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9期
编号:13176897
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释药特性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第19期
     244 各释药单元相互影响研究 将4种不同的释药单元整合成多元释药系统,利用威布尔分布模型,数据处理采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各释药单元中指标成分溶出参数以及多元释药系统中指标成分的溶出参数,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单个释药单元与多元释药系统两者之间Td与T50无显著性差异,即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中各释药单元的溶出对其他释药单元的溶出无影响。表3 单个单元和多元释药单元指标成分溶出参数(±s,n=3)

    3 讨论

    31 分析方法的确定

    传统测定一类组分的方法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本研究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比较了HPLC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求寻找一种较准确、简单的测定方法。结果发现2种分析方法测得的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比HPLC高,可能存在其他相似组分的干扰,且HPLC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灵敏度,所以本研究最终采用HPLC进行多组分的体外释药特性评价。

    32 溶出条件的选择

    口服药物的吸收部位在胃肠道,其中以小肠吸收最为重要。一个优良的释药系统,应不受pH的影响,在体内各个环境中均能释放,并能得到很好的吸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