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575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4日
第1页
第4页
第20页
第26页
第46页
第118页

    参见附件(3735KB,350页)。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是一本帮助你读懂未来的书籍,书中内容都是由中国经济学家编写出来的,覆盖了最全的经济学内容,能够帮助你对自己将来经济的全局做好控制。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看懂趋势

    我们老了应该把房子卖给谁?

    看透本质

    银行是干什么的?

    看清世态

    拼搏还是拼爹?

    看见问题

    男女比例失调有多严重?

    看出选择

    读大学值不值?

    看向未来

    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吗?

    内容介绍

    这是一座经济学家搭建的思维训练营。何帆把你关切的问题放到时代大局中,以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拆解、辨析、探寻解决方案。学什么专业?换什么工作?我们老了应该把房子卖给谁?银行是干什么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当你居高临下俯瞰大局,看到的将是理论之外的真实世界,是并不完美但千变万化的经济学,它能帮助你更好地把握人生。

    作者信息

    何帆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行行长及学者30人小组(BellagioGroup)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已出版1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该书部分目录

    第一辑 人是理性的吗

    理性: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所知

    理性人假设: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理性人吗

    直觉:为什么我们不用推理也能决策

    知足常乐:做个知足者,不要做最优化者

    助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人非圣贤: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随波逐流:坦然地面对狡猾的情感

    乐观的偏见:最高的境界是自我欺骗

    赢家的诅咒:娶走校花的兄弟,你过得还好吗

    随机性:如何在考试中蒙对答案

    小集团思维:一切城堡在被攻破之前都是坚不可摧的

    移情力:读小说到底有啥用

    第二辑 到底是经济人还是政治人

    政治经济学:一个极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集体行动:小的是有力量的

    既得利益:公牛闯进了瓷器店

    流寇/坐寇定理:为什么人们要喊国王万岁

    中间投票人:站在中间,左右逢源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没有说过自己是最完美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烧脑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零售政治:一次只接待一位顾客

    政治观念: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相信什么样的政治观念

    道德的味道:拉黑,拉黑,直到周围一片漆黑

    部落文化:所有的好人都在我们这里

    民族主义:狂热民族主义为什么会抬头.....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截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何帆著.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9-2335-4

    i.①大… u .①何… in. ①经济学一通俗读物

    IV.① F0-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 2018 ) 第 240726 号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

    DAJUGUAN: ZHENSHI SHIJIE ZHONG DE JINGJIXUE SIWEI

    出版人李声笑

    著 者何帆

    责任编辑程旭

    监 制于向勇秦青

    策划编辑张卉

    营销编辑刘晓晨刘迪初晨

    版式设计张丽娜

    封面设计佳露

    出版发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 010 ) 5941977859417747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10 号望海楼 E 座 7 层

    邮 编100142

    印 刷北京天宇万达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700mm x 995mm116

    印 张 27版 次 2018 年 12 月第 1 版

    印 次2019 年 4 月第 2 次印刷

    字 数360 千字

    定 价58.00 元

    注: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

    海拔3000米的经济学引言

    导读

    理性: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所知

    理性人假设: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 理性人吗

    直觉:为什么我们不用推理也能决策

    知足常乐:做个知足者,不要做最优化者

    助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人非圣贤: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随波逐流:坦然地面对狡猾的情感

    乐观的偏见:最高的境界是自我欺骗

    赢家的诅咒:娶走校花的兄弟,你过得还好吗

    随机性:如何在考试中蒙对答案

    小集团思维:一切城堡在被攻破之前都是坚不可摧的

    移情力:读小说到底有啥用

    导读

    政治经济学:一个极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集体行动:小的是有力量的

    既得利益:公牛闯进了瓷器店

    流寇坐寇定理:为什么人们要喊国王万岁

    中间投票人:站在中间,左右逢源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没有说过自己是最完美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烧脑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零售政治:一次只接待一位顾客

    政治观念: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相信什么样的政

    道德的味道:拉黑,拉黑,直到周围一片漆黑

    部落文化:所有的好人都在我们这里

    民族主义:狂热民族主义为什么会抬头

    导读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家的手

    经济政策:凯恩斯的猫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什么会撤掉梯子赶超战略:计划经济在中国的起源

    M型经济:为什么中国的计划经济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不一样

    温州的故事:南下干部与游击队干部

    制度变迁:农民与国家的博弈

    故事思维:影响经济信心的秘密

    导读

    李约瑟之谜:什么是提问题的最佳方式

    储蓄-投资缺口: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们没有钱吗

    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教育无法促进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贫穷会传染,富裕也会传染

    现代生活:我们所熟悉的现代生活是从何时出现的

    衣食住行:重温带来现代生活的衣食住行革命

    黄金时代:1920—1970年间的“大跃进”

    不破不立:为什么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新经济幻觉:电比电子计算机更重要

    未来风险:经济增长遇到了 “顶头风

    长期停滞:如何生活在一个经济增长率放慢的时代

    导读

    指数型增长: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超新星:来自云端的超新星

    大数据:为什么说天才数学家谢顿是错的

    数据隐私:你的一生,分分秒秒都已被监控

    人工智能:未来的工厂里只有一个人,一条狗

    技术失业:谁来帮助求职者

    唯快不破:为什么游击队能够战胜正规军

    新的旧思想:100多年前,马路上跑的都是电动车

    旧的新思想:有能帮你获得心灵平静的可穿戴设备吗

    旧的旧思想:为什么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皮浪主义:做一个积极的怀疑主义者

    导读

    全球化的历史:这些年我们追过的全球化

    贸易收益的分配:经济学家关于自由贸易的两套说法贸易与政治:资本、劳动和土地的博弈

    贸易和平论:对外开放能带来世界和平吗

    惊险的一跃:对外开放能带来经济增长吗

    资本管制:要不要实行资本账户自由化

    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吗

    三难选择:经济全球化的政治三难选择

    门户政策:墙与门

    导读

    财富鸿沟:不平等?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库兹涅茨曲线:从长时段看不平等

    1%和99%: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一个台阶上

    不平等的痛苦:收入不平等伤害了谁

    自由与民主:纠正收入不平等是不是就破坏了市场经济

    穷人的美德:穷人该怎么办

    富而不骄:富人该怎么办

    拉斯蒂涅的选择:拼搏还是拼爹,看你身处什么时代

    导读

    生育决策:你愿意生几个孩子

    计划生育:假如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性别比:男女比例失调有多严重

    丈母娘房价假说:性别比与高房价

    房价的长周期:等我们老了该把房子卖给谁

    教育投资:读大学值不值

    自主学习:打开大学生活的正确方式

    老龄化: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人口格局:未来的全球人口

    导读

    房地产危机:美国经历的第一次房地产泡沫

    金本位制:为什么凯恩斯说金本位是一种野蛮的制度

    银行危机: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被挤垮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历史的教训:活学活用历史篇广场协议:告诉你1985年广场协议的真相

    美元霸权: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金钱政治: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认识货币和金融

    导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假如你是一位圣马力诺公民

    犬牙交错:为什么河南和河北不是沿黄河划界

    以攻为守:俄罗斯为什么一定要对外扩张

    地理的囚徒:巴基斯坦是不是塔利班的好朋友

    海防与疆防:中国能不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进攻性与防御性武器假说:矛和盾的军备竞赛

    展望未来:新的地缘政治游戏

    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代后记)海拔3000米的经济学

    世界上最繁荣的地方,大多都在接近海平面的陆地上。这里有港口、 沙滩,也

    有城市、村庄,平畴千里,阡陌纵横,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正是因为大

    部分人都生活在接近海平面的地方,所以我们习惯了这里的气压。如果离开海平

    面,向海拔更高的地方攀登,大概到了海拔两三千米的地方,我们就会隐隐感到不

    适,岀现高原反应。

    海拔3000 米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并不是地球上最高的地方,距 离世界的

    峰顶还很远。这里甚至和珠穆朗玛峰山脚下的大本营比都还差一大截。珠穆朗玛峰

    南侧的大本营在海拔 5000 多米处,而北侧的大本营则在海拔 6000 多米处。不过,这

    里距离海平面附近的繁华世界也已经很远了。极目四望,土薄风大,你很难看到茂

    密的森林,只能找到紧贴着地面生长的杂草,稀稀疏疏的灌木,以及一块一块的苔

    薜。这里也没有什么让人惊艳不已的美丽风光,反而会让人感到一种不可言状的压

    抑与寂寞。

    大多数经济学科普读物为你介绍的是海平面的经济学。你能够领略到 经济学的

    多姿多彩、光怪陆离,也会很快体会到经济学的舒适方便、服务周到。正如靠近海

    平面的世界里,繁荣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也不怀疑海平面的经济学在大部分情况下

    都是适用的。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局限于海平面附近,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平

    地上,就无法居高临下,看到不一样的景色。

    2016年 9 月至 2017 年 9 月,我在“得到”开设了专栏《何帆大局观》。 总体而

    言,我在这个专栏里为大家介绍的也是经济学科普知识,所不同的是,我带着大家

    来到了海拔 3000 米的地方,让你有更开阔的视野,往上看能看到耸立云外的雪峰,往下看能看到星罗棋布的城镇和村庄。我们不敢妄言,到达海拔 3000 米,就到了经

    济学的顶峰,这里距离经济学的峰顶还远得很呢。但这也不是你熟悉的世界,这里

    更加荒凉、枯燥,很容易让你感到不适,就像在高原上缺氧一样。从这一年的专栏

    文章里面,我选出一部分结集出版,就是你手中的这本书。

    你不一定想过要攀登经济学的珠峰,你也不必要扎根于高原,放弃 海平面世界

    的繁华。但是,来到海拔3000 米的高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感受一些不一样

    的思想,是一种值得拥有的经历。牛顿力学对不对?在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世界里,牛顿力学大多 是适用的。

    但是,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并没有穷尽整个宇宙,你应该知道还有相对论和量子力

    学的世界。同样,你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科书经济学的了解。这个世界在变化,经济学也在变化。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很多经济学家对自己的学科产生越

    来越多的不满。这是一件好事。当经济学家志得意满地到处开疆拓土,扩张经济学

    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时候,反而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当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反思

    和自我批评之后,这个学科进步的速度才会更快。

    我不会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什么才是完全正确的答案。在我看来,所 有的经

    济学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It depends (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是一种典型

    的狐狸型学者的风格:处处留意,事事好奇,左右互搏,前后游移。我不是来满足

    大家的好奇心的,而是来激发大家的好奇心的。引言

    不上经济学家的当

    我最崇拜的女性经济学家是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 ) 夫人。她是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 的学生,开创了垄断竞争理论,曾经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 Paul Samuelson ) 有过一场关于资本是什么的大辩论。她思路敏捷,辩才无碍。要

    不是当时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有性别歧视和政治偏见,琼?罗宾逊夫人应该是当之无

    愧的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讲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她说:“学习经济学不 是为了知

    道关于经济问题的一堆现成的答案,而是为了避免被经济学家欺骗。”以我在经济

    学界潜伏多年的经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经济学家经常会欺骗大家。

    前段时间在日本调研的时候,有个朋友跟我聊天。他说,骗子的境界 也有高低

    之分:低级的骗子是非要诱骗你相信他说的,其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高级

    一点的骗子是先骗自己再骗别人,骗得自己都相信了,再来说服大家,往往极具说

    服力。

    有很多“江湖经济学家”是第一种低级骗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 没有学过经

    济学,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学,或是学过经济学,但不关心经济学的逻辑,他们唯一

    关心的是你想知道什么,然后就好对症下药,请君入瓮。这一类骗子,我就不再提

    了,只要你们稍微动动脑子,有一点点经济学的常识,就能识破这种骗术。

    我们要提防的是第二种骗术。这些经济学家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 观念。为什

    么说这些经济学家会“骗”大家呢?他们不是真的想骗大家,而是坚信只有自己的

    理念才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他们要“启蒙”大家。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

    误,何况经济学家已经往前走了不止一步。

    经济学家形成了一个纪律严明的“部落”,在“部落”的内部严厉惩 罚任何离

    经叛道的观点,对外则不断地“侵略”。有人说这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即经济

    学认为自己能够提供所有社会现象的唯一正确的解释。这有点像美国在全球推销自

    己的民主、自由理念。我最早接触经济学的时候,经济学是灵动而机智、好奇而天真、友善 而幽默、质朴而上进的。现在的经济学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傲慢轻狂、拘谨冷漠、乏味世

    故。这不是我起初热恋的经济学。

    当然,跟其他的学科相比,经济学有着非常强的自我批判精神。你能 够搜集到

    一大筐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这些笑话大多是经济学家自己杜撰的。能够自嘲,说

    明经济学还是心理健康的。很多经济学家也对传统的理论不满意,有各种各样的研

    究试图修正原有的理论,或是探索新的方法和领域。地火正在燃烧,遗憾的是,这

    些创新在经济学部落内部仍然受到排挤,而在经济学部落外部则并不为人所知。

    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反思和叛逆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接触一种更有生 机和活力

    的经济学,一种有趣也有温度的经济学。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学经济学,你跟我讲这么多经济学干什么? ” 要是你

    不学经济学,避开经济学家,是不是就不会上当了呢?不是的,你会更容易上当。

    .琼?罗宾逊夫人的老师凯恩斯说过:“无论是对是错,经济学家与政 治哲学家

    的观念都比常人所理解的更有力量。一般注重实务、自以为不受知识分子影响的

    人,往往都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只聆听来自心中妄想的掌权狂人,正是从

    多年前的某个三流学者的学说中提炼其狂想。”

    第一辑导读

    ·你在海平面看到的经济学

    经济学告诉你,人都是理性人,每个人根据自己能够掌握的信息和资 源,寻找能够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

    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不按照最大化原则行事的企业和个体,都将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被淘汰。由于每

    个人都能够理性地找到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所以政府没有必要干预个人的行为。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在追

    求自己的私利,但在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追求私利的个人行为反而能带来互利共赢的

    和谐结果。

    ·你在高海拔看到的经济学

    人的感知器官和认知模式是不完善的。在大部分日常决策中,我们是靠 直觉而非理性做出判断。事实上,如果我们真的是按照经济学所说的那样,一切决策都要追求最优化,反而会更容易感到后悔、沮丧。人确实有自

    私自利的一面,但人性远比经济学所设想的更为复杂,更为丰富多彩。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会和狡猾的

    感情共存,我们还需要共同建立一种社会机制,能够尽可能地把人的善良意愿释放出来,同时遏制每个人仅仅追

    求自我利益的冲动。如果我们把人性想得最坏,就会得到最坏的结果。

    ·本辑导读

    《理性: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所知》讲到,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 设原本是为了建模更为方便,因为这

    一假设背后的数学模型就是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但是,当理性人假设变成一种信仰之后,我们会产生偏执的傲

    慢,这种傲慢反而会陷我们于无知。

    《理性人假设: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理性人吗》讲 到,经济学内部正在出现一场静悄悄的

    革命。行为经济学承认人并非完全理性,这就像哥白尼发现地球并非是宇宙的中心一样。行为经济学和其他学科

    告诉我们,我们有很多与生俱来的缺陷,我们易于冲动,难以自控,时常懊悔,有时也会欺骗,市场经济也不是

    完美的。承认这一点,不会让我们变得自暴自弃,而是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谦卑和诚实。

    《直觉:为什么我们不用推理也能决策》讲到,我们的认知系统分为 系统1 和系统 2 。系统 1 依靠直觉和本

    能,反应速度快,但有时会出错。系统 2 依靠逻辑和推理,反应速度慢,但准确率更高。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嫌

    弃系统 1 。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相信和尊重自己的直觉。系统 1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运转了数百

    万年,而系统 2 只是最近才开发出来的。

    《知足常乐:做个知足者,不要做最优化者》讲到,有些人一定要寻 找最优的结果,有些人则选择差不多

    就好。常言道,知足常乐,和知足者相比,最优化者往往事后更容易后悔,生活满意度更低,更容易有抑郁的倾

    向。

    《助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讲到,我们不能对个人的选择横 加干涉,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但

    同时,通过稍微做些调整,我们就能影响人们做决策的过程,并引导他们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这种做法被

    称为“助推”,这是在自由圭义和专制主义之间找到的一种微妙平衡。《人非圣贤:不要轻易考验人性》讲到,人的行为不是由其所谓的 本质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环境会影

    响人的行为。我们往往律己很宽,待人很严,不妨多做些换位思考。想要设个局去考验别人的做法是非常愚蠢

    的。

    《随波逐流:坦然地面对狡猾的情感》讲到,我们的情感可以控制, 却无法根除。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坦然

    接受各种狡猾的感情,了解情感和理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这样才能减少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乐观的偏见:最高的境界是自我欺骗》讲到,我们往往会盲目乐 观,但有趣的是,人类常常是靠着这种

    自我欺骗不断进步的。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你觉得自己行,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最终可能真

    的成功了。所以,要想成功,首先要做出已经成功的样子。

    《赢家的诅咒:娶走校花的兄弟,你过得还好吗》讲到,在竞拍的时 候出价最高的人往往得不偿失。这看

    起来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竞拍者不知道标的物的真实价值,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赢家过于自负。如果抱着志在必

    得的心态,最终的结果反而会不如人意。

    《随机性:如何在考试中蒙对答案》讲到,随机性到处都是,而且看 似简单,但人很难掌握真正的随机

    性。我们越是想表现得随机,就越不像随机。比如,出题老师就常常露出破绽。掌握随机性的秘密,可以帮助你

    在考试中有更高的概率蒙对题目。

    《小集团思维:一切城堡在被攻破之前都是坚不可摧的》讲到,假如 我们是一群人决策,会更难做到理

    性,因为我们会相互影响。如果一个团队里允许不同的声音,.时刻保持警醒,集体的智慧会大于个人;但如果

    一个团队里不允许异见,那么,团结起来只能犯一个更大的错误。

    《移情力:读小说到底有啥用》讲到,严肃小说往往会“悬置”道德 判断,带你体察人性在幽明之间的微

    妙和复杂,帮你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内心感受。移情力是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培养领导力的必修技能。理性: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所知

    ·理性人假设也就是最优化决策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也就是说,知道自己有 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是,这是有病,药不能停。老子说得多好啊。不

    过,2000 多年前能看清的道理,到了最近 200 年,我们却看不清楚了。

    17至 18 世纪在欧洲发轲的启蒙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想,启蒙 运动让一些

    当时看来是异端的观念变得深入人心。理性、进步、民主、科学、平等、自由,都

    变成了不证自明的真理。这场运动启发了民智,唤起了民众的觉醒,其积极意义自

    然不容低估;但过犹不及,启蒙运动推崇的这些理念,如果不再经受推敲和批判,就会变成新的迷信、新的桎梏。

    经济学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很自然地,经济学会推崇理性。经济学 最基本的假

    设,即经济人假设,又经常被称为理性人假设。这种理性人假设,本来不过是一种

    研究的方法,说白了就是最优化方法。经济学家不是唯一用最优化方法的,工程师

    们更早地就学会了这种方法。经济学家是跟着工程师依葫芦画瓢,学会的最优化方

    法。所谓的最优化方法,无非就是在约束条件下求极值。企业怎么算出利润最大

    化,或是成本最小化,消费者怎么算出效用最大化,都是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从直觉上看很简单,从数学上看也很简洁,因此经济学家很 喜欢,而

    经济学爱好者也会觉得很在理。如果是简单的日常决策,比如到饭店点餐,不就是

    先看看自己的钱包有多鼓,再想想自己爱吃啥,然后做出最优决策吗?

