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9500
血管外膜细胞成分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研究概述(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6期
     2.1.3树突细胞 正常生理状况下,动脉外膜只有少量的DC沉积,但在As过程中,DC沉积数量大量增加。脂质条纹早期,发现DC在病灶附近内膜下沉积,随着病程加重,DC被大量招募,且从动脉壁清除过程被抑制,成熟斑块期病灶附近外膜处三级淋巴器官内也有DC沉积。故树突细胞参与了As脂质条纹出现初期至稳定斑块期各个阶段[12]。

    2.1.4肥大细胞 已证实肥大细胞在As斑块附近的血管外膜处有积累,活化的肥大细胞可以释放类花生酸以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激活肥大细胞依赖性金属蛋白酶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平滑肌细胞凋亡[13],且通过释放bFGF促进血管新生和斑块发展。其细胞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类胰蛋白酶(tryptase),胃促胰酶(chymase),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等,可调节炎症和免疫。其释放的组胺等物质可促进As的发生发展;胃促胰酶可促进血管紧张素II的合成,促进As进程;其含有的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和纤溶酶(fibrinolysin),不但能够促使平滑肌细胞凋亡,还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