的借鉴。 用国杰同志自己的话说,就是“试图总

    结苏联 70 年社会主义初期实践,分析俄罗斯转轨中的

    经验和教训,尽力想从两国国情与转轨中找出中俄之间

    的比较参数,尽快实现数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尽快实

    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现在越来越多的

    人认识到了俄罗斯在中国对外政策及国家安全战略中

    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深入系统地研究俄罗斯内政与外

    交,历史与现状,就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和政策依据。 从这个角度上看,俄罗斯就是最值得我们

    研究的国家” 。 国杰同志所以研究俄罗斯转轨中的经

    验和教训,就是为了取得中国改革的借鉴。 他明确地声

    称:“1991 年底,在苏联解体时,中俄双方立即达成一系

    列协议:中国承认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双方仍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原则,建立新型的双边关

    系。”这时期,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国策的制定者。

    所以国杰同志继续说: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中俄

    两国领导人的作用,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冷静处理苏联东

    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欧剧变的战略决策。 从苏联东欧裂变一开始,邓小平同

    志一再强调要尊重苏联人民自己的选择,应采取冷静观

    察及不干涉的对策。”邓小 平讲,对苏联东欧的动乱

    “ ‘概括起来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

    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他后来又一次强调:‘要

    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

    事。’在谈到未来关系时,邓小平同志说: ‘不管苏联怎

    样变化,我们都要同他们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从容地发展关系,包括政治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

    论’。”国杰同志评述: “应该说,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观

    点,表现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胆识。 他是中苏关系从

    友好变为对抗过程的目击者,他吸取了 20 世纪 60 年代

    中苏两党争论的历史教训,不再对别国事务扣帽子,不

    再提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复辟等言论;他为中俄关系的

    顺利发展打下了可靠基础。 中国的态度受到新独立的

    俄罗斯领导人的欢迎,从而完成了两国关系的平稳过

    渡。 应该说,中俄关系正常对两国都有利,也是两个国

    家改革成功的保证。”邓小平同志对中俄外交关系原则

    的确立,虽然在上个世纪的末期,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是

    有效的、应当遵循的,正如国杰同志所指出:“中俄两国

    都是世界上的大国,具有总体上的实力。 俄罗斯近年来

    虽经济不断滑坡,但其工业基础雄厚,物质资源丰富,再

    加上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良好,其经济发展

    潜力大,后劲足。 而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中

    3 序 俄两国都在艰难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双方

    都需要和平环境、安定的周边关系。 中俄互为最大的邻

    国,中俄两国关系在其对外政策上,具有首要地位。……这些因素决定两国都必须把中俄关系放在突出的

    位置上。”这些就是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求我们坚持科

    学家的客观的、冷静的态度,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上,公正地看待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的

    原因。

    国杰同志的大作枟俄罗斯历史与文化枠一书,分为

    七章,每章又分为四节。 全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对

    俄国1917 年以后的在政治舞台上大人物(如斯大林、叶

    利钦和普京等人)的功过的品评,力求公允。 对俄罗斯

    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大力表彰。 对苏联解体、 “八一

    九”事件、车臣危机、叶利钦的激进改革、普京的内政外

    交等专题的论述都有独到之处。

    如国杰同志在其大作的结束语中所说:“人们普遍

    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个不甘落后的民族,俄罗斯国家是

    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国家。 从国情学角度上看,俄罗斯毕

    竟是一个资源大国,文化教育发达,科技潜力雄厚,人口

    素质很高,交通四通八达。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 70 年

    代就说过: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文化、骄傲的历史、深厚

    的学术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能忍受任何艰难困苦

    的、能做出巨大牺牲的人民’,它是不会甘心落后的,它

    也是不容小视的。 我们可以肯定,随着真正的市场竞争

    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机制的确立和法制的完善,俄罗斯一定能尽快适应知识

    经济时代的要求,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适合俄罗斯国情

    的建设道路,尽快实现俄罗斯的现代化,重振俄罗斯的

    大国雄风,再造俄罗斯的强国形象。”

    (作者的导师)朱本源教授(时年 89 岁)

    2004 年 9 月 9 日

    5 序 目 录

    第 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1 ……………………

    1 俄罗斯国家特点与民族个性 1 ……………………

    2 俄罗斯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93 …………

    3 俄国是列宁主义的故乡 104 ………………………

    4 俄罗斯人民的艰苦探索及生活质量 117 ………

    第 2 章 辽阔富饶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128 ………

    1 俄罗斯的六大自然区域 128 ………………………

    2 俄罗斯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 152 ………………

    3 俄罗斯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 161 ………………

    4 俄罗斯的气候 185 ……………………………………

    第 3 章 艰难曲折的历史选择 192 ………………………

    1 俄罗斯历史的基本线索 192 ………………………

    2 俄罗斯历史上的对外扩张 206 ……………………

    3 俄国的变革与苏联解体研究 216 …………………

    4 俄罗斯人民企盼崛起 255 …………………………

    第 4 章 转轨中的俄罗斯经济 259 ………………………

    1 重新评价苏联 70 年的发展道路 259 ……………

    1 2 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问题 271 ……………………

    3 重新评价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 278 ………………

    4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和金融危机 296 ………………

    第 5 章 转轨中的俄罗斯社会 314 ………………………

    1 创建民主社会的艰难历程 314 ……………………

    2 俄罗斯的民族纠纷及车臣战争 335 ………………

    3 俄罗斯的社会治安问题 352 ………………………

    4 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 366 ………………………

    第6 章 远亲不如近邻———中苏、中俄关系研究 … 381

    1 中俄边界纠纷及历史遗留问题 381 ………………

    2 50 年代中苏关系的黄金岁月 391 …………………

    3 中苏两党的论战及两国关系的恶化 395 ………

    4 面向未来的中俄关系 398 …………………………

    第 7 章 走向明天的俄罗斯 411 ……………………………

    1 叶利钦改革的成果与失误 411 ……………………

    2 普京的治国理念与强国措施 423 …………………

    3 普京内政外交的业绩 433 …………………………

    4 重振俄罗斯国威任重而道远 443 …………………

    后 记 452 ………………………………………………………

    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第 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1 俄罗斯国家特点与民族个性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 21 世纪。 21 世纪必将是一个更加开放

    的世纪,也是一个以科技信息发展及文明冲突与对话为主旋律

    的世纪。 作为跨世纪的人们,面对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任务,我们不仅应该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与发展道路,而且还应该面

    向世界,了解世界,特别应该深入全面地认识那些对世界发展进

    程及对中国发展道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家与民族。 当今中国

    的外交战略的框架是: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

    重点。 从这个角度上讲, 俄罗斯正是我们应该认识和研究的首

    选目标。 英国一位评论家曾这样讲过:“要预测俄罗斯的政局

    变化的结果将是世界上一场最大的赌博。 因为俄罗斯令人太难

    以揣摩了。 在当今的俄罗斯,许多事情尚未决定。 但是俄罗斯

    人民已经做出了一些选择:他们不会回到计划经济轨道上去了,但其经济远不是竞争性的;他们不会接受集权体制了,但它会限

    制民主;他们会避免战争,但又怕失去显示自己威力的机会。 一

    句话,俄罗斯是一个令人难以揣摩同时又令人不自在的国家。

    1世人不能忽视它,但又不能完全信任它。 它是一头难以驯服的

    北极熊。” ①

    其实早在 1853 年时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赫尔岑(1812—

    1870)就讲过,俄罗斯民族是令人费解的,这就像是一个“斯芬

    克斯之谜”。 别尔嘉耶夫在枟俄罗斯的命运枠一书中也发表过同

    样的感慨。 可见,俄罗斯文化以及俄罗斯民族个性确实是个难

    解的谜。 俄罗斯人在谈论这点时也爱引用诗人丘特切夫的诗

    句:②

    智慧无法把俄罗斯理解,УМОМ РОССИЮ НЕПОНЯТЬ,一般尺度无法把它衡量;

    АРШИНОМ ОБЩИМ НЕИЗМЕРИТЬ;

    俄罗斯自有它独特的一面 ,УНЕЙОСОБЕННАЯСТАТЬ,对俄罗斯你惟有信仰。

    ВРОССИЮ МОЖНОТОЛЬКОВЕРИТЬ畅

    西方人在评论俄罗斯时喜欢引用丘吉尔的一句话:要解俄

    罗斯这个谜实在太伤脑筋。 国内著名苏俄史学专家叶书宗先生

    曾讲过:苏俄史研究是史学研究领域里的“百慕大”,国内同行

    都有这种感慨。 其实越难理解的谜面越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越

    有悬念的比赛越有看头,越难研究的课题就越有价值。 不断探

    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②

    枟参考消息枠,1999 年10 月23 日第4 版。

    Ю畅ВЪЮНОВ:枟СЛОВООРУССКИХ枠,МОСКВА,2000 Γ,C,64畅尤· 维尤诺夫:枟话说俄罗斯枠,莫斯科2000 年版,第64 页。索,不断揭示自然和社会中的奥秘,是人类特有的爱好和追求。

    直到今天,俄罗斯思想、俄罗斯道路、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理

    念、俄罗斯文化、俄罗斯对国际事务的影响等都是世人关注的热

    点,人们都在力图解开这个谜。 新闻报刊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有关俄罗斯的消息及报道。 美国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的

    专家学者多达3000 人,相比之下我们对俄罗斯这个最大邻邦研

    究不够。 中国研究俄罗斯能称上专家的仅百十来位,而且多数

    没机会去俄罗斯实地考察。 最近几年中国对俄罗斯的研究已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因为大家有了一个共识:中俄关系已成为影响

    国际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中国出版的有关俄罗斯问题

    的专著不下百种。 当然,俄罗斯社会仍处于变革之中,政治社会

    变幻不定,风云人物千姿百态,诸家评论纷繁冗杂,文献资料浩

    如烟海。 我们对俄罗斯的理解和研究不可能一次完成,也不可

    能由一两个人来完成,也不是一本两本书能写完的。

    我写这本书,一为把我能看到的新材料归纳一下,理个头

    绪;二为把自己多年讲授俄罗斯专题的心得梳理一下,作为自己

    38 年教学生涯的一个总结。 当然我再努力也只是在一座大矿

    山上挖了一个小洞,实属一孔之见,而且还借鉴了国内同行们的

    一些最新成果。 中国有位作家说过这么一段很精彩的话:“语

    文其实同其他学问一样,我们穷一生的努力,也只能学到一部

    分,而且常常是一小部分而已。 忘了是谁说的:语言是活的,像

    人,像河,总是改变着的。”做学问和做人道理都是相通的,都需

    要我们不断认识,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人们对俄罗斯的认识与

    研究也应该不断深化。 我本人始终以对俄罗斯研究为最大乐

    趣,并且乐此不疲,正因为这里充满着探索的价值及思维的空

    间,这儿有挖不完的宝藏。

    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多年的接触与研究使我认识到俄罗斯文化是多少世纪以来

    对中国冲击力最大的一次外来文化,俄罗斯文化以其独特的魅

    力与深刻的内涵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普希金的诗歌、托尔斯泰

    的小说、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柴可夫斯基

    的音乐、俄罗斯的民歌,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俄罗

    斯的科学文化深深地吸引了许多中国人。 托尔斯泰的著作令人

    痴迷,普希金的诗句令人感动,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枠令人神往,枟天鹅湖枠的旋律使人倾倒,枟静静的顿河枠令人心潮澎湃,列宁

    的著作使人受益终生。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最

    初接触它们时心灵所迸发的喜悦和振奋。 中国人如此热爱俄罗

    斯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种能震撼人心灵的精神力量。 俄罗斯

    文化中有许多中国人认同的因素。 俄罗斯文化既有欧洲特点,也有东方特色;它既有欧洲价值观念,也有东方人的感情色彩。

    更重要的是中国几千年故步自封,十分封闭,对外国文化了解太

    少。 近100 多年来又屡遭外国列强掠夺瓜分。 好不容易才碰上

    了一个工农掌权的苏维埃新型国家,并且在新中国刚成立的困

    难时期,它无私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了中国。 在这

    种历史背景下,多数中国人一接触上俄罗斯文化就深为它的魅

    力所倾倒。 当年俄罗斯文化、甚至包括苏联人的生活方式对中

    国社会的影响都是十分深刻的。 当然现在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

    的加快,中国人已开始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并十分注意对已经

    实现了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道路的研究。 而中国与俄罗斯同属于

    追赶型的追求现代化的国家,我们都面临着求发展、求稳定、求

    富强的共同任务,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和威胁。 我们理应

    把对俄罗斯及中俄关系的关注与研究放在突出位置上。

    本书就是想从国情学角度来透视和剖析俄罗斯。 国情学是

    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一个立体概念,横向看它着重论述俄罗斯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纵向看它全面阐述俄罗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

    也就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俄罗斯。 在这里我们试图总结

    苏联70 年社会主义的初期宝贵实践,分析俄罗斯转轨中的经验

    和教训,并尽力想从两国国情与转轨中找出中俄之间的比较参

    数,尽快实现数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

    伟目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德· 利哈乔夫院士就强调过:文化是

    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础。 他写道:“如果说一个人其生物

    学上的生活需要大自然的话,那么其精神道德生活,因其精神居

    所的需要,因其对故土的依恋,因其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和社会属

    性,他同样需要文化环境。” ①可见研究俄罗斯重点应该研究它

    的民族个性、精神生活、社会状况、自然环境及文化环境。 当然

    苏俄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更是我们的财富。 美国学者梭罗说

    过:“一个精辟的见解会比建筑一座摩天大厦更值得后人怀

    念。”我们相信读者一定会从该书各章节里悟出自己的一些道

    理,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出谋划策。 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俄罗斯在中国对外政策及国家安全战略

    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深入系统研究俄罗斯内政外交、历史与

    现状,就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从这

    个角度上看俄罗斯就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国家,因为中俄两国

    都是发展中的大国,都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共同任务。

    21 世纪的国情学讲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它指一个

    国家在可持续性理论下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的

    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俄〕泽齐娜:枟俄罗斯文化史枠,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03 页。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从可持

    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分析该国现今所拥有的

    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且需要认真研究支撑该国综合

    国力的历史积淀、现有基础以及发展趋势。 其评价指标体系包

    括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及外交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这七个方面。①

    我们就应该从这七个方面全方位地考察和研究俄罗斯。

    到了2001 年人们又提出了国际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

    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大环

    境中与各国竞争力的比较,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能力。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全新的量化概念,它包括上百个评价

    指标,有人把它归结为八大要素: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

    府管理水平、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国

    民素质。 在这八大要素中,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国

    际竞争力的底座,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是核心。 瑞士洛桑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 2001 年年初提出了国际竞争力最新四大

    要素: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益竞争力、基础

    设施和社会系统竞争力。 经济运行竞争力是指国家宏观管理水

    平、国内经济实力、国际贸易状况、吸引外资以及就业与物价等

    系统评价。 政府效率竞争力包括政府对公共财政、货币流通、政

    治团体、市场保障组织、教育机构等的监督与管理水平的评价。

    企业效益竞争力是从企业创新、获利能力和责任的角度对于生

    产效率、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企业管理和适应全球化趋势而进

    行的系统评价。 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竞争力是从满足市场经济

    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枟新华文摘枠,2002 年第9 期第42 页。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对于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和环境基础设施、价值体系进行的系统评

    价。①运用这些最新评价指标与体系来考察俄罗斯会更科学、更

    全面、更准确一些。 在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上俄罗斯有一定的

    基础和竞争力,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上也有一定优势(2004

    年8 月21 日枟参考消息枠报道:在2004 年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在世界最好的30 所大学中,独联体的大学占了10 所)。 但是在

    政府管理水平、企业效益、社会系统、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竞争力

    太差,他们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是不甘充

    当二三流国家的。

    从地缘角度上看俄罗斯是个庞大的实体。 在当今世界版图

    上,俄罗斯仍然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前苏联国土面积就十

    分辽阔,其面积达 2240.22 万平方公里,等于亚洲面积的 13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就有 1200 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

    积的2畅36 倍,比中国、美国、印度三国面积的总和还要大,面积

    相当于 40 个法国。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以俄罗斯为主干的独联

    体仍是一个无法完全分离的实体,其影响不可低估。 俄罗斯地

    跨欧亚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的北部,面积为 1710

    万平方公里,仍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1畅4%, 面积有整个澳洲再

    加上中国那么大,其面积是美国国土的 1畅8 倍,是中国的 1畅6

    倍。 而且大家公认,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苏联 70 年

    留下来的基础和实力,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科研队伍以及悠

    久的灿烂文化,还有那受过良好教育及具备良好素质的国民大

    众,这些条件就使俄罗斯在当今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难怪

    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枟新华文摘枠,2002 年第9 期第42 页。有人讲:“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俄罗斯都是个庞然大物,都是一

    支不容轻视的力量。”

