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609247
紫苏叶挥发油的不同化学型及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8期
     国内没有发现日本报道的C型和EK型;PP型包括的几个亚型国内外研究报道也有所不同,以芹菜脑为主的PP-a型仅在国内有报道,而以莳萝油脑为主要成分的PP-dm型国内研究中没有报道;而有PAPK型这一新类型,以及PA型中常含微量的紫苏酮和PK型中常含微量的紫苏醛,表明中国的2个类型之间的界限不甚清楚。

    3 紫苏叶挥发油的合成途径及调控

    已有的研究表明,薄荷、丹参、藿香、紫苏等唇形科植物的腺毛是挥发油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因此, 腺毛的类型、结构、分布、数量和发育等与挥发油的产生和分泌有着直接的联系[39]。紫苏腺毛有2类: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挥发油主要在盾状腺毛中合成和积累。

    Nitta等[6]通过杂交实验推测了紫苏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型构成成分单萜类和芳香类2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图1, 2),单萜类合成的甲羟戊酸(mevalonic acid)途径和芳香类成分合成的莽草酸 (shikimic acid) 途径之间因基因控制而发生切换。1990年代研究者将不同的化学型用人工授粉杂交的方法研究不同化学型的基因型调控规律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