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092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7日
第1页
第7页
第16页
第22页
第35页
第425页

    参见附件(1789KB,540页)。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相关的籍,全书一共分为了十一个章节,在每章中都详细的介绍了哲学的意义,非常值得一看。

    简明哲学导论介绍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简明哲学导论作者

    罗伯特·所罗门(1942—2007),世界哲学家和哲学教师,尤精于尼采、存在主义哲学和情感理论的研究,特别擅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大哲学家复杂的思想,同时又不失其严格性。他生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Quincy Lee百年纪念” 讲席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

    简明哲学导论主目录

    第一章 哲学问题

    第二章 生活的意义

    第三章 上帝

    第四章 实在的本性

    第五章 真理的追寻

    第六章 自我

    第七章 自由

    第八章 道德和好的生活

    第九章 正义和好的社会

    第十章 哲学、性、种族和文化

    第十一章 美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截图

    目录

    封面

    中文版序

    前言

    导言:做哲学

    第一章 哲学问题

    第二章 生活的意义

    第三章 上帝

    第四章 实在的本性

    第五章 真理的追寻

    第六章 自我

    第七章 自由

    第八章 道德和好的生活

    第九章 正义和好的社会

    第十章 哲学、性、种族和文化

    第十一章 美

    附录一 写作哲学

    译后记中文版序

    能为《大问题》的中文版作序,这令我很高兴。这本教科书曾经帮

    助过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许多学生学习哲学,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

    友。尽管这本书是从西方的角度写成的,但其中的许多地方都渗透着哲

    学上的一种新的对于整体的敏感性。我们不会忘记,中国的哲学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哲学之一,它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周易》以及像孔子和老子

    这样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时至今日都还充满着生命力。为此,我也力图

    把他们的思想吸收进来,特别是孔子的思想。美国学生并没有像他们理

    应的那样了解中国思想,中国学生也需要对美国学生所关注的那些哲学

    话题有更多的了解。但双方最终面对的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就是对

    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对正义的求索、对意义的追问。这些

    问题在不同文化中可以有不同的进路,人们得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但

    对于共同生活在这个新世纪的我们来说,对这些差异以及那些我们共有

    的东西进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罗伯特·所罗门前言

    故事发生在1806年秋天的耶拿大学城(今德国境内)。照常理来

    说,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在那个时候本应为课程做着准备,心中充满着紧

    张与期待。教授们即将完成夏季学期的研究工作,而学生们也本该着手

    他们通常在夏末所做的事情了。

    然而这一年,学校却不会像往常那样开学了。

    拿破仑的军队已经逼近了这座城市,你可以在大学图书馆的阶梯上

    听到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法国侦察兵已经到了这个城市,他们在大学

    附近来回走动,不时停下来在学生酒吧里喝杯葡萄酒,偶尔也会同当地

    居民聊上几句。有许多民众都很欣赏那个新的法国口号——“自由、平

    等、搏爱”。

    正当战争迫在眉睫之时,有一位名叫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

    尔的年轻哲学教员正在匆匆赶写一本书。这是一部非常艰深的哲学著

    作,它有着一个令人生畏的标题——《精神现象学》。但这本书的内容

    却使人“意气风发”,它极好地把握住了那段艰险岁月的紧张、激动与焦

    虑。旧的生活方式行将结束,新的生活方式正要开始。这本书是意识的

    一种洞见,这种意识被裹挟在一股强大的力量当中,正在一个崭新而可

    怖的人类世界中寻找着方向。它代表着对普遍理解的憧憬和思想努力,激发了那种当时被天真地称为“人性的可完善性”的信念。

    现在把目光转回到我们这个时代。美国的生活似乎正要发生彻底的

    改变,我们旧有的一切习惯和标准,我们关于自身的观念以及我们的生

    活方式,都要被某些在很大程度上闻所未闻的全新事物所取代。我们虽然也大谈特谈“未来震憾”(future shock)【“未来震憾”指担心不能适应

    未来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价值观念及行为堆则的变化而产生的不

    安情绪。除非特别指明,本书注释均为译者所加】和“大趋

    势”(megatrends)【如席卷社会的信息革命和走进千家万户的方便食品

    等】,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生活中的巨变其实只是强调的改

    变罢了,有些时候这还表现在经过改良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所带来的并不

    怎么实用的好处。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计算机、电视和互联网大

    肆渲染,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真正变化呢?黑格尔和他的

    学生们感到信心十足甚至是欢欣鼓舞。为什么?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哲

    学,拥有一种对他们自身以及未来的洞察,这种洞察能够让他们直面失

    业的困境、甚至是社会的崩溃以及接踵而来的巨大混乱。激励着他们的

    是思想,思想能够把最危险的处境变得意味深长。

    我最近请我的一些读过黑格尔哲学的美国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对于

    自己和时代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结果并不令人鼓舞。在他们中的许多人

    看来,“沉闷”一词似乎可以概括这个世界,而另一些人则会说“危

    机”和“绝望”。有一位学生说,生活是“荒谬的”,而另一位则说,生活

    是“无意义的”。我问为什么。答曰:油价昂贵、许多人还没有得到令自

    己满意的工作、电视节目很槽糕等。我们都认为这些事情还谈不上悲剧

    性,更谈不上“荒谬”,还没有使生活“无意义”。每个人都同意说,核战

    争和恐怖主义的阴魂压抑了我们的乐观情绪,但我们也都认为,这种灾

    难的可能性是未定的,而且不管怎样,即使存在着这种阴影,我们也要

    尽可能好地活下去。但为什么在这个相对来说更为富足和安宁的时代

    (与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的绝大多数地方相比),我们的回答却如此令

    人丧气?我们似乎失去了某种东西,正是这种东西使得黑格尔和他的学

    生们在面对着最可怕的战争时,仍能保持着乐观和自信。那么,这种东

    西到底是什么呢?回答依然是——一种哲学。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目

    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

    界、用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宙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思想决定了我们在宇宙中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思想决定了什么

    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什么是

    值得相信的,什么是不值得相信的。思想赋予了生命以意义。我们的心

    灵需要思想,就像身体需要食物一样。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我们

    被生活的常规擭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

    我们整个国家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

    藉。

    然而这是奇怪的。对于美国来说,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建

    立在思想之上,建立在哲学准则之上,但又有多少受过教育的美国人能

    够说出哪怕一位仍然健在的美国哲学家的名字?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

    对孕育了我们这个国家的18世纪前后的哲学史说出一二:我们能够背诵

    两百年或两千年前的某些思想,却从未试图去理解它们,不知道有那么

    多人曾经为之殚精竭虑,甚至从来没有尝试着去批判它们,或者把其融

    入到我们的世界观当中。那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努力思索生命,思索我

    们已经学到的东西,思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字面上讲,哲学就是

    对智慧的爱。它追求更广阔的图景,渴望的是这样一种知识,那种使得

    我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

    坚持,是对完全陷于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哲学与智慧规定

    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当初入大学的学生们问及有关生活意义和宇宙本性的问题时,回答

    这些问题的应当是哲学。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受过严格思维的训练,却

    又急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就会诉诸一些廉价的替代品,即那些自我帮助的通俗哲学、舶来的怪异宗教、极端的政治等。如果哲学的严肃思考

    没有提出过这些大问题,那么也许这些通俗之物可以代劳。哲学与这些

    通俗的替代品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质上的,即思想的性质和理解的彻底

    性。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

    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

    图进行真正的思考。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引入真正思考的大门。

    PS.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斯图加特。当他

    还是一个大学生时,他就对法国大革命(1789-1795)抱以很高的热

    情,并且是拿破仑的一个崇拜者。当拿破仑的军队于1806年进攻和占领

    了耶拿这座城市,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长达800年的历史,并在德国全

    境掀起广泛改革之时,黑格尔正在耶拿大学教书。正是在这种国际战争

    和憧憬自由的气氛下,黑格尔建立起了他的哲学,他的方法是辩证法,也就是说,他试图论证相互矛盾的看法如何能被调和起来,它们实际上

    是一种更深层现象——精神——的不同方面。直到今天,黑格尔仍然被

    认为是人类知识和价值的伟大综合者。他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初

    版于1817年)是对整个人类生活——包括逻辑、科学、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一部简要概括。黑格尔于1831年

    去世。

    哲学的主题

    哲学有时候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深奥和抽象的专门学问,它好像与

    其他各个门类的研究——或与我们的余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完

    全是错误的。哲学恰恰是要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是怎样看待

    自己的。这也就是我们在哲学课堂上所学到的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们所

    做的事情,那就是力图去理解他们自身、他们那个时代以及他们在宇宙

    中的位置。事实上,他们做得是如此之出色,以至于直到今天仍然堪称

    我们的榜样。他们帮助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澄清我们到底相信哪

    些东西。

    自始至终,我都会在书中简要地介绍历史上的一些伟大哲学家(简

    要的传记包含于各章之中)。但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

    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

    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是仅仅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

    本书正是要帮助你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学家及其伟大的

    思想作为启发,作为一种组织你自己观点的方式去做哲学,去表达你的

    想法,唤起你单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他种可能性。你应当独立

    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

    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你进行抽象地讨论,那么你怎么谈就无所谓了。所以他们就会侈谈

    一些毫无意义的话,表达一些他们从未反思过的说法,或者仅仅是套用

    一些字眼——比如“价值”这个时髦的词——而丝毫不去考虑他们自己认

    为什么是正确的。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他有一次宣称自己

    并不存在(尽管他没能使我确信这一点,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成绩)。

    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即使自相矛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过是些观念而已”。但如果我们是依靠观念来看世界的,如果正是观念决定了我

    们会怎样看待自己和生活,那么观念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所以非常要

    紧的(这也是为理智所必需的)是,你必须在毎个节骨眼上问一

    句:“我真的相信它吗?”“它与我所相信的其他事物矛盾吗?”一种哲学

    如果是好的和伟大的,那么它所提出问题的方式就必定是严肃的和严格

    的。本书旨在帮助你提出这些问题,用哲学的语言表述你自己的世界

    观。

    单凭一门课就囊括你关于生活的意义以及宇宙本性的看法,这种任

    务听起来似乎过于艰巨。但无论你的第一次努力有多么艰难,这种整体

    性的批判性思考——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对于你未来所要从事的

    任何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理清你的优先次序,知道你是谁以及自己相

    信哪些东西。在这门也许是你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哲学的导论课上,你的

    思想即将迈出第一步。一旦你开始思考大问题,你就会——像大多数同

    学以及几乎所有职业哲学家那样——有充分的理由发觉,这不但是你所

    学过的最能给予你回报的活动之一,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便,因为你

    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或者是独自进行。如果开始

    时有些困难(就像通常那样),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习惯于哲学家的思考

    方式,因为我们的问题无可避免地会比我们原先以为的复杂,还因为你

    一旦开始思考,需要思考的问题数目就变得没有止境了。所以你应当把

    这当作一次初步的、探索性的尝试,一次表达你自己和你的观点——不

    是针对这个话题或那个话题,而是针对你的整个世界观——的首次艰苦

    努力。即使只是第一次,做哲学也会把这种过程变得令人激动和富有挑

    战性。

    本书的第一章由一些预备性的问题所组成,为的是让你就一些引发

    了许多观点的基本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你可能会觉得好笑,但也有一些是极为严肃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你相信哪些东西,不相信哪些东西,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应当渐渐明晰起来。接下来的每一

    章也都会以一些基本的问题开篇,这些问题同样旨在鼓励你先来表达自

    己的看法,而不是在我们讨论了哲学家们已经提出来的观点之后才进

    行。每一章都包含有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观点的讨论,附带一些大哲学家

    的简短言论。对于那些你可能是初次见到的专门的哲学术语,我都酌情

    给予了介绍,它们有助于你比日常语言更加精确地做出区分和澄清思想

    (大多数这种词都收在书末所附的一张术语表里)。每一章都以若干篇

    末问题结束,为的是帮助你把自己的观点定位于传统哲学的适当位置。

    每章末尾还有一份可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其中包含有阅读建议。

    你可以就自己觉得有意思或有挑战性的主题进行研究,因为没有教科书

    能够取代原创性的工作。致教师

    对于在大学里按照单元教学的哲学导论课而言,第6版使用起来更

    方便了。它有三个附录——“写作哲学”、“演绎逻辑和有效的论证形

    式”和“常见的非形式谬误”。这些附录不仅是为了使行文更加简洁和直

    接,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些主题能够得到特别的重视。我进一步扩充了论

    述女权主义者和非西方哲学的最后一章,还增加了讨论美学的一章。特

    征文本框也设计得更有助于教学了,它们共分为四种类型:原始来源,以一个鹅毛笔和墨水瓶为标记,内容多是各种重要哲学著作的节选;传

    记,以一个希腊胸像为标记,内容是文中所讲的各位哲学家的生平概

    要;主要概念及思想,以一个思想者的形象为标记,内容是个人的信念

    与哲学运动;哲学与文化,以一个希腊圆柱为标记,内容是哲学理论及

    其在社会中的运用。同第5版一样,所有这些做法和章节都旨在为那些

    选择了这本书作教材的教师服务。每一章的讨论多多少少是自成一体

    的,各章的顺序可以任意选择。比如一些教师愿意以“上帝”一章开始,而另一些教师则愿意选择更具认识论色彩的“知识”、“真理”、“自

    我”或“自由”等章开始。较之开头就碰上那些大思想家或者哲学中的那

    些最棘手的问题,我发现,如果开头的几章能够既包含严肃的又包含有

    趣的哲学问题,加之对“生活意义”的各种讨论,这可能更有利于缓解初

    识哲学的学生的紧张心情,使其能够更加随心所欲地谈论哲学,而且,我还发现开篇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进入本章之前先自己想想这些问题。顺

    便说一句,每章的篇末问题也可作为灵活的考题。致谢

    我要感谢所有那些对我的那本较早的《哲学导引》(Introducing

    Philosophy,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第7版,2000)提出肯定或

    批评意见的学生及同事。现在这本第6版的《大问题》是一次全新的尝

    试,它所面向的是不被那本书所吸引的读者。我要感谢所有那些指出了

    这本新书的必要性,并且帮助我构思和改进它的朋友们。

    我特别感谢所有那些教给我哲学的乐趣与技巧以及如何去讲授它的

    人。首先是我的父亲Charles M.Solomon,他第一次在Cheltenham高中通

    过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使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憾,还有Doris Yocum,他给我上了第一堂哲学课。对于教授哲学,我从Elizabeth Flower,James

    Ross,Peter Hempel和Frithjof Bergmann那里受益良多,而且我仍能从像

    Bobe Kane和Paul Woodruff这样好的同事那里学到东西。我也要感谢

    Donette Moss,Winkie Conlon和ShirleyHull的非常必要的关心和照顾,以

    及Jon Solomon关于书中那些外来的内容所提出的建议.

