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729868
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现状(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8期
     肺癌患者化疗后常常伴有腹泻症状,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低下,而肠球菌增高,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23]。而运用平胃散治疗后,患者双歧杆菌增多,肠球菌和肠杆菌减少,正常菌群数量上升,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腹泻率下降,优于单纯化疗组。表明平胃散可调整化疗后肠道的微生态失调,并从而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这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相应。

    4 清热类方药对肠道菌群有双向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正邪交争的结果密切相关,正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则发病,中医学正邪交争的病机学理论在微生态系统中也得到体现。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相应的治疗不是单纯杀菌和抑菌,而是使正常菌群充分发挥生物拮抗作用,将致病菌驱除[24],这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不谋而合。邪气盛则会发病,若微生物种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比例失调, 分布异常,人与微生物之间不相应, 就是“邪气”。热邪(包括热毒、湿热)为临床常见外邪,中医理论指出,“热者寒之”,故用清热类方药治疗“热邪”所致疾病。但现有文献报道,清热类中药有些可调整肠道菌群失衡,而有些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对肠道微生态具有双向影响。

    口炎清颗粒(主要成分为山银花、天冬、麦冬、玄参、甘草等)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消肿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