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5
编号:13823197
叶天士通补胃腑模式新诠(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5
     2.2.2 金元四家长,兼收与并蓄

    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的一次争鸣:各方医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学术思想,俊采星驰熠梵天。子和攻下元素主火,东垣补土丹溪滋阴;毋庸置疑的是在内伤方面,叶氏受到东垣的影响颇深,在《叶氏存真医案》中自述:“内伤比取法乎东垣”[15]。而在后人不明东垣思旨,以治脾药之特性笼统治胃之时[16],发振聋之声脾胃分治;倡鼎足之形胃阴通降[17]。学界对李杲与叶桂的学术传承有深刻的认识,对其他三家对叶氏的影响探讨不多。韩国学者赵长衍[18]也只在文中略笔勾描了张元素对叶氏的启蒙。而我们认为以叶氏之慧,断不会弃珠玉于肆;蒙夜明以尘。从其《外感温热篇》中也见一斑。如其中论黄舌中有言:“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生首乌等”。此一段中,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之比类,颇能体现丹溪的“六郁思想”。此乃无形之热邪与有形实质结聚于肠腑;此时必通幽以下、泻于外而存人体之津液。而攻下法的应用又当尊子和之定法[19]。再有其论黑苔中言道:“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急以咸苦下之”。这些以火热立论的观点,必然受到河间火热论的影响。

    2.2.3 底柢源仲景,法化经方形

    沿循叶氏学术再次进行追问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