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00809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分析与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6期
     2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来源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是从原料药到成品的加工制造环节,中药制剂(冲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等)的生产都需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单元,如前处理(提取、浓缩、干燥)、制剂成型、包装贮藏等组成,不同阶段产品,经一次或多次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信息传递或整合后,构成产品的质量内涵,并最终影响产品效能的发挥。受制于中药制剂原料的不确定性,工艺操作环节复杂性,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存在不同层次质量风险来源,根据风险类型可以归纳为4个主要方面:原料、工艺、设施、管理风险等。

    21原料来源及辅料选择的风险

    我国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可作药用的植物种数有11 020种[4]。种类繁多的药用品种导致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影响制剂原料的来源稳定。我国幅员辽阔,中药材分布地域广阔,同一药用植物产地多样,加之多地气候、土壤、采收期不固定性,导致制剂原料质量差异较大。常规的中药药材鉴定包括: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安全性检查及质量优劣鉴定,经典的鉴定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然而物种本身进化变异往往是渐变和连续的,药材市场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基原变化和不同的药材类型(自然选择、人工培育等)不断出现,传统中药鉴定大多停留于定性描述和经验判断,其结论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较强的主观性,导致原料差异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现行版《中国药典》采用单味药材分类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