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4382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防治皮瓣缺血坏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第7期
     皮瓣的转移和移植在组织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修复重建外科和整形再造外科最常运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多年来尽管皮瓣的设计和手术技巧在不断改善,但皮瓣缺血乃至坏死始终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伴随着整形外科事业的发展,皮瓣缺血坏死的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成为整形外科医生研究的热点。早有学者证实,皮瓣坏死是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终结果,涉及缺血、氧自由基损害、白细胞粘附和钙离子超载等病理变化,而炎症介质既损伤组织和血管,又从多方面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皮瓣坏死防治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防止或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仅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地塞米松两种药物防治皮瓣缺血坏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bFGF

    1975年,Gospodarowicz首先报道运用理化方法从牛的大脑和垂体中分离纯化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20世纪80年代,bFGF的氨基酸序列得到澄清;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运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地获得重组bFGF,有力推动了关于bFGF的研究。

    1.1 bFGF的生物学特性:系列研究证实,bF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有效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1]。在治疗性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刺激和调节上皮细胞、成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起源于中胚层、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分化增殖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