    俄罗斯还是一个大国吗? 如何定义一个大国的身份呢? 国

    际专家们对全方位大国的评判标准是各种各样的。 俄罗斯枟共

    青团真理报枠1998 年1 月 6 日刊登了美国布热津斯基的大国定

    义:“在我的大国定义中,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技术上占

    优势、有文化扩张能力和在军事上能影响全球。 只有这四种因

    素聚合于一身的国家才有权得到这种地位。 现在只有美国符合

    这个标准。”美国学者肯尼思· 华尔兹给大国下了一个科学而

    通俗的定义:即当一个国家对别国的影响大于别国对自己的影

    响时它就是一个大国。 人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理解一个大国的

    实力:国家有能力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别国的同时,反过来

    又能抵制他国对自己施加的不受欢迎的影响。 ①

    从这些定义上讲,俄罗斯既是一个大国,又不是一个大国。

    在审视世界强国的标准时,其经济实力是起点,也是决定问题的

    关键。 我们认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就是一个强大

    国家的三大支点。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在力争重现自己的

    大国地位,而且没人能否认俄罗斯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影响

    和作用。 尽管它已很衰弱,但它仍是举世公认的能源大国、科技

    大国、军事大国、森林大国、水资源大国、油气大国、文艺大国、体

    育大国等。 它既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又是一个核大国。 在当

    今世界政治格局中俄罗斯仍是一个重要砝码。 无论是对国际政

    治、还是对国际经济秩序,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都是一

    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是它的核实力及核影响。

    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枟美国华盛顿季刊枠,2003—2004 年冬季号。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是其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 俄罗斯是当

    代世界上两个核大国之一,在俄美核对峙的态势下,西方十分担

    心俄在核武器研制上的“上升态势”,也担心俄经济的“下滑状

    况”,一旦这两种趋势反差太大时,俄罗斯国内政治将无序运

    行,这首先将对欧洲局势造成重大冲击,然后再波及全世界,其

    后果与影响将难以想象。 须知当今世界最大的威胁就是核威

    胁。 因此,西方特别关注对俄政局以及对俄罗斯经济及军事动

    态的综合分析。 美国一直在关注着俄罗斯的核活动。 40 多年

    的核对峙对俄美两国的关系的影响非常深远。 尽管近年来俄美

    两国在联手打击恐怖主义,但双方都有数以千计的核武器指着

    对方,随时准备发射,而且没有误差,这就加大了意外发射的风

    险。 这一僵局使得美俄关系要取得实质性进展难度很大。 而且

    俄苏双方的核威胁也削弱了全球削减核武器的努力。 从核威胁

    这个角度上讲,俄美双方仍处在冷战思维及冷战心态之中,可以

    说,在核领域内冷战并未结束。

    美国枟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枠2004 年 5 月 6 日发表了一篇文

    章,题目就是“美俄核武器仍旧相互瞄准对方”。 文章讲:美俄

    核武器仍处在冷战状态,而且一触即发。 在 1998 年和 2000 年

    美俄首脑会谈中都提到应该建立起美俄联合预警系统,以借助

    美国的先进卫星系统及俄罗斯广泛的雷达网,可以更好地控制

    超级大国的核武库及核威胁。 但后来这个系统并没有建起来,因为美国在搞导弹防御系统。 据五角大楼估计,在2004 年之后

    的 5 年里,美国准备用530 亿美元来开发、部署和升级全美多层

    导弹防御系统,这种防御系统还涉及海军基地系统及装在波音

    747 飞机上的防御系统和太空系统。 但是美国一家独立的科学

    家组织近日发表了一项长达76 页的报告称:美国的导弹防御系

    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统根本就没有防御能力。 一位科学家讲:任何一种不先进的

    “反措施”都会使你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御系统失灵,这种情况甚

    至比没有用更糟糕,因为这在实际操作上是十分危险的。 ①

    据欧盟统计的数字,到 1995 年 9 月,俄罗斯仍拥有 2畅5 万

    件核武器,其中包括战略核武器及战术核武器,其数量与美国等

    同。 相比之下法国仅有 500 件核武器,英国拥有250 件。

    枟中国国防科技中心网站枠2004 年2 月11 日发布美俄核武

    器的新资料:到 2004 年在洲际导弹上俄罗斯对美国占有明显优

    势:弹头总数俄为 164500 枚,美为 50000 枚,俄是美的 3畅3 倍;

    俄罗斯保留了强大的 SS -18 和 SS -24 多弹头导弹。 但是在潜

    射导弹上美国技术先进,占有明显优势。 美国潜射导弹的弹头

    总数是俄罗斯的 3畅12 倍,目标摧毁能力是俄罗斯的 2畅5 倍。 在

    战略轰炸机方面美国也有重大优势。 美国总统布什曾在 2001

    年 11 月13 日表示:美国计划到 2010 年时将部署的核弹头数量

    减至1700 枚到2200 枚。 2004 年3 月美军方宣称美将全面升级

    洲际导弹能力,用“民兵3 型”导弹取代“和平卫士”导弹。

    俄罗斯不仅拥有与美国数量相等的核武器,同时还拥有与

    美国水平相似的“模拟核试验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非实地

    核试验获得实地核实验效果。 这种技术是核大国的一个重要技

    术指标。 俄罗斯军事专家符· 苏哈普奇讲:“俄罗斯和美国所

    拥有的这种模拟核技术是法国、英国和中国远远不可相比

    的。”②可见,在以高科技为主体的“第四代战争”中俄罗斯仍然

    是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罗斯目前仍然可以依靠其核武

    1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②

    枟参考消息枠,2004 年5 月15 日第5 版。

    王家福:枟 国际大战略枠,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66 页。器来维系其世界大国的地位。

    据俄塔社2003 年12 月23 日报道,俄罗斯已于 12 月 21 日

    组建起了第四个导弹团。 该团所配置的是俄制新式弹道导弹

    “白杨 -M”型导弹,俄国防部长讲:“只有这种导弹才能保证俄

    罗斯的安全和主权。 因为有了它任何大国向我们施加的压力都

    将没有任何意义。” ①预计到 2015 年这种导弹将成为俄罗斯战

    略火箭力量的基础。 白杨导弹的突出特点是:它是装在起落架

    上的,丝毫不受核爆炸的影响,飞行中不会被美国的任何一种雷

    达所发现。 美国人至今仍无法测出它的飞行轨迹。 这种导弹早

    在1997 年12 月25 日正式生产。 俄国防部计划每年组建一个

    白杨导弹团,每个团装备10 枚白杨导弹。 这种导弹被认为是俄

    军工最具前景的开发项目。 它能保证俄罗斯在 21 世纪在核武

    器竞赛上与美国平分秋色。 有报道讲,美国之所以要发展反导

    弹防御系统,正是由于俄罗斯装备了“白杨 -M 型”导弹。 俄制

    白杨导弹的发射与飞行靠仪表是无法测出它的参数的。 它拥有

    三台固体燃料主发动机,这就使它的速度大大高于其他导弹,也

    使敌方的反导系统无法对付它。 它在飞行中对方也无法拦截

    它。 其原因是他还备有数十台辅助发动机。 其操纵仪表、飞行

    轨迹难以预料。 而且这种导弹根本不怕核武器的主要杀手———

    电磁脉冲。 这种导弹还装有避免对方反导系统跟踪的特殊设

    备。 总之,白杨导弹是俄罗斯军人的骄傲,也是俄罗斯实力的一

    个重要砝码。

    俄塔社莫斯科 2 月 12 日报道:2004 年 2 月俄罗斯军队举

    行了代号为“安全—2004”的战略大演习,其规模小于美国一年

    11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枟参考消息枠,2003 年12 月25 日。一度的“全球盾牌”战略演习。 这次演习俄罗斯动用了六个军

    区、核三位一体力量和航天部队。 用总统普京的话说:“这样的

    演习好长好长时间(大约有 20 多年)都没有举行了,部分原因

    是资金不足(现在俄罗斯依靠石油涨价国家的黄金外汇储备已

    超过800 亿美元)。 今后这样的演习还要继续进行。”普京还强

    调说:“核力量是保障俄罗斯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苏联时

    代,苏联的存在及它的核力量曾是世界强有力的稳定因素。 现

    在形势变了,但世界的安全和稳定还应当保持,包括借助俄罗斯

    强大的核力量。 我们搞演习不应当让别人怕我们,应当让世界

    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看成是安全因素。”据悉参加演习指挥的

    将军就有250 位,还有2000 多名校级军官,9000 多名士兵。 此

    次演习发射一枚洲际导弹的价值就有 3 亿 ~6 亿卢布。 尽管普

    京强调这次演习是为国际安全,明眼人一看这和 20 年前一样:

    这次核试验目标仍是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去年美

    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上面白纸

    黑字写着:华盛顿不排除对一些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这份报告没有点俄罗斯的名,但在另外文件里却提到俄罗斯。

    因此演习应该看成是俄罗斯对美国先发制人核打击立场的回

    应。 这次核演习的指挥者就讲:“华盛顿重新把核武器变成解

    决政治问题的工具。 美国新的核武器学说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无

    法理解的地方。 因此我门对此必须有所反应。”

    俄罗斯这次核演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俄成功地试射了一些新式武器。 其中试射成功的一枚新型飞行

    器,它具备高超音速(其速度是音速的 5 倍以上,还有份材料说

    是音速的10 倍)、“自动漂浮” (任何卫星都无法找到它)等特

    点,它有能力改变其飞行轨道,可穿透所有的导弹防御系统

    1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MD)。 以这种飞行器为基础生产的新型导弹将会使任何导弹

    防御系统失效,这将确保俄罗斯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核威慑能

    力。 这也证实:当今世界上只有俄罗斯敢对美国叫板,俄罗斯在

    军事上仍然是强大的。

    在普京连任总统之后俄又成功地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 据

    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宋世益 2004 年 3 月17 日从莫斯科发回的

    报道说,莫斯科当地时间 15 时 08 分,“新莫斯科斯克号”核潜

    艇从巴伦支海水下发射了一枚 RSM -54 型导弹,导弹携带的两

    枚弹头精确地击中了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目标。 该潜艇身长

    167 米,最大下潜深度有 650 米。 艇上官兵有 140 人。 该潜艇

    可装备 16 枚 RSM -54 型洲际导弹。 该导弹属于第三代洲际导

    弹,其一枚的重量为 40畅3 吨,长 14畅8 米,射程为 8900 公里,于

    1986 年起开始装备俄海军潜艇。 2005 年4 月17 日枟参考消息枠

    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决定,到 2010 年俄战略火箭师将从现在的

    15 个减为10 个。 现役的洲际导弹将从现在的 496 枚减为 313

    枚。 但不会对俄国防安全造成影响。

    有人讲苏联 70 年就建立起了一个军事强国,而不是一个经

    济强国。 总体上看这是个缺陷,局部上说这是优点。 综观近代

    西方各国实现工业化大都走的是军事强国、对外掠夺的道路

    (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代起就

    走的是富国强兵之路。 军工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着这

    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发达国家都是优先将高精尖科研成果应用

    在军事领域。 而且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又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

    搞上去的。 这就是说在国际影响力上,军事实力的作用要大于

    经济实力。 强大的军队不仅能保证自己国家不受外来侵略,而

    且也能保障自己领土不被别人肢解。 只要俄罗斯军事大国地位

    1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在,谁想再肢解俄罗斯就不会那么容易。

    历经10 多年的激进改革,俄罗斯国力已十分衰弱,无力再

    支撑超级大国的身份,但其军事实力却仍很强大,别人不可轻视

    它。 它在世界军事对抗格局中仍有发言权。 在当代国际战略

    上,俄罗斯的退势是暂时的,守势是过渡的,而攻势则是长久的。

    在国际战略西部,重点要看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三国走向及相互

    关系。 在欧洲局势发生变化时,英国的稳健性,法国的超前性,德国的突发性都会为俄罗斯的关键性提供机遇。 因此,当今世

    界上几个主要大国始终以各自不同心态关注着俄罗斯的动态。

    它们都不敢轻视俄罗斯的影响和实力。 俄罗斯的文化力量和理

    念力量(也就是它的软实力)更是不能忽视的。

    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公布枟1995—1996 年军事力量对

    比枠报告中讲:到 1995 年 10 月俄军队总人数为 191畅7 万人。①

    此前,俄罗斯已裁减了 38畅5 万人,这里要强调的是俄罗斯征兵

    能力很强,其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传统仍会给俄军事以强有力支

    撑。 而且他们一直都走在世界军事现代化的前列。 早在 1932

    年苏联就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支机械化军,1933 年组建起世界

    上第一个战略轰炸航空军,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空降兵的

    国家,1936 年时苏联已拥有 6 个航空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苏军现代化水平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在 21 世纪俄罗斯已着

    重创建战略火箭部队等新型军队,以适应现代化战争。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十分重视军队建设。 1992 年 3 月 16 日

    叶利钦宣布要组建 150 万人的现代化军队。 实际到 1997 年 3

    1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俄〕枟КРАСНАЯЗВЕЗДА枠 9畅13畅2001畅г畅枟红星报枠,2001 年 9

    月13 日。月俄现役军人为 170 万。 其中国防部直属部队43 万人,包括战

    略火箭军10 万人(在编15 个火箭集团军、11 个发射场、10 个发

    射基地)。 其主要装备有 73 枚洲际导弹(弹头总数有 3577

    枚),34 艘战略核潜艇(装备有 540 枚潜射导弹),85 架战略轰

    炸机,19 架支援保障飞机,100 部反弹道导弹,22 颗侦察预警卫

    星,20 多部预警雷达。 俄陆军有 46 万,主要编制有:陆军司令

    部,各种特兵种司令部,8 个军区,1 个集团军群,8 个集团军司

    令部,9 个军、53 个师、57 个旅、94 个团、36 个直升机团、8 个特

    种兵突击队。 俄海军约有 22 万人,主要编制有:海军司令部,4

    个大舰队、1 个驱逐舰队、4 个舰队航空兵司令部、6 个航空轰炸

    机团及海岸防御部队。① 据新华网莫斯科 2006 年 7 月 25 日报

    道:俄海军当今至少拥有 360 艘舰艇。 尽管这个数量仅相当于

    苏联舰艇总数的 30%,但由于俄罗斯弹导导弹战略核潜艇比美

    国海军多一倍,主要水面作战舰艇现代化程度高,俄罗斯仍是一

    个海军强国。 海军航空兵拥有飞机 970 架。 俄空军约有 14畅5

    万人,防空部队 17畅5 万人,准军事部队 58畅3 万人。 此外还有预

    备役约 240 万人。 可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衰退了,但其军

    事实力并没减弱。

    在常规武器和导弹小型化方面俄罗斯也不落后。 国际军事

    专家在评估俄军事实力时十分关注它的坦克水平。 在 20 世纪

    里,俄坦克一直是其常规武器水准的最高标志,也是世界坦克产

    品中的王牌。 在 1994 年一次测试中,国际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俄

    制 T -80Y 型等几种坦克产品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尤其是俄

    下诺夫哥罗德市最近生产出了一种举世无双的 T -90 型坦克,1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枟参考消息枠,1999 年10 月23 日。它可在快速推进中准确击中 4 公里以内的目标,它装有可控杀

    伤仪表,准确率很高(西方同类产品仅能击中 2 公里以内的目

    标)。 西方兵器专家在参观之后十分赞赏。 2001 年 9 月 13 日

    俄枟红星报枠报道,俄已研制出 7 -73D 导弹,此导弹仅 8 公斤

    重,其主要性能指标比西方最好的产品还要超前15 年。 它可击

    破气球,并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气候条件下使用。 俄研制出的旋

    风式导弹可击穿很厚的钢板,且装有激光辐射系统。 近年俄罗

    斯向国际上推销温压弹头,可压制对方火力,摧毁装甲车,俄制

    新一代地对空导弹射程可达 250 英里。 最近关于俄罗斯新式武

    器的报道很常见,每篇报道都能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 在当今

    世界军火生产大国中,美国和俄罗斯是龙头老大。 他们生产的

    军火占全球总量的 70%。 ①

    苏制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席之地。 苏 -27 型战斗

    机于 1984 年投产,北约给苏 27 起的代号叫“侧卫”。 苏 -27 型

    战斗性能很高,它装有1 门30 毫米机炮和10 个外挂架,这些外

    挂架可以挂 10 枚多种型号的空对空导弹、火箭等,机炮的备弹

    量为150 发,可在大仰角状态下发射(美国 F -15 战机只能装 8

    枚导弹)。 苏 -27 型的火力控制系统也十分突出。 它由脉冲多

    普勒雷达、红外线搜索跟踪仪、平视显示仪、激光测距仪及头盔

    瞄准仪组成,彼此独立,同时又可相互支援。 与美国现役的 F -

    15 型战斗机相比,苏 -27 型在近距离格斗上有明显的优势。 这

    主要得益于它那更好的气动格局,更大的推动力,还有它那先进

    的测距仪和电传操作系统。 苏 -27 型另一优势是内部油量大,不必携带外挂油箱,以减少雷达反射。 苏 -27 型已经服役 10

    1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枟参考消息枠,1999 年12 月4 日。多年了,它已派生出苏 27UB 歼击机、苏 -30 巡逻指挥截击机、苏 -33 舰载机、苏 -34 型歼击轰炸机和苏 -35 型多用途歼击