    ·传奇学者西蒙的启发法”

    但是,人真的是这样决策的吗?很多决策过于复杂,超过了我们的 认知和计算

    能力,非要去求出最优解,会把我们自己折磨死的。学术界的传奇人物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 ) 很早就说,人是有限理性的,而有限理性的个体在决策的时候,会

    更多地使用“启发法”( heuristics), 追求的也不是最优解,而是差不多就行的结果。

    西蒙的洞见在经济学界没有引起太多的响应,经济学家给他发了个诺贝尔奖,然后

    把自己的模型稍微修改了一下,就说,西蒙担心的问题我们都已经在更复杂的模型里解决了。倒是在其他领域,比如管理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西蒙的观点

    启发了无数后来人的思想。西蒙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创始人之

    一。如今,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卡耐基梅隆大学已经成为一个圣地。西蒙的经历告

    诉我们,如果你对经济学家提出批评意见,多半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听得进去的。

    与其跟经济学家扯皮,不如自己再去开创一个新的领域。

    我推荐大家去更多地了解一下西蒙教授提出的“启发法”。所谓的 “启发

    法”,就是当我们无法求出最优解,或是求最优解太费时费力的时候,解决问题的

    方法。经济学的最优化理论追求的是康庄大道,但“启发法”走的却是认知的幽

    径,看起来康庄大道更加笔直,但先到达终点的可能是迂回曲折的林中小道。

    什么是“启发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说的“试错法”就 是一

    种“启发法”。先不管不问,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障碍就绕过去,犯了错误就改

    正。在经济学的最优化模型中,决策者需要把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来,才能计算出

    最优解;而在“启发法”里,如果你有意地忽略一部分信息,反而有可能做出更准

    确的判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拇指法则”,即简单地凭经验来做出判断,也

    经常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决策方法。

    从西蒙的有限理性和“启发法”出发,可以到达另一个辽阔的新天 地,即行为

    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鼻祖特沃斯基(AmosTversky) 和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 接

    过启发法的衣钵,更深入地探讨了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决策模式。

    ·当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之后

    从西蒙到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经济学家给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 看到更为

    广阔的世界。但这种体验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的。

    打个比方来说,在哥白尼之前,人们一直相信“地心说”。“地心 说”符合人

    们的常识,接受起来更容易。“地心说”不仅是一种天文学的理论,也是一种信

    仰,它让人们感到自己很重要,满足了人类的虚荣心。还有一个微妙之处在

    于,“地心说”其实很复杂、很精妙。到了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的时候,“地心

    说”在托勒密手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行星在一个小的圆形轨道上运动(即所谓

    的本轮),而本轮的中心又在一个被称为“偏心均轮”的大圆形轨道上运动。地球并

    不是在均轮的中心,而是在略微偏离中心的一个点上。在很长时间内,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预测能力很强,当然,也有岀现偏差的时候。每当出现了偏

    差,“地心说”的支持者们就把模型搞得更复杂一些,加进去更多的“本轮”。哥

    白尼的“日心说”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革命,哥白尼用的术语跟托勒密差不

    多,也是本轮、均轮什么的,他也相信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圆形,后来人们才发现,天体的运行轨道其实是椭圆形的。

    理性人假说符合我们的直觉,也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它让我们相 信,自己的

    所有决策都是经过理性的选择做出的。所以,我们是不会错的,我们自己的事情自

    己搞定,不需要别人插手。从知识上讲,理性人假设发展出了一套精妙的模型,而

    且可以搞得越来越复杂;实际上,很多主流经济学家确实自认为已经把西蒙的批评

    都解决了,凡是西蒙担心的,经济学家都能在最优化模型中搞定:不就是再增加一

    些小的“本轮”吗?

    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所知。正如美国作家阿蒂莫斯?沃德 (Artemus Ward )

    说的:“令我们深陷困境的不是那些我们不懂的事情,而是那些我们自以为理解的

    事情。”

    链接阅读:赫伯特?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性人假设: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 理性人吗

    ·特沃斯基,你没有搞明白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支持理性人假说的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 (Michael Jensen) 遇到了支持行为经济学的心理学家特沃斯基。开完会,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詹森教

    授很会讲笑话。他先讲了一个关于他太太的笑话。詹森说,她太太买了一辆昂贵的

    汽车,却因为担心剛蹭,从来都不开。大家哈哈大笑。詹森又讲了自己学生的故

    事。在课堂上,他们连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都无法理解,闹了很多蠢笑话。大家又

    哈哈大笑。

    特沃斯基趁机问詹森:“如果你觉得身边的人都无法正确地做出哪怕是 最简单

    的经济决策,为什么在研究中要假设他们都是完全理性的天才呢? ”

    特沃斯基觉得自己将了詹森一军。詹森面不改色,他不慌不忙地说: “特沃斯

    基,你还是没有搞明白。”

    让我先把背景给大家介绍一下。主流经济学假设人们都是理性人。如 果你是个

    消费者,就不会乱花一分钱。广告、推销员、“双11” ,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如果

    你是个生产者,每一分利润你都要赚。决策失误、一时冲动、错失良机,对你而言

    根本不可能发生。你是天才,你是神。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

    的决策一定会导致所有的资源都得到最优的配置,因此,市场经济是完美的。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大家熟知的《思考,快与慢》 的作者卡

    尼曼就是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卡尼曼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

    奖,这是极为罕见的。特沃斯基是卡尼曼的合作者,他去世得早,要不然他也能一

    起获奖。特沃斯基的聪明是出了名的。学术圈里有个笑话说,你越早意识到特沃斯

    基比你聪明,你就越聪明。行为经济学的想法和理性人假设背道而驰。他们证明

    了,在很多情况下,人的行为并不是理性的。

    ·台球选手不需要知道空气动力学

    詹森会如何反驳特沃斯基呢?我猜,他首先会搬出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 o 米尔 顿?弗里德曼

    是货币主义大师,也是公认的最令人生畏的辩论对手。他思维敏捷如电,言辞咄咄

    逼人。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很长时间内,是主流经济学,尤其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大祭

    司,也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辩护人。

    弗里德曼曾经举过职业台球选手的例子。他说,人们之所以是理性 人,不是因

    为他们真的理解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而是因为他们本能地会按照经济学理论的逻辑

    行事。台球职业选手在击球的时候,并不需要把计算进球路线的数学公式在头脑中

    都演算一遍。棒球手在投球的时候,也不需要知道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同样,你在

    购物的时候,并不需要知道“预算约束” “斯拉斯基方程”这些玩意儿。你在经营

    企业的时候,也不需要为“规模报酬” “古诺模型”这些东西操心。

    弗里德曼成功地说服了他的同行。经济学家都认为自己智商很高,所 以就认为

    别人的智商也应该和他们的智商一样高——这是典型情商低的表现。在现实中,不

    是每个人都像职业台球选手一样挥洒自如,我们更像是刚刚站在台球桌旁边的菜

    鸟,动作笨拙、毫无头绪。

    ·马有几颗牙齿?

    20世纪 40 年代,有个美国经济学家干了一件让同行很惊讶的事情,他 居然写信

    给制造业企业的经理,询问他们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按照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说法,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要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定价。所谓边际

    成本,就是再多生产一个产品新增加的成本,所谓边际收益,就是再多生产一个产

    品新增加的收益。要是按照这样的原则,企业必须不停地改动产品的定价,但事实

    上,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大部分时间考虑的并不是产品的价格变化,而是能卖出去多

    少产品、怎样开发出新产品。

    有个笑话可以奉送给经济学家。一群德高望重的教士在讨论马有几颗 牙齿。他

    们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忽然,有个年轻人提议:要不,找一匹马来,把它的嘴掰

    开,数数有几颗牙?他的建议激怒了所有的教士。怎么能想出如此粗俗不堪的办

    法!大家把这个年轻人赶出了教堂,继续讨论。讨论的最后结果是:这个问题暂时

    无法得到圆满的解答,只能尊重各家有各家的观点。(马到底有几颗牙齿呢?文章结

    束的时候告诉大家答案。)詹森也可以搬出另一位经济学家,即阿尔奇安(Armen Alchian ) 的解 释。张五常

    把阿尔奇安翻译成艾智仁。张五常经常夸奖阿尔奇安有眼光,能慧眼识天才,证据

    是阿尔奇安总是极力夸奖他。阿尔奇安有篇论文,是《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

    论》(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Theory ), 这是经济学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

    的论文之一。

    阿尔奇安的观点是,价格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是 的,我们在

    生活中能够看到很多懵懵懂懂的消费者、毛毛躁躁的生产者,他们未必按照经济学

    的教导行事。但是,不按经济学的教导,消费者不能得到效用的最大化,企业不能

    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人在经济生活中都是“输家”,很快就会被严酷的竞争淘

    汰。所以,不必去数马的牙齿,因为你可能会数到一匹多长或少长牙的马。只有一

    两个反例动摇不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理论的信仰。

    我就是一个懵懵懂懂的消费者,为什么市场竞争还是没有把我淘汰掉 呢?如果

    不按边际定价的企业都会被淘汰掉,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样本:一批是破产了

    的企业,一批是还在经营的企业,它们应该有很大的差异。到现在为止,没有经济

    学家能够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已经破产的企业和还在经营的企业到底有什么本质

    的差别。

    ·为什么会有第五大街?

    再回到弗里德曼。弗里德曼说,衡量理论是否是正确的,不能看其假 设是否符

    合现实;理论是否成立,要看其预测能力强不强。物理学家把物体想象成一个质

    点,数学家让我们想象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这些假设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画地

    图的时候,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平面,这也是荒谬的。我们不应该对假设是否符合

    现实吹毛求疵,你要看这些理论的解释力。

    应该承认,理论都是要有假设的,假设都是要对现实进行抽象的,但 经济学是

    否真的像弗里德曼说的那样有解释力呢?这是值得怀疑的。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

    发之后,英国女王问,为什么这么多经济学家,就没有一个预测出金融危机呢? 一

    大堆经济学家马上跑出来,耐心地告诉女王,我们的理论是没有错的,错的是现实

    世界。

    我曾经在纽约做访问学者,办公室在第三大街。上下班的路上,我会 路过第五大街。街道两边的橱窗以及建筑物的墙上,都是各种广告。如果按照经济学理论,第五大街是不应该存在的。我们应该是全知全能的,广告诱惑不了我们,广告行业

    早就该灰溜溜地破产T 。

    到底是谁错了呢?

    我会一层层为大家揭穿经济学家的谎言。我们会讲到:第一,经济生 活中,人

    们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第二,人们之所以不能完全理性,是因为我们的感知、判

    断、决策和记忆都受到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而负责我们认知的器官是有“缺

    陷”的;第三,这些缺陷其实未必是坏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

    本能的东西,比如直觉、厌恶感、嫉妒心、拖延症,这些东西的本意是想在特定的

    情境下保护我们。

    托勒密相信地心说,哥白尼相信日心说,而后来的天文学发现宇宙并 无中心,地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知道自己不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变得自暴自弃了

    吗?没有,我们变得更加谦卑和诚实。主流经济学告诉我们人是理性的,行为经济

    学和其他学科告诉我们,人不是完全理性的;我们有很多与生俱来的缺陷,我们易

    于冲动,难以自控,时常懊悔,有时也会欺骗。知道自己不再是完全理性的,市场

    经济也不是完美的,我们会变得自暴自弃吗?不会的,我们会变得更加谦卑和诚

    实。即使我们无法通过理性选择做出最优决策,也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得到幸福和自

    由,相反,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学会拥抱理性之外的直觉和本能,反而能够让

    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平静。

    最后,让我告诉你马有几颗牙齿。未成年的马有24 颗乳牙。成年公马 有 40 颗

    牙,成年母马有 36 颗牙。这是我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里找到

    的答案!

    链接阅读:理查德?泰勒(RichardThaler), 《错误”的行为》,中信岀版社。直觉:为什么我们不用推理也能决策

    ·系统 1 和系统 2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到,人的大脑中有两套系统,他将之 称为系统

    1 和系统 2 。系统 1 的运行是无意识而快速的,它依靠的是本能与直觉,处理问题的速

    度很快,但也经常会岀现系统性的偏差。系统 2 的运行是缓慢的,它需要我们努力地

    调动自己的逻辑和计算能力,寻找事物内在的统计规律,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

    断。它出错的时候较少,但最大的缺点是运转速度太慢。

    系统1 和系统 2 的划分已经广为人知。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请赶快 去买一本

    来读。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当我们了解了系统 1 和系统 2 之后,该如何更好地

    协调这两套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某一类事情交给系统1, 而把另一类事情交 给系统 2, 在

    两个系统之间不断转换。但事实上,系统 1 和系统 2 往往会同时上班,而且给出的判

    断截然不同。这时候,我们该信谁呢?

