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09年第6期
编号:11762716
四月,那涌动的全民爱国卫生热潮(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5日 《人人健康》 2009年第6期

     小时候,我最喜欢缠着爷爷,让他给我讲过去的故事。爷爷总是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起那些让80后的我充满新鲜好奇的往事——

    “60年代的后期啊,全民动员搞卫生、除四害。那时候,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经常号召人们开展各项卫生活动,还有一系列的检查和评比措施:比如说打苍蝇,人们要把打死的苍蝇装在小瓶子里上交;打老鼠,要交老鼠尾巴;于是,学生交给学校,工人交给工厂,退休及无职业者要交给居委会,证明自己的‘战绩’。

    之后上级号召大家熏蚊子,家家户户便找些木柴之类能烧的东西,把‘六六粉’之类的杀虫药撒在上面点燃。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同时行动,放眼一望,四处烟雾弥漫,场面十分壮观……”

    听到这里,我总会捧腹大笑,但心中却有个疑问:“不就是搞卫生嘛,至于大家如此轰轰烈烈吗?”

    可爷爷说:“我们那年代,只要上边一号召,家家户户都立即行动,工厂、街道还搞评比,做得好的奖红旗。城市卫生就是要靠大家,每家都自觉做到轮流值日。街道经常开展大扫除,于是家家户户积极落实,认真清理杂物和死角。街道、企事业单位还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来宣传爱国卫生运动,节目有快板、小合唱、三句半等,那时爱国卫生运动热火朝天,真有声势……”

    爷爷的讲述伴我长大,现在的我作为《人人健康》杂志的记者,主持着本刊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栏”,始终在关注这项全社会共同参与、常抓不懈的卫生运动。

    回眸我们国家50多年来的爱国卫生运动历程,我们看到,几代中国人正在共同经历着这件关系到全社会方方面面和全体人民生存生活环境的健康大事,我们看到,身边的城市变得美丽而现代,乡村变得清洁而舒适。我们更看到,由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民族的卫生素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达标,目前全国已有多座城市跨入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行列。

    四月是全国爱国卫生月,一场大规模、扎实彻底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热潮持续半个多世纪而经久不衰。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安东、抚顺等地。先在抚顺,后来又在其他地区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

    3月14日,我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向各省、市、自治区发布反细菌战的指示,要求各地做好灭蝇、灭蚊、灭蚤、灭鼠以及杀灭其它病媒昆虫的工作。

    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社论,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当年12月8日至13日,卫生部召开第二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大会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

    中央决定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列为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会议奖励了150个爱国卫生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山西晋城市东四义村于当年和其它149个单位一起荣获了毛泽东主席题词的表彰锦旗。

    1957年9月20日,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和目的是:“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195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是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从除“四害”做起,普及卫生常识,破除迷信,消灭各种疾病和它们的根源,增进人民的健康。

    十年动乱期间,爱国卫生运动遭遇了挫折。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78年4月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发出了《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

    通知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一场深刻革命。同年8月,中央爱卫会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交流会,会议提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是:城市重点整治环境卫生,农村管好水、粪,标本兼治。

    1979年6月11日,中央爱卫会、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迅速将各级爱卫会办公室建立健全起来,配备专职干部。一系列的措施,使各地爱国卫生运动获得了蓬勃发展。

    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为爱国卫生运动欣然题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新时期新发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十分丰富,而现在的爱国卫生运动,形式和内容又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涉及面更宽,目的就是以建立“生态大众健康”为理念,注重全面营造良好的生存、生产、工作环境。

    爱国卫生运动不仅内容日益丰富,科技含量也在日益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各级爱国卫生运动机构也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措施,正是他们的工作,使整个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新时期爱卫工作的主题

    由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倡导和发动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半个世纪的长河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太原市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2009年初春,本刊记者采访了太原市爱卫办副主任李书庭,请他为我们讲述太原市爱国卫生运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记者:李主任您好,请问您太原市的爱国卫生工作从何时开始的?

    李书庭:太原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逢年过节大扫除的习俗。从1952年3月19日算起,太原市政府和全体人民强烈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细菌战”的号召,在全市掀起爱国卫生运动,到今天已经有57年之久。我们当前的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工作是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上,我们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级爱卫组织、全体太原市民,都在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

    记者:回顾太原市爱国卫生运动历程,最初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李书庭:最早的工作重点是消灭四害,防治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1956年开始,每年春、夏、秋季都会定时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1958年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发动了解放后第二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

    全市组织十万人的宣传大军,深入厂矿、农村、街道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表现最突出的事迹是太原市政府组织工人、学生和干部清理黑龙潭和饮马河,挖除湖底污泥9万立方米,使昔日的臭水潭变成了湖面清澈的风景区。

    随后从1982年到1984年,太原市连续三年实施每年三月的“文明礼貌月”主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掀起了太原市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规模大、时间长的爱国卫生运动。

    我们在城镇开展了深入持久的治理市容环境卫生活动,推行“门前三包”和门内达标管理制度;在农村开展以改水改厕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显著成绩。1978年,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太原又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治理“脏、乱、差”,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和范围比过去更广泛,任务更艰巨繁重。

    1989年太原市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成绩最佳的“一役达标”灭鼠活动,使全市鼠密度下降到国家标准之内。

    1993年,开展了创建无蟑害城市活动,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蟑螂密度保持在最低水平。1998年太原市顺利通过了全国爱卫办灭蟑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此后,全市“四害”密度一直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标准之内。

    记者:太原市何时开始申办国家卫生城市,又走过了怎样的申办道路?

    李书庭:198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全民性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之后,全国爱卫办在威海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现场会。, 百拇医药(李文霖)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