    机等,使苏 -27 型战斗机家族不断壮大,这个家族就成为俄罗

    斯及独联体各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也是俄罗斯军火出口的王

    牌产品之一。

    英国枟简氏防务周刊枠2003 年9 月10 日一篇文章专门介绍

    了俄罗斯正在为中国研制的改进型的苏 -30 型多功能战斗机

    的情况。 苏 -30 型属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 它共有 12 个外挂

    点,可携带8 吨重的导弹或炸弹。 该飞机的重要部位都加装有

    特种防护装甲钢板,使飞机具备了额外的保护,增强了抵御防空

    火力的能力。 与苏 -27 型不同的是,苏 -30 型采用了双座座

    舱,两名飞行员一人负责驾驶和空战,另一人负责导航和武器操

    作。 这种飞机不仅在精确打击的能力上有所改进,而且还备有

    全新的指挥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讯、计算器、情报、监视、获

    取目标和侦察等)先进功能。 该机型还拥有许多新的感应器系

    统。 其中最主要的是 M400 侦察套件———一个大型吊舱状系统

    可以装载包括测视空中雷达在内的感应器、电视| 红外摄像机、远程倾斜摄影仪。 该设计光学感应器的搜索范围不低于 70 公

    里。 而其雷达搜索范围不低于 100 公里。 这样,该机型就具备

    了空中指挥的能力,它可以指挥和控制 10 架战机。 这种型号战

    机可以精确地锁定海上目标,这对于中国目前部署的59 型空对

    地导弹系列中的远程导弹十分重要。 该机型的雷达分辨率可达

    2 米;红外摄像分辨率为 30 厘米,摄影系统的分辨率为 40 厘

    米。 它的整个侦察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传送,通过宽带连接方

    式将数据传送到地面站,同时在飞机上还能记录图像。 苏 -30

    二型战机是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的第二种苏 -30 型战斗机。 过

    1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去几年中国已采购了两批 38 架苏 -30 型战机,现又向俄罗斯

    订购了 40 架苏 -30 二型战斗机。 中国军事专家沈威力认为,多用途的苏 -30MK 型战斗机的性能与美国 F -15E 型战斗机

    相比,在许多方面明显占优势。

    俄罗斯枟消息报枠2004 年1 月 12 日以“不断智能化的苏系列

    歼击机”为题报道了俄罗斯新出产的苏 -27CKM 型有头脑、长眼

    睛的飞机。 2003 年12 月俄空军部队获得了 5 架这种智能飞机。

    2004 年至少还能增添20 架这种型号的飞机(该机型主要技术参

    数:最大速度 低空 1400 公里 小时;高空 2430 公里 小时。 实际

    升限18000 米;转场距离 3680 公里,最大负荷 8000 公斤。 有 10

    个悬挂点,可携带空对空、空对地导弹及各种炸弹)。 用设计师的

    话说,这种飞机将成为俄空军迈向第五代歼击机的第一步。 因为

    这种飞机只是一种教学训练机,它用来培养飞行员掌握更复杂的

    技术,并为制造更先进的苏 -35 型歼击机做准备。 这种飞机可以

    准确击中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并能保证空军现有的各种炸弹和

    导弹能够全天候作战,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它利用了制导和雷达

    掷弹原则,在飞行员看不到目标时,电子设备却在全力工作,人只

    是在必要时按动按钮即可。 该型号飞机的另一个专利是它的雷

    达。 它不仅可以发现歼击机要找的地面目标,还能发现移动着的

    地面目标。 该飞机的驾驶舱是全新的,在指针仪表旁出现了三台

    液晶显示器,飞行及作战信息全部都在上面显示着,数据全面、科

    学、及时、准确。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苏 -35 型战机能及时把各种

    飞行及作战信息数据资料都转送到驾驶员头盔侧翼的显示器上,飞行员不用再死盯着眼前的显示器,他可以任意扭头,观察周围

    的情况。 苏 -35 型还不易被雷达发现,因为其机身上使用了专门

    吸收雷达波的涂料。 苏 -35 型最突出的变化是发动机和机载计

    1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算机。 它的发动机有更大的推动比,其飞行速度更快,操作更灵

    活。 它使用的是液压动力,取代了电力动力。 这不仅节约了空

    间,而且减轻了重量。 该机用的新型计算机自己就能决定飞机以

    什么样速度和状态冲向目标,什么时候让飞行员使用武器,从而

    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 苏 -35 机载计算机接受的信息来自遍

    布机身上的150 个天线和传感器,属智能型飞机,其开发及实用

    前景十分可观。

    法新社华盛顿2004 年6 月23 日电:美国一位高级军官说,美国和印度近期搞了一次模拟空战给美国敲了警钟:苏 -30 型

    战机性能明显优于美国 F -15 型战机,这表明美国在空战中并

    不占优势。 文章说美国对 2004 年 2 月进行的美印联合军事演

    习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多数行动中苏 -30 型都战胜

    了 F -15 型,这个结果使美军方大感意外。 美国一位发言人说,这是美俄生产的两种先进战斗机的第一次正式对峙。 在演习中

    美国飞机和印度飞机通过雷达都同时发现了苏 -30 型,但是苏

    -30 型首先发射了 AA -10 型空对空导弹。 这说明苏 -30 型

    比 F -15 型反应更快。 这就要求美国必须用更快更隐蔽的战机

    (F A -k8、F A -22)来装备美国空军,否则就会丧失空中优

    势。① 世上的事都是一物降一物。 客观上看俄罗斯的军事力量

    确实是对美国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一种牵制和对抗。

    俄罗斯枟导报枠2004 年6 月2 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喜欢苏 -

    30”的报道,文章讲:到 2004 年初,中国共拥有苏 -27 型及苏 -

    30 型歼击机共270 架,中国最近正准备再向俄罗斯订购 24 架

    带有远程反舰导弹的苏 -30MK2 型歼击机,用于装备中国的海

    1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枟参考消息枠,2004 年6 月25 日第5 版。军航空部队。 俄专家估计这笔价值 10 亿美元的合同将会使位

    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飞机制造厂至少忙上一年。 俄专家指

    出:由于台湾近几年不断从美国获得载有强大防空系统的驱逐

    舰,相应的中国内地需要得到能在台湾防空武器火力网之外摧

    毁这些舰只的武器。 因此中国对俄罗斯远程反舰导弹及其运载

    工具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会激发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新阶段

    的到来。

    香港枟亚洲时报枠2004 年 7 月 26 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

    斯军事技术奋起搏击”的文章,文章讲:“在过去 12 年里一提起

    俄罗斯的军事,人们往往认为它腐败成风,装备不足,不屑一顾。

    然而事实上俄罗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它依然是一个具有先

    进军事技术的军事强国。 尽管财政困难,但俄罗斯一直在开发

    让世人瞩目的先进军工产品。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工产品中

    的杰作之一就是 BMP -3 型装甲战车。 这种战车受到早就属于

    美国势力范围的阿联酋和阿曼的青睐,他们争相订购。 俄罗斯

    近年生产的 S -300 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后来生产的威力更大

    的 S -400 导弹系统,其威力超过了美国耗巨资研制的‘爱国

    号’导弹系统。 此外俄罗斯生产的卡 -50 型军事直升机家族采

    用了最新的尖端技术,堪与美国和欧洲最好的直升机相媲美。”

    可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长期垄断一种先进的武噐,一种垄

    断的打破,也就是新的竞赛的开始。 中国一直对国际上的军备

    竞赛持反对态度。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中、俄、美大三角关系仍然是当代国际

    关系的核心。 在冷战结束之后的今天,世界处于转型期。 在国

    际政治格局中,将会经过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德、日、美三强抗

    争,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的迅猛壮

    2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大等几个阶段最后形成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在这个转型过程

    中,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只有三个主角:美国、德国、日本;而在国

    际政治舞台上也有三个主角: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美国是当今

    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强国,无人能比: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无

    人不夸;俄罗斯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国,无人否认。 在当代国际

    关系中,中、俄 、美大三角关系占据重要位置及重大意义,这三

    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国际政治中的一大因素。 美、中、俄战略大

    三角举足轻重,互为制约。 中俄两国都不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对

    手,但美国又不敢忽视这两个大国的地位与作用。 中俄两国都

    面临发展本国经济的首要任务,但两国在反对单极世界、推进世

    界多元化的原则等国际事物看法上却十分一致。 中俄两国都强

    调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国,但中俄协作明显有其可利

    用的价值:这就是要使美国外交对自己有利。 中俄两国都不想

    让对方过于强大,过于强大会给对方造成威胁(当然这只是俄

    美部分反华势力坚持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但中俄双方又不

    希望对方过于虚弱,太虚弱了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就没有多大的

    牵制力量。 外交本身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然在国际

    事务上有无发言权关键看你有没有实力。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

    增强,中国在这个大三角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 人们普

    遍认为,中国是保障国际安全与和平的重要力量。 美国国内的

    反华势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俄的接近,美国将中国和俄罗

    斯列为具有威胁性国家,更加大了中俄联合的力度。 中、俄、美

    三大国之间的对抗与合作、对话与分裂的复杂关系还会长期存

    在下去,其中许多不确定因素也会不断演变发展。 凡关心国际

    战略格局的人首先得关注中、俄、美大三角关系。

    中国在近十几年中一直密切关注着俄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21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在科济列夫任外长期间,俄外交一边倒。 为得到西方虚无缥缈

    的经济援助,他们为西方做出了太多的让步。 事实证明,俄罗斯

    想迅速加入欧洲大西洋体系只是一厢情愿,结果事与愿违:向西

    方让步严重地损害了俄罗斯的自身利益。 普里马科夫操纵的俄

    第二阶段的外交同样有失误。 在此期间,俄不承认自身的衰败,仍以大国自居,他们不是致力于增强自身国力而仍是不合时宜

    地参与国际上各种事务。 不过,中国对普里马科夫提出的多极

    化世界,反对美国独霸世界的主张十分赞赏。 进入 21 世纪之

    后,中国十分赞赏普京及伊万诺夫的外交思想及俄第三阶段外

    交路线。 普京总结了十年激进改革期间过分倒向西方的教训

    (美国在中亚与高加索的驻军,北约扩张到了俄罗斯边界上),提出了务实、实用的外交方针:他们既认定同美建立密切的战略

    伙伴关系对俄罗斯有利,也坚信搞好中俄关系对双方更为重要。

    普京时代的俄美关系既不是敌人,也远非盟友。 俄美之间的伙

    伴关系十分脆弱。 俄罗斯人几经挫折终于明白:在搞好俄美关

    系的同时,加强中俄友好关系会给俄罗斯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

    利益及战略好处,这也符合各个大国的国家利益及全人类的共

    同利益。 多数俄罗斯学者认为,俄中关系意义重大,俄中两国命

    运紧密相连。 这是 21 世纪初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特点。 中俄双

    方必须倾听和观察对方,寻找不同文明中的共同点。 俄中两国

    都在经历着追溯文化根源的阶段,都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及精神

    价值与西方不同,中俄对话只会增加机遇和财富。

    普京上台后俄美关系经历着由热变冷的过程。 到 21 世纪

    初美俄关系有人说是“蜜月结束”,有人称为“冷和平”。 还有人

    称为“新冷战”。 但多数国际关系方面的学者认为,今天的俄美

    关系“乃处在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其实质是一种协调和对立

    2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的混合物。 时而协调比例大些,时而对立色彩重些,其浓淡程度

    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着。 “9· 11”事件及反恐合作

    使俄美关系缓和,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又使俄美关系变冷。 2003

    年俄罗斯逮捕石油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国

    粹主义色彩浓厚的执政三党获胜的形势,使俄美关系进一步

    恶化。

    中俄关系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中国和俄罗斯各自国内

    政治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深刻地影响另一方,恐怕世界上还很少

    有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带有这种特征。 中俄发展关系的首要和

    关键的前提就是它们是近邻。 为了营造共同安全,中俄双方提

    出了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形象表述。 这里好邻居是中俄友

    好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出发点。 中国历来重视

    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中国人认为,邻里

    之间不和,邻里之间相互猜疑与戒备,乃是生活中的一大不幸。

    上个世纪50 年代苏联是中国的师傅和“老大哥”,苏联发

    展模式及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后来

    在 50—90 年代间在中苏两大国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

    影响,这因为中苏两国之间有许多共同点:首先是起点一样,他

    们都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穷国,1917 年的俄国与 1949 年中国

    一样,都是资本主义不发达,封建意识浓厚,农民占人口大多数

    的落后国家(当然中国经济基础更差)。 因此中苏两国都是在

    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起点低,难度大。 中

    苏两国人民和两国学者都面临着如何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

    里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大课题。 这也正是我们研究苏联 70 年发

    展道路及叶利钦 10 年激进改革的价值之所在。 其次,中苏两国

    走的是相同的道路。 斯大林搞社会主义是靠三化:“国家工业

    2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化,农业集体化和阶级斗争化”,毛泽东提的口号是三纲:“以钢

    为纲,以粮为纲,以阶级斗争为纲”。 再次,中俄改革中面临许

    多问题都是共同的,因为他们都要从计划体制转为市场体制,都

    要与国际接轨。 中苏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在近似的体制下竞争,当一方对其体制进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功时,另一方迟早就要

    效仿;一方的经验教训又常会成为另一方国内斗争的工具。 50

    年代赫鲁晓夫批评个人崇拜,恢复民主与法制;对外缓和美苏关

    系,对内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这些内容在80 年代邓小

    平领导的改革中都能找到。 到80 年代,戈尔巴乔夫突然发现在

    苏联经济每况愈下的同时,中国改革生机勃勃,这成了戈氏下决

    心改革的动力之一。 最近,中国的改革道路及成功经验开始影

    响俄罗斯国内政治,中国改革的成就令俄人羡慕,这是近几年中

    俄关系的重要转变。

    中国改革成功经验在俄罗斯也被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俄共经常把中国改革经验当成向选民挥舞的旗帜,而俄国自由

    派政党又尽量贬低中国经验,强调中国没有民主,目的为防止俄

    共重新掌权。 当然整体上看俄罗斯 10 年激进改革失败了。 中

    国 20 多年的两轮改革(一轮12 年:1978—1990,1990—2002)成

    就很大,但我们对俄罗斯 10 年激进改革也不能完全否定,只搞

    负面理解,而对中国改革的某些“落后的优势”过于肯定,不重

    视对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与解决,比如国有

    企业的改革问题(中国的国企管理水平及效益太低),权钱交易

    所造成的腐败与社会不公问题,不公平的伪竞争及反竞争的伪

    公平等问题。 中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

    做出理性的明确选择,否则,中国改革要深入进行并取得成功难

    度很大。

    2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近来俄罗斯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还表现在能源上。 近几年石

    油外交、能源安全、“石油世界大战”成了时髦新词,国际上也出

    现了一批研究石油问题的专家。 据英国枟独立报枠2003 年 10 月

    2 日报道,全球油气储量并不乐观。 据最新预测,在 2001 年至

    2020 年之间,全球油气产量将紧缩,将无法满足需求。 这因为

    全球油气储量比原先估计的水平低 80%。 而且油气价格上涨

    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据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地质学院提供的研

    究报告讲:原先估计全世界油气储量约为 18 万亿桶,迄今为止

    已用了大约 1 万亿桶。 但现在核实的全球油气储量仅为 3畅5 万

    亿桶,形势令人担忧。 当然人们正在寻找新能源。 还应看到世

    界几个经济大国又都是油气消费大国。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3 年中国每天消费 546 万桶,日本日均用油 543 万桶。 该机

    构估计到2004 年石油消费增长最多的还是中国(日均增长 33

    万桶),北美(日增26 万桶),欧洲(日增18 万桶)。 而日本和韩

    国石油消费将日均减少12 万桶。 国际能源机构2004 年1 月16

    日报告,世界能源市场风险很大,日本和美国库存的石油只够

    51 天的消费。 而且石油的价格一直在每桶 30 美元以上(近来

    竟到60 美元)。 全球的原油需求量不断地增加,2003 年 12 月

    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增加了 39畅5 万桶,达到 8210 万桶。 估计

    到2025 年(即未来20 年)美国的原油日均进口将达到 2000 万

    桶(70%的石油靠进口)。 可见全球石油形势不容乐观。

    现在中国、美国、日本都瞄准了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尤其在

    2003 年美国支持日本与中国争夺俄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形

    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美、日、俄

    几个能源生产与消耗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美国枟国际先驱论

    坛报枠2003 年7 月4 日发布了一份报告说:“2002 年中国的石油

    2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消费迅速增长是中国经济上升的明显标志。”实际上俄罗斯出

