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5年第14期
编号:12593928
遭蚊虫叮咬须谨慎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5年第14期
遭蚊虫叮咬须谨慎用药

     最近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她在公园草坪时被蚊虫叮咬,感觉脚后跟痒,回家涂了碘酒,结果症状加重,还出现红肿、水疱。后来,她被诊断为虫叮皮炎合并碘酊接触性皮炎。这说明,蚊虫叮咬时用药不当适得其反。

    普通的蚊叮虫咬,可用风油精、清凉油等,既有效,对皮肤刺激也较小。但眼周、鼻孔、口唇、外阴、肛门等部位的皮肤,以及与黏膜交界近处不宜用,渗液处及伤口处禁用。

    此外,可适当选用艾洛松等激素软膏,但最好点涂、薄涂患处,避免大片涂抹,也不宜经常用。婴幼儿及成人的腋下、颈周、腘窝(膝盖后的菱形窝)、大腿根等皮肤薄嫩、血流丰富的皮肤区域需慎用,最好咨询医生,否则可能过量吸收,产生不良反应。

    局部红肿明显时,也可试试冷敷,或用温热的盐水敷洗。但如果没有好转,应及时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蚊虫叮咬后涂药时,为便于局部吸收止痒,建议用指甲反弹患处至微红后薄涂、点涂为好,不宜搔抓,以免皮肤破损。激素类药物一天内一般不超过2次。如涂抹部位较多,最好睡前清洗。如出现肿胀扩大、红肿扩散、渗液不止、溃破时,不宜自行用药,一定要及时就诊。被叮处症状显著,可能提示有机体代谢障碍,不能过于轻视,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百拇医药(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