    关于鼓励性的评论和有益的建议,我要感谢Stephen Waters,得克

    萨斯路德大学的MarkGilbertson,印第安河社区学院的Victor Guarino,红杉木学院的Michael Thomas,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的Thomas

    E.Moody,亚拉巴马农业与工程大学的Stanley M.Browne,美洲学院的

    Ronald Duska,奧斯汀佩伊州立大学的Albert B.Randall,阿尔弗雷德大

    学的Emrys Westacott,西洛杉矶学院的Gary Prince,雷克福瑞斯特学院

    的Janet McCracken,巴尔的摩县社区学院的Timothy Davis,犹他州立大

    学的Charlie Huenemann,乌尔苏拉会学院的George Matejka,以及约翰·

    杰伊法学院的Christopher Trogan。Karen Mottola对本版帮助极大,特向她致以衷心的谢意。我也对

    Harcourt大学出版公司的David Tatom和Michelle Vardeman心存感激,他

    们专业的编辑能力对本版的出版贡献不少。此外,还要谢谢Bill

    Mclane。

    特别感谢得克萨斯大学奧斯汀分校的哲学计划II的(绝大多数)学

    生。

    导言:做哲学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

    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的神谕(苏格拉底的箴言)

    哲学是由我们的见解,即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所组成

    的。因此,做哲学首先是这样一种陈述活动,这种活动要尽可能清晰和

    有力地把我扪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全部工

    作就是去宣称自己赞成某些听起来顺耳的观念或字眼。哲学是对这些观

    念的发展,它试图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和结构关系,尝试发现它

    们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包括以往那些大哲学家的经典论述——之间

    的关联。此外,哲学还要尽力去评价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同其他观点之间

    的区别,能够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争论,并且尝试去解决他们可

    能留给你的一些困难。有一位学生曾经说,把自己的主要观点列在一张

    纸上很容易,但要说清楚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或者当有人

    持不同意见时应当如何作答就很困难了。我想,她所说的大概是这个意

    思:只要不必与其他球员合作,她将很乐意充当橄榄球队的四分卫,直

    到有另一支球队上场为止。但橄榄球比赛是与你的球队相互配合以对抗

    来犯的其他球队,哲学也是尝试把若干各不相同的意见协调成一种观

    点,并且坚持用你自己的想法去回应那些反驳意见。的确,一种无法与

    其他想法相联系而且又经不起批评的想法,可能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PS.苏格拉底可能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尽管他从来都是述

    而不作(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他的一切,都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其他

    哲学家的记载)。苏格拉成生于公元前470年,他一辈子都生活在雅典,对于修辞和辩论特别有天分。关于他的婚姻有着各种传言,他有几

    个孩子,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把自己的哲学基

    于以下两点,即人需要“认识你自己”和过一种“经过审视的生治”。在苏

    格拉底看来,即使是智慧的程度也表现为知道我们到底有多么无知。他

    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阐释和追求诸如智慧、正义以及好的生活

    等目标。公元前399年,他被雅典人告上法庭并被判处死刑,理由是这

    种思想“腐蚀青年”。他故弃了所有逃跑的机会和撤销判决的尝试,在做

    了几次出色的讲演之后,他以绝对的尊严接受了这残酷不公的判决,为

    了他所维护的思想矢志不渝。避免时髦词语和言之无物

    无论语词听上去多么有道理,为你的思想进行辩护和坚持它是非常

    不同的。例如,说自己信仰“自由”可能会使你备感骄傲和充满正义感,但如果你不能说清楚你所赞成的是什么,你所相信的是什么,以及为什

    么你所谓的“自由”是如此值得追求,那么这将与哲学或自由没有任何关

    系。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许多职业哲学家,都会受这样一些听上

    去富有亲和力的令人赞叹的词语的迷感,我们姑且把这些词称为“时髦

    词语”(buzzword)。乍听上去,这些词的所指好像是一些非常明确而

    具体的东西(就像“狗”这个词一样),但实际上,这些词应被归于那些

    最难理解的词之列,它们引发了哲学中最困难的一些问题。“自由”听上

    去好像意味着摆脱了监狱的束缚,或者能对政府糟糕的政策提出自己的

    反对意见;但是当我们试图要说出是什么东西把这两个例子(以及许多

    其他例子)联系在了一起时,我们就会很快发现,我们其实并不真正清

    楚自己所谈论的到底是什么。事实上,任何人都信仰“自由”,但问题在

    于他们所信仰的到底是什么。与此类似,许多人都把诸如“真理”、“实

    在”、“道德”、“爱”甚至“上帝”这样的词作为时髦词语来使用,这些词之

    所以能够让我们感到快慰仅仅是因为我们说出了它们。但要说明这些词

    所可能表示的含义,却不仅仅是要将它们说出来,而且也要说清楚它们

    的含义是什么,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个世界里(或世界之外),其自身到

    底是什么。时髦词语就像我们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徽章,但弄清楚这些

    徽章到底代表着什么也是同样重要的。

    “科学”与“艺术”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有些时髦词语是怎样

    充当我们证明自己身份的方式的。有多少可疑的建议和愚蠢的广告不是

    打着“科学”的幌子来赚钱的?有多少激进的行为不是凭借“艺术”的名分而被容忍的?有多少政治活动不是打着“国家安全”或“民族自决”的旗号

    而被正当化的?这些时髦词语不仅妨碍了我们理解自己行为的真正本

    质,而且还会成为哲学的一块绊脚石(而非帮助)。哲学家们往往是通

    过做出严格的区分来构造新词的。比如“主观”和“客观”这两个词,它们

    一经成为有用的哲学术语,就具有了如此众多的含义并且遭到了滥用,以致这些语词本身几乎不再意味着任何东西了。有些自称的哲学家(其

    中也包括一些口头表达较为流利的哲学学生)可能会认为,只有当他们

    把这些引人注目的术语连成一长串时,才是在做哲学。我们把这种做法

    称为“言之无物”(Verbal spaghetti),它之于哲学就相当于犬吠之于音

    乐。哲学术语只有当牢牢缚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时才是有用的,这时它

    们的含义业已得到明确定义。时髦词语非但不能帮助我们思考,而且还

    会替代思考;言之无物尽管听上去一套一套的,但在理智上却没有什么

    实质性的价值。

    对时髦词语的滥用,以及用言之无物的方式来轻松回避严肃的讨

    论,这一切都说明了那条已经多次强调过的哲学命令——“定义你的术

    语”——的重要性。事实上,定义术语是非常困难的,在大多数情况

    下,这样做是枉费时间。你很清楚你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然而一旦某些

    哲学术语进入了我们的讨论,我们就会很快发现,为什么总是强调这一

    点是如此之重要。许多学生似乎认为,正是因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几个令

    人印象深刻的新词,这才算是了解了某种哲学。但这就好比说,仅仅因

    为你已经试穿过冰靴和雪橇了,你就相信自己已经学会了滑冰。然而,真理是要在你继续拿它们做事时才能发现的。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的两条重要特征

    哲学首先就是反思。它要求你后退一步,倾听自己和他人(包括那

    些大哲学家)的声音,并试图对你的所思所闻做出理解和评价。表述你

    自己的哲学就是尽可能清晰和透彻地说出你的想法。通常,我们会认为

    自己相信某种东西,然而一旦我们试图把它写出来或是向一位朋友进行

    解释,我们就会发现,刚才还感觉很清楚的东西,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

    清了,就好像我们一准备去表达它,它就蒸发了一样。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感到自己对某个话题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然而一旦我们开始就

    这个话题与一位朋友进行讨论,一旦我们的想法得以明确表达,我们就

    好像重新拥有了非常明确的看法。明确表达——用语词和句子把我们的

    想法清楚地说出来——是哲学的首要步骤。坐下来写出你的想法是明确

    表达它们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但大多数人选择的可能是一条使人轻松愉

    快的更佳途径,那就是就这些观点与他人(比如与同学、好朋友、家庭

    成员,有时甚罕可以是一个不期而遇的陌生人)进行讨论。的确,与另

    一个人进行交谈不但会迫使你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更加明确和具体,而

    且还会让你——或迫使你——进入到做哲学的第二种重要特征中来,即

    为你的观点做出论证。明确表达你的观点仍然不能保证它们就就值得相

    信的或是思考得很周到,从而能够经受住来自反对者的各种批评。论证

    可以对我们的观点加以检验,它之于哲学就好比练习之于正式比赛。通

    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你准备得是否充分,你的技巧如何,以及你的观点

    在哲学上到底有多少说服力。

    明确表达和论证你的观点还有另一种人所共知的好处,那就是对一

    种观点进行表述和辩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它变成你自己的。有太多的

    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哲学的过程中这样看待大哲学家的表述和论证,就好像他们只是某个智力博物馆中的展品,彼此之间奇怪地相互反驳,却与

    我们没有什么干系。然而,一旦你采纳了某种在历史上很可能曾被某位

    哲学天才辩护过的观点,这种观点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你自己的。的

    确,做哲学几乎总是要求助于其他哲学家来为你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而且还要借用其论证和例证,当他们有惊人之语时引用他们的话(当然

    要在脚注中给予适当的说明〕。正是通过做哲学,通过明确表达和论证

    你的观点,而不是仅仅阅读他人的哲学著作,也就是说通过同他们合

    作,公开地表述他们、维护他们、依靠他们,你才能真正提出自己的观

    点。正因如此,以往的哲学家才变得对我们重要起来,我们自己的不成

    熟的、不清晰的、常常是借用过来尚未消化的思想才开始变得更有意义

    了。通过反思、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分析

    和批判性的考察,帮助我们把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综合起来,将其整

    合为一种独立的、统一的、能够为之辩护的看法。这种综合就是哲学反

    思的最终目的,凌乱的想法和论证不是哲学,这就好比一堆相互没有关

    联的语词不是诗歌一样。

    PS.哲学的主要特征

    明确表达:用清淅、简洁、易懂的语言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论证: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说法,得

    出你的结论,驳斥反对意见,分析:通过区分和澄清其各种组成成分来理解某种观念。比如,“谋

    杀”这一观念包含三个子观念:杀害,错误与意图。

    综合:把各种不同的观念聚合成一种统一的看法。

    比如,毕达哥拉斯的“天球和谐”的观念就把数学、音乐、物理学和天文学综合了起来。 概念与概念框架

    我们的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

    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

    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我们之所以能够看

    到或听到具体的人或物,而不是像透过一个焦距没有对准的摄影机那样

    看到一团模糊的世界,就是因为依靠了概念。除了规定我们经验的形

    式,概念还能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它们

    实际上总是要组成一个概念框架。

    下面是一个关于概念的例子:当我们还是孩童吋,我们学会了把某

    种东西叫作狗,于是获得了“狗”这个概念。起初,我们使用起概念来很

    笨拙,我们会把任何有四条腿的东西都叫作“狗”,比如猫、牛、马等。

    但随后父母纠正了我们,我们于是学会了更加精确地使用概念,先是学

    会了把狗与猫、牛、马区分开,然后又学会了把它与狼和豺区分开。这

    样我们就拥有了“狗”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辨认出狗,也可以谈论狗,甚

    至即使没有狗出现,我们也能对狗进行思考和想像,并且可以谈论对一

    般的狗的看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以及辨认狗的不同种类——比如辨

    别凶恶的狗和温顺的狗——而把概念精致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概

    念在实践上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因为正是概念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

    去行动,什么时候奔跑,以及什么时候礼尚往来等。但“狗”这个概念也

    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的一部分——一个狗作其中不无重要的世界,一

    个划分成狗与非狗的世界,一个可以思考狗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之间有

    什么区别的世界。(古代哲学中有一股很大的思潮就被称为“犬儒主

    义”,该词取自“狗”的希腊词。)犬儒派通过过一种苦行的贫穷的生活

    而获得了这一名声,在其同时代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比“狗的生活”好不了多少。

    某些概念有着非常具体的对象,比如“狗”这个概念就是这样。由于

    这些具体概念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经验概念。我们已

    经看到了“经验的”(empirical)—词指向经验(比如说,知道狗的不同

    种类和行为),我们还会多次看到,empiri这一词根意味着与经验有某

    种联系。通过经验概念,世界开始变得对我们有意义了。我们借助于经

    验概念把世界分成了可以区分的各个部分,学会了怎样与之打交道,发

    展了我们谈论、理解和解释它的能力,学习和谈论关于它的更多情况。

    除了这些具体概念以外,我们还要使用一些更为抽象的概念,它们的对

    象无法触及或经验到,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简单定义。这些概念被称为先

    验概念,因为它们在概念上是先于经验概念的。“数”这个概念便是一

    例。无论数对于我们关于经验的讨论是多么的重要,算术概念并不是经

    验概念。虽然数学家谈论“无理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却无法对应我们

    日常经验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要想理解这一概念需要具备许多数学知

    识,因为与大多数概念类似,这个概念仅能在一个由其他抽象概念所组

    成的系统中进行定义。

    较之“狗”这个经验概念,“数”这一先验概念引发了困难得多的问

    题。一般来说,哲学所关注的其实正是这些最困难的概念。由于哲学概

    念是抽象的,它们的含义可能会为各种不同的意见留有广阔的余地,比

    如“好人”的概念和“好的生活”的概念似乎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

    含义。因此,“上帝”的概念导致了巨大的困难。事实上,这种困难是如

    此之大,以至于有些宗教会拒绝对上帝做出定义,其至会拒绝给他(并

    不总是“他”)一个名字。在犹太-基督教传统和伊斯兰教传统中,上帝

    这一概念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在《圣经》中也是如此。然而,一

    旦我们开始思考其他某些上帝概念,比如希腊关于宙斯和阿波罗的概念,印度教关于毗湿奴和湿婆的概念,或者把上帝等同于宇宙整体、某

    种生命力,或被一个人当作自己“生命的终极关切”的无论什么东西的某

    些现代概念,你可以看到,仅就这个语词达成一致还不能解决最困难的

    问题:上帝是什么样子?我们能够期待他什么?信仰他是什么意思?我

    们的上帝概念是什么?

    “自由”这一概念是特别困难的。有些人认为,白由就是能够做任何

    你想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仅仅在社会允许范围之内才是

    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就已经是非此即彼了。语词及其

    含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进行解释正是哲学的工作。但这并不是

    说,我们的意见分歧仅仅是针对一个词的含义。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

    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自我”的概念也与此类似。在纯粹语法的意义上,“自我”一词仅仅

    是指某个人,比如当我说“我向院长毛遂自荐”时指的就是我本人。但什

    么是这个自我?它并没有被这个仅仅有所指的词所定义。我的自我指的

    是就是我吗?是正在说话的声音吗?还是指整个一个人?它是否包含关

    于我的每一样琐碎的、无关紧要的事实(比如我今天早上忘了刷牙)?

    它指的是某种本质性的事实(比如我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吗?我的自

    我是一种灵魂吗?抑或是一种社会建构,它无法用单个的人来定义,而

    必须用我的社会和我在其中的特定角色来定义?

    “真理”的概念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真理就是“事物真实存在

    的方式吗”?它依赖于我们相信什么以及对如何才算是相信的规定吗?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们都被自己有限的世界观限制住了,以致无法超

    出自己语言的概念和有限的经验来看世界?

    在所有概念当中,最为抽象和最有争议的不是那些我们用来把世界划分成为可以理解的各个部分的概念,而是那些我们试图用来理解世界

    之整体含义的大概念。宗教是传达这种整体理解的传统渠道。但在我们

    的文化中,也是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宗教已经受到了来自科学、艺

    术、法律、政治和哲学的挑战。

    这些包容一切的图景和视角是我们最终的概念框架,即我们用

    来“框定”和组织所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概念的那些最抽象的概念。“概念

    框架”这一术语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它对于明确表达那些构成大多数

    哲学的概念是重要的。然而从一种更具实践性的眼光来看,所谓“概念

    框架”也可以被当作一套价值和一种审视生活的方式,或者用现代的话

    来说,可以被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把侧重点放在政治与社会,那么

    这种东西可被称为意识形态——一套关于社会本质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

    演的政治角色的观念。但一种意识形态也同样依赖于概念,所以它不仅

    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概念框架;如果把侧重点更多地转向历

    史角度,我们会发现,历史学家们有时把同一种东西称为思想气候;如

    果我们把侧重点从赋予世界以形式的概念移开,而去强调由这种东西所

    得出的对世界的看法,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哲学术语——世界观

    (它经常被写成德文的形式Weltanschauung,因为有几位德国哲学家曾

    经在上个世纪[指19世纪]频繁地使用这个词)来表达。然而不论我们所

    使用的是哪一个术语,侧重的是哪一点,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在某种意义

    上拥有这些观点了,通过它们,我们不仅把世界条理化了,而且还规定

    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哲学中明确表达它们时,我们并非只是在创造

    一种思想的任意结构,而是在明确和澄清我们业已相信的东西,从而更

    加清楚自己的思想,能够为之辩护,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改变它们。

    通常,我们的概念框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气候或者世界

    观都会被想当然地用作我们做其他工作的理智基础。然而有的时候,检査一下基础,仔细审察一下我们通常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计划建造一座房屋,认真考察一下地基是个不错的想法,特别

    是当有什么东西好像出了毛病时就更是如此,比如土过于松软,地点位

    于易发生地震的断层处等。我们的概念框架也是这样。一旦我们去检查

    它们,它们就有可能显得十分软弱或畸形,甚至有可能马上坍塌下来,任何切中核心的问题或者反对者的进攻都有可能使它垮掉。比如在大学

    新生中,这种经历屡见不鲜:他们带着某些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宗

    教、道德、政治和个人的观点(他们从未对这些观点进行过质疑或辩

    护)入了学,随后碰到了某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位室友、老师或学

    友),紧接着,这些自己从小到大都坚信不疑的观点陷入了―片混乱。

    那些尚未做好理智准备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他们对许多想法不再像以前

    那样有把握了,于是便开始进行防御。在此过程中,他们甚至会感到自

    己受到了侵犯,经常会为某件事情争论不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

    历了一些哲学思考之后,这些学生又会对他们相信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相

    信重新明确起来。在基础被考察之前,它可能已经相当虚弱甚至近于崩

    溃了,然而一旦他们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便会把空隙填补坚实,使

    自己免于不期而遇的思想地震的侵袭,并能以一种更为坚定的自信重塑

    自己的信念。

    当然,你有可能会发现自己正在使用着两种甚至多种概念框架。例

    如,一种是学校里的科学框架,一种是周末的享乐主义(或快乐主义)

    框架,还有一种是周日早晨的宗教框架。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不同的

    框架应当怎样联系在一起呢?哪种是最重要的?它们果真互不相容吗?

