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2年第8期
编号:12247459
三伏养生防暑治未病(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2年第8期
     一年之内有三伏,三伏相连,是一年中最热的30或40天。伏有“潜伏”之意,一是指天气太热,生物“宜伏”不宜动;二是指“邪伏”,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伏日”里会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

    “三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见伏”。德公二年,夏天酷热,民间用杀狗办法来催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就称为“伏日”。为什么会说热在三伏呢?据《渊鉴类函》记载:“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庚日就是中国干支纪年法中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每隔10天就有一个庚日。秦汉时代盛行的“五行生克”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因金怕火将其烧融,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夏火就大肆其热毒,天气就特别热了。

    三伏天的闷热潮湿,很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中医学上,有种说法叫“疰夏”,就是说,夏季炎热潮湿,人体不能适应高温的调节,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自感发热等现象。虽说讨厌的三伏天对身体健康有很多不利影响,但凡事有弊就有利,这时候也是治疗各类虚寒性的疾病最佳时间。

    三伏天的养生,不仅是要袪暑邪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