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8
编号:13590488
我国药品流通领域“两票制”的实施效果、风险预测及政策建议(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88
     3.2 虚高药价现象被有效遏制

    3.2.1 简化流通环节,为进一步压缩药价腾出空间 在传统的药品流通链条中,流通环节和利益相关者过多且不透明,难以对层层加价的药品价格进行监控。药品流通环节中的主要利益分享者包括生产企业、中间代理商、医院、医生等。据访谈了解,其中代理商直接获利、医院获得的“回扣”、医生获得的灰色收入分别约占药品价格的20%、40%、20%。而“两票制”的实施大幅减少了药品加价次数,也减少了代理商的数量,同时也为切断代理商对医院和医生的利益输送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减少药品流通链条上利益分享者,为进一步压缩药价腾出了空间。

    3.2.2 与其他政策联动,共同打击药价虚高 药价虚高的原因很多,仅靠“两票制”并不足以遏制该现象,还需与其他政策形成“组合拳”,挤压药品价格水分。一是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联动。当前药品招标中同时存在药价“虚高”和“虚低”的问题[16],均是由于真实药品价格信息的缺失。“两票制”的推行在减少药品流通环节的同时,也会建立追溯体系和信息平台,使药品价格从出厂到招标环节的价格水平及变化可以准确获取,由此招标采购部门可采取更有效的招标策略。与此同时,当前招标采购的趋势是中标价格的区域性联动(例如京津冀药品耗材统一招标采购[17]等)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