    要想生活得一致,我们难道不是必须要把所有这些信念全都统一起来

    吗?说到底,对概念和概念框架的理解之所以如此重要和有价值,是因

    为我们在对它们进行理解的同时就是在进行着创造,从而丰富、发展和

    巩固它们,赋予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新的意义和清晰性。

    PS.哲学的领域

    为方便起见,同时也是为了把这门学科分成适于讲授的几个部分,哲学通常会被划分成若干领域。这些领域最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当

    我们研究某一领域的某个问题时,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

    于另外一个领域了。然而就像大多教其他学者一样,哲学家也喜欢把东

    西专门化,你也许会发觉你的主要兴趣集中在以下某个领域:

    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形而上学的目标是

    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现。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

    为本体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

    种类的实体的优先性。

    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好的生活”的寻求,以及对道德原

    理和准则的辨护,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尽管这实际上只是伦

    理学的丰富内容的一部分。

    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

    样知道某种事物的?”以及“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

    逻辑(或哲学逻辑):对合理思维和好的论证的形式结构的研究。

    宗教哲学(或哲学神学):对宗教、宗教的本质、神圣事物的本质

    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种理由的哲学探究。

    政治(或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试

    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实践某些观念和改革

    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美学(或艺术哲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包括

    对“美”、“表现”等概念的理解。

    PS.牛形上帝?

    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皮狀是黑的,鼻子

    是扁的;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晴、红头发

    的。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

    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

    样,马画出和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和塑出狮

    形的神像了。——克塞诺芬尼,约前 570 -约前 475

    ,希腊小亚细亚

    PS.宗教与科学:爱因斯坦

    不难看出,为什会教会总是要同科学斗争,并

    且迫害热忱从事科学的人。另一方面,我认为宇宙

    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

    只有那些做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现出热忱献身

    ——要是没有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学的开辟

    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会理解这样一种感情的力量,唯有这种力量,才能做出那种确实是远

    离直接现实生活的工作。为了清理出天体力学的原

    理,开普勒和牛顿花费了多年寂寞的劳动,他们对

    宇宙合理性——而它只不过是那个显示在这世界上

    的理性的一点微弱反映——的信念该是多么深挚,他们要了解它的愿望又该是多么热切!那些主要从

    实际结果来认识科学研究的人,对于下面这样一些

    人的精神状态容易得出完全错误的看法:这些人受

    着一个怀疑的世界包围,但却为分散在全世界和各

    个世纪的志同道合者指出了道路。只有献身于同样

    目的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究竟是什么在鼓舞着

    这些人,是什么给了他们以力量,使他们能够不顾

    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地忠诚于他们的志向。给人

    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有一位当代的

    人说得不错,他说,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

    有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阿尔

    伯特·爱因斯坦,《宗教与科学》(德裔美籍物理

    学家, 1879 - 1955 )

    PS.需要知道的三个重要人物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第一代

    言人。苏格拉底被处决使他深感震惊,他一生都致力于发展和传播苏格

    拉底的哲学。公元前385年,他创立了学园,旨在就道德和哲学的一般

    方面对雅典未来的领导者进行教育。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自己老师的许

    多理论都很不赞同。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个极有

    成就的科学家,他的思想统治了绝大部分科学(特别是生物学)。这种

    局面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改观。他是亚历山大(后来成了“亚历山大大

    帝)的家庭教师,后来在雅典创立了他自己的(吕西昂)学园。亚历山

    大死后,亚里士多德被近出逃,并说他将不会让雅典“第二次触犯哲学

    家”。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在许多哲学家看来是近代最伟大的哲

    学家。他终身都生法在东普鲁士的一个小城(哥尼斯堡),并以他的简

    朴且有规律的生活而著称(他终身未娶,据说他的邻居们曾根据他准时

    的午后散步对表)。然而这位似乎有些无趣的教授却是法国大革命(以

    及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的革命)的热情支持者。他的思想彻底扭转了许

    多传统的关于知识、宗教和道德的看法。

    有风格地做哲学

    一种哲学的质量取决于它所提出的思想的独创性、彻底性、观念之

    间相互联系的严密性,以及整套看法留给读者的印象的鲜活程度。哲学

    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德国哲学家康德

    ——的想法与他们的大多数同时代人(以及经常与他们进行交谈的其他

    哲学家)并无很大区别,但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大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雄

    辩地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出色地为之做了辩护,并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规的(同时也是很艰深的)大厦。哲学首先是明确表

    达和论证,但哲学也是有风格地进行明确表达和论证。从本质上讲,任

    何一种哲学,哲学中的每一篇文章或每一本著作都是在为某种观点提出

    充分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哲学训练会对将来从事法律、政治、商业或

    几乎任何一门职业的学生如此有价值的原因,除非明确表达和论证对这

    门职业无关紧要。然而,并不旨在为某些特定的听众(即使他们只是你

    的室友或哲学老师)提供充分理由的脱节的表述和论证是没有意义或目

    标的。哲学应当有说服力,也就是说,除了表现出批判性的思考和显示

    智慧以外,哲学作品还应当风趣、机智、有戏剧性甚至是诱惑性。哲学

    要以绝非平凡的方式得出平凡的观点。不过无论是刚入校的一年级哲学

    学生的稳妥思考,还是厚达几百页的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哲学活动本

    身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力图尽可能吸引人地明确表达和澄清自己关于世

    界的看法。你完全有可能参与其中,通过当一回哲学家来欣赏哲学。当

    你学完这门课的时候,你也将成为定义“西方”——也包括一点“非西

    方”——哲学世界的悠久传统的一部分(哪怕只是一小部分)。

    1.你的思想:没有被明确表达的思想,就没有东西可想或可写。

    2.批判性的思考:未经审察、批评、发展和论证的思想还不是哲

    学。你所能从哲学课上汲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就是批判性阅读和思

    考的能力,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还能对其思想进行细究的能力。

    3.论证:哲学并不仅仅是陈述你的观点,而且还要用论证对你的观

    点提供支持,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好的哲学总是具有一种针锋

    相对的形式。不要只是陈述,还要给出论证,预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反

    对意见,尽早去反驳它们(“你可能会反驳说……但就这种说法,我想指出的是……”)。

    4.问题:哲学不是由对这个或那个话题的随随便便的思考和论证所

    组成的,它是被一个问题,一个自己真正关注的问题激发出来的。死亡

    和生活的意义之所以会成为哲学问题,是因为——温和地说——我们都

    关心生与死以及我们的生与死的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关于知识的问题,是因为有时某人会怀疑我们是否真正知道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东西,自古

    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回应这种挑战(比如,你怎么知道你现在没有在

    做梦?或者,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五分钟前随着它的所有化石和古

    代遗迹,以及我们和我们所有过去的记忆一同创造出来的)。哲学可能

    始于对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和世界的好奇,但它必须关注某一个问题。

    5.想像:你的一连串合理的思想和论证也许可以算作哲学,但却可

    能是死板无趣的。不要害怕使用比喻和类比,正如你将会看到的,某些

    最伟大的哲学家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既写成了哲学文章,又写成了诗。

    6.风格:无论什么作品,只有当它具有一种生动的风格时,其可读

    性才强。写作好文章的规则固然远用于哲学,但悦人耳目——令人激

    动、有吸引力、富有魅力、有说服力——的规则也同样适用。无论一种

    思想多么令人振奋,一则批评多么入木三分,如果它能伴着修辞和感人

    的笔触表达出来,再辅以优椎的起承转合,其表达效果必然更佳。

    也许苏格拉底本来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应当思考他的生活,因

    为至少有的时候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使生活更加值得过”,但这样一来,也许就没有人会记住这句话了;他所采取的是另外一种说

    法,即“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千百年来,无数人都被这句话

    的大胆与直率所震慑,没有人不赞同这种说法。然而,一则警句只是蕴涵了一种哲学,其本身并不是哲学。这句动

    人陈述所蕴涵的意义是什么呢?它的意义就是包含了他所有的思想、形

    象和论证的苏格拉底的整个哲学。同样,你的哲学也应当尽你所能去有

    力而优雅地明确表达和论证你所相信的一切。

    关于哲学风格——以及如何进行哲学写作——的更多讨论,读者可

    以参见附录一。

    逻辑准备

    逻辑的主要问题是对论证进行分类,即把坏的论证归为一类,把好

    的论证归为另一类。——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哲学是由观念、重要理论和洞察力所组成的,它们必须在演讲或写

    作中以尽可能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在表述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为你的观点提供理由,要用各种例子和周到的考虑来支持你的理

    论,以表明你的哲学要比其他哲学更有说服力。因此,好的哲学表述的

    关键是论证。在日常语言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某种论证就像一个火药

    桶,当中充满了敌意与怨恨,然而这未必是事实。论证不过是用理由来

    支持你的想法。“我知道自己现在没有做梦,是因为我从未把梦做得如

    此鲜活。我刚刚捏了一下自己,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且如果我是在

    做梦,那么我可能已经在打鼾了。”论证把你的信念同其他信念联系在

    了一起,而且有助于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一则好的论证完全能够以一种

    冷静、平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确,最好的论证总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

    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

    的科学(和过程)”。

    哲学家们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论证和论证类型。当然,政客、商人、脱口秀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我们中的任何人,每当试图说服自己或别人

    相信某种观点时都会这样做。有些论证是通过例子(“让我们看一个具

    体的例子”)和类比(“生活就像一部小说,它有开头和结局,或枯燥乏

    味或轰轰烈烈,必定会有冲突、不愉快、悬念以及错综复杂的情节。因

    此,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得有乐趣,应当充分展示你的性格,不应只

    是委曲求全”)进行的;有些论证是基于广泛的科学研究;有些论证非

    常抽象,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言辞上的(更关注描述一种现象所使用的语词而非现象本身);有些论证仅仅是基于对其对手的恶意攻击;还有

    一些论证只是徒有其表,根本就称不上论证。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根据

    不同陈述之间的关系把论证分为两种——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

    (“真”与“假”适用于陈述本身而非论证。)然而,什么样的论证算是好

    的,什么样的算是坏的,则要取决于该论证属于什么类型。为了更好地

    理解论证,弄清楚什么才是评判论证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方便地把论

    证分为两大类: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也就是那些把逻辑作为自己研究兴

    趣的人)把它们分别称为演绎和归纳。演绎

    在演绎论证中,结论的真是由其他几条陈述的真来保证的。一个你

    所熟知的例子是你在髙中几何中所学到的对某条定理的证明。有些陈述

    从一开始就被假定为正确的(比如公理就是那些依据定义为真或显然为

    真,以至于你根本用不着加以证明的陈述),于是,新的陈述就经由几

    条已经建立起来的推理规则——亦即思维规律,例如一条陈述不能既为

    真又为假,或者“如果A或B,现在非A,那么B”——被演绎或推导出

    来了。因此,演绎论证是从一条真陈述推演出另外一条真陈述。演绎论

    证有时可以这样来定义:一条最终陈述(或结论)的真完全由初始陈述

    (前提)的真来保证。

    最出名的演绎论证要算是三段论了。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所有哲学家都是智慧的。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因此,苏格拉底是智慧的。

    在这种论证中,重要的是论证的形式:

    所有的P都是Q。

    S是P。

    因此,S是Q。

    当一则演绎论证严格按照这种形式进行时,我们就说它是演绎有效的或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演绎保证我们的结论至少是与前提同样

    可靠的。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也必然为真。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有些论证来说,即使前提和结论都是假的,该论证也可能是有效的。例

    如,下面这则三段论由于符合前面所给出的形式,因此是有效的:

    所有的牛都是紫色的。

    苏格拉底是牛。

    因此,苏格拉底是紫色的。

    这是一则有效论证,尽管它的前提和结论都为假。因此,如果前提

    为假,那么即使是有效论证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好的演绎论证必

    须同时具备为大家所公认的真的前提。需要注意的是,与通常的用法不

    同,哲学家们把“有效”和“无效”严格用于评判论证的正确与否上,而“真”与“假”则适用于论证中的各种陈述——它的前提和结论。因

    此,“三加二等于八”是假的,但不是无效的;“如果苏格拉底是人,而

    且所有的山羊都吃卷心菜,那么苏格拉底是羊”这则论证是无效的,但

    不是假的(无论其前提和结论是否为假)。如果一则论证既是有效的,前提又是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则好的论证),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

    合理的。如果一则论证的前提为假,或者其本身是无效的,那么该论证

    就被称为不合理的(一则坏的演绎论证)。因此,一则好的演绎论证应

    当具备如下两条本质特征:

    1.它是有效论证。

    2.它的前提为真。

    关于对有效论证形式的详细讨论,参见附录二。归纳

    而对于归纳论证来说,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归纳论证

    最常见的形式是由若干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比如说,我们注意到每

    一只前齿锐利的动物都食肉,于是就下结论说,所有前齿锐利的动物都

    食肉。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可能会确信该结论对于每个例子都是

    适用的,即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只这样的动物都食肉,但我们依然有可能

    在概括的过程中出错,即我们下结论说所有这种动物都食肉可能是不对

    的。因此,对于任何一则归纳论证来说,细心挑选个别事例,确保它们

    尽可能地不同(也就是说,按照社会学家们通常所说的“随机抽样调

    查”来进行)是很重要的。根据证据对结论的支持度、所举事例的质量

    以及概括的可信度的不同,归纳论证可分为强的和弱的两种。归纳论证

    不会被说成是有效或无效,事实上,既然有效论证的定义是只要前提为

    真,结论就必然为真,那么归纳论证就不可能是演绎有效的(当然,这

    并不说明它没有任何价值。归纳论证虽然不可能是演绎有效的,但却具

    有其他功能)。

    尽管概括是最常见的归纳方式,但事实上,归纳论证可以用来支持

    任何事实陈述。比方说,如果你相信这样一则目前无法直接观察的事实

    陈述,即恺撒是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罗马被人谋杀的,那么对该项陈

    述的论证就必须是归纳的。你只有基于从史书中获取的信息,发挥从莎

    士比亚戏剧中获得的想像力来加以论证;如果你确实有兴趣,还可以通

    过研究年表、罗马的政治记录甚至是留下来的遗迹等证据来进一步地证

    实它。在这样的归纳论证中,正是论据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论证的不

    同部分能够彼此搭配得很好)为论证创造了条件。比如在一场审讯中,两种相互抵触的事实陈述(“被告有罪”和“被告无罪”)可能都存在证据支持。法官和陪审闭——还有早先侦破此案件的人——头脑中的归纳问

    题是,定罪的证据是否要比反对定罪的证据更为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福尔摩斯以及华生博士时常提起的福尔靡斯的“惊人

    的演绎能力”,其实只是一种从零碎的蛛丝马迹中获取事实论断的归纳

    推理能力。

    归纳论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假说,即一个实验应当予以证实或

    否证的陈述。对于科学中的假说,你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然而事实

    上,我们终生都在使用假说。若非我们曾先在头脑中有了某些假说,归

    纳可能就是白费气力。正如一个科学家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和目标去

    组织他的研究,我们也会根据某些具体的考虑和假说调整我们的注意

    力。“谁杀害了法官?一定是弗莱迪或杰森[《弗莱迪大战杰森》

    (Freddy vs. Jason)被称为电影史上两大最强恐怖片的联手之作,结合

    了美国电影史上两套恐怖经典——《猛鬼街》和《黑色星期五》,弗莱

    迪是《猛鬼街》里面目狰狞的梦中恶灵,杰森则是《黑色星期五》里戴

    着白色面具的杀人狂]干的,但谁更有可能呢?”其实不仅是在科学中,我们已经知道或希望知道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要依赖于假说和归纳论

