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2
编号:13611487
自制白及涂擦剂对上火模型(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2
     口腔溃疡在中医学属“口疮”“口糜”“口疳”等范畴。《黄帝内经》最早提出“口疮”的概念,《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圣济总录》谓:“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皆提出火邪为口疮的病因。后世历代医家又有进一步的深层认识:《丹溪心法·口齿》篇曰:“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清·薛雪在《医经原旨》中指出:“足,多也,能也,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清代《医宗金鉴》曰:“夫疔疮者,乃火毒也。”均指出过食厚味,可阻碍气机升降,肠胃湿热,蕴久成内火,火邪上攻,溢于肌表,甚至发生疗疮等疾病[22]。《诸病源候论·口舌候》记载:“足太阴脾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甚,热乘脾气冲于口舌,故口舌生疮也”。《寿世保元·口舌》曰:“口疮者,脾气凝滞加风热而然也”。指出脾胃气机失畅与口疮发生的关系。以上分别阐述了上焦实火熏灼、中焦郁而化火、下焦阴火上炎、皆为本病之病机,须辨证求因,辨证论治。另有,《景岳全书》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外科正宗》曰:“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斑细点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