    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吗?既然系统1 只凭直觉,而且会出系统性的偏 差,害我们

    不浅,当然是要更相信系统 2 。通过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跟没有

    文化的系统 1 说拜拜。

    这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当然要对系统1 更加警惕,防止系统 1 误导我 们。但

    是,系统 1 误导我们的时候,往往系统 2 也会跟着起哄。也就是说,系统 1 先犯了错

    误,但系统 2 不仅没有像中纪委那样查出来系统 1 的错误,反而成了系统 1 的辩护律

    师。系统 2 负责进行判断和选择,但它会认可系统 1 形成的观点和感觉,或将这些观

    点和感觉合理化。司马迁说商纣王是“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其实我们每个

    人都当得起这句“表扬” O

    ·系统 1 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再说系统1, 虽说系统 1 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系统性的偏差,但从长时 段,也就是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错误是情有可原的。比如,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轻信

    呢?因为和不信相比,轻信能够增加你的生存概率。当你是一个原始人的时候,草丛中忽然发出声响,可能是藏着一只狮子,也可能只是一阵风,你该相信有危险,还是不信呢?轻信的结果,最坏也不过是跑了半天回头一看,是一场虚惊。而不信

    的结果,就可能是被狮子叼走当了早餐。

    系统1 是我们许多错误的原因,但也是我们许多正确做法的原因。 我们的想法

    和行动通常由系统 1 指导,是当机立断的。比如,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 Gary Klein )

    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栋房子的厨房着火了,消防队员急忙赶来,马上用水龙头浇

    厨房的火。队长突然喊道:“全部撤退!”大家刚撤出来,厨房的地板就轰然塌陷

    了,原来火源并不在厨房,而是在地下室。队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不妙。

    事后想想,他才意识到,厨房里的火并不大,但他的耳朵却感觉特别烤。伟大的运

    动员都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系统 1, 而非系统 2 。

    成亦系统1, 败亦系统 1 。之所以会有系统 1, 是因为我们人类的感知 和思维系统并

    不完善,我们的视觉有盲点,记忆很凌乱,所以需要潜意识去编出来一套故事,用

    故事支撑我们的不完善的感知。我们的视觉系统用的“摄影器材”很差,但“后期

    剪辑”的技术很好。我们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能够记得比较清

    楚,但在细节上是记不住的。当人们去回忆细节时,哪怕他们的意图无比真诚,也

    会在不经意间捏造事实,而且他们总是会相信自己捏造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不

    鼓励大家去读传记,尤其是自传的原因。传记看起来真实,其实经不起考证。相

    反,小说听起来荒诞,却能真实地刻画出人性。真的可能是假的,假的反而是真

    的。

    没有系统1, 我们寸步难行。我们每天需要感知的事物、需要做出的 判断和需要

    决策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应付这一切似乎很轻松,那是因为大部分的决策都外包给

    了系统 1 。系统 1 帮助我们处理了大量的信息流,它依靠的是数千年、数百万年甚至

    更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积累的记忆。有意识的理性思维似乎会让我们做出不太满意

    的决定,就好比我们有意去想如何骑自行车,有意想要自然的微笑,效果却往往不

    及无意识行为的效果。

    ·系统 1 、系统 2 和系统 3

    当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时候,很多科学家都不屑一顾,认为这 是一种伪

    科学。弗洛伊德学说的问题在于,它很难被证伪。弗洛伊德有很好的直觉,但他的

    观点更多地来自自己的感悟,而非科学论证。随着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逐渐明白,在意识的岛屿之外,有浩瀚的潜意识的海洋。卡尼曼所说的系统1, 是在漫长

    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认知方式。对这套认知方式,我们不能菲薄和

    藐视,反而要有更多的敬畏。我们为什么会健忘?我们为什么会拖延?我们为什么

    会忧郁?其实这都是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要相信

    和尊重自己的直觉,这是进化送给我们的造福祉。这套系统已经运转了数百万年,而且成功地保护了我们生存下来,繁衍不息,它让我们不去推理就能决策。反而是

    系统 2 的出现,却是很晚近的事情。人类学会数学才有多久?人类学会逻辑推理才有

    多久?概率论的出现才有多久?所以,系统 2 的运转很慢,也是情有可原的。

    系统1 和系统 2 之间没有一种厚此薄彼的关系,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协调 这两个系

    统。所以我们要了解系统 1, 钻研系统 2, 可能还要开发系统 3 。系统 3 是一种统筹全局的

    哲学方法:它知道什么时候该相信系统 1, 什么时候该启动系统 2 。它不动手,不干

    预,只是坐在扶手椅中,咬着烟斗,笑眯眯地看,乐呵呵地听。

    链接阅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知足常乐:做个知足者,不要做最优化者

    ·无限选择的年代

    在加州门罗公园的德尔格超市,大约有75 种橄榄油和 300 多种果酱在 出售。心

    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超市里摆上一张展示桌,桌上有时放 6 种果酱,有时放

    24 种果酱。那么在哪一种情况下,顾客更愿意过来看看?有 60% 的顾客会在放 24

    果酱时受到吸引,如果只放 6 种果酱,只有 40% 的顾客会驻足。但是,在什么情况

    下,顾客会真的购买这些果酱?如果摆的是 24 种果酱,只有 3% 的顾客看完之后会购

    买,但如果摆的是 6 种果酱,大约有 30% 的顾客会掏钱。商品种类琳琅满目,对顾客

    的吸引力更大,但选择太多了,又让他们不知所措,反而会减少消费。种类太多,对商家和消费者都不利。

    我们突然进入了一个选择种类激增的年代。买一杯咖啡,服务生会问 你要什么

    咖啡,美式、意式浓缩(Espresso) 、摩卡、拿铁还是卡布奇诺?如果你点意式浓缩,那你是普通的还是双份( double shots ) ? 这还算简单的。如果你去买牛仔裤,那你是

    要买直筒的、瘦身的、宽松的、高腰的、中腰的、低腰的、阔腿、喇叭、还是街舞

    裤型?天啊,我只是要买一条能穿的普通的牛仔裤,但是,对不起,没有普通的牛

    仔裤这种款型。你去买基金,基金的种类五花八门。你上大学去选课,好的大学能

    开出的课程名称足有一厚本。这么多的选择,到底该怎么办呢?

    ·最优化者和满足者

    你怎样选择,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一种人是最优化者,他们很 像经济学

    家讲的理性人。最优化者的特点是总要确保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最佳选择。可

    是,怎样才能知道哪一个选择是最优的呢?你只能把所有的选项一一试完。选项越

    多,这样做的难度就越大。另一种人是满足者。满足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会去

    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得到之后就立刻收手。满足者的行为模式更像赫伯特?西蒙

    所描述的。以找对象为例,有的人要把所有的候选人都挑一遍,生怕错过了最好的

    选择。有的人,比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妻子芭芭拉,16 岁时遇到了老布什,两人

    一见钟情。多年后,芭芭拉告诉家人,自己嫁给了曾亲吻过的第一个男人。他们一

    起生活了 70 多年,伉俪情深,一起去看美式橄榄球赛,还被抓拍到深情接吻的镜

    头。你觉得哪一种人活得更自由、幸福、快乐?

    与满足者相比,最优化者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反复琢磨,举棋不定。 他们还喜

    欢把自己的选择跟别人的选择做对比。即使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最优化者也更

    容易事后后悔,因为新的选项又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总体来说,最优化者对结果

    总是不那么满意,他们对美好的事物缺乏敏锐的体验,对糟糕的情况也缺乏应对能

    力。在出现了糟糕的情况之后,最优化者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相比之

    下,最优化者的生活满意度更低、更不快乐、更不乐观、更容易有抑郁的倾向,总

    是会陷入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跟最优化者很像的,还有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 和最优化者

    一样不容易满足,对事物的要求非常苛刻。完美主义者经常是艺术家,他们追求一

    种臻于至境的境界,为了磨炼自己的技艺孜孜以求。对自己已经完成的工作,总是

    觉得不满意,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完美主义者的生活受到这种无止境的追

    求的支撑,他们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那么,完美主义者和最优化者的区别在哪里

    呢?完美主义者关心的是过程,他们对结果其实并不在意,最优化者关心的则是结

    果,他们对过程反而常常选择忽视。

    ·为什么追求最优化会让我们更不快乐?

    为什么追求最优化,反而会让我们更加不快乐呢?我们能够感知到的 幸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高尔基

    曾经说过,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小的克制,都会让人感到强而有力。我们看体育运

    动员,感到很美,这种美源于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的自如把握;我们看一幅字,一幅

    画,感到很美,也是因为书法家和艺术家的技艺已经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

    能否有自我控制能力,一是看我们有没有自律的能力,二是看我们所 要面对的

    环境是否太过复杂。现代人的困境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我们

    的自律性又太差。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带给我们的不是幸福,而是放纵;选择带给

    我们的不是更多的自主性,而是焦虑。以美国而论,从20 世纪 60 年代到现在,美国

    人的离婚率翻了一番,青少年自杀率是原来的三倍,暴力犯罪率上升到原来的四

    倍,囚犯人数是原来的五倍,未婚生育的子女是原来的六倍,婚前同居率是原来的

    七倍。自由并不自动地带来解放,而选择更多也不意味着我们会更加幸福。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满足者,而非最优化者。最优化者非常在意机 会成本。经

    济学家告诉我们,有得必有失,每一个选项的价值都不能独立于其他选项。你做出

    一项选择,就必须放弃其他选择,那就是你的机会成本。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

    大,因为不可能有一个选项在所有的方面都优于其他选项。你可以找一个长得帅的

    男朋友,但他可能更花心;你也可以找一个事业成功的男朋友,但他可能很忙;你

    或许会找一个特别顾家的男朋友,但他可能比较木讷无趣。于是,选择的机会越

    多,被选中的选项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我们总是会想,山那边的草更

    绿。

    满足者不同于最优化者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他们不去想那么多,不 要那么多的

    选项。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选项,简单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你会失望吗?会的。但你

    会后悔吗?不会的。所以,智者奉行的哲学是少即是多。你应该学会把精力放在最

    重要的事情上,而减少为了琐事花费的选择时间。比如,你可以规定自己买衣服的

    时候最多只逛两家店,谈男朋友最多只谈五个。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那种期待

    着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唯一一个最爱自己的人的想法,都是言情小说看多了,看傻

    了。好的人生伴侣只需要一个好的毛坯就行,怎么把这个毛坯打磨成美玉,是需要

    在共同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塑造的。

    不要把时间花在对过去的选择的追悔上。从长时段来看,那些都是不重 要的。

    无论你在买新车的时候多么激动,请你放心,两个月之后你肯定不会还那么有激

    情。平平淡淡才是真,自己好才是真好。你无须跟别人攀比,幸

    福并不来自别人的赞赏和羡慕,而在于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每一个想过上真 正

    自由自在、特立独行生活的人,无一例外,内心里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不要把自

    我限制视为一种束缚,恰恰相反,克制才能带来真正的解放。

    链接阅读: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 济行为》,湛庐文化,浙江

    人民出版社。助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拒绝一切干预

    为什么经济学家会如此热衷于理性人假设呢? 一个原因是出于做研 究的考

    虑,如果选择了理性人假设,做模型会更顺手。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即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的选择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个人的

    选择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也就不需要政府出面校正。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

    顿?弗里德曼写过一本书,叫《自由选择》。在他看来,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做出自

    由选择的权利,即使你觉得他们的选择是不对的,也不能横加干涉。

    在一个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者看来,既然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自 然会为自己

    的一切行为负责。比如,如果开车的人不系安全带,骑摩托车的人不戴头盔,那是

    他们自己的选择。政府非要规定大家系安全带或戴头盔,是不会有效果的,大家不

    会听政府的话。如果有人吸毒或是卖淫呢?在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者看来,不管你

    喜欢不喜欢,这也是你无法干涉的。反对吸毒或是卖淫,只会使吸毒或卖淫转入地

    下,反而更难控制,对社会的危害更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吸毒或卖淫合法化。

    我想,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会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政府来规定我的 孩子必须学

    什么知识,这在我看来是非常荒谬的。政府来规定我的饮食搭配,也是我不能接受

    的,即使政府说这样的饮食搭配是更健康、更合理的。但是,跟极端的经济自由主

    义者不同的是,我不相信人们的理性选择都是合理的、对个人最为有利的。每个人

    都可能会犯错误,也很容易做出其实不利于自己的选择,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

    么办?我们是否应该帮助个人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行为经济学家主张给一点点助推”

    2008年,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和法学家卡斯?桑斯坦( Cass Sunstein ) 合著了《助

    推》。这本书很快成了全球畅销书,也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书中提到,我们可以

    采取一种“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方法”,改善人们的最终决策。自由主义和专

    制主义听起来是水火不容的,却能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自由主义是指我们要保留

    人们做出自主决策的权利。温和的专制主义是指,我们可以适当地影响人们做决策

    的过程,好让他们做出对自己更为有利的选择。举例来说,如果政府强制规定人们不能吃垃圾食品,只能吃健康食 品,这就是

    一种粗暴的干预。尽管政府的用心可能是好的,但结果一定很糟。这种粗暴的专制

    主义在现实中随处可见。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呢?比如,我们可以把新鲜的

    水果用更低廉的价格、更方便地提供给消费者,那么,很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

    主动地选择健康食品。这就是泰勒和桑斯坦所说的“助推”。

    吃不吃健康食品,其实还是小事。像养老金计划,不仅对个人,而且 对整个社

    会,都是一件大事。美国的养老金保险制度非常复杂,员工需要在各种五花八门的

    方案中做出选择。正如我们说过的,选择的机会越多,人们越不愿意做出选择。于

    是,很多美国人就放弃了参加养老金保险计划。这一选择对自己不利:因为到了退

    休之后员工的收入水平会下降;对政府也不利:因为到最后还是得由政府埋单。有

    一些美国公司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以前的方案是你要主动选择,才能加入养老金

    计划,如今的方案是如果你不反对,就默认你同意参加养老保险计划。

    泰勒和桑斯坦提出了 “为明天储蓄更多”方案,并得到美国国会中 保守主义

    者和自由主义者的联合支持,这在美国政治中也算是一个奇迹。

    “为明天储蓄更多”是公司为其员工提供的养老金计划。签了这份合约的 员工

    在加薪时,会自动地增加在养老金账户中的储蓄;于是,储蓄率随工资的上涨而上

    升。如果员工觉得存得太多,他们也有选择退出该计划的自由。这一方案没有强迫

    任何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也没有任何欺诈和隐瞒,只是巧妙地把人们的懒惰天

    性和他们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让人们自己做出更有利的选择。

    ·寻找一种中庸之道

    在泰勒和桑斯坦看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要做出小小的调整, 就能极大地

    改变决策的结果。比如,总是会有人把尿尿到公共厕所的小便池外边。但是,如果

    在小便池里刻上一只苍蝇,男士们就会自动地瞄准那只苍蝇尿尿,于是,尿到小便

    池外边的现象减少了80% 。如果你想让人们节约能源,仅仅在墙上张贴一些“节约

    能源,保护环境”的标语是没有用的。如果让每个家庭在收到账单的时候,都能够

    从账单上看到自己的用电量和邻居的用电量的对比,那么,出于“同伴压力”,很

    多人就有更多的自觉性去注意节约资源。这说明,帮助人们改进其行为的最好方法

    是提供反馈。对于是否在政策设计中采用“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方法,我持 谨慎的保

    留态度,因为我们必须先相信政府是无私而善良的,才能相信它们会为了我们的利

    益,帮助我们改善决策。但是,这一方法也在日常生活中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家

    长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发自内心的,为了让孩子和学生做

    出更好的选择,我们是该奉行毫不干预的自由主义原则、粗暴独裁的专制主义原

    则,还是找到一种中庸的“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呢?

    链接阅读:理查德-泰勒、卡斯-桑斯坦,《助推》,中信出版社。人非圣贤: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我们习惯于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好人干好事,坏人干坏事。如果有 人的表现

    不好,那一定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缺乏道德感,而如果一个人是正人君子,我们有

    理由期待他在所有的场合都会言行一致。我们假设人性是不变的,人的行为只能受

    到其本人的理性选择和道德判断的影响。

    事实上,人类的道德行为是十分易变的。无论我们讨论的是遵守信 诺、慷慨助

    人、公平正义,还是嫉妒、猜忌,每个人道德行为的变化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

    期。人们的道德行为,易于受到情景的影响。如果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某种行为给

    我们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容易预测,那么,我们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就会更明显。但

    是,如果外部环境出现了改变,人们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道德不是完全由人品决

    定的,还受到瞬息万变的环境影响;信任不是完全由理智决定的,还受到我们无从

    知晓,也不能完全避免的潜意识影响。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让一群学生从一个教学楼到另一个教 学楼送

    信,途中他们会遇到一个乞丐,向他们求助。同样背景的学生,一个实验组的送信

    任务没有时间限制,他们就会更多地停下脚步,而另一实验组的送信任务时间要求

    更为迫切,这些学生就会匆匆忙忙,根本不去过问乞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

    值得自己花点工夫去帮助。心理学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观察:当人们单独遇到坏人

    坏事的时候,正义感相对会更强,但围观的人们越多,人们反而越不愿意挺身而

    出。

    ·服从到底

    还有一个更为令人不安的心理学试验。著名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 (Stanley

    Milgram ) 曾经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做过一系列试验。他找来很多应试者,让他们扮

    演“教师”,测试隔壁房间的“学生”。如果“学生”答错了题,就要按下开关电

    击“学生”,先从 15 伏电压开始,然后到 45 伏、 75 伏, 逐级升码,直到可能致命的

    450 伏。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问过40 多位精神科医生,让他们猜测 有多少人

    会把电压一直增加到 450 伏,直到把实验做完。精神科医生们说:

    “1%。”只有恶魔才会如此冷血。但是,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有大约 三分

    之二的被试者按下了 450 伏电压的开关。很多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感到极其不舒服,紧张得瑟瑟发抖、大汗淋漓,声音变得结结巴巴,甚至发岀神经质的笑。但是,他

    们还是会服从到底,把实验做完。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发现,男女性别比例对实验结

    果没有影响,种族的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40 多年以来,很多学者重复了米尔

    格拉姆的实验。 40 多年的社会进步会让人们有更多的警醒吗?没有。实验的结果几

    乎一模一样。换言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撒旦。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 ) 是一位冷血的纳粹军官,也是在犹 太人大屠杀

    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艾希曼被美国俘虏,但

    之后逃脱,流亡到了阿根廷。 1960 年,以色列的情报部门查出艾希曼的下落,将其

    逮捕。艾希曼于耶路撒冷受审,并于 1962 年 6 月 1 日被处以绞刑。犹太裔著名政治思

    想家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 以《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的身份,现场报道了这场

    审判。她观察到的艾希曼“不阴险,也不凶横”,彬彬有礼,并用康德的学说为自

    己辩护,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奉公的官员和服从命令的军人而已。艾希曼为自己

    的辩护,是不是听起来非常熟悉?再举一个例子。纽约前州长艾略特?斯皮策 (Eliot

    Spitzer ) 在作为地区检察官的时候曾经因打击卖淫活动而出名,可是,当他掌权之

    后,却成了皇家俱乐部三陪服务的常客。哪一个他更真实?

