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2
编号:13763933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叶滨 吴立文
第1页

    参见附件。

     2.2症状改善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平均退热与疱疹消失时间以及进食恢复时间均快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了热毒宁缓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效果更加显著,优于利巴韦林。

    2.3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皮疹,发生率为3.33%。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流行快,大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偶尔也有其他病毒感染。属于中医“风热喉痹”范畴,多为外感风热、脾胃积热、上攻咽喉。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发热、拒食、流涎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部表面2~4 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周围红晕疱疹和溃疡可同时存在。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治疗可用清热、疏风、解毒治疗。

    病毒唑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抑制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受到抑制[4]。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较强,易产生耐药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