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9
编号:13760337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9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来源,及其危害,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结果输液微粒形成的来源包括配制前的原料,容器及输液用具,配制中的橡胶塞,玻璃安瓿微粒,环境空气,以及人为因素可能产生微粒。了解其危害,做好预防措施。结论减少临床输液微粒的产生应从各个环节开始,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静脉微粒污染;来源;危害;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静脉输入的药液中存在直径为1~15 μm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大的直径可达50~300 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本文现就输液配制前,配制中微粒的来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做以下叙述。

    1配制前微粒来源为原材料,容器及输液用具

    1.1原料如果水溶性的或大分子的颗粒杂质存在于输液的原材料中,则成品会出现小白点、乳光、发混等现象。活性炭杂质的含量多,对药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都有影响。
, 百拇医药
    1.2容器及输液用具

    1.2.1PVC输液袋PVC输液袋的成分主要为聚氯乙烯和某些增塑剂,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和透明性均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白块和小白点,在强烈振荡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轻度乳光,增加输液微粒。故对PVC输液袋的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

    1.2.2注射器、输液器不洁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同样存在潜在污染问题。每个厂家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灭菌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外包装简陋,可能因装卸运输时过度挤压而引起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破损漏气,从而导致细菌热原污染,有的在生产过程中带有未塑化的离子微粒异物或是混入尘埃、纤维等杂质,导致静脉微粒污染。

    2输液配制中微粒来源

    2.1橡胶塞橡胶塞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天然橡胶,此外还有大量附加剂。注射剂接触到橡胶塞后,可导致药液变混、出现异物。随着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输液微粒污染的概率也随着增高。因这些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制剂多采用橡胶塞的玻璃瓶装,配液过程中,会反复穿刺橡胶塞,从而切割下橡胶皮屑。例如,在将青霉素G 钠400万U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的过程中,需要加入80万U/瓶的青霉素G钠5瓶,也就是说,在加药时至少需要进行5次穿刺,而输入药液中含有5次穿刺所切割下的橡胶皮屑,是很容易造成输液微粒污染的。报道所示观察140 例静脉输液配制制剂中有85.74%(120/140)出现大小数量不等的橡胶皮屑[1]。
, 百拇医药
    2.2玻璃安瓿微粒李玉梅等[2]进行了安瓿颈部割锯长度与所产生微粒量关系的实验,结果表明,安瓿颈部割锯长度不同,所产生的微粒量也不同,两者呈正比关系,割锯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产生的微粒量也越多,从而使导致输液污染的不溶性大颗粒数量也随之增加。虽然现在大多数玻璃安瓿都使用易折型的曲颈安瓿,但因曲度不够、颈部玻璃较厚,仍很难掰开,所以还需在其颈部进行割锯。

    2.3环境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灰尘、纤维、煤烟、毛发、花粉、霉菌、孢子、细菌等组成的悬浮微粒。目前大多数医院输液配制都在普通的治疗室中进行,因此,病房空气洁净度不高不容忽视。据实验观察,病房自然环境输液与净化环境比较,不溶性微粒平均增加22.6倍,另外,夏季炎热,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起输液反应。

    2.4人为因素主要是因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不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所致。例如:安瓿割锯前后未进行严格消毒;抽注药液时手指不小心碰到注射器活塞;多次反复抽吸药液使注射器活塞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配药过程中混入微生物、细菌、尘埃、纤维;配戴的口罩不合格,等等。
, http://www.100md.com
    3输液微粒的病理危害

    (1)导致血管阻塞。实验研究显示,较大的颗粒杂质可直接阻塞血管,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水肿和炎症。(2)导致血栓形成和诱发静脉炎。有资料显示,进入体内的微粒随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内壁,血管内壁受损,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于着受损区域,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诱发静脉炎。(3)导致肉芽肿形成。微粒侵入肺、脑、肾等器官组织,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使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形成肉芽肿,严重的可因供血不足出现坏死。(4)引发热原样反应由药液中超标微粒导致。

    4输液微粒预防措施

    4.1严格落实检查制度,杜绝各种材料污染从原材料开始,严把输液质量关。对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每批产品在进入医院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抽查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下发使用。而且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采购最好能定厂采购,严把质量关。
, 百拇医药
    4.2操作流程改变以往砂轮的消毒都使用酒精棉签进行消毒,但经此消毒后的砂轮表面常带有棉絮纤维,很容易造成输液微粒污染,因此可改成75%的酒精浸泡砂轮备用。使用曲颈安瓿时,应尽量减少割锯长度,从而减少割锯所产生的碎屑颗粒,割锯后应用75%的酒精棉签对安瓿颈部进行再次消毒,防止污染。

    4.3重视合理用药为了减少对瓶塞橡胶的反复多次穿刺,减少橡胶皮屑,可根据病情需要,尽量减少联合用药次数或大剂量用药次数。宜选择较小的锐利无勾针头,因针头型号越大产生的碎屑颗粒越大。

    4.4推广使用净化配液工作台,为防止空气污染,可推广使用净化配液工作台,达到净化配液室空气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引起输液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条件医院,可以考虑静脉输液配置中心[3,4]。

    4.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强化护士的无菌观念和责任意识,在操作中一旦污染立即更换[5]。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晏玉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观察及预防.护士进修杂志,1999,14(6):50-51.

    [2]李玉梅,李家育,陈善.安瓿割锯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

    [3]倪红梅,赵佛容,刘玲清,等.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的临床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591.

    [4]黄敏.静脉输液疼痛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28-129.

    [5]张渝.两种快速排除输液管内空气的方法.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45-145.

    【收稿日期】2011-08-11, 百拇医药(孙锦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