    口油气量的大幅增长也是俄罗斯经济走出困境的一个良好开

    端。 日本的石油需求在 1996 年到达高峰,日均达 590 万桶。 据

    北京能源研究所预测,以后几年内中国石油消费将会以 40%的

    速度增长。 中国是从 1993 年起成为石油进口国。 据法新社

    2003 年12 月 10 日报道,中国的石油需求 10 月份已达 580 万

    桶,比2002 年10 月增加了11畅5%。 并预计2003 年第四季度的

    石油需求每天会增加 130 万桶。 美国的研究报告说,中国现在

    13 的石油需求量靠进口,到 2025 年这个数字将达到 23。 到

    那时中国日均消耗石油量会达到 1090 万桶。 新成立的中国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2 年12 月3 日讲:北京希望在 2020 年时

    将进口石油控制在需求量的12 左右。① 2002 年9 月11 日中央

    电视台经济栏目曾讲:近 3 年中国年均进口石油达 7000 万吨,进口石油花费达 250 亿美元。 为了确保中国进口石油的渠道,中国积极参与中东、苏丹、中亚等地区的石油开发。 中国实施能

    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很有成效。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 有资料

    称俄的石油储量占目前已探明世界总储量 8%左右,占世界石

    油总产量9%。 俄储油量为世界第六位,次于沙特阿拉伯(占世

    界储量的 25%)、伊拉克(占 11%)、伊朗(占 8畅7%)、科威特

    (9畅3%)及阿联酋(占 9畅4%),已探明俄石油储量为 72 亿吨;

    2002 年俄石油产量已上升为世界第一位,超过沙特。 2003 年俄

    日均出石油 800 万桶。②由于中东不稳,委内瑞拉内乱,沙特阿

    2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②

    枟参考消息枠,2003 年1 月22 日第4 版。

    〔俄〕枟新时代枠周刊,2003 年第2 期。拉伯又控制石油出口,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进口渠道受阻,这

    3 个世界石油消耗大国又都将目光投向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身

    上。 2003 年俄罗斯日均向国际市场提供 300 万桶。①俄塔社

    2003 年1 月 22 日报道,2003 年能源部预计出口石油量为 1畅88

    亿吨 ~2畅01 亿吨之间,高于 2002 年出口量 1畅81 亿吨,2002 年

    俄共生产石油3畅8 亿吨。 2002 年度俄共出口天然气为 1878 亿

    立方米,而2003 年将出口 1900 亿立方米天然气。 为了鼓励石

    油天然气企业出口,俄政府从2003 年2 月1 日起降低油气出口

    税,从每吨30 美元降为 26 美元,以让利企业,抢占国际油气消

    费市场,为振兴俄罗斯经济筹措资金,现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

    口占其出口总量 40%。 ②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油气生产基地。 且远东地区

    距中国与日本最近,故争夺远东石油关系到日中两国的能源安

    全及国家利益,这是一场国家战略的交锋。 在远东石油问题上,俄罗斯、日本、中国三者讨价还价已达到白热化程度,这里也显

    示出俄罗斯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与地位。 2001 年中国就与俄

    罗斯共建大庆管道线(连接东西伯利亚到大庆)达成原则协议,中国动手比较早。 2002 年 12 月,中俄两国首脑会谈时决定:从

    2005 年起,俄罗斯每年向中国提供 2000 万吨石油。 中国已准

    备提议修建安加尔斯克—大庆石油管道线的俄境内部分。 从安

    加尔斯克到大庆长 2250 公里,管道总造价达 25 亿美元。 管道

    建成后年均可供油 2000 万吨。 2010 年时可增到 3000 万吨,2025 年时可扩大到 5000 万吨。 2003 年 7 月 9 日,中国驻俄大

    2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②

    枟ФАКТЫИАРГУМЕНТЫ枠,2003,3,18畅枟论据与事实枠,2003 年

    3 月18 日。

    枟参考消息枠,2003 年1 月22 日。使张德广在接受俄塔社记者时讲,所有涉及修建输油管道的经

    费与技术问题均已协商好,只等 2003 年秋天中俄两国首脑北京

    会晤拍板。 如果现在动工,第一批石油将于 3 年后输送到大庆。

    张德广大使还希望俄方能尽快落实动工。 其实中俄双方分歧在

    油价上。 俄塔社估计2003 年之后每桶油价会降为 18—18畅5 美

    元。 但在修建管道之后中方要求俄方按稳定价长期供油,油价

    不受国际市场升降的影响,俄方不同意,故迟迟未动工。 ①

    2000 年2 月日本失去了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开采权,它急

    于寻找新的石油进口渠道,并且把伊朗和俄罗斯当成重点目标。

    日本能源专家认为中国的能源战略有可借鉴的地方:实行原石

    油进口的多元化,以减少风险。 如果能争取到俄罗斯东西伯利

    亚及远东的石油,日本对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将会从现在的

    90%降为 60%。 因此,到 2003 年日本以毫不退让的决心和耐

    心与俄罗斯不停地交涉。 2003 年 1 月举行的日俄首脑会晤时,小泉首相提出了建议从安加尔斯克到纳霍德卡的“太平洋输油

    管”的设想,由于这条管道既可将油输到太平洋沿岸,面对美国

    的西海岸、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销路广;又可作为与中国讨

    价还价的资本,所以俄罗斯随即表示考虑日本的要求。 这样就

    形成了中日两大石油消费国远东较量的局面。

    从安加尔斯克到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距离在4000 公里以

    上,日方准备投资52 亿美元,修建这一管道。 管道一旦建成,日

    方可年均进口俄石油 5000 万吨。 2003 年上半年,日本能源厅

    长官已经5 次访问俄罗斯了,日方透露日本将为俄远东新油田

    的开发及太平洋输油管道的铺设投资 100 亿美元资金援助。 这

    2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枟人民日报枠(海外版),2003 年7 月11 日。将是中国投资额的几倍。 况且,修建新输油管道及开发新油田,将激活人口锐减和经济低迷所困扰的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

    2003 年6 月30 日,日本外相又访问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一心

    要在争夺远东石油上超过中国。 可事实上莫斯科已经与北京签

    署了有关修建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的协议。 为了抢先,日本外相还答应给远东的滨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再投资 20 亿

    美元,这使得当地俄官员十分兴奋。 因为整个远东地区仅 720

    万人口,滨海地区也就是 100 多万人口。 这 20 亿美元投资对滨

    海地区很有吸引力。 2003 年春,俄罗斯中央政府曾表示考虑在

    远东修建两条输油管道,并提出论证:哪条重要先修哪条。 如果

    同时修两条将会互相影响,因为已开发的东西伯利亚油田储量

    将不够分配。 此事将到 2003 年秋天普京访问北京才会有正式

    结果。 其中有许多不稳定因素人们捉摸不透。 不过人们已经从

    中看出,到了 21 世纪,能源既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也会影响

    它的外交及政治。 到了2003 年9 月3 日,俄罗斯枟新闻时报枠报

    道,俄自然资源部否决了中国方案,因为南路管线要横穿通卡国

    家公园,违反俄罗斯自然保护法。 而且管道靠近贝加尔地震多

    发地带,一旦发生泄漏,很难迅速处理。 当然日本在其中的活动

    起了很大作用。 如果日本提出的安纳线修成,日本每天将从俄

    远东获得100 万桶进口油,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每天进口量的

    25%。 因此日方极力活动,并主动提出提供75 亿美元协助俄方

    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 这样中俄从 1994 年开始磋商的方案

    可能泡汤了。 不过中国也不会放弃努力。①到 2005 年俄方又开

    始重视中方要求,声明要保证中方线路建设。 从这件事情发展

    2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枟参考消息枠,2003 年9 月4 日第1 版。过程中,我们看到两点:一是人们现在常讲的,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二是俄罗斯外交总是脚踏两只船。 这与俄罗

    斯民族的个性特征有关系:摇摆不定,捉摸不透,极富两面性。

    其实,当今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正是由两部分组成

    的。 正如俄罗斯古老国徽所表现的那样,而不像政治家们常说

    的,只代表东方和西方,或欧洲和亚洲。 它意味着俄罗斯在国际

    舞台上有两种身份,两副不同的面孔。 一方面能源使俄罗斯强

    大,在全球举足轻重,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与此相关的是

    石油公司老板们的政治倾向(私有化时俄罗斯把石油大企业都

    贱卖给了私人,直到 2004 年俄罗斯政府只控制了 7%的石油工

    业。 普京力争到 2008 年时将国有石油份额提高到 18%)。 私

    有石油企业主亲西方,因为发达国家是石油主要市场。 石油集

    团主张与国际关系的“上层”保持密切关系。 这就加强了俄罗

    斯作为资源供应国的发展方向,这种发展又使得石油集团变得

    更有前途。 俄罗斯另一半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经济,其基础是

    军工企业及其相关部门:航天、核能、航空、火箭等高科技产业。

    由于军工转民用不成功,再加上非理性的私有化的失败,俄经济

    的这一半处境艰难。 俄经济的这一块主要靠国际市场,主要靠

    不发达国家。 只有占领国际市场才能避免军工企业倒闭,保住

    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这就要求俄罗斯必须与国际关系中的中下

    层保持密切关系。 西方(尤其是美国)又千方百计排挤它。 美

    国已经把俄军火挤出了中欧和东欧市场。 伊拉克战争又使美国

    完全占领了伊拉克市场。 中国、印度、伊朗、越南和马来西亚等

    仍是俄罗斯军工产品的友好市场。 这些市场对俄罗斯十分重

    要,这块不是让寡头们挣钱,而是国家生存的需要。 俄罗斯要想

    成为强国,就必须保住自己的科技潜力,发展有竞争力的高科技

    3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产业。

    维护和发展俄国防工业就要求俄罗斯的外交必须重视东

    方。 这就是俄罗斯外交具有双重性的内在原因。 俄罗斯一直在

    东西方之间徘徊。 请想想 1993 年美国是如何积极地干预俄印

    低温发动机的交易,2002 年又是如何把俄罗斯撵出了伊拉克市

    场,现在又攻击俄与伊朗的科技协作。 可见美国外交意图很明

    确:千方百计使俄经济断氧,以扼杀高科技市场的潜在对手。 正

    由于这个原因,美国与法国和德国之间曾发生过矛盾,德法两国

    想让俄罗斯成为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参与者,以便在某些领域

    内向美国挑战。 因此俄罗斯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境微妙。 不管

    俄罗斯领导层如何变更,它都在寻求平衡,都要在发达的上层与

    不发达的中下层之间进行周旋。 当然,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最终

    地位还是要靠其国内改革的进程来决定。 但有一点已经明确:

    俄法德联盟及俄罗斯与东方(尤其是中国、印度等)的密切联

    系,是对美国单极主义的重要挑战。 而且为了自己的发展,俄罗

    斯作为占世界陆地面积 17 的大国也在寻求与美国的合作,关

    键在于双方合作的基础及合作的方式。

    最近美国对俄罗斯核技术出口十分不安。 美国枟新闻周

    刊枠2003 年 9 月 8 日报道,俄罗斯人向来以世界一流的核技术

    自豪。 他们派了 800 名专家费时8 年为伊朗建造了第一座核电

    厂。 这种核技术有双重用途,它随时可以用于研制核武器,这令

    西方十分担心。 而俄罗斯认为这是一项挣外汇的好生意。 俄罗

    斯的原子能科学家已帮助中国和印度建起了核工业,他们也正

    在与芬兰、缅甸、保加利亚、古巴、印度尼西亚、埃及和叙利亚等

    国洽谈,争取投建核反应堆。 一些非洲国家也对俄罗斯的核技

    术感兴趣。 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鲜核危机美俄都有责任。 俄

    31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罗斯先帮助朝鲜造核反应堆。 后在美国的压力下停止了与朝鲜

    的合作。 但美国自己又与朝鲜签订了建造轻水反应堆的计划,以换取朝鲜停止核试验的许诺。 因此俄罗斯核技术负责人讲:

    “我们是干干净净离开的,然后美国人来了,是他们要给一个目

    标可疑的国家造轻水反应堆的。”核技术是俄罗斯一个强项,有

    数万名一流核能专家在那里服务。 迅猛发展的核工业是俄罗斯

    经济振兴的一个亮点。 据查俄罗斯 2002 年核技术出口创汇达

    26 亿美元,估计 2003 年可达 30 亿美元。 仅伊朗核电站一项俄

    罗斯就挣了 8 亿美元,并为俄罗斯创造了 2 万个就业岗位。

    俄罗斯枟新闻时报枠2003 年11 月18 日报道,俄罗斯要在10

    年内重新打造一个军火出口大国。 1993 年 11 月 18 日,俄罗斯

    总统下令建立了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系统中的关键部门———俄

    罗斯武器和技术兵器进出口公司。 在 2000 年至 2002 年的 3 年

    中,俄罗斯军火出口额逐年递增,每年都创造了新的国家纪录。

    2001 年和 2002 年军火贸易的外汇收入,同样两次打破国家纪

    录。 有理由相信,今年的军火出口额将至少保持 2002 年水平,而外汇收入将达到史无前例的50 亿美元。

    近些年俄罗斯对外军售热火朝天,原因至少有三条。 第一,1996 年至1999 年积压的军品被顺利消化。 在这 4 年困难时期

    中,国家的军火出口额降至 20 亿美元,俄罗斯武器和技术兵器

    进出口公司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幸运的是,俄罗斯在这一时期

    签订了几份巨额合同,向中国出口驱逐舰及多用途歼击机,向印

    度出口护卫舰。 第二,目前,俄罗斯面临的机遇有:与印度签订

    一项为期近 17 年、总价值 33 亿美元的合同,该合同将授权在印

    度生产苏 -30 型战斗机;印俄两国在“布拉莫斯”导弹项目下,联合研制 PJ -10 巡航导弹,印俄两国空军联合采购印俄中程运

    3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输机。 在11 月底之前,还将签订向印度出口载机巡航舰的合

    同。 第三,上世纪末以来,全球军事政治局势日益紧张。 在此背

    景下,不少国家纷纷从俄罗斯购买军火。 国家公司在对外军事

    技术合作中最为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主体。 一些有权独立进行

    军火贸易的非国有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中包括安泰公

    司、图拉仪器设计局、米格飞机工业公司。 安泰公司获得了两份

    向希腊出口 31 套防空火箭装置“雷神 -M1”的合同。 这两份合

    同的总额超过了 8 亿美元。

    图拉仪器设计局的出口产品种类繁多,客户遍布世界各地。

    该公司与阿联酋签订了研制并出口 50 套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

    “铠甲 -C1”合同,总价值高达 7畅2 亿美元。 在 1999 年起死回

    生的米格飞机工业公司逐渐扩大在军火市场的存在。 1998 年

    所签合同的总金额为 8900 万美元,1999 年增加到 1畅32 亿美

    元,而 2001 年和 2002 年接近了 10 亿美元。 今年,因为将与印

    度签署出口舰载歼击机的合同,公司的签约金额预计有新的突

    破。 从去年开始,米格飞机工业公司坐上了俄罗斯军火出口的

    第二把交椅,仅次于俄罗斯武器和技术兵器进出口公司。

    21 世纪,面对北约东扩,普京亲自驾驶苏 -27 型战斗机视

    察车臣,乘坐核动力潜艇巡视黑海,他要向西方展示一个坚强的

    俄罗斯民族主义总统形象。 普京还以裁军为突破口,加快俄军

    事的改革及发展。 2000 年 11 月普京宣布,将在 5 年里裁军

    20%,使俄军队从 120 万减为 85 万人。 从 2001 年起加强俄太

    空导弹部队和宇航部队的建设,并将其直属总参谋部指挥。 普

    京的目标是实现俄罗斯军队的精兵化、高效化,以便使其在新世

    纪发挥更大作用。

    以上我们简要地论述了 21 世纪初俄罗斯在世界格局中的

    3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地位与影响。 现在让我们看看解体后俄罗斯的国情与政体。 国