    证,从早上寻找车钥匙(“我确信把它放在书本旁边了”)到对空间中黑

    洞的存在与性质的思考,所有情况莫不如此。

    由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所谓的论证其实根本就不是论

    证。比如说,许多人似乎认为,有力地、充满信心地陈述和复述自己的

    意见与用论证对它进行支持是一回事。其实不然。清楚地表述你的意见

    是论证的重要前提,但这并不等同于论证。论证超出了意见本身,它通

    过从其他陈述或经验证据进行演绎来为该意见提供支持。有些人似乎认

    为,单独一个例子就能构成整个论证,但一个例子至多只能成为论证的

    一个部分。大多数归纳论证都需要许多例子,同时还要应对那些并不符合假说的例子。每一则论证都必定会遇到反对意见,所以在很多情况

    下,即使是单个论证也是不够的。

    类似地,许多人似乎认为诉诸权威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但在大多数

    哲学争论中,受到质疑的却正是权威。如果某人坚持说,上帝之所以存

    在,是因为《圣经》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那么问题就立刻指向了《圣

    经》的权威(况且一个不信上帝的人可能也不会接受《圣经》的权

    威)。如果某个人之所以会为某种政治立场辩护,是他的母亲曾经这样

    说过,或是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这样说过,那么问题立刻就指向了说话

    者的母亲或杰斐逊的权威。哲学的一个主要功用就是让我们对权威进行

    质疑,亲自去思考我们应当相信什么,不应当相信什么。单单是诉诸权

    威并不必然表示对于该权威的尊重,而是表示对我们自己的不尊重。真

    理总是能够依凭自身站住脚的,如果我们不愿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批判性

    地检验,那么它们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PS.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保证,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为真。

    例子:如果某件事要么M做了,要么S做了,我们知道当时M还在

    狱中,所以一定是S做了(前提:“如果某件事要么M做了,要么S做

    了”以及“M当时还在狱中”)。

    归纳逻辑并不能保证其结论为真,而只能使我们认为结论(较之其

    他可能的结论)更合理一些。

    例子:这支烟斗的种类与他用的一致,这里的脚印也与他的鞋子相吻合,案件发生前仅一小时,有人看见他正在附近,并且听到他

    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对她进行报复。”从这些证据来看,似乎只有认定他有罪才能最好地解释这些事实。对论证进行批判

    哲学中非常关键的——然而不是唯一关键的——活动就是批判。批

    判并不必然意味着——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那样——对某人某事持反对意

    见;批判意味着对某条陈述进行认真地查验,看看对它的论证是否确是

    好的论证。不过这的确意味着,不论所考察的陈述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他

    人的,重要的是发现它错在什么地方,以便对其进行修改或巩固。比

    如,批判演绎论证的一种方式是直接指出其前提不为真;如果该论证为

    归纳论证,那么只要证明它所基于的证据是错误的或虚假的就可以了。

    另一种批判方式是表明该论证包含了无效的演绎论证或弱的归纳概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反例是一种特别有力的方式。比如说,如果有人声

    称,“所有美国人都热爱足球”,那么我们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不喜欢足球

    的美国人的例子,就可以反驳这种说法了。我们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式

    来反驳任何一种具有“所有X都是Y”或者“没有A是B”的形式的陈述,也就是说,举出―个不是Y的X,或者一个是B的A的例子。假如有一

    个学哲学的学生说,“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某种事物”,一个常见的回应

    可能是举起你的手,并且伸出手指说,“这是一根手指:我确切地知道

    这一点”。这也许不是论证的结束,但正是通过这种一般的断言和反

    例,哲学论证才会变得更加精确。

    即使所有论证似乎都是合理的,某种哲学也可能会由于不一致而出

    问题,也就是说,从它的不同论证出发,会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同

    样,如果一种哲学被证明会导致悖论,那么它的可接受性就值得怀疑

    了,我们必须对它重新加以审查。例如,上帝可以造出一座山,也可以

    搬动一座山,现在有一个具有批判眼光的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上

    帝能否造出一座大得连他也搬不动的山?”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悖论。如果上帝能造出这样一座山但搬不动,那他就不是全能的;而倘若

    他不能造出这样一座山,那么他当然也不是全能的。这个悖论迫使我们

    重新考察关于上帝无所不能的原有主张(也许可以把它修改为诸如“上

    帝能够做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事情”这样的话)。注意这是一种归谬法形

    式的论证,某种观点被驳斥是因为它会导致悖论。然而,即使一种哲学

    并不包含直接的不一致或悖论,它也可能是不连贯的,其各个陈述之间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系,或者陈述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或者只能以一

    种荒谬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解释。有的哲学可能会被指责为循环论证,即

    屡屡把试图解决的问题当作前提来使用。一个循环论证的例子是这样

    的:“他人存在着,我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同他们交谈过。”一种哲学可

    能会被指责为愚蠢或不值一提(这也许是你所能说的最具冒犯性的话

    了),这意味着它甚至不值得你进一步花时间研究。说它尽管是错的但

    很有趣,要比说它愚蠢或不值一提好得多(哲学陈述会沦为不值一提的

    一种常见情况是,它们犯了被逻辑学家称为同义反复的弊病:比如“人

    是人”)。有的论证可能会具有人身攻击色彩,它们意在人而不在问

    题。指控某个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是无神论者、共产主义者或纳粹,是

    人身攻击论证的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例子。一般说来,像这种坏的论证都

    被称作谬误,它们或多或少都是形式无效的(形式谬误是指违背了正当

    的推理规则;非形式谬误不一定违背推理规则,但会在暗中通过一种含

    混的术语、偏颇的语言、对事实的回避或者让人分散注意力来进行“欺

    骗”)。关于谬误的详细种类以及对它们的讨论,读者可以参阅附录

    三。

    在强调批判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很重要的一点,即哲学是一项特别需

    要合作的事业。论证和批判不是用来对抗或防御的,它们是让你的思想

    及其含义——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他人——变得清晰的力式。苏格拉底曾

    经说过,他最真诚的朋友也是他最好的批评者。的确,如果一个朋友从未批评过你,从不与你争论,那么我们是不会信任他的(“你要真是我

    的朋友,你早就告诉我了!”)。论证与反驳是在共同兴趣的指引下,为了探寻真理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然而同样重要的是,在我们这样一

    个多元的民主社会中,意见有分歧的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意见要得到所有人的赞成不大可能,每个人的意见都应受到尊重。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意见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思考的深度与论证的

    质量使得某些意见要比其他的更好或更加可信。同时,对于合作的尊

    重、就论证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以及诚恳地提出否定意见是我们所向往的

    生活的前提。

    当你就哲学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你一定会发现自己既使

    用了演绎论证,又使用了归纳论证。发现自己——或你的朋友——使用

    了错误的论证是完全正常的。然而重要的是,当它们出观时你能够辨别

    出它们的形式,并且在你为某种立场或思想进行论证时,能够知道——

    哪怕是初步地知道——你所做的是什么。论证并不是哲学的全部。如果

    论证所要支持的结论是无足轻重的或无趣的,那么该论证也不可能有

    趣;然而如果没有用好的论证加以表述,那么世界上最好的思想也可能

    会被认作无效或无人问津。

    PS.悖论

    悖论是指基于显然是好的论证而得出自相矛盾的或荒谬的结论。有

    时悖论只是表面上的,我们只需对其重新表述就可以消除了;但有的时

    候,得到很好表述的一则悖论能够给整个科学分支、哲学、宗教或数学

    带来全新的思考。下面是一些例子:

    “这句话是假的。”(如果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假的;而如果它是假的,它又必定是真的。)

    “有一个理发师声称要给镇上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应

    当给自己理发吗?)

    “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他能够造出一座大到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

    山。”

    如果阿基里斯从A点向B点射一支箭,那么它必须通过A-B距离

    的一半A-C,再通过C-B距离的一半C-D,然后是D-B距离的一半

    D-E等,每一次移动的距离都是前一次的一半,依此类推。这个悖沦

    是说,既然箭一直要这样移动下去,所以它将永远到达不了B点。

    PS.逻辑的基本概念

    论证是一系列用以支持某种现点或思想的断言或陈述。所谓结论,是指为所有其他陈述所支持的断言。于是那些陈述就成为接受该结论的

    理由,那些(为了论证)被假定为真的陈述被称为前提。论证既可以是

    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如果论证既是有效的,其前提又为真,那么

    演绎论证就能保证结论为真;而归纳论证不能保证其结论的真实性,无

    论证据看上去是多么可靠。演绎论证可以被称为有效的或无效的(论证

    绝没有真假之分),无效论证也被称为谬误。个别断言或陈述有真或假

    之分(它们不能被说成是有效或无效)。如果一则演绎论证既是有效

    的,其前提又为真,那么该论证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得

    到了证据很好支持的归纳论证被称为强的,否则就被称为弱的。逻辑是

    对好的论证的运用与研究。

    PS.同义反复同义反复是一种平凡的真陈述。下面是一些例子:

    如果一个人是自由的,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就不知道一切。

    下面这些陈述怎么样?它们是同义反复吗?

    公是公,私是私。

    男孩子总归是穷孩子。

    “玫瑰就是玫瑰。”(格特鲁德·斯泰因)

    “你是什么,就成为什么。”(弗里德里希·尼采)篇末问题

    考虑下列论证。它们是归纳论证还是演绎论证?它们是有效的和合

    理的吗?如果无效或者不合理,其原因是什么?它们还错在什么地方

    (可以参考附录二和附录三)?

    1.众所周知,这位来自希腊北部的哲学家是同性恋者,因此,他关

    于宇宙最终是由原子构成的断言不值一提。

    2.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其他事情引起的。人的行动和决定是

    世界中的事情。因此,人的每一次行动和决定都是由其他事情引起的。

    3.如果上帝存在,那么生活就有意义。上帝是不存在的。因此,生

    活没有意义。

    4.所有的牛都是紫色的。苏格拉底是紫色的。因此,苏格拉底是

    牛。

    5.威廉·詹姆士与约翰·杜威都把自己称为实用主义者。他们是主要

    的美国哲学家。因此,所有美国哲学家都是实用主义者。

    6.信仰上帝使人变得道德——也就是说,信仰者注意趋善避恶。

    7.我现在试图怀疑我的存在。然而我认识到,如果我在怀疑,那么

    我就必须存在。因此,我必然存在。

    8.我们一整天都没见到狐狸。因此,这个地方肯定没有狐狸。

    9.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就揍你。10.上帝必然存在,因为《圣经》是这样说的。

    11.他一定有罪,因为他长了一副犯罪的面孔。

    12.如果她是无辜的,她就会大声喊冤了。她的确在大声喊冤。因

    此,她必定是无辜的。

    13.“城邦就像一个大写的人。”(柏拉图)

    14.“自由就是无所损失的代名词。”(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

    15.“我给你带来了不好的消息。玛丽和弗朗克一起出去了。我周六

    晚上给玛丽打了电话,她不在家。然后我又给弗朗克打电话,他也不在

    家!”

    参考书目与阅读建议

    Robert J.Fogelin和Walter Sinnott-Armstrong的《理解论证》

    (Understanding Arguments,6th ed. Harcout Brace,2000)是一部优秀的

    逻辑引论著作。符号逻辑的标准导论是Irving Copi的《逻辑导论》

    (Introduction to Logic,Macmillan,1961)以及W.V.O.Quine的《逻辑的

    方法》(Methods of Logic,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59)。简短而

    又实用的可选Wesley Salmon的《逻辑》(Logic,Prentice-Hall,1963)。Merrillee Salmon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引论》(Introduction to

    Lo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3rd ed.Harcourt Brace,1995)举了很多例

    子,是一本颇具实用性的书。关于谬误的出色讨论,可以参见Morris

    Engel的《具备好理由》(With Good Reason,St.Martin’s,1986)。

    Anthony Weston的《论证规则手册》(Rulebook for Arguments,Hackett,1987)是一本出色的学生逻辑手册。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出色导论,可以参见Larry Wright的《实用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9)。第一章 哲学问题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觉察到,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

    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

    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

    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勒内·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

    哲学发端于令人困惑的个人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哲学意识

    可能源自失望或悲惨事件,比如当我们第一次想弄清楚生活是否是公平

    的时候,或者对那种到头来一切都会变好的幼稚信念感到疑惑的时候。

    有时哲学也起始于这样一种情况,即我们不得不做出某种决定,这种决

    定将会影响我们和他人以后的生活,比如要不要上大学、做生意或参

    军,要不要结婚,要不要孩子等。我们都感到有时需要向自己证明某某

    东西是否是正当的:比如在一个有数百万人仍然吃不饱肚子的世界上过

    一种相对奢侈的生活;即使我们有时似乎并不能从大学中获得许多东

    西,我们也依然要上大学;口里说相信某种东西,而行动(或不行动)

    却似乎暗示我们所相信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等。

    我们与哲学的接触可能源自一件平凡的小事:比如我们对一个朋友

    撒了谎,于是开始思考道德的重要性;我们被某种暂时的错觉或幻觉所

    折磨(或乐在其中),于是开始好奇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某种事物是否是

    真实的,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直在做梦;我们与死亡擦肩而过(比

    如差点碰上车祸、飞机的一次迫降等),于是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

    值。在这些时候,哲学便与我们相遇了,我们开始跳出琐碎的日常生活

    来思考问题和看问题。反过来说,做哲学就是去进一步思考这些激动人

    心的、有时会突然变得极为重要的问题。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

    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

    过程,一种对那些在大部分时间里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

    问或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提出根本质疑的过程。比如我们认定一些

    行为是正确的而另一些是错误的,这有什么理由?我们知道杀人是不对

    的,但为什么如此?它总能成立吗?战争时如何?出生前怎么样?对一

    个生命已经不可挽回而又忍受着极大痛苦的人来说怎么样?如果世界变

    得如此拥挤,以致不是这些人死,就是另一些人死,那又将如何?不论

    你对这些困难的问题作何反应,你的回答都反映出一张信念与思想之

    网,你很可能在对这些观念进行初次反思之前从未理清过它。所以毫不

    奇怪,当一个人首次试图去思考他以前从未讨论过的一些问题时,其结

    果很可能是令人尴尬的、愚笨的甚至是令人心灰意冷的。这就是哲学问

    题背后的一般旨趣:它教给我们怎样去思考、澄清和论证我们所相信的

    东西,让我们亲自把这些想法理清,然后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它们

    呈现给其他可能持不同意见的人。因此,哲学经常是当两个哲学家或学

    习哲学的学生相互辩论时凭着意见的不同而有所推进的。有时争论似乎

    显得无关紧要,或者好像仅仅是语义上的问题,然而由于我们所寻求的

    正是基本的含义和定义,因此,即使是有关语词含义——特别是像“自

    由”、“真理”和“自我”这样的词——的争论,对我们所相信的一切也是

    至关重要的。明白了这些以后,让我们以一连串有些奇特但却发人深省

    的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每一个问题都旨在让你思考各种类型的哲学问

    题并表达出你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在阅读后面的文字之前先把这些问题

    的答案写出来,那么你将受益匪浅)。

    PS.勒内·笛卡儿1596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他还很年轻

    时,就发现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关联(这一领域现在被称为“解析几何”),为若干门科学建立了数学基础,并在哲学与神学中运用类似数

    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作为一位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他发展了一套基于个

    人理性进行思维的方法,即除了“明晰的理性之光”以外不承认任何权

    威。他的方法是去怀疑每样东西,直到他能够令自己满意地给出证明为

    止。他的哲学的第一个前提是他自身存在的不可怀疑性(见第七章)。

    笛卡儿去世于1650年。

    开篇问题

    1.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2.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

    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3.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

    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

    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会怎样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

    哪些在牛或昆虫那里无法找到的目的?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4.你信仰上帝吗?为什么?上帝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你所信仰的

    是什么)?你怎样向一个不信上帝的人证明你所相信的是真的,即上帝

    的确是存在的(什么会使你改变想法)?

