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1
编号:13605015
ABC分类法在我院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库存管理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中国药房》 20181
     在本院的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中,A类药品占总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种数的15.38%,占总金额的78.27%,是非常重要的库存组成。从表1可以看出,A类药品占有的平均库存量最大,而平均价格最低,提示该类药品占总额率高的原因是用量大,如榄香烯注射液,年出库量为8 400支,年出库金额11万元,是用量排名第一的抗肿瘤药。因此,该类药应尽可能缩短采购周期,减少库存积压,从而提高资金流通。B类药品占种数的26.15%,占总金额的16.64%,平均库存量较小但平均价格最高,其中包括替吉奥胶囊、吉西他滨等,虽然价格比A类药品高,但用量小,平均每月出库约40盒,故可适当放宽采购周期,即使有一定积压也可在一定时间内消耗完,使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较低。C类药品虽然占种数的58.46%,但金额只占5.08%。该类药品单价呈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0.5 g)单价为13 397 元/支,年出库量仅3支,若作为常备药品,一旦过期失效就会造成损失;而注射用顺铂(10 mg)单价仅为5.17元/支,年出库量近两千支,提示在实际应用中应具体药品具体分析。对于价格高、用量极小的药品采用“临用现进”的方法,可降低积压库存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价格极低但临床常用的药品应做到“库中常备”,保证临床用药。

    3.2 ABC分类法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的局限性

    ABC分类法可有效节约管理成本,合理控制库存结构,既往在抗菌药物[5]和医院全品种药物[6]中有所应用。虽然有作者提出该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