    体是讲一个国家由谁来掌权,政体是讲如何来掌权,政权机构有

    哪些,如何来运作。 1993 年12 月 12 日由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

    规定: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即民主的政权国家,以共和国政权

    形式出现。 俄罗斯总统是国家首脑,总统每 4 年在全社会公开

    选举及秘密表决的基础上产生。 总统同时也是俄罗斯武装力量

    最高统帅。 俄罗斯联邦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三种权

    力分别属于政府、议会和法院。 俄罗斯联邦的立法机关叫联邦

    会议(ФЕДЕРАЛЬНОЕСОБРАНИЕ)。 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

    (СОВЕТ ФЕДЕРАЦИИ 上 院) 和国家杜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

    НАЯДУМА下院)两院组成。 联邦会议是行使立法和监督职

    能的权力机构。 宪法规定,俄罗斯的国家权力由联邦总统、联邦

    会议、联邦政府、联邦法院共同行使,但在实际上俄总统大权在

    握,有人戏称俄总统是“超级总统”,他的权力超过了“欧洲各国

    总统权力的总和”。 新宪法为了避免总统与议会及政府之间的

    冲突,大大地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1998 年到 1999 年这两年内

    叶利钦四换政府总理便是例证。 1998 年 3 月 23 日叶利钦免去

    了任职 5 年多的切尔诺梅尔金的总理职务,理由是“政府缺乏

    活力,缺乏主动”,并任命年仅 35 岁的基里延科为代总理。 国

    家杜马在两次否决了叶利钦的提名后担心自己被解散才勉强通

    过任命。 基里延科上任后,总统对政府的控制加强了,但新总理

    的能力差,俄罗斯发生了两次金融危机,1998 年 8 月 16 日,基

    里延科被迫辞职,叶利钦再次让切尔诺梅尔金出任总理,遭到国

    家杜马的强烈反对。 叶利钦不得不提名让普里马科夫出任总

    理,并于 9 月 11 日上任。 普里马科夫把俄罗斯从经济危机中拉

    了出来,他的威望大增。 1999 年 5 月 12 日,叶利钦免去了普里

    3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马科夫的总理职务,他只干了约 8 个月。 1999 年 5 月 19 日俄

    国家杜马投票通过了叶利钦提名的总理斯捷帕申,但他在位仅

    80 天,到8 月 9 日叶利钦又忽然下令解散了斯捷帕申政府,任

    命普京为代总理。 四换总理证实了叶利钦后期的政治危机,也

    暴露了俄政治体制上的弊病:俄罗斯总统权力过大,俄罗斯民主

    化进程还远未完成。

    俄联邦委员会(上院)共有 178 个席位,国家杜马(下院)共

    450 个席位。 上院和下院的当选议员在任职 4 年内享有规定的

    豁免权及免检待遇。 上院的权限是批准俄联邦主体之间的边界

    变更,确定俄联邦总统的选举,罢免俄总统的职务,任命俄联邦

    宪法法院的院长,俄联邦总检察长等。 国家杜马(下院)由 450

    名代表组成,其中225 名代表由全俄225 个选区各产生一名,另

    外 225 名由各政党及竞选联盟竞选产生。 得票少于 5%的政党

    将被排斥在杜马之外,超过 5%选票的政党将按得票的比例来

    分享这 225 个席位。 国家杜马每4 年选举一次。 杜马代表为专

    职,不得再兼职。 国家杜马有以下权限:表决俄总统对俄总理的

    任命,决定对俄总统的信任问题,任命俄中央银行行长,任免按

    联邦法规办事的全权代表,宣布大赦,提出弹劾俄总统的指控

    等。 总体上看,国家杜马掌握着联邦会议的实权,它是联邦会议

    的中心。 因为杜马拥有审批国家法律及国家预算、修改宪法,以

    至解散政府、弹劾总统等最高权力。 竞选获胜进入杜马的政党

    不仅可按得票的多少获得相应的席位和国家拨款,而且在总统

    和地方领导人选举中享有提候选人的种种特权。 因此历次杜马

    选举紧张激烈,很有看头。 在1999 年12 月19 日举行的俄第三

    届国家杜马的选举中左翼反对派俄罗斯共产党共获 110 个席

    位,保持了议会中第一大党的地位。 受当局支持的团结联盟获

    3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得 74 席。 以普里马科夫为首的团结联盟获得 66 个席位。 右翼

    反对派联盟获得 29 席位,亚博卢联盟获得 21 席位。 日里诺夫

    斯基联盟获得17 个席位。 第三届国家杜马的组成基本上能看

    清俄罗斯当时政坛上的力量对比。

    经过4 年的整合,到 2003 年 12 月 7 日的第四届国家杜马

    选举时,形势朝着有利于俄总统普京的方向发展了,变化很大。

    这次选举从 2003 年 9 月 2 日开始,经过 3 个月激烈角逐,全俄

    当今登记注册的 64 个政党中有 23 个政党脱颖而出,进入最后

    决战。 到2003 年 9 月全俄共约有 1畅09 亿公民享有选举权。 全

    俄共设立了 94000 个投票站,其中地处最西端的加里宁格勒州

    的选区最晚结束投票,此处于9 月7 日晚 21 点结束工作。 第四

    届杜马选举的工作人员共计 100 万人。 为选举共拨款 35 亿卢

    布(合1畅2 亿美元)。 居住在独联体成员国和波罗的海沿岸三

    国的约1700 万俄罗斯公民,以及居住在其他国家的 117 万俄罗

    斯公民也参加本次议会选举。 还有居住在 14 个穆斯林国家的

    俄罗斯公民已于 5 日投了票,因为周五是他们的传统的节日。

    据俄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全俄共有23 个政党

    和竞选联盟约3000 名候选人参加竞选,另外还有 1985 名候选

    人只参与地方选举。 这届候选人比上届减少了 10%。 在杜马

    选举的同时,俄境内 75 个联邦主体还将进行地方选举。 这次杜

    马选举共有来自 48 个国家 1200 多名观察员监督了这次选举,他们代表105 个国际组织。 此外俄各政党及各社会团体也派出

    了约 80 万名观察员监督选举。 12 月 8 日上午 10 时公布了初

    步结果,根据对全俄 90畅58%选票统计,“统一俄罗斯党”得票率

    为 36畅8%,居绝对领先地位。 俄共得票率为 12畅7%,已退居第

    二位,比 1999 年得票减少了一半,从而丧失了议会第一大党的

    3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地位。 自民党得票率为 11畅8%,祖国竞选联盟为 9%。 根据专

    家预测,统一俄罗斯党议员人数可达 223 人,俄共有望获 53 个

    席位。 自由民主党 39 席,祖国竞选联盟 37 席。 这届杜马首次

    没有右派的代表,左派代表减少,而支持普京总统的中间势力大

    获全胜。 还有评论说,政权党大获全胜,反对派俄共受重创,自

    由民主党恢复了元气,祖国竞选联盟异军突起,右翼势力惨遭失

    败,正是这次竞选的特点。 有些在人们意料之中,有些属人们意

    料之外的冷门。 右派之所以失利,正因为俄罗斯公民尚未接受

    右派提出的自由价值观。 祖国竞选联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它的

    平民主义的竞选纲领。

    “统一俄罗斯党”是由第三届杜马中的几个中派政党组建

    起的新党。 尽管它成立时间不长,但却有实力和影响。 该党的

    4 位领袖分别是俄内务部部长、紧急情况部部长、莫斯科市市长

    和鞑靼斯坦总统。 全俄 89 个主体官员中的多数人都是该党党

    员。 因此俄罗斯人称该党为执政党(或译为政权党)。 该党之

    所以获胜还因为它得到了普京总统的支持。 普京毫不掩饰对该

    政党的支持。 他在一次公开场合说:统一俄罗斯党是他执政 4

    年来可以依靠的政党,并希望这个党在杜马选举中获胜。 该党

    的领袖深知总统态度的分量,他们提的竞选的口号就是“我们

    与总统在一起”。 因此该党在竞选中拥有资金、舆论工具、行政

    手段等优势。

    其实统一俄罗斯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正由于该党领

    袖———俄内务部长格雷兹洛夫的卓越表现。 他靠肃贪及反恐赢

    得了不少选票。 他自上台以来就发动了一场肃贪的“狼人行

    动。”他首先拿知法犯法的人开刀,并将一批腐败分子缉拿归

    案,很得人心。 “狼人”指的是隐藏很深的腐败分子。 格雷兹洛

    3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夫上台后还组建起了几支反恐特种部队。 他多次强调,恐怖活

    动与有组织的犯罪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必须把肃贪与反恐结

    合起来,俄罗斯才会长治久安。 该党的另一位领袖是莫斯科市

    市长卢日科夫,他也很有作为。 他在中派力量的支持下,通过了

    枟土地法枠等重要法律。 他还进行了税收、金融、退休金制度的

    改革。 在首都他严厉打击金融寡头和大财团头目。 这些措施既

    保护了改革的深入进展及国家利益,又平息了老百姓的不满情

    绪,深得人心。

    俄罗斯总统选举是根据俄联邦宪法进行的。 俄联邦宪法规

    定,总统由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何一个年龄不

    小于35 岁、在俄罗斯常住不少于 10 年的俄联邦公民都可以参

    加竞选。 同一个人不得连续超过两次担任总统。 根据俄联邦总

    统选举法,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半数以上的注册候选人就为当

    选。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视为无效:参加选举人数没有超过

    登记半数;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所得票数低于完全反对票的数量;

    如果候选人是两个,两者选票都没有过半。 选举法规定如果两

    个以上的几位候选人都没有当选,就由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对

    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投票。

    至今俄罗斯已进行过四次总统选举。 1991 年 6 月 12 日俄

    罗斯举行了首届总统选举。 这次选举是在苏联解体前夕国内政

    局激烈震荡、民族矛盾急剧恶化的背景下举行的。 1990 年 3 月

    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举行了全民公决,决定设立

    俄罗斯联邦总统,并决定次年举行俄历史上的首届总统选举。

    1990 年5 月俄联邦通过国家主权宣言,叶利钦当选为俄联邦最

    高苏维埃主席,入主白宫(俄议会大厦)。 次年 6 月叶利钦在

    “改革民主派”的大力支持下当选首届总统。 1991 年 12 月 25

    3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日苏联解体。

    1996 年6 月俄罗斯举行第二届总统选举。 在这次选举中,叶利钦在第一轮投票中只获得 35畅2%的选票,仅比俄共领导人

    久加诺夫高出3 个百分点。 在第二轮投票中叶利钦与在首轮选

    票中得票第三的列别德联手,才险胜久加诺夫,连任总统。 但叶

    利钦连任后国内形势十分严峻,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伴随着剧

    烈的政治动荡,1998 年和 1999 年这两年中俄走马灯式的撤换

    了 6 位政府总理。 1999 年 12 月 31 日,心力交瘁的叶利钦提前

    交权,任命时任总理的普京为俄代总统。 俄罗斯第三届总统选

    举因叶利钦辞职而提前到2000 年 3 月 26 日举行。 代总统以严

    厉打击车臣分裂势力和稳定俄罗斯经济形势争得了人心,他赢

    得 52畅52%的选票,当选为俄第三届总统。

    2004 年3 月 14 日俄罗斯举行第四届总统选举。 13 日俄中

    央选举委员会将 1畅1 亿张选票分发到 94436 个投票站,各投票

    站上有100 万名工作人员保障大选顺利进行。 俄还为遍布在世

    界各地的俄侨民参加投票设立了 353 个投票站。 2004 年 3 月

    俄罗斯全国人口约为 1畅44 亿,登记在册的选民共 1畅09 亿。 为

    保障大选安全,俄动用了30 万名警察,每个投票站昼夜值班,街

    头巡警也明显增强。 但舆论认为这次选举普京获胜将无悬念。

    3 月 15 日根据对 99%选票的统计结果,普京已获 71畅2%的选

    票,以绝对优势蝉联总统。 得票排名第二的是俄共候选人哈里

    托诺夫,其得票率为 13畅8%。 其余 4 位候选人得票率均未超过

    4%(最后确认的普京的得票率是71畅17%)。 初步统计,第四届

    俄总统选举选民的投票率为 64畅3%。 连任后普京表示在他的

    第二任期内其工作的重点是对内提高公民福利,对外努力捍卫

    国家利益。

    3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俄罗斯的国旗为白蓝红三色:上白,中蓝,下红,横向的三种

    颜色面积大小相同。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 3 ∶2。

    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俄罗斯幅员辽

    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

    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 白色代表寒带

    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

    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

    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 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

    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 1917 年十月革命胜

    利后取消三色旗。 1920 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

    色构成,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

    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 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

    和国国旗。 1922 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

    案做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

    图案。 1991 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

    称为俄罗斯联邦,随后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原先俄罗斯沙皇帝国的国旗为黑黄白三色旗,1917 年二月

    革命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正式确定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俄

    国十月革命后又确定五星红旗为新国旗。 五角星象征着五大洲

    的无产阶级大团结。 1918 年它成了苏联国旗中的图案,只不过

    在红旗上它成了黄颜色。 此后五角星也成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的标志,至今还可以在一些国家的国旗找到它(当然颜色不

    同),比如中国、智利、朝鲜、越南等。 今天,在前苏联各共和国

    无数座公共建筑上我们都能看到镶嵌着红五星的图案。 尤其是

    在俄罗斯国家权力的象征———克里姆林宫周围的塔尖上一直能

    4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看到红五星的身影。 我们在各种图片及影视镜头中都能见到这

    个象征,但大家不一定都完全了解它。 俄罗斯权力中心及首都

    的象征———克里姆林宫呈不等边三角形,占地 27畅5 万平方米,它始建于1156 年。 1367 年在城墙内围修建了 20 座塔楼,分布

    在三角形宫墙的三边,有高有低,有圆有方,或多棱,或多边,争

    奇斗巧。 其中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塔、鲍罗维茨

    塔及沃多夫塔等 5 座塔楼最为突出,顶上都装有大小不一的红

    宝石五角星,红光闪闪,昼夜可见。 其中斯巴斯克塔楼就是克里

    姆林宫的主塔,为四周 20 多座塔楼里最为壮丽的一个。 它坐落

    在克里姆林宫东墙,耸立在红场上。 其塔门就是克里姆林宫的

    正门。 这座塔楼于 1491 年由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建造的。

    1621 年英国工匠克里斯托夫修建了漂亮的石头楼顶,并换上了

    能奏乐的现代化大钟。 1921 年苏联政府将沙皇时代的枟君主

    乐枠换成了枟国际歌枠的旋律,使用至今。 塔高 67畅3 米。 连同塔

    顶的红星在内高度共计 71 米。 棱锥形塔尖凌空矗立,气势雄

    伟。 公元1625 年在塔上安装一座巨大的自鸣钟,钟的短针就有

    30 多公斤重。 1937 年苏联政府决定为这口钟镀金,镀金层厚 3

    微米,共用了 26 公斤的黄金。 塔钟有四面,每面均有巨大的黑

    色钟面。 时针和数字是金黄色的。 从钟面窗的窗口可以看到安

    装在钟里面的机械(透明设计),其中仅敲打发音的钟锤就有 30

    多个,可发出不同的悦耳声音。 每隔 15 分钟敲打一次,远近可

    闻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就是从这儿发出的。 要想爬上这座钟

    楼,得爬 411 个台阶。 尽管这座大钟历经风雨,但走时却惊人的

    准确。 每昼夜误差不超过 2 秒。 天气寒冷时钟走得快,天热时

    钟走得慢,但有专职工人每天用手工调整,莫斯科人正是用这个

    钟表的快慢来对表的,这就叫克里姆林宫时间。 它是一种象征,41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象征着步调一致,万众一心。

    塔楼上最耀眼的部分还是那颗五角星。 1937 年,苏联政府

    决定在克里姆林宫5 座最高的塔顶上安装红宝石五角星。 乌拉

    尔地区盛产红宝石。 这五个五角星大小不一,以斯巴斯克塔顶

    上的红宝石星最大。 这颗星各星角之间的距离达 3畅7 米,直径

    6 米。 整颗星重量超过 1 吨(远处看很小,近看很大。 但很少有

    人能猜出它有 1 吨重,而且是用世间罕见的红宝石制作的)。

    这颗红宝石星安装在高级轴承上,可左右旋转。 白天,阳光照映

    下的红宝石五角星金光璀璨,到了晚上五角星里的光源立体地

    照射着五星,光芒四射,无比壮观。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克

    里姆林宫上的红星。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它看作莫斯科的标

    志,它也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物之一。

    俄罗斯的国歌几经更变,正如俄罗斯国家命运一样,几经磨

    难,几经沧桑,不断新生。 沙皇俄国没有确立国歌,公元 1816 年

    俄国借用英国国歌为沙俄国歌。 1883 年 12 月 31 日尼古拉一

    世御批,将枟主佑吾皇枠定为正式国歌,一直沿用到 1917 年。 十

    月革命后俄国确定枟国际歌枠为国歌。 1943 年苏联征集新国歌,有 50 多位著名诗人投稿,最后选用谢· 米哈尔科夫和埃尔一列

    吉斯坦的诗作为国歌歌词,并由著名的作曲家亚历山德罗夫为

    其谱曲,这支国歌一直唱到苏联解体。 1991 年 12 月叶利钦决

    定选用俄国音乐之父米· 格林卡于 1883 年创作的枟爱国者之

    家枠作为国歌。 在1991—2000 的 10 年间俄罗斯变得非常虚弱。

    在激进改革的10 年里,国家的主权及领土完整都成了问题。 中

    央政权的脆弱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改革的失败,人民生活状况

    的恶化,上层有些官员的腐化堕落,某些政权机关在人民心中威

    望明显下降。 再加上苏联解体后近 10 年没有新的国歌歌词,旧

    4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歌词明显已不能再用。 所以普京上任后提出要重振国威、增强

    民族国家凝聚力,普京政府决定征集新的国歌歌词,曲谱仍沿用

    苏联国歌的旋律。 普京要求国歌新词一定要能反映民族意志、民族精神及民族思想。 国歌的歌词还要能反映人们对祖国的过

    去、今天及未来的态度,并提出新词要求中性化、非政治化。

    2000 年12 月,从 150 件应征作品中选用了 87 岁高龄的谢· 米

    哈尔科夫的诗作。 普京提议把新歌词提交第三届国家杜马审

    议,最后以多数票获得通过。 议会决定使用阿· 亚历山德罗夫

    在卫国战争时期创作的曲谱,再填上新审议通过的歌词作为俄

    罗斯国歌。 21 世纪初俄罗斯联邦的新国歌就这样诞生了。 国

    歌歌词不仅仅是个人的创作,它是由一大批专家反复斟酌、反复

    推敲、反复挑选的精品。 我们现将俄罗斯新国歌歌词试译如下,并附上俄文歌词: ①

    (一)主题歌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大国!