    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为什么不信?描述一下你不相信的到底是

    什么(有没有其他你愿意接受的上帝概念?什么会使你改变想法)。

    5.下面哪种东西最“真实”——是你所坐的椅子,构成这张椅子的分

    子,还是当你坐在上面时的感觉印象?6.假定你是心理学家实验室里的一只小动物,但你拥有思想和感觉

    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说有一个与现在完全相同的“心灵”。你无意中听到

    科学家跟一位助手说:“别担心,它只是一头不会说话的动物,既没有

    思想,又没有感觉,只是在按照它的本能活动罢了。”你怎样证明你的

    确具有思想和感觉,有一个“心灵”?

    现在假定有一位心理学理论家(比如哈佛大学的B.F.斯金纳

    [B.F.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的奠基者])这样说,一般说来,没有所谓“心灵”这种东西,人只是“行

    动”罢了(也就是说,根据从环境中接受到的刺激去移动身体和发出声

    音)。你将怎样证明你的确有一个心灵,你不仅仅是一个自动机或机器

    人,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存在?

    7.假如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每一个人都相信地球是静止不动

    的,而太阳、月亮和群星则围绕地球,沿着可以预测的轨道作着也许比

    较复杂的运动。你反驳说:“你们都错了,地球是绕太阳转的。”但没有

    人同意你的说法。他们都认为你疯了,因为人人都感到地球并没有运

    动,人人都看到太阳、月亮和群星在运动。到底谁是正确的?难道真的

    可能只有你懂得真理,而其他人都是错的?

    8.“生活不过是一场梦”,一首流行的老歌这样唱道。假如你觉得有

    这样一种想法是可能的或至少是可以设想的(比如在一堂哲学课上);

    你此刻仍然还在床上睡着觉,只不过是梦见自己在读一本哲学书。你该

    怎样向你证明这不是真的,你其实正醒着(捏自己并不管用,为什

    么)?

    9.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谈谈你的举止、习惯、个

    性以及特征用语。你最终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喜欢(或不喜欢)他的哪些方面?

    10.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什么)?

    11.我们发明了一台机器,它是一个有着若干电极和一个生命维持

    系统的箱子,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验到一种特

    别快乐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它可以产生足够多

    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现在我们想邀请你去试试。只要你愿意这

    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

    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过了十个小时左右,我们接通了生命维持系

    统,人们就在那里耗完他们的一生。当然,他们其他什么事都没做,所

    以过了若干年后,由于缺乏锻炼,他们的身体开始变得肥硕臃肿,摇摇

    晃晃,但他们似乎从未为此烦心过。现在轮到你做决定了:你愿意跨进

    快乐箱吗?为什么?

    12.一个好人(一个不去作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会快乐

    吗?换句话说,你相信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一个恶人——至少是最后

    ——必定会受苦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还要力图做一个好人)?

    13.你相信杀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吗?

    14.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不牵涉别的任何人而完全只属于你自已的

    决定(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不是因为你的朋友或电

    视、书籍、电影的影响,也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或过分受到某个人或某种

    情况的影响)?

    15.自由总是一件好事吗?

    16.你想要孩子吗?为什么?这些问题中有些似乎显得无关紧要,而也有一些很显然是“深刻

    的”。但它们都旨在让你清楚地说出,你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相信些什

    么。然而,比你所相信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理由,因为你的哲学正是从

    你相信某种东西的理由开始展开的。

    让我们依次看看这些问题,你可以把你的回答同历史上的一些著名

    哲学家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比较一下(把你的回答与你的朋友及同学的回

    答做一次比较也是个好办法。他们的角度很可能和你不一样,你也可能

    想到了一些他们没有想到的答案)。

    1.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

    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所以甘愿赴死,是因为他认为即使法律判处他死

    刑,他也有义务去遵守一个城邦的法律(参见“活得好”)(他是服毒而

    死的。他被迫喝下了一杯毒芹汁,半小时后就死了)。他的朋友曾经试

    图劝说他逃走,他本人也认为对自己的判决不公。但他对法律和荣誉是

    如此的看重,以至于他下定决心要以死来用自己的原则表明他的信念。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在我们国家的近代史上,革命战争

    时期的年轻爱国志士内森·黑尔[Nathan Hale(1755-1776),美国革命烈

    士和爱国者,在对英国部队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捕,后被处以纹刑]被载

    入了史册。当他即将被英军绞死时,他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只有

    一次生命可以献给祖国。”

    有些学生说,他们愿意为拯救至亲的生命赴死(有些学生很谨慎,他们补充说,只有在保证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的生命有较大把握

    时,他们才会这样做)。一些学生说他们愿意为“耶稣”献出生命,但却

    不清楚在何种场合才需要做这种牺牲。有几个老兵曾经说,他们愿把生

    命献给自由,但越战之后,他们非常怀疑什么才算是为自由而战。值得注意的是,在我的班上,极少有同学写他们愿意为“荣誉”等献身。然而

    苏格拉底这样做了,他的绝大多数希腊同伴也会宁愿死也不愿被同胞看

    不起。许多学生都说,他们不愿意为任何东西付出生命。这对于他们的

    价值说明了什么?他们认为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2.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几天、二十年)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

    用这段时间?

    有一则古老的谚语说: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这就是说,当面对

    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寻求一些终极的东西来支撑自己。当然,散兵坑

    这个例子既可以象征绝望和恐怖,又可以代表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些潜

    在的宗教冲动,但许多情况都表明,正是对死亡的思考才使我们每个人

    都成了哲学家。你最后的想法会转向上帝吗?为什么?会转向你最好的

    朋友?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你已经落空了的雄心壮志?未竟的事业?

    性?最后一顿饭?最后一次听最喜欢的音乐?或是向世界说再见?在20

    世纪70年代的一部电影《心之王》(The King of Hearts)中,男主人公

    惊恐地说:“我们只能再活三分钟了!”而女主人公却兴奋地喊道:“整

    整三分钟,真是棒极了!”

    3.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或昆虫那里无法找到的目的?你的生活目

    标是什么?

    “生活的意义”问题也许是哲学中最大的问题。同一只蚊子相比,我

    们料想人的生活意义一定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一种

    可能的回答是,在上帝的创造中只有人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扮演着

    特殊的角色。但这是怎样一种角色呢?我们怎么能确信蚊子就没有呢?

    即使我们来自上帝的创造,我们的生活就有意义吗?个人怎样知道他被

    指派的角色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上帝,生活可能有意义吗?

    有些人认为,人的生活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与牛和昆虫不同,我

    们是有意识的。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又能说明什么?难道有意识——

    甚至是有思想和有哲学气质——就能保证生活一定有意义吗?当我们问

    及生活的“目的”或“意义”时,我们追问的到底是什么呢?

    4.你信仰上帝吗?

    大多数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会有什么困难,甚至是那些想法不

    甚明确的学生也会马上回答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信仰什么。在所有

    哲学问题当中,也许这个问题是被思考得最多的,因为它显然是如此重

    要(即使与我们生活中所关心的大多数事物相比,它显然是哲学上

    的)。但远为困难的是说清楚我们为什么相信以及我们所相信的是什

    么。许多人都会承认,他们之所以信仰七帝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被教育

    的。但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正当理由吗?许多美国人似乎都认为,相信

    上帝的理由在于它能使自己更快乐或更安心——这个理由可能会令早期

    的基督徒惊恐万分。这是一个理由吗?如果是,那么只要能快乐,信仰

    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信仰上帝,这对你的余生又意味着什么?

    自3世纪以降,基督教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即信仰上帝的重要

    性到底是一个信仰问题(比如哲学家奥古斯丁就持此种看法),还是一

    个通过善行“挣得”上帝恩典的问题(与奥古斯丁同时代的修道士伯拉纠

    [Pelagius(354-418),修道士和神学家,他的的神学体系被称为伯拉纠

    主义,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在精神拯救过程中起主要作明,从而与

    奥古斯丁的理论完全对立。他的学说被斥为异端,他本人也于417年被

    教皇英诺森一世逐出教门]就这样认为)。如果你信仰上帝,这是否意

    味着他人也应当如此?你是否有义务去说服他们这样做?或者信仰上帝

    是你个人的事情而与他人无关?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么你怎样解释世界上存在的大量的恶与痛苦?如果你不信仰上帝,你还会认为生活有什么

    最终的意义吗?事实上,如果你不信仰上帝,宇宙的存在还会有什么理

    由吗?

    5.下面哪种东西最“真实”——是你所坐的椅子,构成这张椅子的分

    子,还是当你坐在上面时的感觉印象?

    我们倾向于认为,所谓“实在”,就是那些相当于我们的感官最真

    实、最显然和最清晰的东西,但有时对感官来说是清楚和显然的东西却

    是一种不真实的幻觉。科学家告诉我们,说椅子是一种坚实的东西其实

    是不对的。他们说,椅子实际上是由无数看不见的粒子——处于各种排

    列的原子和分子,以极高速度飕飕旋转的电子,外加更多的虚空——组

    成的;而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可能会告诉你,那种相对于你的感官如此明

    显和清晰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椅子本身,而是你的感觉(特别是视觉和触

    觉),你正是由此来推出某种造成这种感觉的东西存在的。

    6.你怎样证明你的确有思想和感觉,的确有一个“心灵”?

    哲学中有一种基本然而却颇具争议的区分:一方是我们那些物理

    的、可触的,通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可以解释的身体层面;另

    一方是那些不得不与我们的心灵打交道的精神层面。问题在于,精神的

    事件和过程——比如我们的感觉和思想——只能为拥有它们的人所直接

    知晓,而我们的物理特征却几乎能被所有人观察到。这样一来,如果一

    个人所能观察到的只能是另一个人的身体,那么他如何知道这个人除了

    身体以外还有一个心灵呢?诚然,我们通常假定一个人身体的可以看到

    的活动(他的行为、举止、讲话)是不可见的精神过程的表达,但如何

    来证明这一点?你将怎样向一个并不认为身体活动是精神过程之表达的

    人证明你有一个心灵(思想和感觉)?你又将怎样去说服一个宣称你(或他)没有心灵的人呢?

    7.假如只有你一个人相信地球是绕太阳转的而非相反。你所相信的

    是真的吗?

    曾经有一段时间同,大约是五百多年前,当时只有少数几个人认为

    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哥白尼,他的理论现在已为所有的

    科学家所接受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的谈话方式中仍然充斥着

    像“日出”、“日落”、“夏天的星座”等等这样一些语词和惯用语,就好像

    地球实际是静止的一样。事实上,即使是在当今这样的科学氛围中,绝

    大多数学生也无法给出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要相信哥白尼

    理论而不是相信很显然的感觉证据。如果你并非置身于一个人人都坚持

    地球是绕太阳转的社会里,你能给出什么理由让人们相信它?

    但你却仍然固执己见。你所相信的——与所有其他人的观点相对

    立,与绝大部分常识相对立——是真的吗?其实,这取决于我们所说

    的“真”是什么意思。

    如果“真”指的是“事物实际存在的方式”,那么无论有多少人懂得它

    或拒绝它就无所谓了。但如果“真”的意思要部分取决于人们所相信的东

    西和所达成的共识,那又将如何?比如说,一个英文词的意思不可能只

    有一个人知道,一个语词之所以有英文含义,是因为说英语的人就这种

    含义(多少)达成了共识。算术真理——比如“2+5=7”——部分程度上

    就取决于约定,取决于对某种符号(例如“2”和“+”)的意思所达成的普

    遍共识。这对于描述世界的科学理论也是真的吗?

    8.假如你觉得这样一种想法是可能的或至少是可以设想的:你此刻

    仍然还在床上睡着觉,只不过是梦见自己在读一本哲学书。你该怎样向你证明这不是真的,你其实正醒着?

    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为哲学家们所使用一个标准问题,用于检验其

    知识理论的严格性。或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

    所表述的:

    我夜里曾经不知多少次梦见自己在这个地方,穿着衣服,靠在火炉

    旁边,虽然我是光着身子睡在床上!

    当然,很少有哲学家会真的说他们现在正在做梦,但不得不对此给

    出证明却迫使他们对知识是什么、实在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知

    道某种东西进行澄清。比方说,如果你说实在就是在任一时刻“你所经

    验到的”或“你所相信的”东西,那么也许就无法证明你当下所认为的实

    在不是一场梦。

    这个问题与你所相信的其他事物有什么牵连?

    9.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

    为我们自身寻找一种恰当观念这一问题部分是指,我们在大部分时

    间里都是从内部去看我们,而不是像他人那样从外部去看。然而,从内

    部去看很容易看不清楚自己。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个人时,他的举止和

    言行往往会给我们留下一种强烈的印象,但是从内部看就无法做到这一

    点。正因如此,当我们从影片上亲眼看到自己的影像,或从磁带上亲耳

    听到自己的声音时,我们往往会感到震惊。事实上,许多人思考自己的

    时候就好像处于白日梦中,想到的内容(在其他任何人看来)可能几乎

    与关于他们的一些最明显的事实毫不沾边。这个练习旨在起到纠偏的作

    用,让你像其他人看你那样审视一下自己,试着说说你的哪些方面是本

    质性的。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你弄清楚,你最看重自己和他人的哪些方面。你羡慕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一位德国哲学家曾经说过,你羡慕谁就是对你是谁的检测。你羡

    慕运动员胜过艺术家吗?你羨慕那些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吗?你羡慕一

    个为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最终成为殉道者的人吗?你羡慕一个人,会不会

    是因为你希望自己长得像他(或她)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有些人羡慕运

    动员,是因为比赛看起来很带劲,但这些人并不会亲自去效仿他们。有

    些人羡慕耶稣,主要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我们知道得很

    少〉,而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如果你羡慕的是一些迥异于你的人,那么这些人有可能使你感到自愧不如。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羡慕

    别人是为了激发灵感或是为自己提供一种标准吗?抑或仅仅是因为好

    玩?还是为了使自己泄气?要成为一个你会羡慕的人,你必须做哪些事

    情(你准备好了吗)?

    为了看清我们看重自己什么,我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列出

    一串美德(参见第八章中的亚里士多德的清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

    然,假定你不会像一个保育员那样去思考,在他看来,一个人所有的优

    点就是静静地坐着,不去做任何打扰别人的事)。试着对你的清单排

    序,把最重要的美德排在前面。比如说,诚实是否与体谅他人同样重

    要?既不麻烦人也不帮助人是否与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臂之力同样重

    要?谨慎是否与勇敢同样重要?礼貌是否与使人愉快或富有感染力同样

    重要?

    10.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

    类似“一个在校大学生”这样的回答显然是无济于事的(那个怪物将

    在它的美国词典中查“大学”和“学生”,但这又能告诉它什么呢)。你

    说:“我是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个怪物掏出这样一件武器,你猜测可能是激光枪,于是连忙试图劝阻它不要把你杀了。你会怎么说?

    你能给出什么样的非个人原因(也就是说只有你和像你这样的人才能够

    理解的原因,比如“我两天后必须进行期中考试”,或者“我还拿着从图

    书馆借的书呢”)?身为人、身为一个学生以及身为你各有什么特别让

    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11.你愿意跨进快乐箱吗?

    这个问题的含义显然是清楚的。哪些东西是你所看重的?如果是享

    受和惬意,你当然应当进入箱子(享受和惬意与“快乐”是一回事吗);

    而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与他人的关系、实现抱负和做事情,那么你当然不

    应进去。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爱自己的朋友或情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

    会使你感到愉快,如果你渴望胜利和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会给你享

    受,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进到箱子里去?在那里你会找到真正的快乐和享

    受,没有别人的打扰,不必工作、流汗或担心失败。毕竟,这难道不是

    你真正想要的吗?

    12.—个好人必定会快乐吗?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

    我们看待世界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

    念。当然,事实上并不都是如此。虽然政府竭力追捕和惩罚罪犯,但这

    并不总能成功。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的确是惩恶扬善的,但不幸的是,这

    样的事情并不经常发生。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为了这个信念,众多信

    徒才搬出上帝(或因果报应)来保证世界终将是公平的。即使在基督教

    神学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即我们能否相信上帝的确履行了这一职责(参

    见第三章中“恶的问题”)。但即使没有什么来保证最终的赏罚,也不能

    由此推出没有理由为善(或者不去做恶)。比如说,希腊人并不相信最

    终的赏罚,但他们的确相信荣誉的重要性,而这,我们或可说,就是它自己的报偿。

    13.你相信杀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两个背景是颇具争议的堕胎问题和古老的战争难

    题。但这个问题还引发了另一个关于道德本性的问题。道德原则是在一

    切情况下都成立吗?假如你有一个机会可以通过牺牲一个无辜儿童的生

    命来拯救一座城市(正如在古希腊悲剧《伊菲戈涅亚》中,勇士阿伽门

    农牺牲了自己的女儿伊菲戈涅亚来确保特洛伊战争的胜利),或者假如

    上帝对你说——就像他告诉亚伯拉罕的那样——他想让你通过牺牲你的

    孩子的生命来证明你的信仰,你该怎么办?此外,人为地延长一个饱受

    癌症折磨的人的生命是正确的吗?生命本身要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吗?当我们面对其他社会时,我们是否有权把我们的道德规范强加给那

    里的文化(即使在我们看来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有一个食人族部落长

    期以来都遵照这样一种传统风俗来生活,即把他们中间最孱弱的人杀了

    吃掉,我们是否有权说他们是错的?你不能只是说,“是错的,因为杀

    人是不道德的”,既然你已经承认这条规则是有例外情况的,那为什么

    还要对可怜而饥饿的食人族横加指责呢?

