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9273
可摘义齿菌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柴治国 杨彦伟 张少锋 张宏晨 张雅丽 田敏
第1页

    参见附件(2522KB,4页)。

     1.4临床检查标准:①有无磨痕:检查者在自然光下检查义齿基托磨光面,肉眼所见有磨痕为阳性,无肉眼所见的磨痕为阴性。②菌斑评分:先用0.25%亚甲蓝(西安沃尔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义齿染色1min,以使义齿菌斑染成蓝色,随后流水冲洗30s,去除多余菌斑指示剂,用三用气枪吹干各面后进行评分。将义齿分为6个区域,分别为基托唇颊侧面、基托舌腭侧面、基托组织面、人工牙唇颊侧面、人工牙舌腭侧面、人工牙咬合面[6]。染色后对每一区域拍照记录,根据每一区域的菌斑染色面积,通过目测观察对其评分:无菌斑染色=0分;菌斑染色面积小于等于该区域1/3=1分;菌斑染色面积大于该区域1/3,小于等于该区域2/3=2分;菌斑染色面积大于该区域2/3=3分[6-8]。义齿菌斑评分为各区域评分之和[6]。预实验期间随机选取40例病例,分别在现场目测评分的1周和2周后对照片进行重评,两次照片评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现场目测评分与两次照片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照片评分可重复进行,且结果稳定,故本实验病例均进行1周后照片评分,数据分析采用照片评分数据。

    1.5 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单因素分析选择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可摘义齿菌斑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义齿夜间浸水保存、基托无磨痕、戴用时间短、高效清洁方式组的菌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是否抽烟、是否喝茶、是否喝咖啡、义齿部位、义齿种类、有无附着体、基托种类、每日清洁次数的菌斑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可摘义齿菌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依据四分位法[9-11],将义齿菌斑评分以下四分位(P25)为界点分为两类,即菌斑评分≤P25视为义齿菌斑较少,菌斑评分>P25视为义齿菌斑较多。将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的菌斑情况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即义齿戴用时间、清洁方式、义齿夜间保存方式、是否有磨痕等)和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性别、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基托种类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义齿菌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戴用时间和清洁方式(见表2)。其中以清洁剂为清洁方式的参照组,流水冲洗的OR值为15.254,牙刷刷洗的OR值为3.217;戴用时间的OR值为2.076。即流水冲洗义齿菌斑较多的概率是使用清洁剂浸泡义齿的15.254倍,而牙刷刷洗义齿菌斑较多的概率是清洁剂浸泡义齿的3.217倍;长戴用时间义齿菌斑较多的概率是短戴用时间义齿的2.076倍。

    3 讨论

    患者戴用可摘义齿后,口腔微环境发生改变,唾液流速减慢,流量减少,氧化还原电位值和供氧条件改变,同时义齿的存在影响了口腔的生理性自洁作用,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额外附着位点,这些均有利于义齿基托与承托区粘膜上的微生物粘附[12-14]。有研究表明,修复体戴入口腔后,唾液中的细菌会向修复体的表面移动,通过非特异性静电作用与修复体表面结合,1~3天后就会形成菌斑[15-16]。义齿表面的菌斑可以导致义齿性口炎,也是全身感染的病原体贮存库,因此分析可摘义齿菌斑的影响因素,探寻控制可摘义齿菌斑的有效措施,对义齿戴用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重要意义。

    3.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义齿夜间泡水保存、基托无磨痕、戴用时间短、采用高效清洁方式组义齿的菌斑评分均低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是否抽烟、是否喝茶、是否喝咖啡、义齿部位、种类、基托种类、有无附着体、每日清洁次数等因素的菌斑评分与其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义齿夜间浸水保存、基托无磨痕、戴用时间短、使用高效清洁方式等因素均对能显著减少义齿的菌斑数量,而其他因素则无显著影响。

    3.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义齿菌斑的各影响因素中只有义齿清洁方式和戴用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原因可能是其他因素通过某些混杂或交互作用影响菌斑的多少,或者这些因素对菌斑的影响与清洁方式和戴用时间相比很小,因而被多因素回归模型排除。

    3.3 就影响义齿菌斑的主要因素之一清洁方式而言,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以清洁剂浸泡为参照组,采用流水冲洗的义齿菌斑较多的概率是采用清洁剂浸泡义齿的15.254倍,而牙刷刷洗义齿菌斑较多的概率是清洁剂浸泡义齿的3.217倍。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流水冲洗义齿的菌斑评分最高(12.50±3.45),其次为牙刷刷洗的义齿(10.68±3.02),使用清洁剂义齿的菌斑评分最低(8.81±3.39),由此可见3种清洁方式对菌斑抑制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清洁剂浸泡、牙刷刷新、流水冲洗。有研究显示使用牙刷、清洁剂等清洁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义齿菌斑数量[17],清洁剂浸泡比牙刷刷洗能更有效地减少义齿菌斑数量[18-20],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3.4 对影响义齿菌斑的另一主要因素戴用时间而言,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戴用时间义齿的菌斑较多的概率是短戴用时间义齿的2.076倍,这表明了义齿戴用时间越长,菌斑越多。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人的口腔是有菌环境,义齿戴入口腔后菌斑的形成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同时绝大多数患者采用非清洁剂(189/226)的方式清洁义齿,很难完全清除菌斑,这就导致菌斑日积月累的积聚;而且随着义齿使用时间的延长,义齿基托难免出现磨痕,基托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也会加速菌斑的形成[21-22],因此导致了义齿菌斑随戴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综上所述,义齿菌斑危害义齿戴用者的口腔粘膜健康和全身健康,而菌斑控制是长期困扰义齿戴用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难题之一。本研究发现影响义齿菌斑数量的主要因素是义齿清洁方式和戴用时间,因此建议采用义齿清洁剂这种高效、便捷的清洁方式来控制菌斑数量,维护义齿的清洁卫生和美观[17],预防义齿性口炎或其他疾病。同时对义齿应定期进行抛光,并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更换或制作新义齿。

    [参考文献]

    [1]Catalan A,Herrera R,Martinez A.Denture plaque and palatal mucosa in denture stomatit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and microbiologic study[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2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