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08年第23期
编号:11719377
郭小平:一个医院院长的艾滋救治实践(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人人健康》 2008年第23期
     者后。她还从来没笑过。“她有勇气活下去了。”丁师傅说。

    大年三十的时候。丁师傅的爱人,还收到了郭小平送的100元红包。正月初一。几位患者及家属还吃到了医护人员包的饺子。

    小患者苗苗最喜欢护士周亚琴,每次她下班回家的时候,苗苗都要拉住她的手。让她带好吃的。她每次上班,苗苗都会在大门口等她。周亚琴说。“苗苗把我当成他的亲人了。”

    在患者眼里,院长郭小平从不穿白大褂,不戴口罩和手套。他平均一周来“绿色港湾”一次,每次都要坐到患者床前问寒问暖。“一点也不像领导,没有架子,很随和,就像熟人见面一样。”一个患者的母亲说。

    为什么要给患者发红包呢?我把这个问题抛向郭小平。

    郭小平:“我们要让患者感觉这里像一个家,所以取名为‘绿色港湾’。绿色寓意着生命。港湾就是家。得了这个病的患者思想压力都非常大,必须让他们乐观一点。鼓起生活的勇气,这样对治疗才有好处。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艾滋病人的心理治疗。我们倡导医护人员和患者‘结对子’,医院其它病区的医护人员也会轮流到‘绿色港湾’值日。我们还号召医护人员在节假日和周末把艾滋病孤儿带回家。让这些娃们也能感受到家庭温暖。不少患者在‘绿色港湾’治疗后可以出院,却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听上去。这个“绿色港湾”好像是艾滋病患者的世外桃源,但是据了解,“绿色港湾”模式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对艾滋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它的创建人郭小平又是怎么想的呢?

    郭小平:“是患者的贫困、心理压力和传染病医院的客观情况,构成了病区搬迁的理由。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是山西省4家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之一。原来的艾滋病病区设在医院本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