    ·没有万能公式

    在判断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就连判断自己行为的时 候,我们

    也不能过于自信。你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了解自己。你又制定了减肥计划,恭喜

    了。但能不能坚持下来,你有十足的把握吗?今天的你能够信任一个月之后的你

    吗?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一 群正在减

    肥的人和一群不想减肥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摆了各种各样的零食。一般而

    言,正在减肥的人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制力,不去动桌子上的零食。接下来是第二个

    部分。实验者告诉这些受验者,他们要帮助一家冰激凌公司判断三种新口味的受欢

    迎程度,有三筒冰激凌,请品尝之后告诉实验者,哪一种是你最喜欢的。你没有必要把冰激凌都吃掉才能判断出来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口味,抿一小口足矣。结果呢?

    在第一个部分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人,在第二个部分吃掉的冰激凌更多!

    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这有什么启示?

    第一,对待别人要宽容。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随便考验人性,因 为人性这

    个东西,真的是经不起考验的。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别人的道德水平,而是要学会体

    察人性中的幽明互现之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这

    在现在仍然适用。

    第二,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别人会不守信,你也一样。别人会偷 懒,你也一

    样。别人有时候会情绪失控,你也一样。我们的人性中有追求个人私利和即时满足

    的欲望,对此不必感到羞愧,但我们需要学会增强自己的克制力。意志是需要付出

    努力才能获得的,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一个人如果考虑的长远利益更多,他会更有

    自制力,更容易坚持道德准则,相反,如果总是想着投机取巧,就会朝三暮四,与

    节操成为陌路。

    第三,没有一条万能公式帮助我们识别别人是否值得信任。与所有 的人在任何

    时候都选择合作,并不是最好的策略:你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不要轻易地用人品

    去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合作,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信誉。所谓的信誉,也只是他过

    去的行为的历史记录。但是,过去的历史不代表着他未来能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你

    要问的问题不是“他值得信任吗”,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他有可能会选择合作

    吗”。

    链接阅读:大卫?德斯迪诺(David Desteno), 《信任的假象:隐藏在人性中的背叛 真相》,机械工业岀版

    社。随波逐流:坦然地面对狡猾的情感

    ·为什么急中能生智?

    你亲眼所见,也未必为实,我们的回忆中难免有自我编造的成分。

    你我皆凡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不要过高,也不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去指责 别

    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因为我们的感知和认知系统是有缺陷的,所以会

    乱入一些后期的加工。我们在内省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因为不

    是每个人在所有的时候都能做到足够的克制。一言以蔽之,我们的本能和直觉是有

    缺陷的。

    但是,这种本能和直觉是在至少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 套系统看似

    简陋,经常出错,有时候会死机,但已经经历了漫长进化过程的考验。因此,当理

    性和直觉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相信直觉,随后,我们要让理性去做纪检书

    记,而非辩护律师,仔细地核实直觉可能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即使理性完成了自己

    的审计工作,回过头来,还是要听听直觉的意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错亦是对:直

    觉在用一种很执拗的办法保护着我们。

    比如说生气。加州大学塔芭芭拉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适度生气 的情况下,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会更敏锐。常言道,急中生智。在跟别人吵架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比平日更聪明、反应更迅速?我们的情感和理智经常是相辅相成

    的,如果生气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我们就会更容易生气。观察一下在游乐园里玩

    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如果孩子摔了一跤,他会先看看妈妈在不在身边,要是妈妈

    在身边,那就放声大哭,要是妈妈不在场,他多半会自己拍拍屁股站起来,接着

    玩,等到妈妈回来了再哭不迟。在商业谈判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方表现出受到

    侮辱的愤怒,以此激发自己阵营的情绪,并向对方施加压力,效果往往不错。

    ·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唱纳粹国歌

    再说拖延。我们之所以会拖延,跟家庭和性格有关,但也跟大脑内部 的保护机

    制有关。人们对恐惧和焦虑的反应极其强烈,这是在长期进化中为了生存下来所必

    需的。如果你碰一下自己的手臂,大脑大约需要400—500 毫秒能够感知到这种触摸,但如果你感到恐惧,大脑只要 14 毫秒就能接到信号。从感受到恐惧的脑扁桃

    体,到位于大脑皮层的思维中心,信号要强于从思维中心传到恐惧中心的信号,也

    就是说,我们感知恐惧更容易,但克制恐惧情绪更难。为了避免感到恐惧和焦虑,我们会有选择地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也会采取逃避的办法,眼不见为静。我们越是

    害怕失败,自尊心越低、注意力越分散,越是讨厌被别人委派任务,就越容易拖

    延。

    最后再谈谈从众心理。著名的博弈论专家埃亚尔?温特(Eyal Winter ) 讲过一个故

    事。 1933 年夏天,希特勒刚刚上台,在德国东部的柯尼斯堡的市中心举行了一场大

    型的纳粹集会。温特教授的舅爷是个犹太人,但长得很像雅利安人,从外表看,没

    有人能发现他的犹太身份。温特教授的舅爷岀于好奇,混入了集会的队伍。集会的

    高潮是希特勒本人上台。他狂热地挥舞手臂,发动煽动性的演讲,台下群众如醉如

    痴,高呼“胜利”。温特教授的舅爷先是感到吃惊,然后感到不安,最后发现自己

    不由自主地跟着周围的人一起哼起了纳粹国歌,还跟大家一起为希特勒的演讲鼓

    掌,一起高喊“胜利”。回到家后,他对着家人痛哭流涕,羞愧难当,因为他怎么

    也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跟着大家一起唱纳粹国歌呢?

    我们之前讲过,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为了增加生存的概率,必须要强 化集体的

    认同感。因此并不奇怪,为什么温特教授的舅爷会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为纳粹欢

    呼。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你冒犯一个群体的时候,比冒犯一个个体,更容易

    招致强烈的敌意。

    人会愤怒,会拖延,会有集体情感,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产生这些情 感的初衷

    是为了给我们带来进化的优势。当然,这些情感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可能

    会反过来伤害我们自己。

    先说一个比较小的例子,即人为什么会脸红。按道理来说,当我们感 到羞,愧

    或窘迫的时候,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但我们却偏偏会在这个该死的时候控制不住

    地脸红。达尔文觉得这一现象很有趣,他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用了整整

    一章的篇幅来讨论脸红的现象。他发现,这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之一。对脸红的进化

    论解释是,由于脸红是不由自主的,当一个人脸红之后,就表明他已经承认自己的

    行为是不当的,别人就更容易原谅他。

    ·爱的荷尔蒙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体内会分泌不同的荷尔蒙。一种荷尔蒙是催产 素,母亲

    在哺乳期会分泌更多的催产素,催产素有助于建立更亲密的母子联系。两性在达到

    性高潮的时候也会分泌这种荷尔蒙,因此催产素又被称为“爱的荷尔蒙”。但是,催产素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当催产素分泌过多的时候,会影响到我们识别他人意图

    的能力,我们会变得更加轻信,更容易上当。

    我们体内分泌的另一种荷尔蒙是多巴胺。多巴胺与我们从成功中获 得的满足感

    有关,也激励我们更积极地去面对挑战,但如果多巴胺分泌过多,会导致我们过度

    冒险。比如,在参加拍卖的过程中,每一次当我们没有赢得拍卖的时候,大脑中的

    纹状体区域就会更加活跃,而该区域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是人体分泌多巴胺

    的部位。激烈的竞拍导致我们的多巴胺分泌更多,于是,在下一轮竞拍的时候,我

    们会更加冲动、报价更高,这才有了所谓的“赢家的诅咒” O

    因此,我们的情感可以控制,却无法根除。我有一次看《荒野求生》 节目,英

    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 ) 要从直升机上跳到海里,游到一个荒岛上。贝

    尔告诉我们,最好的路径不是直接朝着陆地游过去,因为那样的话,一波一波的海

    浪会把你冲得更远。最好的办法是随波逐流,顺着波浪的方向游,这样才能迂回地

    到达海岛。我们对待非理性情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更坦然地面对各种狡

    猾的情感,了解它们出现的原因,了解它们在进化中的功能,了解它们与我们的理

    性系统互相影响的机制。如果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情感世界,我们就能更好地减少其

    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乐观的偏见:最高的境界是自我欺骗

    ·回想一下你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下5 年之后、 10 年之后,你会过上什么 样的生

    活,你会想到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幸福和愉快的事情,没有结婚的会想到自己

    的婚礼,没有孩子的会想到自己有了可爱的小宝宝,我们会想到自己更有钱,社会

    地位更高,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周游世界,享受生活。很少人会想象那些不好的事

    情:失业、破产、亲人去世、离婚、生病。

    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自己以往的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刻,你会 想到什

    么?你可能会想到和恋人或家人在一起的时刻,想到站在领奖台上或拿到了录取通

    知书的场景,或是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时候。

    当你畅想未来和回想过去的时候,你的大脑活动是一样的。两个剧本 都是一个

    剧作家写的。大部分人在回想自己生活中最幸福时刻的时候,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画

    面里都有一个自己。你有没有发现不对头的地方?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你不可

    能自己看见自己。这说明,我们的记忆并非像摄像机一样,只是忠实地记录过去。

    记忆最重要的功能是编故事。人是需要故事的,尤其是乐观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

    真实,但离开了这些编造出来的故事,人生将黯淡无光。

    如果没有乐观的偏见,我们每个人都会是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清 醒过来

    吧,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多么风光,终有一天要死亡,化为乌有。极端地讲,对死

    亡的认识有可能导致进化的终结。如果我们意识到人生是如此虚幻和无聊,又怎么

    可能每天打起精神,高高兴兴地生活和工作呢?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乐观的偏见可能带来“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一术语是社会科学家罗 伯特?默

    顿(Robert Merton ) 在 1948 年首次提岀的。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一开始对形势

    有错误的判断,但当我们根据这些判断激发出新的行为之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原本错误的判断变成了真实的结果。我们预言中国的房价是不会跌的,这是一种错

    误的观点;但如果大家都相信这一预言,就会纷纷拿出储蓄去买房,于是,中国的房价就真的越来越高。

    20世纪 60 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 Robert Rosenthal) 和旧金山

    一所小学的校长勒诺?雅各布森( Lenore Jacobson ) 合作,做了一个试验。罗森塔尔和

    雅各布森各自随机地挑选了一些学生,然后,他们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的智力非常

    出众。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编造出来的。到了年底,预言真的自我实现了:那些被

    随机挑选出来的学生,在年末测试中的成绩比其他学生高很多,而在年初测试的时

    候,他们的成绩和其他孩子的成绩原本相差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师们相

    信了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话,他们对这些“智力出众”的学生另眼相看,花在这

    些学生身上的时间更多,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发言,更耐心地辅导他们。学生们也觉

    得自己比别人强,信心大增,学起来分外带劲。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把他们的发现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 典故出自萧

    伯纳写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的情节是,一个教授把工人阶级的女孩改造成了上流

    社会的贵妇。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难怪法国思

    想家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 ) 曾经说过,要是想要成功,就要先做出已经成功

    的样子。人们通常的观念,比如男生学理科比女生更强,亚裔学生的数学比美国学

    生更好,黑人的学习成绩更差,其实并没有坚实的科学证据,但一旦被贴上标签,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标签”的影响。

    ·人需要有欺骗自我的勇气

    人的一生,怎么会没有挫折?随身带上乐观的偏见,有助于在遇到 挫折的时候

    更快地走出低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悲观的人对这个世界的判断和认识可能

    更符合现实,这被有的心理学家称为“抑郁现实主义”,但是,如果想要过得更

    好,人需要有欺骗自己的勇气。

    20世纪 70 年代中期,美国有两家工厂面临倒闭的风险。一家工厂位 于市中心,另外一家工厂位于偏僻的郊区。一家工厂人多,另一家工厂人少。第一家工厂是油

    漆厂,另一家工厂则生产货柜等设备。两家工厂尽管差异很大,但都有一个共同之

    处:它们都要倒闭了。这两家工厂的员工,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了 20 多年,可

    惜再过几个月,都要被迫下岗了。每个人都很焦虑和沮丧。心理学家一直跟踪研究

    这些工人在失业之前和失业之后的状况。他们很吃惊地发现,这些工人在失业之前

    更容易患病,因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工人始终处于焦虑之中,而这影响了工人的健康。失业之后,不确定性消失了,工人反而不再担心了,他们转而关心该

    到哪里去找工作。当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消失之后,工人患病的概率下降 T, 失业之后

    的工人比失业之前的工人更健康!

    大多数人都是乐天派,我们会有偏见地选择更为美好的幻想,回避 消极悲观的

    现实。这是一种错觉。如同人脑的其他错觉一样,我们仅靠反省无法轻易发现自己

    的乐观偏见。大脑的确歪曲了事实,欺骗了我们,不过,大脑这样做是情有可原

    的。虽然盲目乐观会导致我们犯错,甚至犯下致命的错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乐

    观的偏见能够激发出我们的潜能。

    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年轻人不妨尝试做“白日梦”,幻 想每一种职

    业的最美妙的地方,以便测试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风光的地

    方,也有无聊和辛苦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看到生活和职业中更为积极的一

    面,就能干得更加起劲,最终做得更好。乐观者会更健康、更快乐、更长寿。人的

    一生,就是靠自我欺骗,幸福地度过的。在欺骗和自我欺骗的指引下,人类社会实

    现了不断进步。赢家的诅咒:娶走校花的兄弟,你过得还好吗

    ·为什么标王总是报价太高?

    20世纪 70 年代,研究油田拍卖的几位工程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假设有个油田的开采权要拍卖,有很多家石油公司来竞拍。谁也不 知道这个油

    田在地下的储量到底有多少,只能靠自己猜。每个公司都会给这个油田一个估值。

    每个公司都按照自己对这个油田的估值报价。一般来说,公司会按照比自己的估值

    低一些的价格报价,而报价最高的公司获得油田的开采权。但在现实的拍卖中结果

    如何呢?这三位工程师发现,一般来说,竞拍中的赢家往往会变成输家。为什么这

    么说呢?因为,最糟糕的情况是,油田的价值没有竞拍成功的公司的报价高,这家

    公司花的钱越多,亏得也就越多。稍微好一点的情况是,这个油田的价值比公司的

    报价高,但没有公司当初的估值高,所以公司也会觉得吃亏了。这就叫“赢家的诅

    咒”。

    真的有“赢家的诅咒”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呢? 1983 年,两

    位经济学家马克斯?巴泽尔曼( Max Bazerman ) 和威廉姆?萨缪尔森( William Samuelson) 做了个实验。他们在课堂上拍卖一个存钱罐子,罐子里装满了硬币。学生们不知道

    里面有多少钱。每个学生都来猜,到底里面有多少钱。猜完了就竞价,出价最高的

    学生获得这个罐子和里面的硬币。罐子里实际上有 8 美元的硬币。他们做了很多次实

    验。学生们的猜测各不相同,平均估值是 5.13 美元。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罐子的

    估值都远低于真实价值。赢家的出价平均是 10.01 美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个赢家要

    亏损 2.01 美元。要是经济学家每堂课都做一回这个实验,他们还能赚一笔小小的外快

    呢。

    ·赢家的苦恼

    课堂实验或许无法代表真实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赢家的诅咒” 比比皆

    是。比如,在1969 年阿拉斯加北湾油田的拍卖中,赢家的出价是 9 亿美元,而次高的

    标价是 3.7 亿美元。这是不符合理性假设的。如果按照理性假设,赢家的报价和次高

    的报价应该相差不多才对。这只是一个特例吗?不是。研究者观察了很多油田竞

    拍,发现在 26% 的案例中,中标价是次高价的 4 倍甚至更高,在 77% 的案例中,中标价至少是次高价的 2 倍以上。

    从1954 年到 1969 年,墨西哥海湾地区拍卖出了 1000 多份租约,其中有 62%

    约是赔钱的,另有 16% 的租约勉强持平,只有 22% 的租约最后虽然赚了钱,但收益率

    并不高。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央视广告“标王”。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各家企业争相在央视砸下重金,抢夺“标王”的桂冠。 1995 年孔府

    宴酒的中标金额是 0.31 亿元, 2015 年翼龙贷花了 3.6951 亿元,才拿下“标王”称号。

    翼龙贷是一家 P2P 企业,董事长是王思聪。荣登“标王”宝座的企业当然有好企业,比如茅台,但大部分“标王”很快就变成了 “倒王”。听我给你报报它们的名字:

    孔府宴酒、秦池酒、爱多 VCD 、步步高和熊猫手机。你要是知道这些名字,只能暴

    露自己的年龄了。

    “赢家的诅咒”纠缠着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2002 年,孔府宴酒 宣告破

    产;秦池酒已经无人知晓; 2004 年爱多 VCD 的掌门人胡志标被判有期徒刑 8 年;

    年熊猫手机的前掌门人马志平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被批捕。即使是那些没有沦

    为破产的“标王”企业,在成为“标王”之后就真的平步青云了吗?恐怕这里面的

    苦闷,只有它们自己知道。

    2007年,中投还没有正式成立,就匆忙宣布投资 30 亿美元购买美国 黑石集团的

    股权。我在当时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反对这笔交易。结果如何呢?这成了中投第一

    笔赔钱的买卖。 2016 年,中国足协以年薪 1.47 亿元的天价聘请意大利教练里皮为中国

    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我仍然反对这笔交易。我当然希望里皮能够创造奇迹,不

    过,奇迹会不会发生,我们还是等等再看吧。

    ·该不该追求校花?