    14.你是否曾做过一个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决定?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就“完全”一词展开讨论的。有些人说:“当然,没有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决定。”他们都认为每种决定都至少要受到某些

    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来自家庭和朋友、最近读到的文章,潜藏的压力、不安的心情或者某种虽然遗忘了大半但却仍在起着作用的童年的恐惧。

    但没过多久,这些意见就分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方学生认为,所有这些

    影响加到一起就完全决定了最终的选择,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再有他

    种选择方式,任何一个熟悉这些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而另一方的学生则认为,无论一个人所受的影响有多大,他也总是能够自由选择的。如

    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我们总能做出与他人期待正好相反的选择,甚至

    单纯为了证明我们能够自由选择,我们也总可以违背自己的原初意愿进

    行选择。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哲学中最受争议的问题之一。它通常被称为自由

    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许多哲学家都把这个问题当作自己整个哲学世界观

    的中心问题。有些哲学家把自己称为决定论者,他们相信任何已经发生

    了的事情,甚至连那些我们业已经过深思熟虑的(显然是)自由选择的

    行为,也完全是由一套先决条件和影响所引起或“决定的”。这意味着没

    有“自由选择”这回事,因为没有人曾经“选择”过尚未被决定的事情;而

    另一些哲学家则相信,即使是出于被迫,一个人也总要对自己的行为承

    担责任。在这些思想家中,有些人称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他们会说,一

    个惊慌失措的士兵在某种意义上是选择了惊慌,他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

    责。而另一些持自由意志观点的哲学家们认为,自然的因果律中存在

    着“间隙”,以致无论有多少原因作用于我们的决定,我们也至少有一处

    空间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或对决定负责。还有一些人注意到,由于像量子

    力学这样的一些现代科学分支建立在关于实在的概率模型之上,从而并

    没有预设决定论,所以就认为我们不再有任何理由认为科学与自由意志

    不相容了。

    在决定论者看来,我们是超出我们控制能力之外的力量的受害者;

    而在自由意志论者看来,我们总是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从这两

    种观点的争论中,哲学的一些最重要的差别出现了。

    15.自由总是一件好事吗?

    假定有这样一个社会,那里的人们必须遵照一个统治者的命令去行动,但他们遵守起来很快乐,而且整个社会运行平稳,完全没有那些困

    扰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比如犯罪、失业、经济匮乏等。唯一的问题在

    于没有人(可能除了统治者以外)是自由的。在那里没有言论自由或出

    版自由,每一个人都在同一种宗教里被培养长大,而且任何形式的反

    常、与众不同的行为或信仰所得到的惩罚都是严厉的(通常是死刑)。

    你怎样去说服这样一个社会中的成员意识到他们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东

    西?一如问题14,这个问题的含义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不理解或根

    本不试图去理解“自由”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就对“自由”大加褒杨,以致

    当我们不得不给出理由时,我们发现自己所能说的只能是一再坚持“自

    由是好的”。但相对于什么是好的?对于幸福或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来

    说,它并不是必需的。我们很容易找到或想像一个社会,那里的人民快

    乐富足,但在我们的意义上却不是自由的。可是什么叫“在我们的意义

    上”?这样说总有意义吗?自由是产生快乐和富足的一种方式吗?抑或

    自由本身就是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人类生活的这一特征也要加以

    维护?为什么是这样?如果自由是某种有害的东西怎么办(比如不系座

    椅安全带的自由)?如果一个人的自由威胁到他人的自由怎么办(比如

    纳粹支持者鼓吹暴力和不容异说的讲演自由,或者一个反复无常的、具

    有潜在危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由)?

    16.你想要孩子吗?为什么?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糟糕的原因才要孩子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原

    因)。他们要孩子是为了使关系得以维系,要孩子是因为自己一时很孤

    单,要孩子是因为忘了使用避孕措施或是错算了月份。但要不要孩子是

    一个人所能做出的最重大的决定之一,这项决定会给个人带来一连串影

    响深远的结果,并且可以揭示出我们与世界打交道——或不打交道——

    的许多方面。我们是想为自己家族的未来进行筹划吗?为什么?是需要更多的帮手来处理家庭杂务吗(不要过多指望)〕是希望对某人具有绝

    对权威吗?(持续不了多久。)是需要有人在我们死后继承王位吗(这

    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现实)?是认为要孩子会给我们一种不朽的感觉

    吗?或是仅仅出于一种好奇?一种空虚?是打算牺牲自己的大部分时间

    和精力吗?或者丝毫也不把这看作牺牲?

    我们可以看看另一篇苏格拉底对话,这次的对话是在苏格拉底和一

    位想像中的女智者“狄奥提玛”之间展开的,苏格拉底假装在和她说话。

    这里的对话选自柏拉图的《会饮篇》:

    狄奥提玛:一切人都有生殖冲动,苏格拉底,都有身体的生殖冲动

    和精神的生殖冲动。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本性中就升起一种迫不及待

    的欲望,要生育孩子……这整个过程是件神圣的事情,可朽的人具有不

    朽的性质,就是靠着孕育和生殖。生殖是一个可朽的人通往永恒和不朽

    的最便捷的途径。

    苏格拉底:狄奥提玛,真就是这样吗?

    狄奥提玛:不用怀疑,苏格拉底,你只需放眼看一看世间人的雄心

    大志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你会觉得它毫无理性,除非你彻底了解了我

    所说过的话,想通了他们那样奇怪地利欲熏心,是因为要成名,要“流

    芳百世”。为着名声,还有甚于为着子女,他们不怕铤而走险,倾家荡

    产,忍痛受苦,甚至不惜牺牲性命。如果他们放眼看一看荷马,就会欣

    羨他身后留下的一群子女,即伟大的诗作《伊里亚特》和《奧德赛》,它们替父母赢得了不朽的荣名。

    PS.活得好苏格拉底被判处了死刑,现正在狱中。他的朋友克力同安排了了一

    次越狱。

    克力同:我得知一些人正要解救你出来,让你离开这个国家。为什

    么要抛弃你的生命?

    苏格拉底:我亲爱的克力同,如果这样做有理由的话,那么我感激

    你热情的好意。告诉我,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难道不是这

    样吗?

    克力同:是的,怎么了?

    苏格拉底:活得好与正直地活着或正确地活着是不是一回事?

    克力同: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由此我们就必须判定,在正式的释放令没有下达的

    情况下我就逃走,这是否正当。难道一个人不应当履行他所有的协议,只要它们是正确的吗?

    克力同:是应当履行。

    苏格拉底:那么试想一下逻辑后果,假定当我们正准备从这里逃走

    时,雅典的宪法和法律出现在我们眼前并质问我们:“如果一个城邦所

    宣布的法律判决没有效力,而是能够任由个人取消和践踏,你能想像这

    个城邦仍可以存在下去并且不受损害吗?”假定它们问:“你和我们[宪

    法和法律]之间所达成的协议中有没有哪条规定是你可以违背的?或者

    你有没有同意过要去遵守任何己经宜布的判决?”我们该怎么回答,克

    力同?难道我们不是只能承认必须遵守吗?克力同:我们确实得承认,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我亲爱的朋友克力同,那就是我似乎从它们那里听到

    的,就像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听到了音乐的旋律。它们论证的声音如雷贯

    耳,以至于我再也听不到与此不同的其他声响。你想提出一种不同的看

    法吗?

    克力同:不,苏格拉底,我没有更多想说的了。

    苏格拉底:那就放弃吧,克力同,我们还是遵循正道,因为神已经

    指明了道路。

    ——柏拉图,《克力同篇》(有删节),公元前4世纪

    PS.希波的奥古斯丁(354-430)出生于北非,是世界上第一部传记

    《懊悔录》的作者,他对基督教和西方哲学的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PS.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天文学家。他认为大阳是宇

    宙的中心,行星则以简单的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这一理论在当时被判

    为异端。他的理论不仅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基础,而且还沉重打击了一种

    人类所自诩的观念,即宇宙是围绕地球或我们旋转的。

    参考书目与阅读建议柏拉图的《会饮篇》现在有了A.Nehamas 和Paul Woodruff的一个不

    错的新译本(Hackett,1989)。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是许多哲

    学导论课的标准起点,可参考D.Gress的译本,4th ed.(Hackett,1998)。关于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他的被捕、审判、监禁和被处决

    ——柏拉图在《申辩篇》、《克力同篇》和《斐多篇》中进行了描写,所有这些著作的翻译都可以在G.M.A.Gruhe的《苏格拉底的审讯和死》

    (The Trial and Death of Socrates,Hackett,1974)中找到。关于哲学问

    题的一般导论,有一本有趣但非常偏颇的书可以参考,即Bertrand

    Russell的《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Simonand

    Schuste,1945)或者同一作者的稍短但更为困难的《哲学问题》

    (Problems of Philosoph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12)。或者参考

    Robert C.Solomon和Kathleen M.Higgins的《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Oxford,1996)。第二章 生活的意义

    “也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吧?”他脑于里突然出现了这个想

    法。“但是又为什么不对头呢,我做什么都是兢兢业业的呀?”他自言自

    语道,接着便立刻把这唯一能够解决生死之谜的想法当作完全不可能的

    事,从自己的脑海里驱逐掉了。——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

    死》

    开篇问题

    1.填空:“生活是_______”

    例如:

    生活是一盘棋,只是你不知道这盘棋最终将是什么样子,甚至不知

    道你是否已经拿到了所有的棋子。

    生活是一个迷宫,只是你总试图避开出口。

    生活是一场扑克游戏。(它需要运气,你既可能以大对子胜出,也

    可能以一手清一色的牌落败。)

    生活是输赢。少数人是赢家,大多数人是输家。

    生活是一场冒险。

    生活是一种学习经历。

    生活是一种恩賜。生活是受苦。

    你的答案是什么?你对自己是怎样看的?你最终的目标、期待、希

    望和恐惧是什么?

    2.假定一个天使正在云瑞注视着人类的活动,就像我们端详一窝蚂

    蚁终日忙个不停。天使会怎样评价这种忙碌的生活?在天使眼中,这种

    生活是什么样子?

    3.举出三四种你不希望今生无法了结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有多

    少是你已经做完的或已经开始的?哪些事情是你现在本可以做却没有做

    的(为什么没有)?

    4.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认为,生活就像希腊神话英雄西西弗斯的使

    命,他被罚把一块石头滚上山,到了山顶石头又会重新滚落,于是一切

    都要从头再来,直到永远。生活真的像这样吗?为什么?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最难回答、最需要回答同时又是最模糊不

    清的大问题。认真的读者往往会回避正面作答,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问题

    是很难说清楚的。“意义”一词的意义本身就是不明确的,因此,对它的

    回答并不总是一种字面上的真理,可以用论证和理性加以辩护。然面,正是理性才使回答成为可能,才使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成为必然。

    意义的意义

    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意义的问题最可能在我们情绪

    低落或命运多舛的时候产生,这个时候,我们的头脑大都处于混乱状

    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对事情进行哲学思考或一般性思考的时

    候,生活似乎充满了意义。我们有试要考,有汽车的滤油机要更换,有宴会要参加,有数天后的一次重要面试要准备等。然而,一旦我们有时

    不得不进行抽象思考,就会清楚地发觉,这些小的目标和期待无一能够

    担负起生活的意义。于是,我们的精力开始转向那些更大的事情——快

    乐、事业、成功、权力和爱情。然而好景不长,《传道书》的预言隐隐

    传来:“力事皆空。”于是,我们开始超越生活本身来寻找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哲学的最终问题。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意

    思?有的时候,某种东西(一个标记、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向的

    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小心狗”这个标记可能指向某条看不到的很大很

    凶的狗,“苏格拉底”就是苏格拉底的名字。如果以这种方式来现解意

    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每个人生活的意义就是他的生活所指向的无论

    什么东西。但这会是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指

    向周围的其他人(家庭、朋友、同事等),所以生活的意义就是他人;

    还有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指向更大的共同体、国家或整个人

    类;也有人主张,生活所指向的是我们的造物主,所以生活的意义就是

    上帝。但“指向”的概念在此处显得很是单薄,人们完全可以反驳说,生

    活并不指向任何东西,生活就是生活。但这似乎并未给我们提供问题的

    答案,也许,问题出在把意义当成它的所指上。

    我们可以说个别的词和标记有所指,但这必定是在某种语境或意义

    共同体之内才是可能。“pepino”[西班牙语,黄瓜]对于一个不说西班牙

    语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fore”[打高年夫球时警告前面的人以免被球

    击中所说的话,即“前面当心!”]在一个不打髙尔夫球的人听来也是不

    知所云。指向要涉及语境,生活中也莫不如此。我们每一种特定活动的

    意义可以由习俗和它的目的来解释(“他这样做是为了给招聘者留下深

    刻印象”,或者,“他这样做是为了发出左转弯的信号”),但我们能以类似的方式解释全部生活的意义吗?不错,极少数人可能确实会把他们

    的全部生命奉献给唯一的目标,比如赢得革命的胜利,或者寻找癌症的

    治疗办法等。然而大多数人却不可能如此一心一意,他们的生活并不能

    像这样简单地加以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缺乏意义。我们可

    以在语言学中问“pepino”一词的意思是什么,但我们却不能从理智上对

    整个语言的意义发问,比如像“西班牙语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

    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追问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活

    的意义是没有意义的,但这似乎说明我们不可能给出这一关键问题的解

    答。

    然而,当人们问及生活的意义时,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往往正是这

    些外在于生活的超越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极为重要,甚至就是生活中

    最重要的东西。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

    题,而只是把它延后了而已。有四种回答值得说一说:即认为自己的孩

    子是生活的意义,认为上帝是生活的意义,认为来生是生活的意义,以

    及在绝望中忙不迭地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孩子作为意义

    许多人会说,生活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孩子以及他们孩子的孩子。然

    而,只要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回答会导致一个很奇特的推

    论。如果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而在于他人的生活,那么

    什么才能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呢?——他们的孩子。但什么又给了他们

    孩子的生活以意义呢?——他们孩子的孩子,依此类推。人们总是试图

    以这种方式为将来抽象地谋划一个全然安宁快乐的地方——哲学家们称

    之为乌托邦,这就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

    的孩子生活的样子。但这又怎样使他们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呢?对于那些

    快乐地生活在乌托邦中的远亲来说,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问题依然存在。成功的配偶往往会一起回首他们共同奋斗过的岁月,并且都认为

    那才是他们所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难道快乐本身就显然是生活的意义

    吗?