    РОССИЯСВЯЩЁННАЯНАШАДЕРЖАВА!

    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

    РОССИЯЛЮБИМАЯНАШАСТРАНА!

    您的财富和荣誉永不枯竭,МОГУЧАЯВОЛЯ,ВЕЛИКАЯСЛАВА,意志坚强,您光荣伟大!

    ΤВОЁДОСТОЯНЪЕΗАВСЁВРЕМЕНА!

    4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Ю畅ВЪЮНОВ:枟СОЛВАО РУССКИХ枠,МОСКВА,2000 Γ, C,257畅尤· 维尤诺夫:枟话说俄罗斯枠,莫斯科2000 年版,第257 页。(二)副歌

    您是众多兄弟民族的世代联盟,СЛАВЬЯ,ОТЕЧЕСТВОΗАШЕСВОБОДНОЕ,我们的国家是自由者的国家。

    БРАТСКИХНАРОДОВСОЮЗВЕКОВОЙ畅

    先哲们给人民以智慧,ПРЕДКАМИДАННАЯМУДРОСТЬНАРОДНАЯ,您在我们心中无比高大!

    СЛАВЬЯСТРАНА! МЫГОРДИМСЯТОБОЙ!

    (三)

    从南部海边到北边的极地,ОТЮЖНЫХМОРЕЙДОПОЛЯРНОГОКРАЯ,绵延着我们的森林与肥田沃土 。

    РАСКИНУЛИСЬНАШИЛЕСАИПОЛЯ畅

    您是世界上的唯一!

    ОДНАТЫНАСВЕТЕ! ОДНАТЫТАКАЯ!

    故乡故土时刻受到上帝的呵护。

    ХРАНИМАЯБОГОМ РОДНАЯЗЕМЛЯ。

    (四)

    这辽阔的空间保障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理想,ШИРОКИЙПРОСТРДЛЯМЕЧТЫИДЛЯЖИЗНИ,等待着我们年复一年地去开发开创!

    ГРЯДУЩЕЕНАМ ОТКРЫВАЮТГОДА!

    4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对祖国的忠诚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НАМСИЛУДАЁТНАШАВЕРНОСТЬОТЧИЗНЕ,昨天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明天还将是这样!

    ТАКБЫЛО,ТАКЕСТЬИТАКБУДЕТВСЕГДА!

    2000 年12 月的第三届国家杜马还批准了俄罗斯的国徽及

    俄罗斯国旗。 俄罗斯的国徽图案为红色盾牌图案为底,上有镀

    金的双头鹰,冠以两个小的和一个大的皇冠,再用绶带联结而

    成。 鹰头上的三顶皇冠表示当年阿斯特拉罕、喀山和西伯利亚

    三个汗国归顺俄国这个事件。 国徽上鹰的左爪持金球,象征着

    国家的统一;右爪持权杖,代表国家主权。 鹰的胸前有一枚徽

    章,上面绘有骑马执矛征服恶龙的圣乔治像。 有关这枚国徽的

    来历说法不一。 最常见的说法是:1472 年伊凡三世与拜占庭末

    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联姻,接受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

    鹰国徽,俄国沙皇便成了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 此后不久,到

    1480 年伊凡三世不再给金帐汗国纳贡,并把双头鹰作为莫斯科

    公国独立的象征高高挂在克里姆林宫救世主塔楼上。 这样,这

    枚国徽不仅表示俄国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而且成了俄罗斯

    独立的标志。 伊凡三世在这枚国徽上又加上了“马踏凶龙骑士

    图”,并在图四周加了一句“神佑君主全罗斯大公”。 现在有位

    学者对国徽的来历提出新的说法:他认为这枚国徽是从日耳曼

    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传下来的。 因为德意志帝国的国徽是双头

    鹰,德意志帝国皇帝恺撒(КАЙЗЕР)和俄国沙皇都认为自己是

    罗马帝国的继承人,他们的称号都源自古罗马执政者“恺撒”一

    词,因此俄德两国的国徽也相同。 但拜占庭帝国的国徽是红底

    金身,而德意志帝国的国徽是金底黑身。 俄国的国徽是金底黑

    身,它明显有德意志帝国的痕迹。 而俄罗斯帝国有些旗子上双

    4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头鹰也有金色的。 ① 第三届国家杜马还批准通过以白蓝红三色

    旗为俄罗斯国旗,原苏联红色国旗改为俄罗斯军队法定的战斗

    旗帜。 从这些国家象征图案的通过我们可以看出第三届国家杜

    马的折中立场,也反映了当今俄罗斯对传统价值观的继承。

    最近我们看到一本由尤· 维尤诺夫撰写的俄文版枟话说俄

    罗斯枠(枟СЛОВАΟРУССКИХ枠),此书 2000 年在莫斯科出版。

    他能使我们了解和认识进入21 世纪的俄罗斯国情,能了解当今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人文全貌及其工农业发展水平,为全面研

    究俄罗斯的发展道路及综合实力提供新的参考。 目前国内有关

    俄罗斯的国情资料比较乱,这本书的资料比较新。 俄罗斯联邦

    (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 共有 89 个权力平等的主体

    (СУБЪЕКТЫ),其中包括 21 个共和国(РЕСПУБЛИК):阿迪盖

    尔、阿尔泰、巴什科尔托斯坦、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印古什、卡巴

    尔斯诺 -巴尔卡尔、卡尔米基亚 -哈里米格坦格奇、卡拉恰耶沃

    -切尔基斯、卡列利亚、科米、马利艾勒、摩尔多瓦、萨哈 -雅库

    梯亚、北奥塞梯、鞑靼斯坦、迪瓦、乌德穆尔、哈卡西亚、车臣、楚

    瓦什。 6 个边疆区(КРАЙ): 阿尔泰、克拉斯诺达尔、克拉斯诺

    亚尔斯克、滨海边区、斯塔夫洛波尔 -哈巴罗夫斯克。 49 个州

    (ОБЛАСТЬ):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

    尔格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

    兹州、沃洛涅什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特州、加里宁格勒州、卡

    卢加州、卡姆恰特州、盖缅洛夫斯克州、基洛夫州、克斯特罗马

    州、库尔穆斯特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利别茨克州、马斯

    4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吴克礼:枟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14 页。达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尼热格洛茨克州、诺夫哥罗德

    州、诺沃辛比尔斯克州、敖姆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尔洛夫斯克

    州、平扎州、别尔姆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玛拉

    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

    州、唐波夫州、特维尔州、鄂姆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杨诺

    夫斯克州、切里亚宾斯克州、奇金斯克州、雅罗斯拉夫斯克州。

    有 两 个 联 邦 级 的 直 辖 市 ( ГОРОД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ЗНАЧЕНИЯ): 莫 斯 科 市 及 圣 彼 得 堡 市。 一 个 自 治 州

    (АВТОНОМНАЯОБЛАСТЬ):鞑靼自治州及 10 个自治边区

    (АВТОНОМНЫЙОКРУГ): 阿金斯克、布里亚特、科里亚科、涅涅茨克、泰梅尔斯克、乌斯特 -奥尔迪斯克 -布里亚特、汉

    特 -曼西斯克、楚科特、爱文基斯克、雅马洛 -涅涅茨。 俄罗斯

    联邦各主体的地位可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相应条款及认可作变

    动。 至于各主体之间的边界可根据相应之间所达成的协议作以

    变更。

    2000 年5 月13 日,新上任的普京总统签署命令,把全俄行

    政区划为7 个联邦区,它们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以圣

    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以顿河河畔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北高加

    索区,以下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伏尔加沿岸区,以叶卡捷林娜堡

    为中心的乌拉尔区,以新西伯利亚市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区,以哈

    巴罗夫斯克市为中心的远东区。 2000 年 5 月 18 日普京任命了

    7 个大区的总统代表,以保证中央决策的全面实施。

    让我们来看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人口与民族。 1991 年

    俄罗斯人口总数为 14850 万人,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 但其领

    土广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 平均人口密度不足 9 人 平方

    公里(中国144 人 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口密度(36 人

    4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平方公里)的 14。 可见,俄罗斯人口容量的潜力是巨大的。 俄

    罗斯联邦在人口方面有三个特征:第一,人口分布严重不平衡。

    欧亚两部分人口密度差距大。 俄联邦欧洲部分仅占领土总面积

    的 25%,但人口却占其总数 50%以上。 俄联邦亚洲部分人口稀

    少,平均每平方公里 3畅5 人,其中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

    仅 1 人,北冰洋沿海寒冷带平均每平方公里 0畅1 人。 第二,城市

    人口总数为 10 686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74%,农村人口 3850

    万,占26%。 第三,苏联解体之后由于政局不稳,经济恶化,人

    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提高,到 1995 年死亡率是出生率的 1畅5

    倍。 据专家预测,这种人口负增长必然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也会

    出现人口危机。 据俄总统委员会一份报告: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俄人口指标从一个发达国家急剧降到一个发展中国

    家水平。 1995 年俄死亡人口 220 万,而 1989 年时仅 140 万;

    1995 年只出生 140 万人,而 1989 年时 220 万人,正好打了个颠

    倒。 到 1995 年全俄人口总数为 1畅47 亿人。 在 1畅47 亿人中妇

    女占53%,为7852畅4 万人。 第四,俄罗斯人口老化问题也十分

    突出。 按国际标准,65 岁以上老人在总人口比例中若超 7%即

    称为老龄化社会。 到 1994 年,俄罗斯 65 岁以上所占比例达

    11畅4%,而1989 年时比例为9畅5%。 苏联解体5 年来,妇女平均

    寿命增长了 5 岁,而总人口平均寿命却减了 5 岁。 俄罗斯男人

    平均寿命已降低为 57 岁,而妇女平均寿命达到 80 岁。 60 岁以

    上的妇女比男子多出 2100 万人。 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地区很

    少见。 最突出的是俄罗斯人口素质高,接受教育机会多,这是俄

    罗斯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条件。

    2002 年俄罗斯人口1畅46 亿人,45 居住在俄罗斯的欧洲部

    分,34 的居民属城市户口,14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而且大部

    4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分人口集中居住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南部及中部地区。 俄罗斯

    人口只占世界人口 2畅6% ,但其欧洲部分的居民却占到全欧洲

    总人口的18%(其面积占欧洲总面积的 42%)。 而俄罗斯亚洲

    部分的人口只占亚洲总人口的1%,面积占亚洲总面积的 29%。

    俄罗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据资料讲2002 年全俄每平方公

    里仅 11畅5 人,这不到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一半(还有一份材料

    讲每平方公里8畅4 人,另一份资料说俄罗斯人口密度是每平方

    公里12 人,中国每平方公里97 人,美国每平方公里 23 人,日本

    每平方公里有 306 人)。 俄罗斯的远东和西伯利亚总面积达

    1270 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3000 万,平均每平方公里 2—3

    人。 欧俄部分人口稠密,莫斯科州(包括莫斯科市)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 324畅7 人。 而雅库特共和国(东西伯利亚)每平方

    公里仅0畅3 人。 1993 年统计,俄罗斯联邦有劳动力 8620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60%。 俄罗斯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占

    47%,女性占 53%。 男性公民平均寿命为 58畅9 岁,女性为 71畅9

    岁。 60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 16畅7%,人口老化越来越

    严重。

    在俄罗斯生活着 100 多个民族(北京大学博士戴桂菊同志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讲,俄罗斯有 135 个民族。 1999 年西安世

    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枟俄罗斯国情文化枠一书说俄罗斯共有

    128 个民族;2003 年 10 月全俄人口普查资料讲俄罗斯有 160 多

    个民族)。 俄罗斯族占到总人口的 82%(РУССКИЕ1畅2 亿人左

    右),它是绝对的主体民族。 鞑靼人口占 3畅8%(ТАТАРЫ550

    万),乌克兰人占 3%(УКРАИНЦЫ450 万),楚瓦什人占 1畅2%

    (ЧУВАШИ177 万),达吉斯坦各族占 1畅2%,巴什基尔人占

    0畅9%(БАШКИРЫ130 万),白俄罗斯人占 0畅8%(БЕЛОРУСЫ

    4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120 万),摩尔多瓦人占 0畅7%(МОРДОВЦЫ110 万 ),车臣人

    占 0畅6%(ЧЕЧЕНЦЫ50 多万),日耳曼人占0畅6%(НЕМЦЫ50

    多万),乌德穆尔人占 0畅5%(УДМУРДЫ50 万左右)等,还有马

    利 人 ( МАРИЙЦЫ)、 哈 萨 克 人 ( КАЗАХИ)、 阿 瓦 尔 人

    (АВАРЫ)、犹太人(ЕВРЕИ)、亚美尼亚人(АРМЯНЕ)等。 其余

    民族人数很少。 特别是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不足 1000 人,如

    恩加纳桑族(НГАНАСАНЫ)只有大约 900 人。

    到 2000 年,俄罗斯联邦共有 1100 个城市、近 2000 个城市

    型城镇及24500 个农村。 其中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有12 个(莫

    斯科830 万人,圣彼得堡 400 万人,诺沃辛比尔斯克 140 万人,下诺夫哥罗德130 万人,叶卡捷琳娜堡 120 万人,萨玛拉 120 万

    人,鄂姆斯克 115 万人,喀山 110 万人)。 人口 100 万左右的城

    市还有切里亚宾斯克、别尔姆、罗斯托夫 -顿河市、伏尔加格

    勒等。

    近年来俄罗斯人口下降趋势令人担忧。 俄罗斯枟消息报枠

    一篇报道讲: 1995 年 1 月俄总人口为 1畅484 亿,次于中国

    (12畅75 亿)、印度(9畅66 亿)、美国(2畅63 亿)、印度尼西亚(1畅94

    亿)和巴西(1畅6 亿),位居世界第六位。 1997 年 1 月总人口降

    为 1畅471 亿人。 据统计,1998 年一年中俄罗斯人口就减少了

    78畅34 万。 其原因就在于经济困难,人们健康水平下降,寿命缩

    短;社会不稳定造成许多夫妻不愿意生育。 俄有关部门预计,到

    2016 年,全俄人口将减少 800 万左右。 而到 2050 年俄人口自

    然减员将达 2000 万,相当于如今全俄总人口的 16%。 问题十

    分严重。 1999 年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讲:俄人口减少

    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化,死亡率升高,生育率下降。 长此以往,18 年以后俄罗斯可应征参军的适龄青年将从现在的 85 万减少

    5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到 45 万,这势必会影响到国家安全。

    向国外移民的增多也是俄罗斯人口减少的一个因素。 俄罗

    斯枟论据与事实枠周报 2001 年第 40 期上载文讲,苏联解体前后

    千方百计想离开俄罗斯的人与日俱增。 据统计,在最近 15 年

    内,俄罗斯移居国外的人数不下 200 万,平均每年都有 10 多万

    人出国定居。 不过官方公布的比这个数字要低得多,仅 50 多万

    人出国定居。 目前俄罗斯移民的 97%都流向四个国家:德国、以色列、美国和希腊。 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拔尖的运动员和艺术

    家流往西方,十分可惜。 近年来仅从俄罗斯移居国外的犹太人

    大约有 100 万之多,其中70%去了以色列定居。

    据俄社 2003 年 10 月 28 日公布俄罗斯人口普查的最新结

    果:到2002 年 12 月 31 日全俄人口总数为 1畅452 亿人,在全世

    界位居第七位。 这次普查采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普查用了一

    年时间,而1989 年人口普查却用了三年时间。 统计表明,俄罗

    斯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有大小民族 160 多个(这个数字

    最新)。 其中超过 40 万人口的民族只有 23 个,1989 年普查时

    这个数字为 17 个。 自 1989 年起俄罗斯已成为了一个移民国

    家。 在入境移民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和德国,超过了加拿大和英

    国这样的传统移民国家。 在近 13 年里居民的平均年龄提高了

    3 岁,有劳动力能力的居民总数为 8900 万人,约为总人口的

    61%。 16 岁以下的儿童大大减少,只有 2630 万人,约占 18%。

    老年人有 2980 万人,约占 21%。 2002 年比 1989 年人口减少

    200 万。 人口减少的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全俄共有 3400 万对夫妇,比 1989 年少了

