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317
编号:13718436
一级致癌物就真的很可怕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人人健康》 201317
     只要“食品致癌”的类似报道一出现,大家内心就会一阵恐慌,于是开始拼命回忆自己是否曾经吃过这种食物或是统计起自己的摄入量,更甚者则干脆将这原本买回来想细细品味的“致癌物”打包扔掉。这些东西真的一定就会致癌吗?

    致癌物等级和致癌强度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致癌分级是以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为依据的,1类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2A类是很可能导致人类癌症,2B类是可能导致人类癌症,3类是不明确是否能导致人类癌症,4类是不太可能导致人类癌症。

    如何看待致癌物

    对于1类致癌物,很多是天然存在、难以避免,比如氡、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很多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也有些是人为产生,但已经在环境里广泛存在,也难以避免,比如多环芳烃(汽车尾气)。但只要有效控制,他们给人群带来的癌症风险是微乎其微的。不过像吸烟、嚼槟榔、酗酒这些就要尽量避免。还有紫外线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可在中国,有几个人真是晒出皮肤癌的呢?相反,中国人普遍晒太阳不够,导致维生素D不足。

    所以说致癌等级越高,只能说明它致癌的证据越确凿,并不代表我们一定会因此而罹癌。即便是我们所摄入的量极多,就如尼古丁是一级致癌物,但有人吸一辈子烟都不会遭遇肺癌。癌症的致病因素很多,又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特点等等,对于一级致癌物,我们不必胆战心惊,吸烟喝酒这种不良嗜好当然是该尽量避免,其余的很多还是因人而异,关键还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等才是最重要的。, 百拇医药(药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