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7658
不同类型玫瑰痤疮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对应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2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玫瑰痤疮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抗Hp四联疗法对不同类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方法:将148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两组,A组(口周/鼻型)75例和B组(面颊/全脸型)73例。同时入选C组(对照组)为同期无玫瑰痤疮的体检人员75例,各组均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是否有Hp感染。所有玫瑰痤疮患者均给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Hp阳性者在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的同时给予Hp井艮治,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使用保湿润肤剂,避免各种诱因等。结果:A、B、C三组Hp感染率分别为77.33%、58.90%、54.67%。A、B两组Hp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B、C两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玫瑰痤疮患者Hp阳性者经Hp根治后,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7.58%和12.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部Hp感染可能是口周/鼻型玫瑰痤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玫瑰痤疮;幽门螺杆菌;13C尿素呼气试验;抗Hp四联疗法;保湿润肤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078-02

    玫瑰座疮是一种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专家委员会(NRSEC)将玫瑰痤疮分为四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并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该病发病机制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微生物感染、毛细血管功能失调等相关。由于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有争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