    上帝作为意义

    对于生活意义的一种传统回答是:上帝。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听到

    这样一种观点,对于那些信仰上帝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成其为

    问题,在上帝的存在受到怀疑之前,生活的意义从不会成为困惑。然

    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哲学家、最虔诚的基督徒奥古斯丁问这个问题的

    次数要多于任何无神论者;马丁·路德,还有在他之前和之后的许多基

    督教思想家也是如此。认为单凭信仰上帝就回答了生活的意义,这只是

    又把问题回推了一步。上帝为什么要创造我们?他指望我们什么?他创

    造我们是为了什么?有些人认为,上帝把我们创造成为某种特殊的东

    西,我们不仅是“按着他的形象造的”,而且也是为了代他完成使命而来

    到地球。然而,如果他是无所不能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是为了

    证明什么吗?(向谁证明?)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吗(《旧约》中的耶和

    华首先是一个不容违抗的丄帝,可能也就是一个虚荣的上帝)?我们为

    什么要认为,自己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使命或目

    的?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什么才是这个使命或目的?正如基督教的

    大思想家们早已认识到的,问题还停留在原处。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意

    义?信仰上帝似乎只能使问题显得更为棘手,而并没有解决它。

    来生作为意义

    有些人认为,生活的意义可以在作为今生之回报的来生中找到。然

    而,不论你是否相信有这样一个“来生”,这种形式的回答总是很奇怪

    的:认为今生今世只是相对于来生才有意义,这就等于说——就像《传道书》中所说的那样——今生是无关紧要的和没有意义的。然而,在这

    个无足轻重的今生中,我们应当如何行事才能使来生得到报偿呢?仅凭

    信仰?善行?尽情享受生活?发掘我们的艺术潜质或社会潜力?使异教

    徒皈依?学习烹饪?问题又一次在原地打转。我们可以这样逬行追问:

    如果今生是如此无关紧要,那么,什么才能保证来生更有意义呢?是此

    世短暂,彼世长久吗?但如果生活本身——哪怕只是其中的几分钟——

    是无关紧要的,那么永恒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堂课上了一个

    小时你仍然兴致勃勃,那么即使课还要再上十个小时,你也不会感到厌

    倦。另一方面,基督教思想家,特别是过去几个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们

    常常认为,只有对于那些尽情享受今生的人来说,来生的报偿才是可能

    的。于是,我们的问题又出现了:怎样才算尽情享受生活?发现今生是

    有意义的是什么意思?

    没有任何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哲学家——以及今天的许多学生——持另外一种意

    见,他们会说,生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用于表达这种看法的用语通常

    是荒谬。“生活是荒谬的。”他们会这样说,也就是生活并无意义。而且

    这也是信仰或不信仰上帝的人都会持有的一种看法,尽管最极端、最彻

    底的表述均源自那些不信仰的人。例如,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在

    《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荒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感受:

    在任何―条街的拐角,荒谬感会袭上毎一个人的脸孔……

    有时候布景倒塌了。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工作。

    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瑚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

    个节奏,大部分时间里都轻易地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仅仅有一天,产生

    了“为什么”的一问,于是,在这种带有惊讶色彩的厌倦中一切就开始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这些答案中的每一个可能都是

    无比重要的。就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个人当然可以全身心致力于培养

    自己的孩子,把生命全都奉献给上帝也是可能的(尽矜人们通常说得

    多,做得少)。然而,这些体面的回答并未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它们

    仅仅是把问题沿着原有方向推进了一步而已。我们孩子的生活意义是什

    么?人应当怎样服务于上帝?我们需要的答案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而

    不是在它之外。

    对于那种认为生活毫无意义或荒谬的看法,同样的话也是适用的。

    加缪有时会基于自己的无神论来为这种观点辩护:如果没有外在的意

    义,那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但外在的意义末必就是生活的意义,况且由

    上帝的不在场(如果他果真不存住的话)并不能推出生活就没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学家们现在认为,意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找

    到。一个词之所以有意义,并非仅仅是因为它的所指,而更是因为它在

    语言中的含义。于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说,生活的意义只有

    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找到,而不能诉诸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对于

    一个真正为上帝活着的人而言,把自己献给上帝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对

    于一个真正为孩长活着的人而言,孩子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具有讽刺意

    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把生活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

    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

    虚无主义——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加

    缪似乎就是以这种方式活着的。

    生活的各种意义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三种目的:有

    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做

    旁观者,冷眼静观这一切。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

    生活就像公开演奏小提琴,在演奏的同时学习这门乐器。

    ——塞缪尔·巴特勒,英国诗人,1612-1680

    生活是一碗樱桃。[Life is just a bowl of cherries.这是一首老歌的名

    字,意思是说,一碗樱桃里总是有酸有甜,生命也是苦乐兼备]

    ——无名氏

    生活是一碗果核。[这是对前一句话的曲解,为笑谈]

    ——罗德尼·丹杰菲尔德[Rodney Dangerfield(1921-),美国喜剧演

    员],20世纪喜剧演员

    生活的意义问题不是那种需要或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的确,它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和洞察,从中你可以看

    出自己正扮演着何种特定的角色,有着哪些合理的期待。这个问题之所

    以重要,是因为你对它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比如

    说,你抱着生活就是“狗咬狗”和人人为我的态度去经商或上学,那么你

    就会把所有人都当作自己的威胁和对手;你不会做到完全诚实,而且无

    论如何都不会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乐趣。人们会逐渐觉察到你的竞争

    敌意,开始不信任你,甚至会偶尔用一些让你恼火的行为来检验你的意图。于是,你不久就将发现自己的确身处一个“狗咬狗”的气氛中——这

    种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你自己造出来的。所以生活意义的问题并非只

    是发现的问题,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活动。你自己的哲学仅仅在部分

    程度上是对你已有世界观的表述和澄清,因为你所提出的哲学也将为这

    种世界观的形成助一臂之力。于是,有些对世界持一种晦暗的悲观情绪

    的哲学家,会故意把他们的哲学表述得甚为欣喜和乐观,这不是为了欺

    骗自己,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其中的确有一些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正是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意义。于是,你对开篇问题1和4的回答将对你可能持有的生活态度给出一个相对清楚

    的说明,即使你的答案显得滑稽或富有诗意(正是在戏剧和诗歌中,以

    及做严肃哲学的时候,我们的看法才变得明晰起来)。如果你认为“生

    活是一场游戏”,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生活不应当非常严肃地对待(不

    论你自己是否严肃对待了),生活最终不会增添任何东西,最好的生活

    方式就是去享受它;而倘若你认为“生活是上帝的恩赐,应当明智地加

    以利用”,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生活实际上是严肃的,它多少有着确定

    的使命(这一点你必须去领会),而且何谓成功、何谓失败(在上帝面

    前)也是比较清楚的。下面,我将简要描述几种关于生活的主要看法,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学生的试卷中,这些看法都时常出现。当然,这张清单不可能完整,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某些看法加进去,它们说不定

    会比我列出的几种还要好。

    生活作为一场游戏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它就不会被严肃

    地对待。游戏是一种自足的活动,即使它的确增添了某种东西(比如打

    篮球提高了你的协调能力,跑步提高了你的耐力等),游戏的意义也在

    于玩本身(“游戏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去玩。”)。不过,有人因此便会以狂热的竞争眼光来看待游戏(所以才有文斯·隆巴迪[Vince

    Lombardi(1913-1970),美国职业橄榄球教练。1959年就任格林贝包

    装工队主教练和总领队,使这支习惯于输球的队伍在1961至1962年和

    1965至1967年荣获全国橄榄球联盟比赛冠军]那句著名的话:“胜利不是

    一切,而是唯一!”)。以这种方式来看待生活,就是把生活当作一场

    不间断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追

    问一下这种游戏属于何种类型也是重要的。有些游戏仅仅是为了消遣,有些游戏是为了证明你的优越(摔跤),另有一些则是为了消磨时间

    (单人纸牌);有些游戏则具交际性(桥牌),有些则是有意制造紧张

    (下髙赌注的扑克游戏);有些旨在伤害对手(拳击),有些则是为了

    帮助别人(比如借助游戏来资助慈善事业,看看谁能为了同一目标筹款

    最多)。许多作家都曾把生活看作一种游戏,比如三十多年前,排在畅

    销书榜首的就是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1910-1970),美国心理学

    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心理分析理论(TA)用于心理治疗。写

    于1964年的《人们玩的游戏》是TA理论的奠基著作之一,出版后大受

    欢迎,极为畅销,使得TA理论闻名于世]的《人们玩的游戏》(Games

    People Play)。有些哲学家也认为,语言、经济学和哲学本身都是游

    戏,认为生活是场游戏,是要用一种特殊的眼光对其进行考察,避免把

    它看得太过严肃,同时也是为了强调一些东西,比如对规则的遵

    守、“生活要精彩”、享受生活、要尽力争取成功等。然而,我们却往往

    以一种危险的方式来谈论“胜败”。比如当我们将世界足球队亚军——它

    刚刚输掉了超级杯——称为一帮“败将”时,我们给自己定下的标准又是

    什么呢?

    生活作为一个故事

    “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相对于柏拉图的“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英国剧作家和散文家奧斯卡·王尔德曾这样针锋相对地写道。显然,我

    们的生活并不是断断续续的,也不是朝向唯一一个大目标的,而是因循

    着某个相当详尽的剧本、故事或传记不断展开着的,我们(至少在某种

    程度上)一边前行,一边构造着这个剧本。故事的轮廓以及我们所扮演

    的角色可能首先是由我们的家庭和文化所赋予的,其次是由我们身处的

    环境赋予的。把生活当作一个故事,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时间方式来思考

    生活,把生活看成不断展开的情节和个性的连续发展(19世纪的德国哲

    学家称生活为一种“教育小说”,即一个青年人在经历生活中的各种追

    求、失望和发现的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当我们做出生活中的决定时,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标准也正是评价文学作品或电影时所采用的

    标准:它有趣吗?令人厌烦吗?有悬念吗?是否得体?时机选得如何?

    是否过分?这种做法符合主人公(即你自己)的性格吗?美国小说家约

    翰·巴斯[John Barth(1930-),美国作家。其小说将辛辣的讽刺,犀

    利、粗俗的幽默与深奥、复杂的哲理融为一体,并以此闻名。他的许多

    作品描写在一个没有绝对价值的世界里,人似乎不可能选择正确的行

    动]在《路的尽头》(The End of the Road)中暗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

    己故事中的主人公。他这样写道:“波洛纽斯这个人物并不认为自己是

    《哈姆雷特》中的一个小人物。”《哈姆雷特》可以从波洛纽斯的角度

    加以重写,正如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确已在其《罗森克兰茨和吉尔

    登斯特恩已死去》(Rosenk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Tom

    Stoppard(1937-),捷克裔英国作家。他的作品,特别是根据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剧中人物所写的《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去》一

    剧突出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语言技巧、精心的动作安排和巧妙的戏剧结

    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特恩本是《哈姆雷特》中受篡位国王之命,陪伴被认作疯人的哈姆雷特去英国的两个朝臣。斯托帕德将这段情节加

    以放大,两个弄臣反配为主。其作品的主题是,人只不过是一个处于更

    大系统之中的、由不可理解的力量所主宰的小角色而已]一剧中从两个更不重要的人物的角度重写了《哈姆雷特》。当然,《哈姆雷特》是一

    部悲剧,但有些人是按照喜剧或闹剧的方式生活的,还有一些人则按照

    冒险故事的方式——选择那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或危险的嗜好——来生

    活。他们不失时机地做一些富有戏剧性的事情,为的是给自己的光辉履

    历添上几笔。在这种观点看来,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不是终极的目标或生

    活的结局,而是故事的质量、个人生活以及扮演角色的质量。如果选错

    了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或高于自己能力的角色),或者没有意识到自

    己的角色,或者扮演了多个相互矛盾的角色,都会毁掉一个人在生活中

    所发现的意义。

    生活作为悲剧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这个事实往往会被忽视,死亡会

    被看成一件倒霉事、通往来生的路或最终的灾难。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生

    活看得少一些戏剧性,视之为《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或《浮士德》的稍逊一些的版本,那么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

    悲剧的一些关键要素(某些悲惨的缺陷、判断的错误、严重的矛盾

    等),它们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直到最后与死亡同归于寂。在小说《局

    外人》的结尾,哲学家加缪让一个角色说出了这样的话:“人人皆为兄

    弟,等待他们的是同一个结局——死亡。”与游戏隐喻相反,悲剧隐喻

    把生活变成了一个严肃的、不愉快的过程,尽管偶尔也会碰上一些快乐

    的事情,但生活终将有一个不可抗拒的悲惨结局。在这种观点看来,活

    得好意味着把一个人的悲剧角色扮演好——英雄式地承受它,也许时而

    孤独地发出几声哀鸣。

    生活作为喜剧

    “生活是一个玩笑。”也许并非如此,但相对于把生活当作悲剧,这样想或许能使人重新振作起来。长期以来,笑作为生活中的一个要素,甚至是作为好生活所特有的要素,是备受忽视的。关于笑,柏拉图没有

    费多少笔墨,不过在其苏格拉底对话中,他确实赋予了幽默以很深的含

    义。16世纪的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Erasmus)写了本有关人类生活的

    非常深刻的书,名曰《愚人颂》,即是对人的愚蠢进行颂扬。尼采所虚

    构的先知查拉图斯特拉被(他的动物朋友)教诲不要太过严肃,要享受

    欢笑与无常。当然,幽默有各种各样的。既有好的,也有糟的;既有令

    人不快的,也有冗长杂乱的。有些思想家可能会强调幽默所含深意的重

    要性,但另一些人会说,笑本身就是重要的,而不应是笑声背后的东

    西。不过,笑话应当在短时间内就能奏效,一个花费过长时间去讲笑话

    的人(“逗乐者”)很容易使人觉得乏味。然而也有一些更为严肃的喜

    剧,它们不是一个劲地做诙谐独白,而是关于抱负与挫折、欲求与失望

    的一个个故事。它们没有用加缪所说的“荒谬”进行加工,而是赋予荒谬

    以一种幽默的含义,悲剧和喜剧可以在“黑色幽默”或讽刺中融合起来。

    在由亨佛莱·鲍嘉[Humphrey Bogart(1899-1957),美国著名电影演

    员,以在银幕上饰硬汉角色而闻名]任男主角,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1906-1987),美国电影导演]任导演兼编剧的影片《碧血金

    沙》(The Treasure of Sierra Madre)的结尾,那位老人(由约翰·休斯

    顿的父亲沃尔特·休斯顿扮演)失去了一切,但他却突然放声大笑,并

    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去做。对于这样一个关于贫婪、失望与死亡的故事来

    说,这也许是唯一可能的“欢乐收场”。无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

    多地使用一些幽默,但不是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影已经提供得够多

    了),而是用在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上,用在我们审视自己弱点和不足的

    方式上。

    生活作为一种使命基督徒经常教导说:生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把他人也变成基督徒

    的使命。然而,把生活当作一种“召唤”的并不仅仅是基督徒。比如,德

    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就把自己生活的使命描述为诗歌创作,以

    使德国人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哲学家黑格尔(大致与歌德同时)则把法

    国大革命之后用哲学来澄清世界的意义当作自己的使命;政治激进分子

    经常声称,自己生活的使命就是解放被压迫的人民,或是反抗自己国家

    的暴政;科学家有时会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增加人类的知识或治疗某些

    可怕的疾病;有了孩子的人经常认为,他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培养自己的

    孩子,尽力使他们也活得更好;如果一个人的使命首先是道德上的,那

    么这种使命就会依据其道德哲学进行表述。一个像边沁那样的功利主义

    者,会把一切行动都基于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祸这一目的之上;而一个像

    康德那样的伦理理性论者则会说,我们的目标成当是培养我们的道德人

    格,通过履行理性所规定的义务来使世界变得更好。

    生活作为艺术

    “把你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

    这样写道。他所认为的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件像像雕塑那样的艺

    术品。人的生活就是为自己打磨出一个形体,“塑造性格”,发展出所

    谓“风格”那样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谢林把全部生活都视

    作上帝的艺术品(我们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学徒)。艺木家经常把生活的

    使命感简单地描述为“创造”,但在他们看来,创造活动本身与他们的努

    力结果是同等重要的。大致说来,这种看法就是主张要活得漂亮,即使

    无法做到,也至少要活出风格,活出“格调”。由是观之,生活应被当成

    一件艺术品来评价——或令人感动、激动人心、设计合理、富有戏剧

    性、色彩斑斓,或粗俗不堪、冥顽不化、让人留不下记忆。

    生活作为一次冒险无论是把生活看成艺术还是一个故事,这都是令人振奋的,但这样

    一来,生活的价值就成了文学作品或雕塑的价值——它们的形态、合不

    合潮流、对旁观者的吸引等等。但生活不必总是考虑整体的形态或在观

    者看来是什么样子,也可以富有美感和令人激动。“尽情享受”生活、听

    天由命、迎接挑战和刺激也会令人心动不已。把生活当作冒险就是如

    此,一个人活着可以甘冒风险,让自己沉醉于各种技巧和不确定当中,这当然不是生活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形象(中国有一则古老的诅咒语