    200 万对。 每千人中已婚的人 572 个,单身族94 个。 13 年前已

    婚的 653 人,单身的 72 人。 俄罗斯女性多于男性,女性 7760 万

    51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人,男性 6760 万人,高出1000 万。 在今天的俄罗斯绝大多数人

    (95%)受雇于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主约有 150 万(1.5%)。 还

    有 200 万人是自由职业者。 6200 万俄罗斯人的收入来源于工

    作报酬。 有 1800 万人靠副业生活。 30 万人靠存款和证券生

    活。 20 万人靠出租房产生活。 5850 万老人靠退休金生活。 有

    120 万人领取救济金。 超过40%的居民是被扶养人,主要是 25

    岁以下的学生。 在这 13 年里俄罗斯文盲大大减少,10 岁以上

    不会读写的人,从 1989 年的 1.9%降为 0.5%。 文盲主要是老

    人,严重的残疾和智障者。 这份普查报告很有权威性。 值得强

    调的是俄罗斯妇女受教育程度高于男性(这与中国女童失学率

    高的情况正好相反)。 俄罗斯枟独立报枠2005 年 3 月 1 日报道:

    俄罗斯妇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 这是民族成

    熟与社会进步的表现。

    俄语是俄联邦的国语,俄罗斯宪法同时规定各共和国有权

    确定自己的国语。 但在各共和国、各地方自治政权机关中使用

    自己的国语的同时必须使用俄语。 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俄罗

    斯联邦要保证所有民族有保留自己的民族语言的权利,并为各

    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条件。 俄文是世界上最优秀

    的语言之一,它是联合国文件正式使用的 6 种文字之一。 在使

    用人数上它仅次于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之后,位列第四。 到

    2000 年有 1畅37 亿人把俄语作为母语。 俄语属斯拉夫语,跟俄

    语最接近的语言是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它们都是从古斯拉

    夫语演变而来的,都使用西里尔字母。 同属于斯拉夫语系的还

    有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语、波兰语、捷克语和斯洛

    伐克语。

    早在1750 年时俄国大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说过:俄语是一

    5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种“天然丰富的语言”。 俄语词汇丰富,其词汇的构成与变化很

    有特点,很会表达情感和内容。 俄罗斯大作家屠格涅夫说过:

    “俄语是伟大、有力、正确和自由的语言。”高尔基也说过:“俄语

    是丰富无比的,并且它现在仍以惊人的速度在丰富着。” ①俄文

    里的 10 个元音字母很响亮,浊辅音常带着浓厚的喉音,辅音 Р

    发起来很华美,因此俄罗斯人很喜欢大声朗读普希金等人写的

    诗歌。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高级享受。 真正掌握了俄语,你就能

    体味到它的魅力与美感。

    俄罗斯国家很有特点: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但俄罗斯社会的惰性也很大,社会变革必须花费巨大的力量,必

    须经历漫长过程。 俄罗斯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 俄罗斯社会是

    个十分繁杂及多样的混合体。 俄罗斯的现代化经历的过程很

    长,从彼得大帝开始一直到普京,俄罗斯人都在为国家的现代化

    奋斗着,但总好像差一点,总达不到全面小康的目标。 现代化是

    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 它是指以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为推

    动力,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更重

    要的是一个现代化社会还要具备民主化、法制化、都市化、福利

    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

    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生态环境良性化、人性的开放化、社会生

    活协调和谐化等很多特征。 在这里应该强调,现代化是传统的

    继续,这里边有个复杂的持续过程,其中外部环境与历史机遇最

    有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历史机遇带来的,同样的历

    史机遇不会重现。 每个民族只能走自己的路,不能把别人的文

    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标准和模仿的榜样。 我们只能吸取别人成

    5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枟苏联画报枠(中文版),1986 年第4 期。功的经验,而不能改变自己文明的本质。 俄罗斯早就认为自己

    已经是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了,实际它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近

    十几年缺乏耐心的激进改革又使俄罗斯陷入困境。 与西欧相

    比,俄罗斯在历史上就总落后于西欧的发展。 因此俄罗斯总是

    以追赶者的身份在与欧美较量着。 俄罗斯社会结构,权力关系,经济机制,人的精神状态将会长期影响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俄罗斯地处欧亚交界,俄罗斯文明是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

    融合的产物。 俄罗斯到底是个欧洲国家,还是一个亚洲国家,俄

    罗斯文化到底属于东方文明,还是属于西方文明,人们争论了好

    几百年。 这首先是由俄罗斯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地域广

    大的俄罗斯铺展在欧亚大陆的中部,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在

    它的版图上纵贯而过。 俄罗斯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不停地摇

    摆在东西方这两个强大的文化磁场之间。 正如普列汉诺夫说过

    的:俄国历史的突出特点是它始终摇摆于东西方之间。 公元 9

    世纪前,东斯拉夫人作为欧洲最东边的部族,基本上是在与西欧

    隔绝条件下形成的,它受北欧的影响更大一些。 公元 988 年

    “罗斯受洗”后俄罗斯加入西欧行列。 但接下来蒙古人入侵与

    占领240 年,使俄罗斯又长期处于东方文化的影响之下。 公元

    1699—1721 年彼得大帝改革又搞全盘西化,贵族全穿欧式服

    装,在社交场合都得说法语。 他还将首都从莫斯科迁至波罗的

    海沿岸新建的首都彼得堡,为的就是“打开一扇敞向欧洲的窗

    口”。 公元1750—1900 年俄罗斯一直被认为是欧洲大家庭里的

    重要成员。 它甚至还被人称为欧洲宪兵。 1917 年以后意识形

    态把苏俄长期与西欧对立起来(时间大约 70 年),此时苏俄的

    影响长期向东方辐射,苏联成了东欧和东方集团的领袖。 1991

    年苏联解体后又一次全盘西化,还有人提出“让俄罗斯返回欧

    5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洲”的呼吁。 最近俄总统普京讲:俄罗斯是属于欧洲的。 这证

    明俄罗斯始终在争取融入欧洲,这个过程还要继续下去。

    其实在千年俄罗斯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主西还是主东这

    两种社会思潮。 19 世纪出现的斯拉夫派和西欧派,正是这两种

    思潮的典型代表。 前者强调斯拉夫传统文化对俄罗斯发展的作

    用,后者认为欧化才是俄罗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还有一部分

    人认为俄罗斯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俄罗斯文化肩负着联

    结全世界的历史使命。 这种历史使命感正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

    重要特征。 我们看这些争论还会长期存在下去。 早在 19 世纪

    30 年代俄国宗教哲学家恰达耶夫就说过:“我们从未与其他民

    族携手并进;我们不属于人类的任何一个大家庭:我们不归属西

    方,也不属于东方,我们既无西方的传统,也没有东方的传

    统。”①俄国学者尼· 别尔嘉耶夫说得好:“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

    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 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之

    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中。 俄罗

    斯是世界上的一个完整部分,是一个巨大的东西方,它将东西方

    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 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西方两种因素

    永远在较劲。”②中国多数学者还是认定列宁所说的:俄国是个

    介于文明国家与不文明国家之间的国家,也是个介于东方与西

    方之间的国家。 ③可见,俄罗斯是个特殊的国家,它有自己独特

    的国情和民情。

    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俄罗斯文化。 一定的文化隶属于一定的

    5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②

    ③

    〔俄〕恰达耶夫:枟箴言集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6 页。

    〔俄〕尼· 别尔嘉耶夫:枟俄罗斯思想枠,北京三联书店1995 年版,第2 页。

    枟列宁选集枠 第4 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690 页。社会经济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反过来又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般所说的

    文化指语言、文学、哲学、宗教、教育、科学、建筑、绘画、雕塑和音

    乐等精神成果,这是狭义文化。 广义上的文化先要讲衣食住行

    及与之有关的物质文化。 周一良教授在枟中外文化交流史枠序

    言中又提出了一个深义文化的概念,他认为深义文化指的是民

    族性格以及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 多年来人们对文化所下的定

    义有数百种,现在人们能达成共识的文化内涵是:广义文化(物

    质文化)、狭义文化(精神文化)和深义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

    神、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

    俄罗斯文化应该看成是俄境内上百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成

    果,因为文化总是人民生活中最优秀成果的集合体。 俄罗斯文

    化是在多民族土壤中成长着,而在莫斯科时代和彼得堡时代达

    到高度繁荣的时期。 历经千年发展的俄罗斯文化,其最本质的

    特点就是它的宇宙性和包容性。 一句话,俄罗斯文化是属于东

    方和西方上百个民族的,它反映着欧亚上百个民族的全部特点。

    俄罗斯文化与东方和西方许多其他民族文化都有着最广泛及最

    多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说不尽写不完的。 因此,我们认为俄罗

    斯文化既不是欧洲的,也不是亚洲的,而是俄罗斯境内所有民族

    自己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 俄罗斯人不能照搬西方的发展模

    式,也不能走东方道路,他们只能走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发展道

    路。 因为发展离不开前人创造的基础,改革不能抛弃自身的主

    体。 用通俗话说,文化就是研究自己是如何生活的,自己应该如

    何生活。 一个人没文化,他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飘飘然,惶

    惶然,静不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活,该干啥。 一个民族

    没文化,它也就不知道自己该往那儿走,该干什么,该如何干;也

    5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就会在选择自己发展道路时左右摇摆,充满曲折和艰辛,总是不

    那么顺当。

    中国学者任光宣先生讲过:俄罗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自立于世界文

    化之林。 俄罗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起步晚(仅一千多年的历

    史)、进步快(从公元988 年罗斯受洗后俄罗斯文化踏上发展道

    路,到18 世纪彼得大帝时代进入快车道,19 世纪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文化辉煌)、特点鲜明(它是一种欧亚文明的融合体,俄罗

    斯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旨性)、水平高(俄罗斯文化的各个门类都

    有很高的水平,有些门类的发展水平令世人赞叹和折服)。 多

    数人认为,俄罗斯文化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一道独具魅力的

    风景线。

    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及俄罗斯民族精神很有个性。 俄罗斯

    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它具有哪些文化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

    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是各种各样的。 俄国学者普·

    亚· 恰达耶夫讲:“我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完全理解了自己祖国

    和自己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才会成为一个对自己国家有用的人。

    因此我们首先要真正理解祖国文化的内涵,永远站在祖国和人

    民一边。”①中国学者刘文飞认为,俄罗斯民族性格有三个突出

    特征:带有哀婉之情、悲剧之美的英雄主义精神;虔诚自律又带

    有使命感的宗教情怀;严肃而又天真、既世俗现实而又讲究精神

    审美的乌托邦气质 。 ②

    我们还是欣赏别尔嘉耶夫的分析:俄罗斯民族具有独特的

    5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②

    〔俄〕恰达耶夫:枟箴言集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6 页。

    文 池:枟在北大听讲座枠第8 辑,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版,第1

    页。个性———“两极化”及“对立面的融合”。 这个民族能使人神魂

    颠倒,也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人们对其热烈的爱, 也能

    激起人们对其强烈的恨。 它既有欧洲人的文明与自由,也具有

    亚洲人的热情、诚恳。 这是一个以其挑衅性而能激起其他民族

    不安的民族。 俄罗斯国体的凝聚力不小,但它解体的能量也同

    样巨大。 在俄罗斯人身上,各种矛盾与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

    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

    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普济主

    义、全人类性;世界末日———弥赛亚说的宗教信仰和表面的虔

    诚;追随上帝和战斗的无神论;谦逊恭顺和放肆无理;奴隶主义

    和造反行动……①这些特点的综合就是俄罗斯精神。 因此俄罗

    斯是一个最有个性、最有棱角的民族。 我们应该下工夫去研

    究它。

    民族性格是每一个民族心理气质最重要及最稳定的组成部

    分,而且民族性格是历史性的,一个民族的性格与一个国家的命

    运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即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性格与

    国家命运互为考验,互为结果。 正如一句俄罗斯谚语讲的:“播

    种习惯,养成性格;播种性格,决定命运。”这种两者互动结果的

    形成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从而形成各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的面貌及形成各个民族独特的历史过程,每个民族正是用自己

    独特的历史文化来充实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我们在这里要

    强调的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极端化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文化的

    5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Ю畅ВЪЮНОВ:枟СЛОВАОРУССКИХ枠,MOCKBA,2000 Γ,C,64畅

    尤· 维大诺夫:枟话说俄罗斯枠,莫斯科2000 年版,第64 页。极端化。 俄罗斯人性格中的善和恶也不是均衡的,善总是比恶

    要珍重好多倍。 而且文化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上而不是恶的上面

    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力求表达民间“善”集合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不能把文化和国家混淆起来。 现在大家公认的原理

    是:文化是人民中最优秀的成分的聚合物,它是经过几百年、几

    千年沙里澄金式的淘汰过滤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我们在这儿讲

    的民族性格,实际上不是讲的个体。 一个民族与一个人比起来,当然要复杂很多。 “一个民族由于受文化传统、历史熏陶、地域

    因素的影响,总能表现出独特的一面。” ①比如我们常讲美国人

    的随意、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暧昧、西班牙人

    的热情、英国人的守旧等等。 这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民族

    时,总能体会出它突出的独特的一面。 因此,我们认为俄罗斯民

    族性格就是研究俄罗斯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民族性格是在长期

    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为本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状态,也是一个民族

    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特点在民族精神面

    貌上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

    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故乡的眷恋等形式,表现出本民族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自豪感。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

    斯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影响和决定俄国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的深层原因。 近百年

    来,俄罗斯民族走过的历程对我国以至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产生

    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要研究俄罗斯的今天,就必须回顾它的历

    史;要解释俄罗斯的现状,就必须研究它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定

    5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俄〕尼· 别尔嘉耶夫:枟俄罗斯思想枠,北京三联书店1995 年版,第3 页。式。 别尔嘉耶夫说过:俄罗斯思想正是与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和

    使命相适应的。 这就是说,所谓的俄罗斯思想就是研究俄罗斯

    历史命运的特殊性、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点以及它在世界上的

    使命和任务的。 我们通过对俄罗斯历史命运及俄罗斯民族性格

    特点的分析,就能更深地触摸到现代俄罗斯思想的历史深厚积

    淀,从而获得对俄罗斯文化和思想的整体认识。

    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始终是个令人费解的谜(НЕРАЗГАДАННАЯ

    ТАЙНА),甚至我们借助任何学问都无法弄懂它,以至于恰达

    耶夫讲只有用信仰才能理解俄罗斯的特点。 但俄罗斯的信仰、俄罗斯民族所蕴藏的无穷潜力、俄罗斯文化的伟大预见性始终

    活在俄罗斯人民的心里。 无论它遇到多大的困难及碰到多大的

    挫折俄罗斯人都能对付。 普希金的诗歌最能反映俄罗斯民族的

    精神,他这样写道:

    俄罗斯真的强大无比?

    СИЛЬНАЛИРОССИЯ?

    无论是战争、动乱和瘟疫

    ВОЙНАИМОР,还是外来的风暴与压力;

    ИБУНТИВНЕШНИХНАПОР,不管它们如何发狂地折磨俄罗斯,ЕЁБЕСНУЯСЬПОТРЯСЯЛИ,你看,俄罗斯依然坚强地屹立在那里!

    СМОТРИТЕЖЕ:ВСЁСТОИТОНА!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俄罗斯人对俄罗斯的信仰始终表现在他

    6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上,表现在对自己祖国历史与文化的不懈

    探索与追求上,以及俄罗斯人对祖国无比美好的大自然的热爱

    上。 我们抄录几段俄罗斯作家描写俄罗斯大自然的诗文,以供

    参考。 先抄录阿· 克· 托尔斯泰的一首俄文诗歌,并试译如下,我们从这些诗文的字里行间看到俄罗斯人对自己社会文化和自

    然文化的无比深厚的感情:

    我喜爱俄罗斯的大自然,МИЛАΜНЕРУССКАЯПРИРОДА

    和故乡百姓的平淡人生;

    ИБЫТРОДНОГОМНЕНАРОДА;

    每天看到的是一幅幅好图画:

    ΒСЁЕЖЕДНЕВНЫЕКАРТИНЫ:

    田野、乡庄,平原有多么齐整,ПОЛЯСЁЛА,ИРАВНИНЫ,还有那摇曳中森林里的喧闹,ИШУМ КОЛЕБЛЕМЫХЛЕСОВ,再加上带着露珠草地上的镰刀声,ИЗВОНКОСЫВЛУГУРОСИСТОМ,又跺脚又打口哨的舞蹈,ИПЛЯСКАСТОПАНЬЕМ ИСВИСТОМ

    还夹杂着庄稼汉的粗喉咙。

    ПОДГОВОРНАШИХМУЖИЧКОВ畅

    草原上楚玛克人的宿营地,ВСТЕПИЧУМАЦКИЕНОЧЛЕГИ,河流漫无止境的咆哮声

    61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ИРЕКБЕЗБЕРЕЖНЫЙРАЗЛИВ畅

    摇摆着的大车的轱辘声,ИСКРИПКОЧУЮЩЕЙТЕЛЕГИ,还有那田野上波浪翻滚的情景。

    ИВИДВОЛНУЮЩИХСЯНИВ畅

    我喜欢看那一直向前的三套马车,ЛЮБЛЮ ЯТРОЙКУУДАЛУЮ,那飞驰着的雪橇带来的欢笑声;

    ИСВИСТСАНЕЙНАВСЁМ БЕГУ;

    用铁皮装饰得很美的鞔具,НАСЛАВУКОВАННУЮ СБРУЮ,和镀金的鞍座及鞔笼。

    ИЗОЛОЧЁННУЮ ДУГУ畅

    我热爱冬季漫长的边区,ЛЮБЛЮ ТОТКРАЙ,ГДЕЗИМЫДОЛГИ,到春天那里又显得格外年轻。

    НОГДЕВЕСНАТАКМОЛОДА畅

    在那里沿着母亲伏尔加河 啊!

