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48928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失眠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求医问药》 2010年第1期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的阳气由动态转变为静态时,人就会进入睡眠状态。反之,阳气由静态转为动态时,人就会进入清醒状态。因此,人的正常睡眠是体内阴阳之气自然地、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人体这种阴阳转化的状态如果被破坏,就会引起失眠。可导致失眠的常见因素有情志不舒、饮食不节、房劳过度、大病久病、身体衰老等。该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选用中药方剂进行内服、外敷、足浴等治疗。用中医中药治疗失眠应掌握以下4个原则:①应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为基本原则。在治疗该病时应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患者的脏腑功能逐渐恢复正常。②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随证加用安神镇静类中药。③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同时使用精神调治的方法,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情绪。④可同时使用口服中药、外敷中药、气功、拔罐等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该病分为6个类型,即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火炽盛型、肝郁化火型、心虚胆怯型、痰热内扰型。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失眠的特点及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1.心脾两虚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茯神、枣仁、夜交藤各15克,远志、龙眼肉、白术、党参、当归各lO克,黄芪12克,陈皮9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明显的健忘、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干姜。患者若有明显的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阿胶、熟地。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五味子。患者若有脘闷、苔腻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半夏、厚朴。

    2.阴虚火旺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虚烦少眠、心悸不安、耳鸣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龙齿(先煎)30克,生地20克,阿胶(烊化)、黄芩各10克,黄连、五味子各6克,白芍12克,鸡子黄1个。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梦遗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肉桂。患者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天冬、麦冬。患者虚烦少眠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枣仁、茯神、夜交藤。此外,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还可酌情选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心火炽盛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心烦不眠、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清心泻火、安神宁心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黄连5克,黄芩、山栀各lO克,龙齿(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心烦、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连翘。患者若出现舌燥生疮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石膏、麦冬。患者小便短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淡竹叶、滑石粉、甘草、琥珀粉。患者若出现便秘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大黄。患者若只是躁扰不宁的症状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龙骨、生牡蛎。

    4.肝郁化火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多梦易惊醒、性情急躁易怒、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清肝泻火、镇静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龙胆草6克,黄芩、山栀各10克,车前子(包煎)12克,生地15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急躁易怒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知母、丹皮。患者郁闷不舒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醋柴胡和郁金。患者夜间难以入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龙骨、生牡蛎。患者若出现头晕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天麻、勾藤、菊花、煅磁石。

    5.心虚胆怯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虚烦不得眠、多梦易惊醒、终日紧张、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茯神、夜交藤各12克,炒枣仁15克,石菖蒲、远志各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气短自汗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党参、五味子、茯苓。患者胆怯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当归。患者紧张心悸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牡蛎、生龙骨。患者心烦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丹皮、知母。

    6.痰热内扰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胸闷、心烦不寐、口苦目眩、恶心嗳气、头重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化痰清热、和中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陈皮、竹茹、胆星、贝母、知母、山栀各lO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口苦恶心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半夏。患者若出现便秘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大黄。患者若出现腹胀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山楂、麦芽、莱菔子。患者心烦不寐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茯神。患者痰多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杏仁、橘红。

    失眠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还可使用一些外治法进行辅助治疗,以取得更佳的疗效。常用于治疗失眠的外治法有以下几种:

    1.外敷疗法。可将治疗失眠的中药碾成细粉,敷于失眠患者的手心和足心。所敷的药粉既可被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也可直接作用于手足心的穴位(如劳宫穴、涌泉穴等),通过刺激穴位和经脉起到治疗作用。可治疗失眠的外敷药物主要有生龙骨粉、珍珠粉、琥珀粉、黄连末、生半夏末、肉桂末、朱砂、大黄粉、五味子末等。

    2.拔罐疗法。失眠患者可选择背部正中的督脉循行线路,用闪火法进行拔罐。可上下往返走罐,连续走罐10~15分钟,以患者的皮肤出现潮红或红紫为度。在给虚证明显的患者拔罐时应轻吸轻走,在给实证明显的患者拔罐时应重吸重走。拔罐疗法具有活血通经、补虚泻实的作用,可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睡眠。

    3.足浴疗法。失眠患者可根据病情选用枣仁、生地、夜交藤、远志、红花、磁石、龙骨、桃仁、黄连、黄芩、山栀等中药进行足浴。可选取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数种,确定合适的药量,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倒入水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足浸于药液中,可在每晚睡前泡脚,每次泡30分钟。此法具有确切改善睡眠的功效。

    4.气功疗法。失眠患者取站立位,将两脚并拢,双臂下垂放于身体前方,将两手手指交叉互握。将两脚的脚后跟抬起,两臂上举,用力使全身肌肉收缩起来,并同时吸气。然后将两臂放下,两手分开握拳,两腿下蹲,头自然向前倾,将全身肌肉尽量放松,默念“松”字并同时呼气,可每天重复操作数次。此疗法具有疏理气机、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 百拇医药(梁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