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01102
皮肤色素及厚度对皮肤光敏感性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夏米娜 王学民 刘彦群 袁超 邹颖 樊国彪 吴佩兰 李宁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应用SPSS医学统计软件包中ANOV的LSD检验将不同反应能级与皮肤各参数之间进行分析、同一能级下不同皮肤反应性与皮肤参数之间进行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的方法分析不同反应能级与皮肤各参数的相关性、同一能级下不同皮肤反应性与皮肤参数的相关性,统计水平均设定为P<0.05。

    2 结果

    2.1 UVA照射后皮肤反应程度:在不同能量照射后出现MPPD的人次及其相关皮肤参数的变化见表1。随着出现MPPD的剂量递增,b*、MI、Depth出现递减, b*在16.64J/cm2剂量与其他三个剂量有显著差异;MI在8.52J/cm2和16.64J/cm2剂量有显著差异;Depth在8.52J/cm2和13.31J/cm2、16.64J/cm2剂量有显著差异(表1)。

    2.2 UVB照射后皮肤反应程度:在不同能量照射后出现MED的人次及其相关皮肤参数的变化见表2。随着出现MED的剂量递增,b*、MI、Depth出现递增,且均在0.87J/cm2剂量与其他两个剂量有显著差异(表2)。

    2.3 皮肤对模拟日光的反应性与皮肤参数的相关性:将不同照射剂量的皮肤反应性与各皮肤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在UVA照射后,MPPD的剂量和b*、MI、Depth负相关;在UVB照射后,MED的剂量和b*、MI、Depth正相关。所有生理参数的相关系数见表3。

    2.4 同一UVA照射剂量下不同皮肤反应性及皮肤参数:同一UVA照射剂量、及两剂量合并后,出现不同黑化反应的人次(临床评判黑化反应程度分别为1分和2分者)及其相关皮肤参数的变化见表4。在16.64~28.80J/cm2剂量范围内,皮肤对UVA的反应程度越强烈者(2分),MI、EI、b*、Depth增加。其中参数Depth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

    2.5 同一UVB照射剂量下不同皮肤反应性及皮肤参数:同一UVB照射剂量、及两剂量合并后,出现不同红斑反应的人次(临床评判红斑反应程度分别为1分和2分者)及其相关皮肤参数的变化见表5。同剂量UVB照射后,皮肤红斑反应程度越强烈者(2分),参数MI、EI、b*、Depth越小。在1.09J/cm2剂量,参数MI、EI、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37J/cm2剂量,参数M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09~1.37 J/cm2剂量范围内,参数MI、EI、b*、 Dept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5)。

    2.6 皮肤对同一剂量模拟日光的不同反应性与皮肤参数的相关性:将同一照射剂量的不同反应性与各个皮肤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在UVA照射下,16.64J/cm2剂量和16.64~28.80J/cm2剂量范围内,皮肤黑化反应程度和参数b*、Depth正相关,相关系数具统计学意义。在UVB照射下,皮肤红斑反应程度在1.09J/cm2剂量,与参数MI、EI、b*负相关;1.37J/cm2剂量,与参数MI、b*负相关;在1.09~1.37J/cm2剂量范围内,与参数MI、EI、b*、Depth负相关,且所有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6)。

    3 讨论

    3.1 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光治疗学、光皮肤病学、光老化研究、光致癌和光防护等[7]。本文对31名受试者进行光试验,测定MED和MPPD,并研究皮肤客观参数与MED、MPPD的关系。寻找反映光敏性的皮肤客观参数。

    3.2 两种不同波谱的光源照射后,按照受试者出现MED和MPPD的能级不同进行分类,分析各能量级的受试者间皮肤参数差异,随着出现MPPD的剂量递增,b*、MI、Depth出现递减,随着出现MED的剂量递增,b*、MI、Depth出现递增,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代表肤色[8]、MI代表皮肤黑素、Depth代表皮肤厚度。说明皮肤颜色、皮肤黑素含量、皮肤厚度可反映皮肤对UVA和UVB的敏感性。

    3.3 UVA照射后,MPPD的剂量和b*、MI、Depth负相关;UVB照射后,MED的剂量和b*、MI、Depth正相关。说明肤色越深、皮肤黑素含量越高、皮肤厚度越厚者,光照后发生皮肤黑化所需的能量越小,发生皮肤红斑所需的能量越大,即易于黑化而不易于红斑,光敏性低。反之,肤色越浅、皮肤黑素含量越低、皮肤厚度越薄者,光照后发生皮肤黑化所需的能量越大,发生皮肤红斑所需的能量越小,即易于红斑而不易于黑化,光敏性高。这与以前的研究相一致,Poon等[9-10]发现皮肤黑素含量越低(MI越小),肤色越浅(b*越小)[11],个体MED越小,越易发生红斑反应,即光敏性越高。

    3.4 同样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后,个体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红斑和黑化反应,本文将相同能量的紫外线照射后、视觉评判为1分者和2分者的皮肤参数进行了分析。UVA照射后,皮肤黑化反应程度越强烈者(2分),Depth越大;UVB照射后,皮肤红斑反应程度越强烈者(2分),MI、EI、b*、Depth越小,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皮肤厚度可反映皮肤对紫外线的黑化反应程度;皮肤黑素和血红素含量、肤色、皮肤厚度可反映皮肤对紫外线的红斑反应程度。UVA照射后,皮肤黑化反应程度和参数b*、Depth正相关;在UVB照射后,皮肤红斑反应程度和参数MI、EI、b*、Depth负相关,且所有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肤色越深、皮肤越厚者,光照后皮肤黑化反应越强烈;皮肤黑素和血红素含量越少、肤色越浅、皮肤越薄者,光照后皮肤红斑反应越强烈。

    3.5 从现实意义来说,人类可划分为光敏感性和非光敏感性人群[12]。光试验作为诊断光敏性人群的金标准,具有创伤性、耗时性、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受光源和实验部位的影响,且可能发生光损害。皮肤颜色和厚度的测定则具有非创性、快速性的优点。我们设想:如果能将实验光源和实验部位标准化、扩大样本量,结合非创检测、问卷调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