    为什么总是会有“赢家的诅咒”呢?有两个原因。首先,最根本的 原因是信息

    不对称,因为竞拍者不知道标的物的真正价值,所以只能靠主观猜测,这就会带来

    判断失误。其次,最直接的原因是傲慢。赢家过于自负,总认为自己比市场上其他

    参与者的判断更为准确,而且求胜心切,志在必得。抱着这样的心态,不犯错误那

    才叫反常。

    在学校的时候,校花是我们暗恋的对象。校花的周围有很多追求者, 他们都要

    对校花的真实价值做出评估,然后报价,报价最高者胜出。那个把校花娶走的哥们,一定是付出的代价最高的。许多年过去了,娶走校花的兄弟,你过得还好吗?

    内心的苍凉和失落,要不要找个人诉说?

    存在“赢家的诅咒”,对赢家也好,对其他竞拍者也好,都不是一件 好事。如

    果我们不想当受到诅咒的赢家,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你非常世故,你应该选择不

    参与竞拍。我反对收购黑石的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黑石是干什么的?黑石是一家私

    人股权投资公司,它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值钱的企业包装好了卖个高价。现在它要卖

    自己,难道我们还不知道它想干什么吗?但是,总是退出竞拍也不是万全之策。排

    名第一的校花被娶走了,大家又会竞拍排名第二的校花,如果你总是不出手,最后

    只能落得一个孤家寡人。

    如果你非常狡猾,你可以让赢家先买走,然后做空赢家。你可以先让 那个哥们

    把校花娶走,然后等他们过不下去了,再乘虚而入。但这是非常危险的策略。我们

    强烈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最好的办法是把我这篇文章和你的哥们一起分 享,让大家

    都明白这个道理。越是竞争者人多,越要谨慎求实,大家平心静气地谈谈,校花到

    底值不值得花那么高的代价去追。或许,大家就会改变当初的冲动想法,不去追校

    花了,然后,你就可以去追她了。

    链接阅读:理查德?泰勒,《赢者的诅咒:经济生活中的悖论与反常现象》,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随机性:如何在考试中蒙对答案

    ·编假话比讲实话更费劲

    请你做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写出一组长长的随机数字序列。比如,你 可以每次

    从0—9 这 10 个数字中任意选一个数。所谓的随机,就是指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应该

    都相等,而且不能有任何规律。随机数字应该是完全散乱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但是,数学家发现,写出一 串很长的

    随机数字是超出人类的能力范围的。如果你让人们从0—9 中每次选择一个数,他们

    选 0 的次数会比选其他数字少,而且很多人会表现岀对某个数字的偏好,比如 7 或

    后这个数字出现的频率会高于其他数字。

    有个数学家多年来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连续抛硬 币,要抛

    200 次,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有的学生会老老实实地抛 200 次硬币,有些学生则自

    作聪明,随意编造数字。每一次,老师都会一下子找到那些编造出数字的学生。

    窍门在哪里呢?如果抛200 次硬币,在真正的随机数据中,几乎肯定 会出现 6

    连续的正面或反面,但是,几乎没有人在编造随机数据的时候这样做。你越是努力

    地想编造出随机数据,越是不像随机数据。这就像侦探小说的鼻祖、美国小说家爱

    伦?坡( Allan Poe ) 说的:“当人们越是努力不想被猜中的时候,越是容易被猜中。”

    ·如何做判断题

    人性是难以抗拒的。这里,我就教教你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在考试 的时候蒙

    对答案。一般来说,考试都会出选择题。出题人在排列备选答案的时候,应该遵循

    随机排列的原则。为了真正做到随机排列,老师可以使用专门的软件,或是掷骰

    子,排列备选答案,但老师们一般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看似随机的答案排列,其

    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先从最简单的判断题讲起。判断题无非有两种答案,“对”或是

    “错”。如果是随机排列,“对”和“错”这两个选项出现的概率应该都

    是50%, 但实际上,“对”的选项出现的概率是 56%, “错”的选项出现的概率是 44%。毕竟,编假话比讲实话更费劲。如果是随机排列,连续出现“对”或“错”的可

    能性是有的,但是,不出所料,考卷上答案的顺序往往

    是“对”一“错”一“对”一“错”交叉出现。后一道题的答案与前一道题的答案

    不同的概率是 63%, 如果真是随机概率,这一概率应该是 50% 。

    所以,在做判断题的时候,你可以先把知道答案的题目做出来,然后 观察自己

    不会的题目,比较一下它之前、之后两道题的答案。假如在它之前和之后的题目的

    答案都是“对”,那你就选“错”。如果那两道题的答案都是“错”,你就

    选“对”。如果它之前或之后的题目答案不一样,或是你知道答案的题目太少了怎

    么办?你就选“对”。因为答案是“对”的题目更多。

    ·如何做选择题

    接着,我们来看选择题。如果是四个选项A 、 B 、 C 、 D, 那么每个选 项出现的概

    率应该都是 25%, 但实际上,出题人更喜欢选 B 。 B 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 28% 。如果是

    五个选项呢?最常见的正确答案是最后一个选项 E 。 E 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 23%O

    最不受青睐的是 C 。 C 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 17% 。

    有时候,备选答案中会有“以上都对”或是“以上都错”的选项。要 是你不知

    道正确答案,那就不要犹豫,选这两个选项吧。如果选项里面有“以上都

    对”或“以上都错”,这两个选项是正确答案的概率高达52% 。

    为什么呢?你体会一下出题人的心情。要是他好不容易编了几条错误答 案,而

    答案不是“以上都错”,他不是白花功夫了吗?

    如果选择题里有个选项最长,这个选项是正确答案的概率也最大。为 什么?因

    为出题人必须保证正确的答案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就必须尽可能地表述得规范、完

    整,用的字数也就更多一些。

    错误的答案并不是非要跟其他答案相似,那样的话,出题也太难了。 错误的答

    案只需要是错的就行,所以,出题人很可能会随便放一个不相干的答案,正好通过

    鲜明的对比把正确答案凸显出来。这意味着,不合群的选项通常都是错误的。

    最后,如果你觉得答案似曾相识,那很可能是你原本知道正确的答 案,但是后

    来又忘了,但隐隐约约还觉得这个答案比较熟悉。据说,著名心理学家、《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就是用了这一招,考过了驾驶员笔试。

    ·七个考试秘诀

    让我把蒙对考试题的七个秘诀再总结一下:

    秘诀1 :按照对一错一对一的次序选择答案。

    秘诀2 :实在不知道就选“对”。

    秘诀3 :有四个选项选 B ;有五个选项选 E 。

    秘诀4 :答案选项中有“以上都对” “以上都错”,就选这两个。

    秘诀5 :选择题里最长的选项更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秘诀6 :不合群的答案通常不正确。

    秘诀7 :你觉得正确的答案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考试不知道正确答案,蒙一个答案岀来,算不算作弊?我看不算。古 希腊时

    期,斯巴达人训练孩子,会饿他们,让他们饿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去附近的村庄里偷

    吃的,要是被逮到了,就一顿痛揍。痛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去偷东西,而是因

    为他们太笨了,偷东西居然还被人发现了。

    链接阅读: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 《剪刀石头布:如何成为超级 预测者》,湛庐文化,浙江

    人民出版社。小集团思维:一切城堡在被攻破之前都是坚不可摧的

    ·为什么美国没有提前发现日本要偷袭珍珠港?

    1941年 11 月 3 日,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 (Joseph Grew ) 从东京向华盛顿 发回了一

    条重要的警报。格鲁大使预言,日本将对美国发动一场全面的、孤注一掷的战争。

    这场战争会冒着让日本这个国家彻底毁灭的风险,但不发动这场战争,日本就会受

    到贸易制裁,不得不向外界的压力屈服。

    1941年 11 月 24 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指挥官赫斯本德?金梅尔 (Husband Kimmel)

    上将接到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 HaroldStark ) 上将的警报。斯塔克上将告诉金

    梅尔上将,与日本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金梅尔上将立刻召集了他的部下开会,讨

    论来自华盛顿的警报。大家一致认为,与日本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肯定不会在

    珍珠港爆发。日本或许会袭击关岛,或许会袭击菲律宾或马来亚,或许会袭击英国

    和荷兰,但绝对不会长途奔袭,攻击夏威夷。

    要不要加强空中警戒呢?如果实行360 度的全方位空中侦察,会花费 很多费

    用,消耗宝贵的燃料,干扰正常的飞行训练。最后,大家决定,仍然把飞机用于训

    练项目,没有派出哪怕一架飞机执行侦察任务。他们也没有考虑把军舰分开,没有

    派出专人监视,甚至没有取消周末休息。夏威夷的海军指挥官们认为,即使日本胆

    大到了敢派军舰和飞机过来,雷达也会迅速发现他们的行踪。雷达站是归陆军管

    的,但陆军也没有采取任何警备措施。雷达系统并没有全天候启动。更糟糕的是,陆军把飞机都集结在跑道上,每架飞机的翅膀差不多都能碰到另一架飞机的翅膀,这比分散的时候更容易被敌机炸毁。

    1941年 12 月 7 日,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地突袭了珍珠港。这是 一个星

    期天的早上,大多数海军官兵和士兵正在休假,或是刚刚起床。飞机整齐地排列在

    机场上,等着日军来轰炸;高射炮无人操作;弹药库大门紧锁,钥匙也不知去了哪

    里。日军的突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美国的 8 艘战列舰或被炸沉,或遭重创, 188 架

    飞机被毁, 159 架飞机炸坏, 2000 多人死亡。这是美国历史上遭受的最大的军事灾

    难。

    ·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我军太团结是因为情报部门没有提出警报吗?事实上,从1940 年起,美国就已经 破译了日

    本的密码,几乎了解日本政府的所有想法。根据国会调查委员会在事后搜集的证

    据,在珍珠港偷袭之前,华盛顿所得到的情报资料是接近理想状态的。情报部门得

    到的大量信息都表明,日本已经准备好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然而,美国人并

    不清楚日本的具体攻击地点。

    从事后来看,确实有很多情报能够透露出日本可能会袭击珍珠港的蛛 丝马迹。

    比如,12 月 2 日有一封从东京发给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的电报,详细地询问珍珠港内

    船只动态、防鱼雷网以及阻塞气球的情况。当然,信息多了,噪音相应也就多了。

    由于情报数量很多,重要的军事情报中有很多相互矛盾和不相关的信息,常常使人

    感到迷惑,有时出现错误的理解。

    战争委员会的成员和五角大楼的军官认为,他们已经警告过夏威夷海 军。但华

    盛顿发来的电文措辞含糊,即使谈到夏威夷可能会遇到袭击,谁知道会不会只是一

    些小的威胁呢?比如,或许是当地的日本间谍偷偷摸摸地搞一些破坏活动,或是日

    本派一艘潜艇越过夏威夷周围的防御水域。

    是因为夏威夷海军指挥部平庸无能吗?恰恰相反,这是一支经验丰 富、团结一

    致的队伍。美国著名军事史学家、《珍珠港》一书的作者沃尔斯泰特(Roberta

    Wohlstetter ) 说,负有保卫珍珠港责任的人,是我们可以找得到的最有效率和忠诚的

    一群人”。金梅尔上将深得下属的尊敬,他的顾问团都是精明能干、忠诚奉献的高

    级军官。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亲密无间,遇到困难互相支持,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

    体。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越是团结的小群体,越容易出现“小集团思 维”。小集团

    内部的人相信,只有紧密团结,才能一致对外。他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

    的团队是一支无往不胜的“超级团队”,而对手则是不堪一击的。金梅尔上将和他

    的顾问不相信日本这样的三流国家居然敢挑战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这不是以卵击

    石吗?

    金梅尔上将一开始也担心珍珠港可能会有危险,但他的属下争先恐 后地跟他保

    证,放心吧,即使日本敢打过来,我们也会在10 分钟之内把他们消灭。还有属下跟

    他讲,停泊在珍珠港的军舰不会被敌机发射的鱼雷击沉。按照当时的技术,空中发

    射的鱼雷至少需要大约 60 米的水深才能击中目标后爆炸,珍珠港水域的深度只有 30到 40 米。事实上, 1941 年秋天,日本已经设计并成功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木质鱼鳍,可以装在常规的航空鱼雷上,这使得他们的飞机可以在浅水区炸沉船只。

    ·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华盛顿也对珍珠港事件毫无心理准备。1941 年 5 月,时任陆军参谋长 的马歇尔

    将军告诉罗斯福总统,瓦胡岛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美国军方一直认为,日本即

    使要发动进攻,也一定是先从力量较为薄弱的远东地区开始,不可能直接攻击美国

    的海军大本营。

    每一个堡垒,在被攻破之前,都被防守者认为是坚不可摧的,遗憾 的是,最坚

    固的堡垒,也有被攻破的时候。在嘈杂的警报信号中,小集团内部出现一种“愿景

    思维”,大家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在集团内部,质疑这种坚不可摧的神

    话,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大家会觉得你在背叛,或者至少也是无比愚蠢的。于

    是,大家一起嘲笑那些预示着危险的信号,这是小集团思维的典型表现。

    11月 28 H, 华盛顿召集了一次高层会议,国务卿赫尔 (Cordell Hull) 说,日本可能

    会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起进攻,但是,没有人问他可能会在哪里,没有人有兴趣做

    进一步的讨论。即使在事情真的发生之后,小集团成员的本能反应仍然是拒绝相

    信。珍珠港事件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说:“上帝,这不可能是

    真的,这一定是在菲律宾。”

    小集团内部对敌人只有刻板的印象。没有人从日本的角度考虑,如果 日本不对

    美国发动进攻,结局会怎么样?他们也没有对日本国内复杂的政治斗争做充分的了

    解。尽管日本国内的文官和军方之间存在矛盾,军方内部海军和陆军也争执不休;

    尽管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本人公开预言,如果和美国开战,日本终将失败,但向美

    国屈服,就意味着日本要放弃经过数年战斗和牺牲所获得的领土,丧失国家的尊

    严,这是日本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遭受袭击的战列舰中,加利福尼亚号受到的损失最严重,这艘船的 舰长是派

    伊(William Pye) 中将,派伊中将正是金梅尔上将的顾问团成员之一。遭受袭击之

    后,船上的水兵不知所措,乱作一团。没有受到小集团思维影响的,是一群低级军

    官。西弗吉尼亚号遭受的日军攻击比加利福尼亚号更多,但伤亡和损失更少。这是

    因为一群年轻的军官在 12 月 7 日之前已经严肃地讨论了舰队可能遇到空袭的可能性,并做好了一系列预防的准备。当第一个炸弹击中福特岛附近的飞机库时,西弗吉尼

    亚号的一位低级军官马上对全舰发出警报,在船上的所有人迅速采取了防空控制措

    施,并用高射炮火射击俯冲轰炸的敌机。

    团结就是力量,但最团结的集体,也可能会犯下最愚蠢的错误。移情力:读小说到底有啥用

    ·移情力是成功人士的秘密武器

    我年少无知的时候,曾是个文学少年。后来,虽然我把想当诗人这件 事给忘

    了,但读小说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这里跟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读严肃小说,哪

    些小说既严肃,又好读。

    多读严肃小说的第一个好处是能锻炼我们的移情(empathy) 能力。移 情不是同情

    (sympathy ), 同情是跟别人有同样的感受,移情则是能够在不同的境况中理解别人的

    感受。这是一种能够从全局出发、由小见大、见微知著,能够在看起来没有联系的

    事物之间找到相互联系,能够在看起来不合情理的现象中发现规律的能力。成功人

    士各有特质,有的执着,有的胆大,但有一类人不仅成功,而且睿智,他们的秘诀

    就是具有强大的移情能力。

    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莫里兹(Michael Moritz ) 是硅谷最成功的风险资本 家之一。

    硅谷的风险资本家大多是学技术出身,或是读过商学院,莫里兹和他们不一样,他

    在牛津大学读的是文学,年轻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像诺曼?梅勒( Norman Mailer ) 那

    样的作家。他的投资风格和其他风险投资家也大相径庭,他并不看重前沿技术或是

    市场预测,他关心的是公司的创始人是什么样的。他的本领就是能够和公司的创始

    人产生共鸣,能够理解他们心中的梦想。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找到莫里茨,跟莫里茨说,自己想做搜索引擎业 务。当

    时,搜索引擎业务已经是一个“红海”,包括雅虎、微软和美国在线在内的商业巨

    头都斥巨资研发这一技术。这个小伙子和他的团队一没有钱,二没有经验,因此硅

    谷里其他十几个风险投资基金都没有搭理他们。不管别人的怀疑,不管别人的耻

    笑,莫里茨坚持给了这家企业1250 万美兀。这家企业叫 Google o

    移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天分,但也可以在后天锻炼。阅读严肃 小说,可

    以为你提供一个个案例,让你置身局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人生。好的小说,不管多

    么离奇荒诞,都是源自生活的,而且能够超越时空,让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

    形成共鸣。人物传记看似更真实,但人的记忆都是有偏差的,尤其是自传,未必客

    观准确,不可尽信。小说是虚构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虚构的幌子,作家才能尽情地把真实的故事讲给你听。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小说就是“悬置道德判断”

    多读严肃小说的第二个好处是提升你的道德境界。道德不是说教,而 是在遇到

    复杂问题时如何审慎取舍。学习道德的一种途径就是思考在遇到各种道德两难困境

    时何去何从。比如,我们很熟悉的“电车悖论”: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

    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

    道上,但另一条轨道上有一个又聋又哑的老人,根本没有看到电车朝他驶来。你会

    拉这个拉杆吗?

