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1
编号:13759576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同时也是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安全隐患同样也存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致残,甚至致死,导致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近年来,笔者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现总结如下。

    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违反无菌操作将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如打开无菌包时跨越无菌区;未用无菌持物钳传递一次性物品入无菌包内;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放置范围超过无菌区;手术医生汗液浸湿无菌敷料;无菌器械台上的敷料被生理盐水浸湿更换不及时;术中器械接触空腔脏器后未及时更换。
, 百拇医药
    1.2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1.2.1输液输血时查对有误,执行口头医嘱有误。

    1.2.2巡回护士未与病房护士查对手术患者的姓名、年龄、科别、诊断、手术部位与手术名称。患者入手术间后,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与麻醉师未共同执行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的内容,导致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错误。

    1.2.3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没有认真清点核对器械、缝针、纱布、棉片、器械上的螺丝,导致异物遗留。

    1.3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更新造成无章可循或是不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章不循。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新技术的发展,新仪器的使用,即要求有新的制度的出台。未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4护士业务知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语言行为不规范手术室护士应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如果护士粗心大意,与患者沟通能力差,操作不娴熟,手术过程中,医护闲聊,接听电话,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与预后和转归,为术后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 百拇医药
    1.4.1手术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吸引器、氧气不到位,急救药品不齐全。

    1.4.2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与麻醉记录单有出入,少记、错记、漏记、涂改、缺项等。

    1.4.3患者入手术室后,没有人陪护,发生滑倒、跌仆。全麻诱导期、清醒前,巡回护士未守护在患者身旁,致手术患者坠床。护送患者途中发生各种导管和引流管脱落,出入手术室门未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部以致碰伤。

    1.4.4手术室止血带使用不当止血带压力过高或超时使用,可使神经缺血、缺氧造成损伤,导致术后患者肢感异常,术前未检查止血带的袖带是否漏气,铺巾后重新更换袖带,延长手术时间。

    1.4.5术中病理标本管理不善造成丢失,标本不及时固定,影响疾病的诊断。

    1.5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引起并发症,由于患者手术时间较长,肢体局部受压过久,体位安置不当或衬垫放置不当,约束带过紧等,造成血液循环受阻,重则可引起血管神经受损,局部坏死等。
, 百拇医药
    2防范措施

    2.1加强管理完善建立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是工作的法则,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有了指南,管理有了依据。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核心,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操作规程等,进行了逐条梳理和修改。笔者在认真总结院内外各种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医院的管理经验,制订了适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清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器械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理差错缺陷分析讨论制度),并逐项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严格岗位职责,做到了有章可循,使笔者每个人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建立了层流故障、停电、停水、发生火灾、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大批量手术患者、创伤性休克的应急预案与流程。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手术室各项制度及应急预案与流程的内容;组织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的仪器的技能和使用方法。
, 百拇医药
    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隔离制度手术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洗手护士及时更换受潮的敷料,术中器械污染后及时更换。巡回护士督促手术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发现违反者立即纠正,同时管理好手术间内的人员进出,限制参观人员人数,关节置换术禁止参观手术。手术间的门只有人员与物品进出时才能打开。手术中传递无菌物品时需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各种无菌物品前,常规检查无菌包的有效期,是否潮湿,包装的完整性。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3.1手术中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患者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性)、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菌物品、药品、药物过敏性史、无菌器械、敷料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协助麻醉给药时,防止用错药,术中使用任何药品与血液时,需双人核对,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核查,术毕方可弃去。
, 百拇医药
    2.3.2严格执行清点制度,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的纱布、缝针、器械、刀片、器械上的螺丝、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可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时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4合理安置体位摆放体位时要符合手术要求,即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可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还要注意科学性、合理性,避免患者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的发生,如摆俯卧位时应使患者腹部悬空、踝关节自然下垂,侧卧位时防止臂丛神经受压,截石位时要把膝关节摆正避免压迫腓骨小头损伤腓总神经致足下垂,使用骨科牵引床患者,尤应注意会阴部皮肤的保护。

    2.5正确使用电动止血带将电动止血带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粘贴与机器上,使护士操作时一目了然。使用止血带前常规检查止血带的性能,严格掌握禁忌证: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等患者不使用驱血带,使用止血带充气后注意记录时间,并做好交接班。
, 百拇医药
    2.6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提高业务技能组织学习与手术室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学习识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让护士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求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严谨慎独,要求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做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主动配合手术,不断巩固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取得患者的信赖和医生的好评。要不定期对其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

    2.7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手术人员在手术间应注意言谈举止,要做到端庄大方,不嬉笑闲谈,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术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意外,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巡回护士不擅离手术间,(遇手术进展不顺利不出,手术患者病情变化不出,不与器械护士,麻醉医生同出手术间,手术开始前15 min与手术结束时不出)。

    2.8加强病理标本的管理手术标本切勿不可擅自处理,器械护士术中妥善保管标本,术后交手术医生核对无误后,由手术医生让患者家属过目后,手术医生填写病理申请单,洗手护士查对病理申请单上的内容无误后,在标本袋注明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标本名称和标本联号、送检医生、送检护士,倒入固定液后,然后填写病理登记本,将病理标本放在指定地点,由手术室专管人员送往病理科双人核对签收。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时,需由病理科出示书面诊断报告[1]。
, 百拇医药
    2.9加强物品管理保证手术物品齐全,手术仪器性能良好,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备品器械,巡回护士在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如吸引器,电凝刀,无影灯,氧气,急救药品是否到位,以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2.10定期分析总结,提高防范意识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讨论,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每周星期一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考评,责任到人并与经济挂钩一是对责任者的告诫,二是要对每一件差错事故及时进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提高防范意识[2]。

    3体会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及患者的安危,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逐步推广引进,手术室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必须不断地学习,改变思路,取人之长,对平常工作中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的苗头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增加护理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手术室工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盛菊丽.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防范.创新医学网推荐,2010.

    [2]尚关萍.手术室医用气体、环境因素、用电安全隐患对围手术患者的危害及防范.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90-91.

    【收稿日期】2011-09-26, 百拇医药(宣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