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8
编号:13555417
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针刺对照的应用现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8
     3.1.2 非治疗相关穴位正常针刺 非治疗相关穴位是指根据中医学传统理论,取穴选择与疾病相关性小或无的穴位[15]。Li Ying等[16]为了探究针刺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将受试者分为少阳经特异性穴位组、少阳经非特异性穴位组、阳明经特异性穴位组和对照组,前3组除穴位不同外,其他干预方法相同,结果发现前3组的疗效没有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穴位特异性对于疗效影响较小,而患者的期望以及患者与医生的交流可能有更突出的作用。Deng Zhuqing等[17]开展的“循经针刺治疗偏头痛在中国的卫生经济学评价”采用了相同的分组设计方法。

    3.1.3 非经非穴正常针刺 非经非穴指非经穴、奇穴、阿是穴,取穴多选择在已知穴位点的附近,并尽量避开经络[15]。符文彬等[18]的安慰针刺方法是:取四关穴桡侧、百会左侧、印堂左侧各0.5 cm处,针刺法同针刺观察组,结果证实采用针刺调肝法的观察组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优于安慰针刺组。

    3.1.4 非经非穴浅刺 刘志顺等[19]开展的一项针灸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随机临床试验采用穴位旁开浅刺(3~5 mm)假电针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慢性便秘有效。Heather Greenlee等[20-21]也采用了穴位旁开、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避免得气的安慰对照方法对患有早期乳腺癌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的关节痛的绝经后妇女进行针刺研究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