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336678
靶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日 《求医问药》 2006年第11期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

     近年来由于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方面进展迅速。此种疗法已成为全球肿瘤界关注的热点。

    靶向治疗是指把能与靶部位高度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作为载体,以有药物活性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化疗药物、毒素、酶、生物反应调节剂、基因以及病毒等)作为“弹头”,依靠载体高度特异的亲和性,将“弹头”物质输送集中于靶部位,通过“弹头”的生物学功能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可减少药物对人体正常组织或细胞的副作用。靶向治疗具有以下优点:利用载体的靶向性来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浓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减少给药剂量,并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是靶向治疗中特异性的最高层次。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是指把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再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的目的。

    众所周知,目前导致城市人群病死的第一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其中肺癌的致死人数排在各种癌症之首。所以,靶向治疗的方法首先在肺癌患者身上试用。目前,国外已通过利用此种疗法治疗了20多万例的肺癌患者,国内也通过此法治疗了超过1万多例的肺癌患者。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和大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患非小细胞肺癌的人占大多数。在初次去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中,约有60%~80%的人其病情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机会。晚期(Ⅲb和Ⅳ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很短,中位生存期在6~10个月左右,能活到5年以上的人只有2%~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