    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说,小说就是要悬置道德判断。 好的作家不

    会在作品中宣传、教化,他会不动声色地把人性中光明和黑暗的地方都呈现给你,让你自己做判断。这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你选择了任何一个答案,都会

    有相反的观点跟你争辩。“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没有人知道终极答案。好

    的小说让你更加宽容、更加谦卑,对人类更加悲悯,对人性有更多理解。

    多读严肃小说的第三个好处是能提高你的写作能力。文笔好不是什 么了不起的

    本事。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直在教我们如何才能写得文笔优美,结果是培养出来一批

    无病呻吟的小文人。中文有其独特的优势,音节铿锵、词义丰富、语法灵活,因

    此,中文很适宜抒情,但拙于叙述和说理。严复尝试用文言文翻译《天演论》等社

    科名著,雅则雅矣,达则难达。要学习叙述、学习讲故事,就要多看小说。中国古

    代也有小说,但大多数写得极烂。《红楼梦》《金瓶梅》洵属佳作,《水浒传》

    《聊斋志异》等而下之,而《西游记》《三国演义》已并无足观。中文爱好者不要

    不服气,中西文化,各有千秋,遇到别人比我们强的地方,虚心学习就是了。写首

    诗,可以“妙手偶得之”,写小说可就是技术活和体力活了。如何谋篇布局、如何

    控制节奏、如何刻画人物、如何选择视角,都是有讲究的。如果以为文无定法、自

    出机杼,那不过是师心自用而已。

    ·—个“普通读者”开出的书单

    那么多小说,读哪些好呢?这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己之佳肴,人之 毒药,读者的口味太不一样了。虽然,不妨借用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 的

    说法,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所谓的“普通读者”,乃是没有受过文学偏

    见的污染,仍然能够保持常识的读者。

    最早读书的时候,我的阅读书单比较传统,大致就在经典著作里面, 以我有限

    的阅读,比较喜欢的是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简?奥斯汀、福楼拜、卡夫卡等。

    除了这些总书记读过的经典,这里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最近读过的当代作品。不

    多,只介绍20 本。

    推荐小说书单:

    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Margaret Atwood ), 《盲刺客》。

    2. 萨曼?鲁西迪( Salman Rushdie ), 《午夜之子》。

    3. 阿拉文德?阿迪加( Aravind Adiga ), 《白老虎》。

    4. 伊恩?麦克尤恩 (Ian McEwan ), 《赎罪》。

    5. 伊塔洛?卡尔维诺 (Italo Calvino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6. 弗兰纳里?奥康纳( Flannery O'Connor ), 《好人难寻》。

    7.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Agota Kristof), 《恶童日记》。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fio ), 《 2666 》。

    9. 唐?德里罗 (Don Delillo ), 《地下世界》。

    10. 石黑一雄,《长日留痕》。

    11- A.S.拜厄特 (A. S. Byatt), 《占有》。

    12. 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nies ), 《 10 色章世界史》。

    13. 托马斯?品钦( Thomas Pynchon ), 《万有引力之虹》。14. 翁贝托?埃科 (Umberto Eco ), 《玫瑰的名字》。

    15. 菲利普?罗斯 (Philip Roth ),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 o

    16. 保罗?乔尔达诺 (Paolo Giordano ), 《质数的孤独》。

    17. 大卫?米切尔 (David Mitchell), 《云图》。

    1艾丽斯?门罗( Alice Munro), 《亲爱的生活》。

    19. 马丁 ?阿米斯 (Martin Amis ), 《时间箭》。

    20. 乔治?马丁( Geoger Martin ), 《冰与火之歌》。

    第二辑导读

    ·你在海平面看到的经济学

    我们只需要关心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应该由其他学科,比如政治学来 解决。如果一定要关心政治问题,那

    么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充分保护经济交易自由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一样,都是最完美的。经济

    自由主义,或许再加上一点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大致就是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的政治信仰。

    ·你在高海拔看到的经济学

    从经济学朝前再迈进一步就是政治学。经济变革会带来赢家和输家, 而赢家和输家会试图通过集体行动,影响政策决策,这就会使得政策决策变得更加复杂。民主制度不是最完美的制度。决定一个人持什么样的政治观

    念,受到更深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本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政治观念,我们的理性为其充当辩护人。

    ·本辑导读

    《政治经济学:一个极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讲到,所谓的政治

    经济分析,可以先从经济学入手,分析经济变革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带来的 影响,也就是说,要找出谁是赢

    家,谁是输家。然后,再换上政治学的分析工具,去看这些赢家和输家是怎么行动起来、影响政策的。我们先用

    贸易政策为例,为大家做了解说。这个招数可以应用于很多场景,大家不妨多做练习。

    《集体行动:小的是有力量的》讲到,即使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 利益,也不一定会团结起来。每个人出于

    私心,总是希望让别人多做出贡献,但分享成果的时候却要平分,这就出现了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Mancur

    Olson ) 所讲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小集团更容易监督每个成员的贡献,惩罚那些想要“搭便车”的成员,所以小

    集团的行动能力更强,反而是人越多,越难以达成集体行动。

    《既得利益:公牛闯进了瓷器店》讲到,如果大家都努力工作,就 能把蛋糕做大,如果大家关心的是怎么

    分蛋糕,就会影响到生产,如果大家一哄而上抢蛋糕,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一个社会承平日久,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集团,它们就像公牛闯进了瓷器店,会把社会财富无端地糟蹋掉。如果经过大的社

    会变动,比如战争和革命,既得利益集团都被消灭了,这个社会可能会因祸得福,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加快。

    《流寇坐寇定理:为什么人们要喊国王万岁》讲到,奥尔森教授观察 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土匪流窜作案

    的时候,更喜欢烧杀抢掠,但一旦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就会像保护下金蛋的母鸡一样保护当地的臣民。根据地越

    是稳定,统治的时间越长,可以预期这个统治者的治理就会越加开明、公正。

    《中间投票人:站在中间,左右逢源》讲到,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不 同的政治候选人向各个选民兜售自己

    的政治主张,在这种情况下,过于极端的政客只能吸引很少的铁粉,居于中间的政客才能左右逢源。所以,一般

    情况下,政治家们的政治主张到最后都大同小异,都挤到了中间地带。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没有说过自己是最完美的》讲到,在有些特 殊的情况下,通过大家投票,不一定能

    够找到满意的集体决策。我们讲到了 “单峰偏好”和“双峰偏好”,如果大家都是“单峰偏好”,那么通过投

    票就能找到共识,但如果有人是“双峰偏好”,就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扯皮。《阿罗不可能定理:烧脑的阿罗不可能定理》讲到,在公共选择理 论中,影响了整个学科的是阿罗(

    Kenneth Arrow) 提出来的不可能定理”。阿罗从严格的逻辑推出,个体理性无法加总为集体理性。或者,更准

    确地讲,阿罗告诉我们,在满足一系列的严格的理性假设下,我们不可能通过集体投票的方式做出理性的决策。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引发了后人的很多深入讨论。我们要学习的是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

    《零售政治:一次只接待一位顾客》讲到,在现实的政治运作中, 有“批发政治”,也有“零售政

    治”。“批发政治”是面向所有的公众,“零售政治”则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人。有超凡魅力的领袖往往擅

    长“批发政治”,但“零售政治”的效果往往好得出奇。你需要“零售政治”建立自己的圈子,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人。

    《政治观念: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相信什么样的政治观念》讲到, 我们原本以为自己持有什么样的政治

    观念,是自己经过理性思考的结果;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了我们的性格,而性格决定了我们会偏好

    何种政治观念。比如说,自由主义者更喜欢创新、变革和新奇的体验,而保守主义者则更强调秩序和安全。《阿

    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很可能会投特朗普的票,而他的女朋友珍妮肯定投希拉里的票。

    《道德的味道:拉黑,拉黑,直到周围一片漆黑》讲到,道德的依 据是我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沉淀下来

    的一层层经验。我们遇到的挑战并非一种,所以对道德的选择依据也并非一种。打个比方,道德也是有口味的,有人重视公平,有人重视权威,有人重视自由,你对哪一种味道更敏感,决定了你的政治口味。好的政治家,不

    应该只给大家提供一种口味的道德,就像做菜的时候,不能总是只放盐,不放其他的调味品。

    《部落文化:所有的好人都在我们这里》讲到,人天生就是群居动 物,群居动物都会表现出内部的团结和

    奉献,但是,这种团结和奉献是为了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所以,吊诡的地方是,我们怎么才知道什么是“我

    们”?那是因为有了 “他们”。为了内部的团结,人会格外地排外。但“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远远

    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大。

    《民族主义:狂热民族主义为什么会抬头》讲到,所谓的民族国家, 不是先有民族,再有国家,恰恰相

    反,是先有国家,再有民族。民族主义是国家之间为了加强对本国居民的控制而有意强化出来的意识形态。民族

    主义是源自西方的一种毒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或许能够提供一剂解药。政治经济学:一个极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赢家和输家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就不能只看经济,不看政治。所谓政治经 济学,就

    是既要看经济,又要看政治。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极简的政治经济分析逻辑。首先,我们要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经济变革(比如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等)会带来赢

    家和输家,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这些赢家和输家。接着,我们再换政治学的分

    析工具。这些赢家和输家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试图影响政策。政治家会听取或

    利用这些不同的意见,哪一种政治力量占了上风,政策就会顺风而倒。

    我给大家演示一遍,什么是极简的政治经济分析思路。最经典的案 例是国际贸

    易。国际贸易能够给交易双方带来好处。如果对外开放,一个国家能够获得的收益

    更大,胜过闭关锁国、自力更生。但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个国家会选择自由贸易,有时候会选择保护贸易呢?这就不是仅仅用经济学能够解释的,我们还得学会政治

    经济的分析思路。简单地讲,贸易会带来赢家和输家,这些赢家和输家都想让政府

    听自己的,那就要看谁的影响力更大了,这种政治力量的均衡会影响经济政策的决

    策。政治经济分析,始于经济学,终于政治学,当然,政治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由此引发下一轮政治经济博弈。

    ·比较优势”:既重要又正确的经济学理论

    为什么说国际贸易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呢?最浅显地讲,国际贸易可以 互通有

    无。中国过去没有辣椒,也没有玉米、土豆、红薯和西瓜。有了国际贸易,才有交

    换,才有好吃的川菜,引入高产的红薯之后,中国的人口才出现了快速增长。这样

    的例子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国际贸易能够带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大卫?李 嘉图

    (David Ricardo ) 提出的。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定理

    中,在理论上重要的往往在现实中不正确,在现实中正确的往往在理论上不重要,要是有个经济学理论选美比赛,能够夺冠的很可能是“比较优势”理论。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比较优势。假设城里最好的律师,同时 又是城里最好的打字员。她应该是专心当律师呢,还是同时兼做律师和打字员?显然,当律师

    能够带来的收益更高,所以她应该专注于做律师,然后请个人为她打字。这种合作

    的结果是,律师能够充分发挥她的“比较优势”,赚更多的钱;打字员也能从中获

    益,因为打字不是她的绝对优势,但却是她的“比较优势”。

    把这个例子换成两个国家,假设说东方国很穷,生产什么都不是最好 的,西方

    国很牛,能够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样样都在行。再假设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纸

    巾和长寿药。西方国可以选择同时生产长寿药和纸巾,但这样做并不划算。西方国

    生产长寿药和纸巾都有绝对优势,但生产长寿药的“比较优势”更大,所以应该专

    心生产长寿药。东方国生产长寿药和纸巾都有绝对劣势,但生产纸巾的劣势相对少

    一些,所以生产纸巾是它的“比较优势”。最终,贸易带来了专业化,专业化带来

    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让大家得到了更多、更便宜、更好的产品。

    ·为什么会有人反对国际贸易?

    经济学先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读读相关的经济学普及 读物。现

    在,我们进入政治学的世界。

    尽管贸易会带来收益,参与贸易的双方都能从中获益,但贸易可能会 损害到别

    人的利益。我们再举律师和打字员的例子。假如说在纽约的律师发现,可以通过互

    联网,把打字等秘书工作外包给在班加罗尔的印度人,那原本在纽约当打字员的人

    就要失业了。他就会很不高兴,就会投特朗普的票。

    在我们假设的东方国和西方国的例子里,假如东方国有一个企业能 生产长寿

    药,它就会起来抗议,理由也很好找:要保护民族工业,要保护幼稚产业,进口长

    寿药会损害国家利益,等等。假如西方国有个企业生产纸巾,它也会起来抗议,理

    由也很好找:要保护传统文化,要维护工人利益,东方国用了童工,破坏了环境,东方国的纸巾不适合西方国人民的皮肤,等等。

    我们再练习几道思考题。如果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谁获益, 谁受损?显

    然,澳大利亚的牛肉出口商获益,而中国养牛的农民受损。如果美国从中国进口鞋

    子,谁获益,谁受损?当然,中国出口鞋子的企业获益,美国生产鞋子的企业,以

    及意大利等国的生产鞋子的企业都会受损。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且慢,现实可能比这个更复杂。我们刚才是按 照行业来

    划分利益集团,从而判断哪个利益集团是赢家,哪个是输家。按照我们上面的分

    析,美国生产鞋子的企业家和工人会一起抗议进口中国的鞋子。但企业家和工人可

    能不在同一个战壕里。资本是可以周游世界的,一看形势不妙,美国的资本会跑到

    中国的东莞,在中国投资建厂,雇用中国工人。但劳动力是很难迁移的,所以最后

    是美国的工人反对美国的资本家和中国的工人。我们过去讲,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

    起来。这是很难的。全世界资本家很容易联合起来,但各国的工人在更多的时候会

    发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对手。所以,另一种方法是按照资本和劳动来划分阵营。资本

    和劳动之间不一定总是对抗,他们也会分分合合。“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

    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总结一下。在修炼政治经济分析方法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动作要领 就是,要仔

    细地区分利益集团,判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按照部门划分,或是按照资本和劳

    动划分,或是按照其他的标准划分,比如按照城乡划分,会找到不同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会形成结盟或选择对抗。

    ·赢家和输家如何影响决策?

    假设我们已经找到了赢家和输家,比如中国出口衬衫,美国进口衬 衫。中国获

    益的是出口企业的资本家和工人,美国受损的是生产衬衫的资本家和工人。中国也

    有受损的,假设这些衬衫出口企业的工人,本来是生产劳动服的,然后都跑去生产

    出口的衬衫了,中国的劳动服企业就不开心了。专供国内的劳动服企业就得不到足

    够的资金和工人,相应的劳动服价格就会提高,要买劳动服的就不高兴了。美国也

    有受益者,一部分是跑到中国来投资的美国资本家。还有跟在后面获益的,比如

    说,美国的衬衫生产不景气了,工人都失业了,养老院里正好缺人,就能趁机以较

    低的价格雇用一批转岗的工人,来做护工。当然,最重要的受益者是美国的消费

    者,他们可以用更为低廉的价格买到中国制造的衬衫。

    美国纺织行业会跑到华盛顿抗议。中国生产劳动服的企业也会跑到 北京诉苦。

    政府该怎么办?如果美国政府愿意帮助纺织行业,可以设置门槛,减少进口中国的

    衬衫。比如,美国可以直接提高中国衬衫的进口关税,这叫关税壁垒;或者,美国

    可以说,要提高对中国衬衫的质量检查标准,这叫非关税壁垒;或者,美国可以规

    定,所有出口到美国的衬衫都必须拉到阿拉斯加的一个小镇里接受寒冷天气的考验,这叫欺负人。美国纺织行业可以通过贿赂政客,或是威胁政客(不同意就不给你

    投票),或是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说服政府。

    他们能够成功吗?这取决于几个条件:首先,要是美国的纺织行业相 对集中、规模不大,反而容易成功。假设美国只剩下了七家纺织厂,只雇用了700 人,但他们

    团结一致,告诉媒体,他们都是祖传数代的家族企业,给“二战”期间的美国士兵

    缝过军装,他们的工艺获得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你觉得政府更容易被说

    服呢,还是更不容易被说服?他们很可能会成功,因为他们锲而不舍,而且因为帮

    助他们对政客来说惠而不费,何乐不为呢?

    再看看赢家的这一阵营。在中国投资的资本家已经赚了很多钱,如果 美国减少

    进口中国衬衫,他可以把衬衫卖到别的地方去: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

    等待吸收失业工人的其他部门看起来像是要占别人的便宜,在道义上没法占据高

    位。广大的消费者是一个人数庞大的利益集团,但也是最为无能的利益集团。如果

    政府提高了关税,每个美国人买进口中国衬衫,要多付出15% 的成本,比如说原来

    100 美元的衬衫现在是 115 美元。你心疼吗?当然心疼。但为了这 15 美元去华盛顿抗

    议一下?想来大部分消费者都没有这样的兴趣。

    输家阵营团结一致,赢家阵营各怀鬼胎,政府就很可能会出台贸易保 护主义政

    策。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 很早就说过,之所以会有贸易保护

    主义,是因为它“使少数人获得很大的利益,而只造成多数人很小的损失”。所

    以,大家还要记住,在修炼政治经济分析方法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动作要领就

    是,要进一步去看这些利益集团会如何采取行动。他?们的人数是否众多,力量是否

    团结,是否和其他的利益集团有结盟,是否在为生死存亡而战。这在经济学里

    叫“集体行动的逻辑”,即一个利益集团如何行动起来,发挥作用。回头我们专门

    讲讲集体行动的逻辑。

    再想想另一种局面。赢家和输家各不相让,旗鼓相当,最后的结果是 什么?赢

    家和输家都要讨好政府,但政府可以什么都不干。赢家和输家讨好政府的目的不是

    为了让政府帮助自己,而是为了不让政府帮助对手。这就是一种“囚徒悖论”,大

    家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但最后的社会结局是不合理的。

    链接阅读:贾格迪什?巴格沃蒂(Jagdish Bhagwati), 《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集体行动:小的是有力量的

    ·人多力量大?

