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80698
纳米颗粒标记可视化试纸条在农药残留筛查中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16期
     1农残可视化检测试纸条分类及检测原理

    试纸条快速筛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受专业人员限制,且价格低廉,适合普及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靶标农残小分子主要包括试纸法(dipstick assay format)和侧流层析法(lateral flow format)2种检测形式,见图1,其检测本质常常依赖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或农药胆碱酯酶抑制诱导的生化反应。因此,开发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生物元件是是实现复杂体系中痕量水平农残高灵敏检测的基础。基于胆碱酯酶,能够快速筛查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多残留水平,但却局限于酶稳定性和敏感性影响,无法满足结构种类众多的农残快筛需求。相比较,有选择的制备宽谱、特异性更加优异的抗体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尤其是群选型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多功能抗体等新抗体已逐渐走进研究者的视野[911]。试纸条本身也属于一种微型简易传感器的雏形,除了生物敏感元件,转换器也尤为重要。可视化试纸条的转换器是通过标记物的颜色、光信号强度感知,故多为标记型。最早关于农残快速可视化检测的报道是以酶为标记物[12],但很快被易于合成和多元调控的微小粒子所取代,如纳米金[13]、纳米银增强、纳米碳[14]、量子点等功能化纳米颗粒[15],化学发光材料、乳胶、上转换材料等,其中纳米金颗粒应用最为广泛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