    ГДЕВНИЗПОМАТУШКЕПОВОЛГЕ

    有数不尽的船只向着下游缓缓航行。

    ИДУТБЕСЧИСЛЕННЫСУДА.

    俄罗斯的天才诗人普希金也有几句赞美大自然的诗句更为

    精彩,十分有名,现抄录于下,并试译成中文:

    我爱那大自然飘逸轻松的凋谢景象,62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ЛЮБЛЮ ЯПЫШНОЕПРИРОДЫУВЯДАНЬЕ,还有那披着红黄相间外衣的树林。

    ВБАГРЕЦИВЗОЛОТООДЕТЫЕЛЕСА.

    我爱那林中的风声和新鲜的呼吸,ВИХСЕНЯХВЕТРАШУМИСВЕЖЕЕДЫХАНЬЕ,还有那天空似烟似雾的波纹;

    ИМГЛОЙВОЛНИСТОЮ ПОКРЫТЫНЕБЕСА;

    我爱那稀疏的阳光和最初的寒意,ИРЕДКИЙСОЛНЦАЛУЧ,ИПЕРВЫЕМОРОЗЫ,还有那苍白冬季严寒威胁的来临。

    ИОТДАЛЁННЫЕСЕДОЙЗИМЫУГРОЗЫ.

    丘特切夫讲的“俄罗斯生活—斯芬克斯”之谜(СФИНКС

    РОССИЙСКОЙЖИЗНИ)国内外几代人都在努力破解,但至今

    仍没有标准答案。 这是因为俄罗斯人民的命运是无法预测的,俄罗斯民族特点是复杂的,俄罗斯的千年历史是矛盾的。 但是,当俄罗斯要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当俄罗斯处于自身发展道路的

    艰难选择之际,破解“俄罗斯生活—斯芬克斯”之谜显得十分重

    要,同时也显得十分艰难。 好在有几代俄罗斯思想家的探索经

    历与经验可资借鉴,其中有成就的思想家包括恩· 丹尼列夫斯

    基,伊· 伊里因,勒· 卡尔萨文,恩· 罗斯科格,阿· 洛塞夫,符· 索洛维约夫,普· 索洛金,恩· 特鲁别茨基,普· 符洛林斯

    基,普· 恰达耶夫,恩· 洛斯基等。 这几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结

    论:这就是俄罗斯越到困难的时候,越应该注重在俄罗斯人民的

    意识及精神中去寻找力量。 每当俄罗斯遇到巨大震动时,思想

    家及理论工作者都在极力挖掘俄罗斯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资源,63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剖析俄罗斯人的思想与追求,都在透视俄罗斯文化的内涵。 几

    代大文豪、大思想家都有一个共同认识:这就是对俄罗斯无比热

    爱,充满信心,他们对俄罗斯美好前景从未怀疑过。 在普希金眼

    里俄罗斯是无比美丽的、浪漫轻松的、独具一格的、英勇无敌的、不可战胜的。 而莱蒙托夫对俄罗斯充满了爱与恨,他爱俄罗斯

    几乎到了发狂的程度,他也十分憎恨这个奴隶制国家。 在丘特

    切夫那里俄罗斯成了揣摩不透的、神秘迷茫的;在涅克拉索夫那

    儿俄罗斯是饱经磨难的、充满辛酸的、历经苦难的;在叶赛宁眼

    里,俄罗斯就是一片片白桦林,有无边无际的田野,蓝蓝的天空。

    几代俄罗斯名家的音乐作品、绘画精品把俄罗斯独特的风光及

    俄罗斯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共同表达了一种感情———无

    比热爱俄罗斯,无比热爱俄罗斯民族,无比热爱俄罗斯文化,无

    比热爱俄罗斯大自然。 这就是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精神的核心

    与真谛,也是俄罗斯能战胜一次次苦难的精神力量源泉。

    俄罗斯民族性格及俄罗斯精神中的消极东西也不少。 俄罗

    斯民族性格最大弱点就是极性化,辽阔的生存空间决定了俄罗

    斯人的粗犷豪爽的民族气质,同时又决定了俄罗斯人的极端品

    质和矛盾的双重性。 主要表现为:他们既善良又残忍;既彬彬有

    礼又粗鲁野蛮;既热爱自由又专横跋扈;既笃信宗教又不敬上

    帝;既大公无私又爱财如命;既讲究实用又太重理想;既妄自菲

    薄又妄自尊大;既对国家忠诚又多有损害国家利益之举等等。

    这种爱走极端的性格在历代君王及历届领导人身上都有体现:

    他们极易用生命去冒险,在实施自己意图时充满狂热,为达到目

    标不惜摧毁一切。 西方一位学者对俄罗斯这一充满心理及性格

    矛盾的民族曾作过如下精彩的概括:“俄罗斯文明显现出一种

    奇妙的混合特征:既有违抗不得的纪律及规矩,又充满残酷无情

    64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的压迫,虔诚中夹杂着暴力;祈祷神灵又亵渎神灵,充满着音乐

    与艺术但又非常粗俗;忠诚而又残忍,一副奴才式的卑微却时而

    表现出不屈不挠的英勇。 这个民族无从发展出和平美德,因为

    面对漫长的冬天和待不到黎明的冬夜,他们必须战斗,而这场斗

    争又十分艰苦,他们得战胜与横扫“冰封的大地上的凛冽的寒

    风”。①

    一位西方哲学家在评论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时也讲:托尔

    斯泰一生都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挣扎:一边是自然、事实,一边

    是责任、公道;一边是纯真,一边是教育;一边是自发,一边是义

    务;一边是强迫他人的不义,一边是任由他人自行其是。 托尔斯

    泰的作品一边歌颂人民大众、精神和谐,一边又吹捧精英文化及

    精英人物;一面执著于热烈质朴的信仰力量,一面又锐利地揭示

    俄罗斯社会的复杂及人们的软弱无力。 这些对立的东西在托尔

    斯泰的著作里都有充分的反映。 有人讲:文学中的人物可能是

    这个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 如果你想完全了解一个民族,阅读

    它的文学作品会是一条捷径。 其实最能反映一个民族个性和潜

    在素质的,除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外,还有历届国家领导人的思

    想和实践以及文艺、体育尖子人物在重大比赛场上的临场表现。

    俄罗斯学者尼· 洛斯基还专门撰写了一本专著,书名就叫

    枟俄罗斯人的性格枠。 他认为:“俄罗斯人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

    是他们的善良。 俄罗斯人的善良是依靠对善的探索以及有关的

    人民宗教性来支持和深化的。” ②别尔嘉耶夫在枟俄罗斯命运枠

    65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①

    ②

    〔英〕威尔· 杜兰:枟世界文明史枠第 10 卷,东方出版社 1998 年

    版,第690 页。

    吴克礼:枟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14 页。一书里讲到一个观点:德国是欧洲的男人,俄罗斯则是欧洲的女

    人。①这句话就很费解。 其实仔细回味,你就能看到俄罗斯人有

    豪爽干脆的一面,也有犹豫彷徨、优柔寡断的一面;他们有时开

    怀大笑,有时非常伤感,谈起伤心事时甚至声泪俱下;俄罗斯民

    族有很精细的一面,也有很粗犷的一面,粗细并存。 俄罗斯人能

    创造出十分精细的艺术精品———芭蕾舞,能创造出精密度要求

    十分严格的“联盟号”太空舱。 但是他们的轻工业品却很粗糙,在国际市场上不受欢迎。 我们在研究中苏关系时就能体会出俄

    罗斯民族性格有一种分裂对立的东西:这就是大度与狭隘的二

    元对立。 50 年代初他们无私援助我国建成几百个大企业,那种

    无私援助的力度与规模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就显示了

    俄罗斯人的大度与大气;但是当中苏关系发生问题时,他们又撕

    破脸皮,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失。 这又显示

    出俄罗斯人的狭隘与自私。 俄罗斯人这种反复无常、忽热忽冷、左右摇摆的性格确实让人哭笑不得,捉摸不透。

    有人认为俄罗斯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左右摇摆,具有如此

    大的极端性,正因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世世代代都受到东西方

    文化矛盾困扰着的民族,是一个始终解决不了社会上下矛盾的

    民族。 一个是东西矛盾,一个是上下矛盾,它们交汇成沉重的

    “十字架”,使得俄罗斯文化像一座巨大的钟摆,沉重地来回摇

    摆于世界东西文明之间。 俄罗斯是一个农奴制持续时间很久的

    国家,封建统治是以牺牲农民利益和精神自由为代价的。 席卷

    欧洲的启蒙运动没有吹醒俄罗斯。 但是俄罗斯却拥有可以跟欧

    66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① 〔俄〕尼· 别尔嘉耶夫:枟俄罗斯命运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版,第18 页。洲任何一国相比的贵族阶层和一批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阶层。 发

    达的上层与愚昧的下层之间的差异,是制约俄罗斯文化发展的

    因素,也是形成俄罗斯文化独特个性的一个原因。 它是俄罗斯

    命运之路的路标。 几代俄罗斯人都在致力于解决东西矛盾与上

    下矛盾,但是始终没有解决得了,也没有解决好。

    一位中国学者总结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面性时讲:俄罗斯

    人有时非常懒惰,惰性十足;有时又非常勤恳,勤奋无比;有时非

    常和气,有时又非常霸道;有时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非

    常虔诚,有时非常叛逆;有时暴跳如雷,有时耐性十足;有时十分

    可怜,有时十分可憎。 俄罗斯人的性格摇摆之大,也是其他民族

    无法相提并论的。 可以说,俄罗斯人有一种矛盾的性格与双重

    人格。 其实世界上每个人、每个民族的性格都有两重性,只是程

    度不同而已。 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人的缺点是他的优点

    的延续。 正确与谬论只差一步。 我们讲一个人很善良,是个大

    优点,但他过于善良就是无能。 比如戈尔巴乔夫,他就是长于演

    讲、拙于实践的理想主义者,他抱着善良的目的,最后做了一件

    大蠢事。 可以说戈尔巴乔夫善良得到了可怜的程度。 一家西方

    报纸评论戈尔巴乔夫善良有余,老练不足。 他的致命弱点就是

    优柔寡断、左右摇摆,可以说他就不是个从政的材料。 人们至今

    无法理解一个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第一任苏联总统,最后竟

    落了个孤家寡人的可悲下场! 他善良得让人家把权力一点点挖

    空了也没有丝毫反抗,下台后还让人家把他身边的卫兵、司机全

    调走了,前总统还得自己提个菜篮子到市场去买菜。 我们说一

    个人很稳重是一大优点,但过于稳重了就等于保守,没有活力。

    比如勃列日涅夫,他执政18 年,苏联政局很稳,但苏联社会死气

    沉沉。 石油涨价让他挣了不少钱,但苏联经济越来越没有活力

    67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和竞争力。 这里边就有个“度”的问题,掌握不了火候,拿不准

    尺度,就会把优点变成了缺点。 人有些缺点是与生俱来的,是天

    造地就的,这就是我们上面讲的传统文化因素,自然条件的影

    响,家庭环境局限等等。 人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人都是生活在

    传统之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适度、中庸,任何事物都有

    个度,把握好度就不会走极端。 但有些局限性不是个人一次性

    就能克服的。 中国有句俗语讲:“定死的秤,生就的性”,说的正

    是这个道理。 可见,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扬

    长补短,以有易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

    与民族精神的比较,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塑造新的自我,超

    越旧的自我,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不被时

    代抛弃。 这种磨炼是痛苦的,长期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正

    如苏格拉底说的:“人应该关心自己的灵魂,应该对自己的生活

    道路进行思考。 一个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这正

    是人作为超越存在物的本性之体现。”当今世界是一个“一切为

    了人,一切取决于人”的世界。 每个人,每个民族都得在人的素

    质及民族的整体素质上下工夫,否则不要说求发展,恐怕连生存

    都会成问题。 因为,人的因素第一,事在人为。

    至于俄罗斯人的性格,其二元性、双重性、矛盾性特别突出。

    这正是几代俄罗斯思想家不断思考的主题之一。 而且,俄罗斯

    人的性格是随着历史条件、地点地区、时间条件而在转变着。 在

    一定时间、地点与条件下,一个人的缺点反而变为优势。 有时他

    们的优点又会变成劣势。 这些在苏联一些领导人身上表现得很

    充分。 赫鲁晓夫就是一个典型。 他出身贫寒,小时放过羊,当过

    兵,下过煤矿,经历丰富,他一生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工人的坦

    率,战士的无畏。 他全靠个人奋斗从基层干到总书记职位上了。

    68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他最大缺陷就是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只是个中专生(学

    的专业是矿山机械),在高级领导层里,他的文凭太低。 但是他

    的文凭低却在一定时刻成了一种难得的财富。 文化愈低愈不容

    易在党内斗争里犯错误(强烈的自卑帮了他不少忙,在关键时

    刻他不出风头);没有理论修养使得他无限忠于斯大林(愚忠);

    他的言行粗鲁粗俗,愈粗俗他就愈表现得没有政治的野心(韬

    光养晦),这些正是斯大林及党的组织部门欣赏他的地方。 因

    此他的仕途一直很顺。 赫鲁晓夫1921 年27 岁时才是一个小煤

    矿技校的党委书记,在基层岗位上他干了 14 年,到 1935 年 41

    岁就当上莫斯科市委书记,1938 年 45 岁当上乌克兰书记,1958

    年 65 岁任苏联党的第一书记,兼任政府总理及国防委员会主

    席,集国家党政军权于一身,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在一定

    程度上正是他的性格特点帮他干成了大事业。

    赫鲁晓夫的个性特点又正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一个缩影。

    在赫鲁晓夫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两种截然对立的东西同时并存:

    正直与变通、明智与愚蠢、坦率与粗鲁、远见与短视。 赫鲁晓夫

    之所以能成功,正因为他能扬长避短,善于超越自我:他粗中有

    细,愚中有智,低中有高,俗中不凡。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时而英

    勇无畏,责任心强;时而谨慎小心,有时甚至信心不足:时而十分

    虚心,时而独断专行。 但总体上他能把握自己,在政治上不屈不

    挠,讲演极具感染力;他精力充沛、不畏艰险。 斯大林道路及斯

    大林体制把他训练得十分敏锐,他具备顺应政治的专断、善于见

    风使舵的无穷技巧,也具有一种杰出的选择判断能力及政治突

    破的巨大潜力。 但是,斯大林时代又给他留下了冷酷无情,过河

    拆桥(指对朱可夫的态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那种机智。 他

    的突出缺点是办事没有耐心,不大了解人,他的晚年常受一些无

    69 第1 章 最值得研究的国家和民族 聊小人的包围与影响。 他的悲剧根源也在于他没有逃脱绝对权

    力对他的腐蚀。 到晚年他手中的权力越大,他的自我批评精神

    越少,他变得越来越专横跋扈,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由于他拒

    不承认失败,因而助长了他的错误,最后落了个被迫离开政治舞

    台的下场,同时也断送了他的改革大业。

    1996 年,俄罗斯一家社会调查机构,曾在俄罗斯大学生中

    进行一项题为枟当代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枠的调查,调查结果证

    明当代俄罗斯的突出个性是:(1)热情好客;(2)漠然、无责任

    心;(3)有悟性和创造性;(4)无分寸感;(5)崇尚精神文化;(6)

    善良;(7)友善;(8)有集体主义精神;(9)淳朴,易相信人;(10)

    有幽默感;(11)惰性;(12)慷慨,宽容;(13)有爱国主义精神;

    (14)善于忍耐;(15)爱酗酒;(16)好冒险;(17)富有同情心,自

    尊;(18)贪婪嫉妒;(19)对当权者不信任。①在这些个性特征中

    我们既看到东方人(当然包括中国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332KB,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