    毛主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走到一起来

    了。”也就是说,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人,会团结起来,达成“集体行动”,形成

    自己的利益集团。工人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工会,同一个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

    起,形成了行业协会,这都是利益集团。

    既然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利益走到一起来的,那么,如果有共同 利益的人越

    多,力量自然就越大,不是吗?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例子却恰恰相反。全世界的消

    费者应该人数最多,跟消费者相比,厂商在数量上绝对处于不利地位。那么,为什

    么我们总是见到厂商欺负消费者,没有见过消费者欺负厂商呢?被统治者的人数绝

    对超过统治者。被统治者经常怨声载道,觉得自己被盘剥欺诈。要是人多力量大的

    话,被统治者只要揭竿而起,不就能推翻统治者?但为什么历史上很多暴君仍然能

    够安稳地坐在王座上呢?

    是的,如果能够达成集体行动,大家都能获得收益。比如,假设有个 汽车厂商

    推出的某一款车存在质量问题,那就可能有消费者出来维权。不过,维权是费时费

    力,而且要生一肚子气的。经过九九丿I 十一难,维权成功了,汽车厂家认错了,这

    一款车都召回,给车主补偿。你要是维权,跟大家一样,得到了一份赔款;你要是

    不维权,等别人维权成功了,你的那一份赔款也少不了。那么,你是参加维权,还

    是不参加维权呢?

    有个笑话讲,一群老鼠开会,商量怎么对付猫。有个老鼠建议,要是 给猫脖子

    上挂个铃铛,猫走到哪里,铃铛就响到哪里,老鼠们只要听到铃铛响,就知道猫来

    了,就可以赶紧躲起来。这个建议真是太高明了!但问题来了:谁给猫挂铃铛呢?

    去给猫挂铃铛,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但如果猫的脖子上有个铃铛,所有的老鼠,不

    管是不是去给猫挂铃铛的那位,都能听到警报,早早逃跑。如果你是老鼠,你会不

    会去给猫挂铃铛呢?

    ·搭便车现象”这就是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谈到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按照奥尔森 的解释,由于集体行动所产生的收益由集团内部每一个人共享,但成本却很难平均地分担,每个集体成员在做个人的成本-收益分析时,都会选择让别人去努力而自己坐享其

    成。王朔在小说里写过,一个小痞子对几个姑娘讲,你们的思想觉悟真不高。我本

    来还指望你们去堵机枪眼,留下我过幸福生活呢。这就是奥尔森所说的“搭便车现

    象” O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 和尚没水

    喝”。人数越多,所有人一起协商如何分担成本就会越困难,搭便车的行为越不易

    被人发现,人们搭便车的动机就会越加强烈。一个和尚不需要跟别人合作,自己去

    挑水就有水喝,不挑水就没有水喝,自然会乖乖去挑水。两个和尚就麻烦一些,需

    要彼此合作,因此就需要考虑如何分担成本、如何监督别人的行为的问题。但在两

    个人的时候,这些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水桶放在扁担的中间,大家轮流走在前面或

    是走在后面,这就能保证公平。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对方有没有卖力,彼此心知

    肚明。三个人就复杂多了。怎么确保公平地分担成本?怎么监督其他人?责任无法

    明确落实,积极性就不会高,扯皮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所以,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了。正所谓:“人少好办事,人多好吃饭。”吃饭的时候,一喊都来,干事的时

    候,大家都磨磨蹭蹭。

    ·怎样把利益集团做大做强?

    如果按照奥尔森这个逻辑,世界上不可能出现集体行动。但我们在生 活中确实

    能看到工会、行业协会等集体组织。这又是为什么呢?

    奥尔森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选择性激励”。第一,对不同的人来 说,偏好是

    不一样.的。你不能否认,有的人就是爱当英雄。《西游记》里写到,一群猴子发现

    一股瀑布飞泉。“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大家都想看看瀑布后面是啥,但都

    不敢。一个石猴跳进去,发现瀑布后面是个“天造地设的家当”,于是,大家都搬

    到了这个宝地:花果山水帘洞。为什么石猴要冒这个险呢?因为猴子们有约在

    先:“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也

    就是说,为了达成集体行动,必须向积极分子提供额外的激励。这个激励不是大家

    能够共同分享的集体利益,一定得是他们自己独享的特权。没有特权,就没有革

    命。当然,革命之后就该收拾特权了,这是后话。第二种“选择性激励”是负向的,也就是说,谁不参加集体行动就惩 罚谁。美

    国钢铁工会的前任主席戴维?麦克唐纳(David McDonald ) 就曾经讲过,工会早期实行

    过一种“形象教育”。啥是“形象教育” ?说白了就是让工人纠察队收费。一群已

    经缴纳了会费,而且身高马大的工会成员,手持铁锹或是棒球棍,站在工厂的门

    口,在工人上班的时候盘问他们是否缴纳了会费。

    总结一下,如果你想达成集体行动,那就参加小的利益集团。小的是 有力量

    的。如果你想混日子,可以参加大的利益集团,大的是松散的。

    链接阅读: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格致出版社。既得利益:公牛闯进了瓷器店

    ·做蛋糕不如分蛋糕,分蛋糕不如抢蛋糕

    “二战”后的20 世纪 50 年代初,奥尔森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发现,作 为战败国

    的德国一片欣欣向荣,经济充满了活力,而战胜国英国的经济增长却陷入困境。不

    仅如此,同为战败国的日本也在 50 年代开始经济崛起,成为当时发达国家强有力的

    竞争者。

    这是为什么呢?请容我先宕开一笔,讲讲做蛋糕和分蛋糕。经济学里 有个很流

    行的比喻:经济增长就是把蛋糕做大,而收入分配就是分蛋糕。你是关心把蛋糕做

    大呢,还是关心分蛋糕?经济学家的主流看法是,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考虑分蛋

    糕。这就是所谓的效率和公平之争。经济学家担心,如果大家都关心分蛋糕,为谁

    分的多、谁分的少争吵不休,就没有工夫把蛋糕做大了。

    谁关心分蛋糕?各个利益集团最关心分蛋糕。之所以会有很多利益集 团,是因

    为它们十有八九是为了团结起来,分更多的蛋糕。所以,利益集团太多了,就会阻

    碍经济增长。

    奥尔森说,经济学家低估了利益集团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利益 集团哪里是

    文质彬彬的绅士,怎么会围着一块蛋糕开会讨论。事实上,他们是要抢夺这块蛋糕

    的,在抢的过程中,利益集团就像闯进了瓷器店的公牛,会把店里的瓷器撞个稀巴

    烂。在涉及国家政策的时候,“小而灵活”的特殊利益集团纷纷出动,它们行动力

    很强,可以通过游说等活动影响政策制定者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比如政府

    补贴、贸易保护、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等。特殊利益集团为了一己私利,往往不

    顾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利益,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制度僵化症

    奥尔森对国家兴衰的解释,主要是从利益集团这个角度观察的。他 讲到,如果

    一个社会承平日久,就容易滋生更多的特殊利益集团。特殊利益集团的数量越多,就越是会降低社会效率,同时加剧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大家都忙着抢蛋糕,愿意

    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就少了。假如工会或行业协会的力量过于强大,那么,那些可能会导致企业、工人失去竞争力的革新就会遭到抵制,创新就很难实现。

    发达国家的医生、律师收入都很高,为了维护这种高收入,最好的办 法就是限

    制新人进来,于是,律师和医生的团体就会游说政府,要求新进入者必须要考执

    照。看起来,考执照是为了保护病人或客户的利益,但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每隔几

    年,老医生、老律师也要参加考试,不然他们怎么赶上知识的更新呢?为什么这些

    资格考试都是仅仅针对新进入者呢?所以,这是一个既得利益自我保护的巧妙机

    制。如果单是挤进既得利益集团,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可想而知,这些集

    团很容易变得越来越封闭。为什么过去的王族和贵族都时兴互相通婚呢?就是不愿

    意把好处给了外人。

    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都来抢蛋糕,于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越来 越深,管制

    变得越来越复杂,让市场参与者寸步难行。这时候,这个国家就得了制度僵化症。

    出现制度僵化症之后,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打碎既得利益集团,而打碎既得利益集

    团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出现革命或战争。回想奥尔森在欧洲所观察到的,作为战

    败国的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他认为主要得益于战争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破

    坏。

    ·不破不立

    先来看德国,希特勒上台的时候,把国内其他政党、社会组织全部 干掉,把军

    事、政治和经济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二战”之后,盟军通过1947 年的

    《反卡特尔法》和反纳粹计划等措施,又把右翼的既得利益集团一扫而清。再看日

    本,军国主义上台之后,消灭了原来的左翼组织,“二战”之后,盟军占领日本,在 1947 年实行了《反垄断法》,并以战争罪的名义清洗了原来的大财阀和高官。当

    既得利益集团都被清除之后,经济增长的道路也就畅通无阻了。相比之下,英美等

    战胜国的利益集团分利联盟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强化了,英国有庞大的特殊

    利益集团网,美国则有以利益集团游说参众两院为代表的各式各样的“院外活

    动”。奥尔森认为,正是分利集团的寻租活动导致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遭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毛主席说过,不破不立。据说,他曾经讲 过,“文化

    大革命”每隔七八年就要来一回。这听起来有些令人恐惧,对吧,但不妨从另一个

    角度来想一想: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很成功,而苏联的改革却非常失败呢?当然,我们能够想到的理由很多。比如,在对外开放的时候,中国在海外的大量华人,就成

    了一个巨大的优势,这些海外华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引路人的角色。

    还有一个原因似乎是不能忽视的:由于中国搞了 “文化大革命”,当中国在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既得利益集团。除了极个别的思想僵

    化者之外,人人都想变革。这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

    命”,不是为了清除搞市场化改革的政治阻力,但粉碎既得利益集团无疑是它的一

    个副产品。

    近年来,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今天中国的改革比起20 世纪 80 年代 之所以更困

    难,是因为改革进入了 “深入区”,指的就是改革会触及广泛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

    益。我们要澄清一下,奥尔森可不是鼓吹革命的造反派,但他相信,经过“震

    荡”后的国家往往有比较快速的经济增长,如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后的法国,“二

    战”后的日本与德国,“文革”后的中国。不过,奥尔森可能也会承认,既得利益

    集团的崩溃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充分条件。

    奥尔森在探讨国家兴衰的起源中把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在他的理论 里面,战

    争、改革和革命都有了经济学意义。奥尔森关于国家兴衰的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增长

    理论,不再局限于从人口、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角度解释国与国之间或者国家内

    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是从利益集团的演变乃至制度的层面探究国家兴亡

    的深层次原因。

    链接阅读: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上海人民出 版社。流寇坐寇定理:为什么人们要喊国王万岁

    · “流寇”和坐寇”

    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家经常会陷入一个怪圈。首先,要想有经济增长,必须要有好的制度。这一点所有人都承认。那么,要想有好的制度,就要 有一

    个政府来实施这一制度。这一点大部分经济学家也都承认。即使是反对政府实施产

    业政策、反对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那些经济学家,也会认同政府的作用就是要保护

    产权。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了,政府是不是无私的?相信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会承

    认,政府有自己的利益。教科书上能够代表所有人利益的社会福利函数,在现实中

    是不存在的。那么,最令经济学家头疼的问题来了:既然政府也追求自己的利益,为什么它要保护产权呢?如果统治者把民众的东西都抢走,不是能攫取到更多的利

    益吗?在人类历史上,国王抢夺民众的东西,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所以,经济

    学家得告诉我们,一个追求自利的政府,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为民众提供产权保

    护。

    奥尔森也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有一天,他读到一本关于冯玉祥的 传记。20 世

    纪 20 年代,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占山为王,到处强取豪夺。

    当时,有一支转战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的农民起义军,首领被称为“白

    狼”。“白狼”的军队先在豫西起义,然后东进,打到安徽。随后回师河南,再从

    武关入关中,西入甘肃,最后又杀回河南。冯玉祥当时奉命围剿“白狼”,受到当

    地百姓的拥戴。奥尔森读到这里,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白狼”也好,冯玉祥

    也好,都是军阀,为什么一个军阀去打另一个军阀,能赢得百姓的民心呢?这两个

    军阀,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奥尔森发现,“白狼”军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根据地,是一股“流 寇”,而冯

    玉祥则是驻扎在一个地方的“坐寇”。“流寇”和“坐寇”的行为,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表面上看,“流寇”抢完了就走,“坐寇”却会不断地要钱要粮,为什么百

    姓会反对只掠夺一次的“流寇”,更愿意生活在反复掠夺的“坐寇”的统治下呢?

    如果你是“流寇”,你肯定会把能够抢走的东西都抢走,你不抢, 别的“流

    寇”会过来抢,这就像在火车站和地铁口兜售假货的骗子一样,能骗一个就骗一个。但如果你是“坐寇”,你就不会杀光抢光,你要留下“会下金蛋的鹅”。既然

    这个鹅现在是你的,你就会“保护”当地的百姓,不受其他土匪的掠夺。当然,百

    姓还得给你上贡,把自己的收成中很大一部分交给你,但至少,老百姓对自己每年

    的损失会有稳定的预期,于是,就会有一些动力扩大生产。

    · “看不见的左手”

    于是,我们可以猜测到国家演进的秘密。一开始,国家就是黑社会, 黑社会就

    是国家,你很难将它们区分开。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垄断了暴力,只有他们有枪,谁不听话就打死谁。这群暴徒到处烧杀抢掠,看起来很爽,其实他们也是过着朝不

    保夕的生活。后来,他们发现,如果不到处流窜,而是待在一个地方,占地为王,向臣服自己的百姓征税,能得到的好处比到处抢劫更大,于是,“流寇”就变成了

    “坐寇”。

    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坐寇”会赶走其他的强盗、土匪和军阀, 而且会积极

    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在我的地盘上,谁也不能乱来。这样一来,“坐寇”就提供

    了基本的安全和产权保护。慢慢地,“坐寇”会发现:如果征税征得更少一些,臣

    民的积极性更高,自己反而能收上来更多的钱;如果提供一些水利工程、道路桥

    梁,产出也会更多。于是,“坐寇”就变成了政府!

    奥尔森发现,欧洲的王朝基本都是“流寇定居”这一故事的不同版 本。奥尔森

    说:理性的、自利的“流寇”头子好像是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变成坐寇,戴上

    皇冠,自封君主、国王、天子或者皇帝,以政府取代无政府状态。这只看不见的手

    被奥尔森称为“看不见的左手”,与亚当?斯密(Adam Smith ) 的“看不见的右手”相

    对应。

    这个故事还涵盖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共容利益。“坐寇”之所以不像

    “流寇”那样强取豪夺,甚至还会保护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产权,是因 为他

    们在这片土地上有共容利益。老百姓希望获得保护,过安稳日子,而“坐寇”的利

    益又依赖于老百姓在稳定的环境下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因为这种“共生关

    系”,统治者追求的是自己的利益,结果却可能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有利,因为统治

    者并非一味地争取获得社会产出的更大份额,而是想方设法扩大社会总产出。?为什么人们要喊“国王万岁” ?

