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4
编号:13619209
郭连澍教授经验方“丹栀通竹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4
     “辨证论治”是中医疗法的指导思想,以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在主方基础上随证加减,郭老认为PSD病机有二:一为年迈病疴,心肾阴虚。认为老年患者,年迈体虚各脏腑功能低下。当发生中风等疾病时,脏腑功能紊乱,易致气血阴阳逆乱,心肾阴虚,虚火内生,神明被扰,终至郁证产生[9]。二为情志内伤。认为中风后情志不舒,或不能接受现实的巨大落差,或对肢体瘫痪等症状的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综合作用,使患者肝气郁滞,肝郁化火,内扰心神发为本病。因此本病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肝郁气结为本,痰瘀气滞为标,故心肾同治、注重调肝是核心措施[10]。郭连澍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行医与实验研究,提出中风后抑郁症多为心肾阴虚生内热,心神被扰而不宁,治疗原则应清心火,疏肝气,养心肾之阴,敛被扰之心神为主。选用丹栀通竹方为主加减用药,方中牡丹皮为君药,《本经疏证》书中认为牡丹皮可入心,可散血脉中之热结,可凉血、和血、除烦热。栀子味苦,入心、肝两经,专治心烦懊憹,烦不得眠,心神颠倒之症,《本草纲目》认为此药独具肃降之气以条达气机,故善治心烦。通草、淡竹叶可共奏利小便除心烦,方中百合及生地黄乃滋阴清热之良品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