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24451
超声检查对小儿阑尾炎的诊断和临床分型的价值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9期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小儿阑尾炎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进入我院检查的107例疑似阑尾炎患儿视为研究对象,使用飞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所有患儿,并且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比,计算出小儿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107例疑似阑尾炎患儿经病理诊断确诊105例、经超声诊断确诊101例,其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19%,并且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疑似患儿回声中断、黏膜毛糙及阑尾增厚;例经超声诊断确诊为小儿阑尾炎患者中化脓性阑尾炎43例、坏疽性阑尾炎22例、阑尾脓肿6例及单一性阑尾炎31例。结论:小儿阑尾炎实行超声检查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诊断及临床分型的准确性,其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超声检查;小儿阑尾炎;诊断及临床分型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241-01

    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小儿阑尾炎好发于6岁至12岁儿童。相较于成人阑尾炎,小儿阑尾炎临床特征及疾病体征相对不够明显,并且受小儿阑尾位置多变性的影响,大大增加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难度。有研究资料显示,小儿阑尾炎仅仅历经36至48小时演变发展可由出现临床症状至穿孔,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则大大提高穿孔发生率。由此可见,早诊断早治疗是明显提高小儿阑尾炎治疗有效率的有力手段。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超声检查对小儿阑尾炎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进入我院检查的107例疑似阑尾炎患儿视为研究对象。其中,107例疑似阑尾炎患儿中男女比例为66:41(即男女例数分别为66例及41例),年龄最高者13岁、年龄最低者2岁、平均年龄为(7.4±3.1)岁,平均腹痛就诊时间为(1.5±0.2)h,平均超声检查距手术时间为(1.3±0.1)h;107例疑似阑尾炎患儿中白细胞计数升高67例、转移性腹痛51例及体温上升66例。同时,本次研究要求所有患儿家属提前閱读签署实验同意书,了解实验基本流程及具体内容,并且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方法

    所有疑似患儿均实行超声检查,即:医务人员使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开展临床诊断且控制其探头频率始终处于8至13赫兹之间,超声检查前期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询问患儿基本资料及既往病史,提前进行腹部触诊;检查期间协助患儿取仰卧位,重点扫描右下腹直至清晰显示升结肠及盲肠,再逐渐转移探头至盲肠末端,旋转探头实施扇形扫查,便于形成完整的阑尾图像,仔细观察其周围情况、回声及结构,准确测定出阑尾壁厚度、腹腔积液范围及阑尾具体大小;针对肠内气体较多的患儿则适当增加探头压力,尤其是下腹部无法探及阑尾的患儿必须扩大查扫范围至腹膜及盆腔,排除患儿存在异位阑尾炎的可能性。

    2结果

    2.1检测结果

    107例疑似阑尾炎患儿经病理诊断确诊105例、经超声诊断确诊101例,其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19%,并且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疑似患儿回声中断、黏膜毛糙及阑尾增厚;例经超声诊断确诊为小儿阑尾炎患者中化脓性阑尾炎43例、坏疽性阑尾炎22例、阑尾脓肿6例及单一性阑尾炎31例。见表1:

    2.2影像学表现

    小儿阑尾炎影像学表现可划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特别是直接征象是判断分型的主要依据,例如:以单一性阑尾炎为例包括血供丰富、少量液体暗区、回声中断、黏膜毛糙、轮廓清晰及轻度肿大;以坏疽性阑尾炎为例包括血供稀少、少量或多量液体暗区、黏膜显示模糊、轮廓不清及轻度肿大;以化脓性阑尾炎为例包括血供丰富、多量液体暗区、回声中断、黏膜毛糙、轮廓相对清晰及明显肿大等。同时,本次研究中出现腹腔积液的患儿共计101例,平均阑尾直径为(9.3±1.6)mm且阑尾壁平均厚度超过2毫米。

    3讨论

    阑尾炎作为小儿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生率高及诊断难度大等鲜明特点,特别是与成人阑尾炎相比,小儿阑尾炎普遍不存在典型临床症状,极易出现误诊情况。受医疗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的影响,涌现出大量超声诊断仪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小儿阑尾炎的领域,并且经临床验证其特异性及敏感性相对较高,分别有97.00%及93.00%。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超声诊断侧重于突出超声物理特性诊断检查人体是否存在疾病,属于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具有分辨率高、实时动态、显示清晰及符合率高等鲜明特点,适用于诊断多种疾病。由此可见,小儿阑尾炎使用超声仪器进行辅助检查能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同时,目前临床超声诊断阑尾炎以阑尾是否增粗为判断依据及主要标准,即阑尾壁厚度超过2毫米且直径超过6毫米,并且阑尾炎超声显示表现相对明显,例如:阑尾蠕动消失、黏膜毛糙及浆膜回声增强等。极个别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阑尾结肠后位合并肠胀气及阑尾异位等情况,可通过改变体位及调整探头频率等方法予以扫查取得令人满意的超声图像,一旦使用上述方法无法保证超声图像质量时可综合考虑阑尾炎患者个体间接征象。

    综上所述:小儿阑尾炎实行超声检查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诊断及临床分型的准确性,其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http://www.100md.com(范志华 许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