    如果一个统治者只能在台上待一两年,那么,人们会相信他有足够的 积极性提

    供产权保护吗?很可能不会。这个统治者一定是短视的、追求短期利益的,所以,他很可能不愿意提供产权保护,而是能捞多少捞多少。如果一个统治者能够在位50

    年呢?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统治者的眼光会更长远,更可能在私人产权和契约执

    行上提供更多保障。当人们高喊“国王万岁”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发自真心的:因

    为长寿的国王对老百姓更有利。

    那么,—能在位50 年的专制者,和一位只能在位 5 年的民主国家统 治者,会有

    什么不一样呢?如果专制者身体健康,而且有雄才大略,他愿意提供的产权保护可

    能不亚于民主政治能够提供的产权保护。专制统治和民主统治最大的差异发生在要

    换届的时候。对于专制统治来说,国王的更换很可能会伴随着宫廷密谋、军事政

    变、甚至是内战。新的国王和老的国王或许性情完全不一样。换言之,专制统治

    下,不确定性太大。民主统治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就是说,民

    主统治不一定能够带来最伟大的统治者,但有助于避免最糟糕的统治者。在奥尔森

    看来,富裕的发达国家之所以都是民主国家,根本上是因为民主制度能够在长期内

    有效地提供共容利益,使得统治阶层的决策与社会长远发展的利益一致。

    共容利益就像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流寇”向专制的统治者再 向良善的

    统治者过渡。奥尔森提醒我们,从专制跨越到民主,并不是推翻专制统治者的结

    果。别忘了之前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推翻专制政权这一集体行动往往难以达成。他

    认为,民主政体形成于许多小型独裁集团的领导人在势均力敌的对峙情形下做出的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分享权力。

    链接阅读: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人民出版社。中间投票人:站在中间,左右逢源

    在经济学的世界里,大部分情况下,金钱说了算。你开发了一个产 品,这个产

    品好不好呢?那要看消费者是不是愿意掏钱购买。你推出了一个创业项目,你的创

    新算不算成功呢?那要看你能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利润。金钱说了算,这个规则真是

    简单粗暴,但也没有比它更公开、透明的规则了,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通过市场交

    易做决定,大家还是能心服口服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金钱说了算的。

    假设有一个原始人的部落,原来住在一个平原上,后来天气干旱了, 平原上的

    食物来源少了,更令人头疼的是,北边还有另一个凶悍的部落,经常过来抢东西。

    怎么办?族长召集大家讨论。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出击,打到北方去,灭了

    敌人,北方有一片更浓密的森林,食物来源更多;但这一方案的代价是,既然打,就得有牺牲,而且可能打不赢。第二种方案是不动,继续留在原来的地盘,不去冒

    险,听天由命。第三种方案是撤退,撤到南方;南方更干旱,有一片荒漠,没有人

    烟,不会有敌人侵扰,但可能食物来源比现在更少。怎么办?要是大家都同意北

    上,或是都同意南下,或是都同意留在原地,事情就好办了。可是,人们会有不同

    的意见,有人愿意北上,有人愿意南下,有人愿意不动,这时候该怎么办?估计大

    部分读者马上想到的办法是举手投票。大家注意,要真是在原始社会,很可能不是

    这样决策的,比如,他们可能各自发言之后,由族长一个人拍板决定,也可能,他

    们会找个巫师,烧个乌龟壳,通过观察龟壳的裂纹,揣测上天的旨意。通过投票来

    实现集体决策,和“进步”观念、“平等”观念一样,是非常晚近的事情。这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出现的 新鲜

    事物。当时,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 Tocqueville ) 就敏锐地观察到了这种变化。

    他讲到,法国大革命让法国社会“变平” 了。大革命“并非仅仅定义了法国公民的

    权利,而且也试图改变公民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影响其中的每个个体,以及公民作为

    政治群体成员的权利”。他指出:“法国大革命用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取代了原有

    的简单而统一的体制,这种新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的人一律平等这一概念的基

    础上的。”

    人人平等是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当然是了。不过,这会使得集体选择 变得更加

    复杂。集体选择理论有时候又被叫作公共选择理论。你也可以这么理解,这是用经济学的思路去解读政治。在政治学领域,这一学派被称为“政治分析”或“实证政

    治理论”。

    什么叫用经济学的思路去解读政治?传统的政治学是要读经典,解读 先哲们的

    微言大义,然后再阐发自己的一点见解。经济学的思路不一样。经济学要求先下定

    义,然后再去分析。

    所谓的定义,其实就是说要把你的前提假设说清楚,把你想要解释的 问题变得

    更加清晰,省得在概念的问题上大家争论不休。所谓的分析,就是分而析之,把一

    个大的问题,拆解成简单的问题,或是简单的部分,从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

    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个最简单的集体选择理论:空间投票理论。我们先 举个例

    子。假设有一条街道,很长,很繁华,商家都想到这里开店。假设这是像篦街一样

    的小吃一条街,街上所有的店都卖麻辣小龙虾。商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街道最

    左边的尽头开店,还是在右边最尽头开店,还是在街道居中的位置开店?

    假设你在街道最左边的尽头开店。从左边来的顾客,有些一进这条 街,就会扑

    进第一家馆子,有些要再转转看,继续往前走走。他们可能走了不到一半,就在附

    近找个馆子,当然,如果他们对你这家店印象深刻,也可能会多走几步,转回来上

    你这家馆子。如果顾客都是这样,那么,从街道右边过来的那些顾客,没有一个会

    到你的店里来。同理,如果你把馆子开在街道的最右端,那么,从左边过来的顾客

    也不会到你这家店。如果你再往中间挪挪呢?那么,你可能既能吸引来自左边的顾

    客,又能吸引更多来自右边的顾客。最后,你会发现,最佳的位置是在这条街的中

    间。

    假设要开店的不是麻辣小龙虾,而是政客。政治光谱犹如一条街道, 也可以分

    成左右。“左派” “右派”之分也来自法国大革命,当时持不同政治观点的议员聚

    在一起,坐在国民议会的不同位置,不跟别的派别混着坐。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

    派,要是争论概念,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简单地给左派和右派下个定义:左派是主

    张有更多的改变,极端的左派可能支持革命;右派则倾向于维持现状,极端的右派

    反对所有的改革。

    政客关心的是如何吸引到更多的支持者,这跟卖麻辣小龙虾的想要拉 拢更多的

    顾客有相似之处。那么,你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立场呢?假如你先选择极端左派,你会有不少拥楚。比你更激进的,也就是说,在你左边的,都支持你。在你右

    边的也有一些支持你。比你再右得厉害一些的人就开始不认同你了,最靠右的那些

    人看到你这张脸就烦,讨厌死你了。假如你先选择极端右派,处境也差不多。

    那么,如果你把观点稍微温和一下,也就是说,你把你的政治立场稍 微往右边

    挪一下呢?那么,比你左的人还会支持你,但在你右边的人会有更多支持你的。再

    往右挪一点呢?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最后,你会发现,可能最佳的位置是在中

    间。按照这一理论,所有的政治党派到最后都会选择更为中庸的立场,这样才能尽

    可能地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民。同样,按照这一理论,处于中间的投票人总是处于最

    有利的地位,因为左边的党和右边的党都要拉拢你。站在中间,左右逢源。

    在正常情况下,空间投票理论的结论是对的。你有没有发现,西方 国家在竞选

    的时候,候选人好像吵翻了天,但仔细一看,其实他们的政治主张都差不多?在很

    多情况下,空间投票理论也能解释其他一些有趣的现象。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小国很

    狡猾,在北京和台北之间耍滑头,等着两边都给大笔的银子?你有没有发现刚出道

    的学者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成名之后,会变得格外慎重,说话总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稳?

    再举个例子,在20 世纪 80 年代,有个日本影星在中国很火,他叫高仓 健。高仓

    健的风格是啥?他是个硬汉,不苟言笑。当时,这种风格真的迷倒一片。现在很难

    再找到像高仓健这样极端风格的明星了,越来越多的明星走的是中间路线。你说李

    宇春更像女孩还是男孩?鹿盼更像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明星都越来越中性化了

    呢?这很可能和演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要往中间挪有关。

    回到那个原始人部落的案例。假如这个原始人部落选择投票,哪一 派的票数

    多,哪一派赢。你猜哪一派会赢?假设北上派首选北上,次选不变,最讨厌畏缩不

    前的南下投降派,南下派首选南下,次选不变,最讨厌咋咋呼呼的冒进派,最后,很可能是中间派获胜。

    再假设,这个部落有100 人,主张北上的有 33 人,主张不变的有 33 人, 主张南

    下的有 33 人。只有一个人还没有拿定主意,这个人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宝贝了。推荐

    大家看一部电影《关键投票》(又名《关键一票》),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住在

    新墨西哥州一个偏僻小镇的蓝领工人巴德,突然成了全世界关注的人物,因为他手

    里的这张选票,能够决定谁当上总统!链接阅读:丹尼斯?缪勒(Dennis Mueller), 《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没有说过自己是最完美的

    ·在什么情况下中间派会胜出?

    我已经跟大家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集体选择理论,即空间投票理论。

    按照空间投票理论,结局很简单,谁站在中间,谁就占尽上风。照这样 看,坚

    持信仰的人不如随风偃仰的人过得自在,但通过投票,总是能够做出集体决策的。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不一定的。在有些情况下,投票是无法达成集体选择的,推而广之,民主制度有可能会失效。我们不讲人性阴暗、政治权谋。我们假设大家

    都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堂堂正正去投票,即使如此,投票制度也有可能陷入悖

    论。

    还是用前面讲的原始部落案例来分析。为什么前面我们讲,投票能投 出结果,中间派能最终胜岀呢?

    我们其实是这样推理的。假设这个部落分成了三派:北上派、恋家派 和南下

    派。我们假设有三种选择:北上、不动和南下。对于北上派来说,最优的选择是北

    上,其次是不动,最差是南下。对于南下派来说,最优的选择是南下,其次的选择

    是不动,最差的选择是北上。对于恋家派来说,最优的选择是不动,北上和南下都

    是次优的选择。如果要在北上和不动两种选择之间选择,北上派选择北上,但不动

    派和南下派都会选择不动,因为在南下派看来,不动也比北上要好,支持不动的选

    票和支持北上的选票是2 : 1, 不动的方案胜出。同理,如果要在南下和不动两种方案

    之间选择,不动的方案也会胜出。如果在北上和南下之间选择,北上和南下都无法

    胜出,投票作废。

    ·单峰偏好”和“双峰偏好”

    在这个推理里,大家可能没有察觉的是,我们假设北上派、恋家派 和南下派的

    偏好都是“单峰的”。什么意思?请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画一画。画一个坐标

    系。横轴从左到右,是各种选择方案:北上、不动和南下。纵轴表示每个投票者的

    偏好程度,比如对于北上派来说,他们给北上这个选项打3 分,强烈支持,给不动这

    个选项打 2 分,勉强同意,给南下这个选项打 1 分,甚至给零分、负分。那么,北上派和南下派的偏好连起来都是一条直线,恋家派呢?他们给不动的方案打 3 分,给其

    他两个方案都打 1 分,他们的偏好连起来,是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山峰”。

    那好了,现在,我们假设在北上派和南下派之外,第三派是离家派。 这一派对

    原来的家乡极其厌恶,对于他们来说,北上或南下都行,只要不留在原来的地方就

    好。他们给不动的方案打0 分,给北上和南下的方案都打 3 分。如果你把他们的偏好

    连起来,是个中间低、两边高的“山谷”。公共选择理论把他们的偏好称为“双

    峰”。

    要是有一派的偏好是“双峰”,麻烦就大了。回到原始人部落搬家的 案例。如

    果先在北上和不动两个方案之间选择,北上派和离家派都选择北上。如果在南下和

    不动两个方案之间选择,南下派和离家派都选择南下。但这两个结果是互相矛盾的

    啊?这下子,投票制度陷入了一个怪圈。

    ·孔多塞悖论

    一个民主制度,不能因为某一派人的政治偏好不是“单峰”,就让人 家闭嘴

    吧。但是假如偏好不是“单峰”,就无法找到一个均衡点。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

    在公共选择理论里,有很多这样的悖论。200 多年前,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就有个

    叫孔多塞( Nicolas de Condorcet ) 的法国思想家提出了 “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悖论是这样讲的:假设有一个人,要面对A 、 B 、 C 三种选择方 案。假设

    他认为 A 比 B 要好,而 B 比 C 要好。即使我们没有直接问他更喜欢 A 还是 C,易见,他更喜欢 A 。这叫偏好的传递性 (transitivity ) 。我们再假设不是一个人了,现

    在有三个人,甲、乙、丙,同样还是 A 、 B 、 C 三种选择方案。假设三人的偏好顺序

    如下:甲的偏好顺序是 A>B>C, 乙的偏好顺序是 B>C>A, 丙的偏好顺序是 C>A>BO

    好,现在开始投票。如果在A 和 B 之间投票,甲和丙都投 A 。按照少 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由甲乙丙三个人组成的这个“社会”应该认为 A 优于 Bo 如果在 B 和 C

    票,甲和乙都投 B,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社会”应该认为 B 优于 C 。既然

    于 B, B 优于 C, 那么在 A 和 C 之间就不用选 T, 肯定是 A 优于 C, 不是吗?不是的。在

    两者之间选择的时候,乙和丙都选 C, 也就是说,“社会”认为 C 优于 A 。

    问题出在哪里?其实还是因为偏好的“单峰性”。甲乙的偏好都符合 “单峰性”,但丙的偏好并非如此。所以,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个体理性

    无法推导出集体理性,即使每个个体的偏好都是“可传递的”,社会的偏好却不

    是“可传递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偏好是不符合逻辑的。

    肯定会有人讲,你看看,我早就说过了吧,哪里有什么民主制度,民 主制度都

    是有缺陷的,是虚假的,是骗人的。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民主制度确实是有缺

    陷的,但民主制度什么时候声称过自己是一种完美的制度?丘吉尔说过,民主制度

    不是最好的制度,它只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有些支持民主制度的人会把它神圣

    化,他们认为,只要是投票投出来的结果,就肯定代表了民意,而民意是不可能错

    的。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投票无非就是投票而已。民

    主作为一种信念,是不能轻易动摇的,但作为一种制度,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的。

    链接阅读:戈登?塔洛克(Gordot Tullock), 《公共选择——戈登?塔洛克论文 集》,商务印书馆。阿罗不可能定理:烧脑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不世出的天才

    这一篇我们介绍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于1972 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 奖。诺贝

    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水平并非整齐划一,用统计学的术语讲,方差是很大的,有的很

    牛,有的很水。这就好比班上得了 100 分的孩子,其实水平不是一样的。有的孩子是

    拼命读书,而且运气好才考了 100 分,有的孩子是智力超常,学校教的对他来说是小

    菜一碟,这个 100 分根本测试不出他的真实水平,但没有比 100 分更高的分数了。阿

    罗就好比后一种学生。他是大师中的大师,不世出的天才。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高明在于,他用严格的数学推导论证了一个石破天 惊的观

    点。这里我试着不用数学,只用通俗的逻辑,介绍一下什么是阿罗不可能定理。研

    究集体选择的学者很可能会觉得这是于丹讲孔子,既不入门径,又暴殄天物。我给

    自己定的目标是,只要能激发大家对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兴趣就行了。高深的学问,大家继续自己修行。

    ·从个人理性能否加总岀集体理性?

    我们说民主制度好,是因为每个人都能理性地做出判断,而且规则是 公正透明

    的。既然每个人都理性,那么每个人的意见加总起来,不也应该是理性的吗?

    让我们再讲得清楚一些。什么叫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你的观点要前后 一致,不

    能不符合逻辑吧。在数学上,如果A>B, B>C, 那么 A>C, 这没错吧?不辣、微辣、变态

    辣,放在一起,由你来选,如果你认为不辣比微辣好,微辣比变态辣好,那么你一

    定会认为不辣比变态辣好,这叫可传递性。

    什么是所谓的集体选择规则?首先,如果大家来投票,按照事先规 定好的规

    则,大家认为A 比 B 好,那么,就要选 A 而不是 B 。这在经济学术语上叫“帕累托法

    则”,这是由意大利学者帕累托最早严格定义的。其次,你不能限制某些观点和偏

    好,比如,你不能规定所有的人都要喜欢清淡的口味,有人就是口味重,最喜欢变

    态辣,不行吗?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无限制定义域 (unrestricted domain ), 也就是说

    不许对公民的偏好进行人为限制。再次,当你在对两个选项做出选择的时候,你要就事论事,就这两个选项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能因为其他选项的存在就干扰了自己

    的意见。这叫无关备选项的独立性( 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alternatives) 。最后,我们要有个限制条件,即不能有独裁者。这是说,所有集体选择的结果应该是由每

    个人自己投票投出来的,不能有人跟大家不—样,搞特殊,能帮别人做决定。

    什么是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证明了,当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数目确 定,面临的

    是不少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时,不可能同时满足帕累托法则、无限制定义域和无关备

    选项的独立性以及非独裁这四个条件。

    等一等,阿罗到底是怎么证明的?接下来我简要介绍一下推导思路。

    推导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关键在于,把社会个体的集合设为G, 要证明 G 具有“可决

    定性”( decisiveness) 且不违反上述四个条件,也就是说,这个社会个体的集合说了

    算。这个 G 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只有一个人的,如果有这么一个只有一个人组成的具

    有“可决定性”的 G, 就违反了非独裁者条件。

    假定有特定一组备选组{x,y}, 也就是说,要从 x 和 y 中间做出选择。如 果集合

    的所有个人都偏好 x 胜于 y, 则 x 较 y —定是社会最优的。如果对任意备选组都局部成

    立,则这个社会个体的集合 G 具有全局“可决定性”。这是比较容易证明的,但这只

    是第一步。

    证明的第二步是:如果社会个体的集合G 具有可决定性(且其中个人 数目大于

    1), 则 G 的某些部分(“真子集”)也具有可决定性。这一步的证明是把 G 分拆为两个子

    集 G1 和 G2, 并证明 G1 和 G2 二者其一必具有“全局”可决定性。要是你能够证明了这

    一步,那么好了,你可以继续拆分下去,直到 G 的某个子集中只包含一个个体,于

    是, G 的这个子集同样具有“全局”可决定性,而这和非独裁者条件是违背的。

    这样研究民主制度有什么意义呢?在阿罗出现之前,讨论民主的学 者是“见山

    是山,见水是水”,而在阿罗出现之后,一切都要重估,研究民主问题进入了 “见

    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阿罗把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变成

    了一个可以用数理逻辑一环扣一环分析的问题。其实,阿罗最初的数学证明也有错

    误,后来才有更年轻的学者指出来,但他提出的这个分析框架开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735KB,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