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8
编号:13555327
热敏灸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8
     1.2.1 腧穴热敏现象具有普遍性 通过对颈椎病、腰椎間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盆腔炎、痛经等20种疾病以及健康人对照的普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状态下,腧穴热敏现象的出现率为70%,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0%。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降为15%左右。表明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发生热敏具有普遍性,与疾病高度相关[3]。

    1.2.2 腧穴热敏状态具有动态性 连续选取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院患者各80例,采用灸感法分别对大椎(颈椎病患者)腰阳关(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腧穴热敏探查。每位患者在入院时(患病中)与出院时(好转后)分别进行1次腧穴热敏探测,观察同一穴位同一患者,但不同病程阶段的灸感反应。结果显示,同一腧穴不同患者,腧穴处的热敏灸感反应未必均出现,表明同一腧穴不同患者,其功能状态不同,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同一腧穴同一患者,但在不同病程阶段,腧穴处的热敏灸感反应的出现会发生动态变异,随着病情的好转,其敏化态即朝着静息态转化,证实了腧穴热敏状态具有动态性[4]。

    1.2.3 艾灸热敏腧穴激发经气感传具有高效性 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痛经共14种病症,540例患者艾灸热敏腧穴激发经气感传研究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