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7
编号:1376136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7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3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快速止血,月经周期及经量恢复正常,贫血好转出院。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疗程长,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一定要准确,服药期间易发生许多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护理十分重要,精心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护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子宫异常出血,为妇科常见病,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紊乱所引起,非全身、内外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期的任何年龄,50%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现将笔者所在医院从2009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患者,年龄19~56岁;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例,占28.1%;生育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占9.4%;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占62.5%;入院时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长短不一,经期无规律,经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尽数周,多数无腹痛,可伴贫血;入院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除少数患者子宫或卵巢略大,其余患者无异常发现。32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排除生殖器官或全身脏器疾病,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2治疗方法

    1.2.1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患者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为主;更年期患者以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为主。

    1.2.2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调整黄体功能为主(1)药物止血:①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即药物刮宫法,适用于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而孕激素不足的患者。给予足量的孕激素,常用黄体酮10~20 mg,每日肌注,连续5 d,用药后使过度增生的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停药后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因撤药性出血时,出血量很多,故只适用于血红蛋白大于60~70 g/L的患者[2]。②雌激素内膜生长法,适用于无排卵性的青春期或未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大剂量雌激素能快速升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达到短期内修复创面、止血的目的。③雄激素,适用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有拮抗雌激素的作用,能增强子宫平滑肌及子宫血管的张力,减轻盆腔充血,从而减少出血量。因雄激素不能立即改变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也不能迅速修复内膜,故单独应用效果不佳。(2)诊断性刮宫: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在用激素治疗前,宜常规行诊刮术,以排除宫腔内器质性病变。刮出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和指导用药。但对未婚者不宜选用。(3)调整月经周期:使用性激素人为的控制出血量,并形成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一项过渡性措施,其目的为暂时抑制患者自身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借以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同时可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能按预期时间脱落且出血量不多。在调整阶段,患者能摆脱因大出血而带来的精神上的忧虑或恐惧,同时可以改善机体状况。一般连续用药3个周期,常用的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有:①雌、孕激素序贯法(人工周期):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适用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一般连续使用2~3个周期后,即能自发排卵。②雌、孕激素合并应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孕激素可限制雌激素引起的内膜过度增生。适用于育龄期(计划生育者)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③孕、雄激素合并法:适用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4)促进排卵:①氯底酚胺(克罗米芬):通过抑制内源性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诱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而诱发排卵。此药有较高的促排卵作用,适用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患者。一般连续用药3~4个周期。不宜长期连续用药,避免对垂体产生过度刺激,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多发排卵引起多胎妊娠。②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有类似LH的作用而诱发排卵。适用于体内有一定水平FSH、有中等水平雌激素的患者。用B型超声波监测卵泡发育到接近成熟时,或于月经周期第9~10 d,HCG 1000 U肌注,第2天 2000 U,第3天 5000 U,可引起排卵。③雌激素:适用于月经稀少且雌激素水平低下的患者,以小剂量雌激素作周期治疗。于月经第6天起,每晚口服己烯雌酚0.125~0.25 mg,连续20 d为一周期。连续用3~6个周期[3]。(5)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①促进卵泡发育:针对发生的原因,调整性腺轴功能,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卵,以利形成正常的黄体。首选氯底酚胺,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的卵泡期过长的患者。②黄体功能刺激疗法:常用HCG以促进和支持黄体功能。于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HCG 2000~3000 U隔天肌注,共5次。③黄体功能替代疗法:于排卵后开始用黄体酮10 mg肌注,1次/d,共10~14 d。以补充黄体分泌的孕酮不足,用药后月经周期正常,出血量减少。(6)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应用孕激素治疗,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较完整脱落。于下次月经前第8~10 d起,黄体酮20 mg,每日肌注,或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10~12 mg,共5 d。HCG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用法同黄体功能不全。
, 百拇医药
    1.3护理方法

    1.3.1护理目标(1)经过有关本病的医学知识和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摆脱精神困扰,愿意参与治疗。(2)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量,在住院期间依靠社会支持系统暂时照顾其家庭事务,患者和家属乐意接受援助,能安心住院治疗。(3)再次向患者讲解本病的诊断依据及经过,患者能接受目前的疾病诊断。(4)经过积极的治疗,保证营养的摄入,避免发生体液不足。(5)加强会阴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清洁技能,避免发生生殖道感染。

    1.3.2具体护理措施(1)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讲解发病的机制、国内外对此病的最新研究信息、正规治疗的整体方案及疗程,写出书面的用药方法及时间表,尤其要强调擅自停药、不正规用药的副作用。(2)针对主动限制摄入量、正在减肥的患者,让其明白短期性激素治疗不同于长期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不会引发肥胖,讲解接受正规治疗与健康的辩证关系,纠正因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让患者懂得长期营养不良是诱发本病的因素之一[4]。(3)针对角色转变障碍的患者,让其懂得住院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治疗,有效的治疗才能早日恢复健康。说服患者和家属主动寻找能照顾家务的社会支持力量。(4)针对担忧误诊的患者,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症状,讲解报告的临床意义及疾病相关基础知识,请医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5)记录出血量,嘱患者保留卫生巾、尿垫及内裤等,以便于准确估计失血量,为及时补充体液和血液提供依据。对严重出血的患者,需按时观察其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并督促其卧床休息,不要独自起床,以防发生晕倒受伤。给予静脉输液时,做好配血、输血的准备。如发生出血性休克,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休克治疗。(6)正确给药,严格执行性激素给药的护理措施:①重点交班,醒目标记治疗盘;②按量按时给药,不得随意停药或漏药,让患者懂得维持血药浓度稳定的意义,可避免造成意外的阴道出血:③必须按规定在止血后开始减量,每3 d减去原剂量的1/3量;④让患者懂得药物维持量是以停药后3~5 d发生撤药性出血及上次月经时间为参考依据而制定的,要坚持服完维持量;⑤告之患者及家属,若治疗期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应及时汇报值班护士或医生,以便立即做出有效处理。(7)做好会阴护理,预防感染,教会患者使用消毒的卫生巾或会阴垫,保持内裤和床单的清洁,每晚用PP液(1︰5000高锰酸钾)清洁外阴,以防逆行感染。观察与生殖器感染有关的体征,如宫体压痛,卫生巾、外阴有臭味,体温、脉搏、呼吸、白细胞计数报告异常,一旦有感染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加用抗生素治疗。(8)补充营养,成人体内大约每100 ml血液含铁50 mg[5]。因此每天应从食物中吸收0.7~2.0 mg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更应增加铁剂的摄入量。根据患者喜爱的食品,推荐富含铁剂的食谱,如青春期患者可多食猪肝、禽蛋类食品,更年期患者可多食鱼虾、新鲜水果和蔬菜类等低胆固醇高铁剂的食品。下列食品中含铁剂量为:牛奶700~2000 g,瘦猪肉29~83 g,猪肝3~8 g,鸭蛋22~63 g,带鱼63~182 g,鲤鱼44~125 g,苋菜15~42 g,黄豆6~18 g,榨莱10~30 g,土豆77~222 g,黄瓜或西红柿175~500 g,同时注意添加维生素,补充锌剂,促进患者尽可能在短期内纠正贫血。, 百拇医药(苏春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