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315
编号:13721876
本月健康提示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人人健康》 201315
     进入8月份,气候仍表现为高温炎热和干燥天气,随立秋、处暑节气后,天气将表现为“秋老虎”天气。这一季节,除继续做好防蚊灭蚊,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外,还应注意对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伤寒副伤寒的预防。

    如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道传染病症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抽筋、颈项强直、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骨骼痛、皮疹等乙脑、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症状。出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类似流感症状和眼红、剧烈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树立良好的个人卫生,预防“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夏秋季为流行季节,其中8~9月为流行高峰。

    【本刊提醒】平时要养成勤洗手,不用公共毛巾洗脸、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和幼托学校加强管理、消毒和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注意室内通风,预防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均可表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上呼吸道等症状。根据对流行性感冒季节性监测结果,每年夏季(8~9月)有一个季节性发病的高峰;目前正值全球和我国甲型H1N1流感发病期。

    【本刊提醒】在做好季节性流感预防的同时,仍应注意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预防措施上,应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生活上应保持规律,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预防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等。该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传播;夏秋季为流行季节;好发年龄主要为学生与成年人。

    【本刊提醒】尤其郊区、郊县应加强预防,各水厂、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加强管理,提供安全合格自来水和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还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不洁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把住“病从口入”的关,预防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

    除注意预防上述疾病外,这一季节还应注意普通感冒的预防。应教育少年儿童在游泳、嬉水时注意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同时,中老年人要预防夏季“冷气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