    说:“祝你生话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这是一

    句经常出现在美国的报刊封面和各种讲演中的流行语。乍一看,有趣的

    时代应当是活起来更舒服的,然而,我们的时代虽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

    选择机会,但过多的选择对人也是一种折磨和压迫,这一点我们都深有

    体会,所以才有了这句极富讽刺意味的诅咒语。不过这句话其实并非来

    源于中国,而很可能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为了显示其神秘而故意归之于

    中国的]但在那些的确这样对待生活的人看来,这也许是唯一的生活方

    式,任何其他方式都是乏味的和令人厌倦的。与把生活看作艺术或文学

    作品不同,把生活看作—次冒险不会预先规定一个恰当的结局。如果它

    要完结,那就完结好了。

    生活作为疾病

    如果说把生活看作悲剧还有某种庄严意味的话,那么把生活当成疾

    病就很悲惨了。比如弗洛伊德曾多次讲过一个古已有之的看法,“全部

    生活的目的就是死亡”。数十年前,美国新弗洛伊德派哲学家诺尔曼·布

    朗[Norman O.Brown(1913-2002),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说“人是一

    种疾病”。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描写现代生活、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

    导致疾病的书层出不穷。但“疾病”首先就预设了“健康”,对于那些认同

    这一隐喻的人来说,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堤: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是不朽吗?是像蚂蚁那样高的社会生产率叫?纯粹的快乐?丝毫不含敌

    意的绵绵爱情?这些当然都令人向往,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它们的生

    活就是一种疾病。然而,我们今天的大部分语言都受到了这类“健康”隐

    喻的感染(另一个表示类似观点的词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健康的,非自然就意味着疾病或畸形)。我们谈论一种“健康经济”,把以往称呼

    游戏的词叫作“锻炼”以增进健康。透过这种健康隐喻来看,生活本身必

    定像是一种致命的疾病,至少最终是这样,因为它似乎无药可救。

    生活作为欲望

    把生活看作欲望,往往会同西西弗斯神话把生活看成连续不断的受

    挫联系起来。希腊寓言中的这类形象是坦塔罗斯[Tantalus,坦塔罗斯是

    宙斯之子,因泄露天机被罚永世站在上有果树的水中,水深及下巴,口

    渴想喝水时水即减退,腹饥想吃果子时树枝即升高](“干着

    急”[tantalizing]一词就来源于此),众神罚他永世被捆在一串葡葡的不

    远处,他老想去接近它,却总是无法得到。这个故事的近代版本是浮士

    德,近代的一些最伟大的剧作都是因他而写的,其中包括英国作家克里

    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诗

    人和英国戏剧中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重要先驱,尤以在戏剧中确立无韵诗

    形式而著称。其最著名的剧本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于1589年所写

    的《浮士德博士》,另一个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歌德的《浮士德》。浮士

    德为了他的欲望而活着,当一个欲望被满足时,它马上就会被另一个欲

    望所替代。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只求“挣钱能

    够养家糊口”的人最后会发现,他其实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又成

    了新的生活目标,直到它被满足为止;但到时又不够了,他发现自己还

    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只好这样无止境地走下去。这并不是说生活就是

    受挫,因为这些欲望通常都能得到满足,而是说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最终获得满足。正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才赋予了生活以意

    义,没有欲望便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活作为涅槃

    与生活是欲望相对立的看法是,生活是不去欲望或克服欲望。弗洛

    伊德在其早期的心理分析著作中,把这称为“恒常性原则”,后来又称之

    为“涅槃原则”。在他看来,生活的目标在于尽可能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

    宁静状态。“涅槃”一词来自佛教,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处于平和状态”。

    佛教的目标是减少我们对于欲望的执著,使我们达到一种没有东西能够

    打扰的宁静状态。佛教徒甚至说涅槃和死亡非常接近(因此,涅槃包含

    一种直面死亡时的镇定),弗洛伊德有时也把他的这一原则称为“求死

    的愿望”。在西方哲学中,宁静的感觉有时会被擢升为哲学活动或沉思

    (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的目标。

    生活作为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指,即使对一个人自身没有任何好处,也要为他人的利

    益而行动。有些人认为他们身处地球,就是要帮助那些处境不如他们的

    人。这种生活观有着非常确定的使命感,对于成功、失败以及应当怎样

    行事也有着相当明确的看法。对于某些人来说,利他主义的生活一定是

    单向的。他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他们并不期待能

    够换回什么;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利他主义的生活是一个普遍的理想,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每个人都会无私地帮助其他所有人。

    生活作为荣誉

    荣誉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的

    希腊人看来,生活本质上是真正做到无愧于集体的期待,在战斗中证明白己,不以任何方式使自己丢脸。这并不是说你不能有不佳的表现:当

    国王把阿基里斯最宠爱的一个女奴从他身边夺走时,阿基里斯像小孩一

    样在帐中生起了闷气。但当他返回战场为其最好的朋友复仇时,他又重

    新赢得了荣誉。对于那些希腊英雄来说,荣誉是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东

    西,如果需要在光荣地死去和不光彩地活着之间做出抉择的话,他们会

    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但荣誉的概念并非仅限于军事英雄。苏格拉底也

    是为荣誉而死的,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牢狱中,为的是表明他重视

    原则甚于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的荣誉概念却并不如此清晰。美国士

    兵当然也是带着荣誉而死的,但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更一般意义上的

    (能够充当生活的指导原则的)荣誉感肯定不像古代雅典那么突出。不

    过我们的确有一种义务感,许多人会说,无论怎样,生活的意义都在于

    尽你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为了上帝、国家、家庭、朋友还是你的雇

    主。

    生活作为学习

    有一种常见的看法是把生活当作一种学习经历。当然,我们为什么

    要学习所有这一切的确是个问题,但至少有些学习本身就是让人满足

    的。也许,这种满足本身就是学习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只要有了什么

    糟糕的经历(比如失恋、由于吸烟被学校开除等等),我们就会把它

    们“记录在案”。有些人感到有必要经历尽可能多的东西:“什么东西都

    要至少试一次”,仅仅是为了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看来,“尽情地

    享受生活”就意味着什么都做一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对于不

    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把生活当作一种使命的人尽情享受生活的

    方式是尽一切可能来实现自己的使命;把生活当作悲剧的人会把这种说

    法理解为相当程度地受苦。时下有一则流行的比喻说,生活是一种“成

    长经历”,活着就是“开发你的个人潜力”。大约两百多年前,这种生活观曾在德国流行过,我们也能在古希腊哲学比如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这

    种说法。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由来已久的答案是,学习出智慧,相应

    地,沉思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的建议。

    生活作为受苦

    我们可以在这里重提一下西西弗斯的故事,他把石头滚上山,换来

    的只不过是石头又重新滚落。我们有时看到生活正是一遍遍地重复,最

    终什么也没有增加。有一个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当她看到自己的牙刷,并且意识到自己今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刷牙时,她自杀了。不错,有

    些事情猛然回想起来,的确是显得没有意义。有时你虽然定出了某个计

    划,但你很清楚不久以后又会把它打破。你第十七次学会了做某样事

    情,但你知道自己一个星期后仍会把它忘掉。你争取高中文凭是为了上

    大学,是为了拿到学士学位,为了进医学院,为了拿到硕士学位,为了

    实习,为了学习外科,为了动手术,为了过你在高中时梦想的生活,但

    你那时年纪已经很大,工作太忙,以致不能享受它了。有些人会以同样

    的方式说,生活是荒谬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加缪认为西西弗斯的

    任务具有荒谬性,但他的生活还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以一种蔑视反抗着

    自己的命运。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伟大的悲观主义者阿图

    尔·叔本华也认为生活是受苦,我们的欲望终将是非理性的和无果的。

    他认为,出路在于通过审美的沉思冥想或禁欲的自我否定达到一种超然

    状态。叔本华的解答类似于古代的斯多葛哲学,这种学说认为,我们的

    绝大部分激情都是非理性的,运用理性的超然智慧可以最好地使我们免

    受它们的干扰。

    生活作为一次投资

    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里,所以我们有时会很自然地把生活看成一桩买卖(“美国人民的主要事务就是做生意”,卡尔文

    ·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872-1933),美国第30任总统,1923年到

    1929年在任]这位有幸当上总统的商人如是说)。以这种方式看待生

    活,是把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作为取得回报而在各种事业中——职业、上

    学、婚姻、孩子——所投入的资本。由于回报的东西并不都那么清楚,所以投资成败的标准颇受争议。一位父亲可能会由于他的儿子决定要当

    一个诗人,而认为他“浪费了自己的才能”(也就是做了坏的投资);而

    儿子却有可能指责父亲“唯利是图”,其实是在背地里打他的如意算盘。

    这则隐喻很容易同它最突出的表现混淆起来,即认为一个人一生赚的钱

    和积累的财产才是检验成功的标准。然而稍加考虑就会发现,这并不总

    是一条可靠的衡量标准。如果一项好的投资要用一个人最后得到的东西

    加以衡量,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非常真切的问题:这种生活之外的东西怎

    么可能是生活的意义?

    生活作为各种关系

    关于爱情、婚姻和友谊,我们还没有谈多少。但在许多人看来,他

    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以及使生活获得意义的显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是身为人类的一员或国家公民那种抽象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个

    人与另一个或另几个人之间达成的非常特殊的关系。因此人们会说,生

    活中真正重要的是友谊或爱情。但值得指出的是,“关系”这个隐喻性的

    术语有一个奇特之处。为什么我们会用这样一个平淡的词来形容如此重

    要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两个人的结合就是两个分离的存在者发生

    了“关系”,而不是先从结合开始思考?的确,我们语言中关于“关系”的

    大部分内容都呈现给我们这样一幅令人难堪的图景,即两个孤独的灵魂

    试图相互“理解”,彼此“沟通”或者“打破壁垒”。然而,另一幅图景是更

    加使人振奋的,即如黑格尔所主张的,我们所有人都业已被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联系了起来。根据这种观点,正是我们之间的距离而非亲密才

    是偏离常规的东西。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网;理想地

    说,生活的意义就是爱。

    PS.生活的意义:选自《传道书》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

    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万事

    满有因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己有的事,后

    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

    空。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我心里察究,如

    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

    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修造园圃,在其中栽种各样花木树;挖造水池,用以浇灌

    嫩小的树木。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后来,我察

    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我转念观看智慧、狂妄和愚眛……我便看出智慧

    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眛人在黑暗里

    行。我却看明有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

    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我

    所以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

    尽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

    ——《传道书》1:2-9;2:1-17;12:13-14(犹太-希伯来《圣

    经》,公元前3世纪,无名氏)

    PS.西西弗斯的神话(加缪讲述)

    诸神处罚西西弗斯把一块巨石不断地推上山顶,石头因自身的重量

    又从山顶上滚落下来。他们有某种理由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既无

    用又无望的劳动。

    如果说这神话是悲壮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如果每

    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他,那他的苦难又将在哪里?今日之工人劳

    动,一生中每一天都干着同样的活计,这种命运是同样地荒谬。

    因此它只在工人有了意识那种很少的时候才是悲壮的。西西弗斯,这神的无产者,无能为力而又在反抗,他知道他的悲惨状况有多么深

    广。他下山时想的正是这种状况。造成他的痛苦的洞察力同时也完成了

    他的胜利。没有轻蔑克服不了的命运。

    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

    福的。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

    PS.阿尔贝·加缪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他是一个直言不讳的新

    闻工作者,在政治上终生采取一种艰难的中立立场,这种立场的一边是激进派和改革旅,另一边是纳粹的严酷统治和殖民地的不公正待遇。他

    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局外人》使其在欧洲一举成名。直到今天,它仍是

    美国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小说之一。加缪的哲学基于他的如下观点:生

    活本质上是“荒谬”的,宇宙永远也不会满足我们对于意义和正义的期

    盼。然而,这样回答并不是说生活就不值得过了,而是我们必须通过反

    抗这种荒谬性,通过拒绝参与世界的这种不公,尽情地享受生活来使生

    活值得过。1960年,他不幸在一场车祸中丧生。

    PS.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

    最沉重的负荷——假如有个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

    的孤寂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

    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

    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而

    且均以同样的斓牛顺序降临……”

    你听了这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

    这个口出狂言的恶魔呢?你在以前或许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时你回答

    恶魔说:“你真是神明,我从未听见过比这更神圣的话呢!”倘若这种想

    法压倒了你,恶魔就会改变你,说不定会把你碾得粉碎。“你是否还要

    这样回答,并且一直这样回答呢?”这是人人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你

    最沉重的负菏!或者,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生,均愿安于现状,放弃

    去追求比这最终的永恒更为热烈的东西吗?

    ——尼采,《快乐的科学》,1882

    PS.《局外人》节选

    [默而索(Meursault)在狱中等待被处决]

    白天,我就考虑我的上诉。我估量我所能获得的效果,从我的思考

    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我总是想到最坏的一面,即我的上诉被驳回。“那

    么,我就去死。”不会有别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谁都知

    道,活着是不值得的。事实上,我不是不知道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关系

    不大。当然喽,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别的男人和女人就这么活着,而

    且几千年都如此,总之,没有比这更清楚的了,反正我总得死去,现在

    也好,四十年后也好。此刻,在我的推理中使我有些为难的,是当我想

    到还要活四十年时心中所产生的可怕飞跃。不过,在设想我四十年后会

    有什么想法时(假如果真要到这一步的话),我尽管把它压下去就是

    了。假如要死,怎么死,什么时候死,这都无关紧要。所以(困难的是

    念念不忘这个“所以”所代表的一切推理)我的上诉如被驳回,我也应该

    接受。

    ——阿尔贝·加缪,1942

    PS.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德国最

    伟大的作家。此外,他还是一个科学家、律师、艺术家、冒险家、物理

    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植物学上做出了重大发现,还就牛顿的物理学写了

    不少文章。从简单的情诗到复杂的鸿篇巨制,歌德的著作实际上涵盖了

    所有文学体裁,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他花费六十余载写成的《浮士德》。

    他曾经主张要“让诗歌讲德语”,后来黑格尔在哲学上继承了他。这两位

    伟人都把自己的著作基于生长的生物自然观,从而与牛顿之后在很大程

    度上占支配地位的机械自然观相抗衡。

    PS.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是德国哲学家。他一生中的大部

    分时间都在攻击基督教和基督教道德,还做出了一些关于女性的尖刻评

    论。他宣称自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并且转而强调生活的审美价值。

    不过,他仍被公认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道德哲学家之一(参见第七

    章)。

    弗里德里希·冯·谢谢(1775-1854)是德国哲学家,19世纪早期浪漫

    主义诗歌的热情支持者和崇拜者。因此,他的哲学罕见地强调了创造力

    的重要性和艺术的中心地位。他所阐释的上帝不仅是一个创造者,而且

    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体大的艺术家,至今仍在通过我们创造这个宇宙。

    谢林是黑格尔最要好的大学同窗之一,他们两人共同发展了他们的哲

    学,直到后来发生争吵而分道扬镳。

    PS.生活的意义:尼采

    在一切时代,智慧的人对生活都做了相同的判断:它毫无用处……

    无论何时何地,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总是同一种腔调——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活的厌倦的腔调……连苏格拉底似乎也厌倦了生活

    ——这表明什么?这指点人们走向何处?——从前人们会说(哦,人们

    确实说了,而且理直气壮,我们的悲现主义者带的头!):“这里无论

    如何有点东西是真的!智者的一致证明了真理。”我们今天还要这样说

    吗?我们可以这样吗?“这里无论如何有点东西是患了病的。”我们这样

    回答。这些历代最智慧的人,人们应当首先就近观察他们!也许他们全

    都不再站得稳?都迟暮了?都摇榣欲坠了?都颓废了?也许智慧之出现

    在世上,就像一只闻到腐尸气息而兴奋的乌鸦?倘若一个人不得不把理性变成暴君,如苏格拉底所为,那么必是因

    为有不小的危险,别的什么东西已成为暴君。这时,理性被设想为救

    星,无论苏格拉底还是他的“病人们”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成为有理性的:

    这是严格规定的,这是他们的狐注一掷。整个希腊思想都狂热地诉诸理

    性,这表明了一种困境:人们已陷于危险,只有一个选择:或者毁灭,或者——成为有荒谬理性的人——无论如何必领理智、清醒、明白,向

    本能和无意识让步会导致崩溃。

    ——《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789KB,5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