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9
编号:13744416
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实验室检查的教学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9
     【摘要】 实验室检查是健康评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且抽象枯燥、学生不易接受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护理专业的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教学的特点,制定了实验室检查教学的整体教学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护理专业; 教学设计; 实验室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143-02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精心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败。作为教师不仅要去研究教材,还要思考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教材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能自主学习、融会贯通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文化底子薄、学习自控力差等),笔者对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实验室检查部分内容进行了以下方面教学设计,学生反映良好。
, http://www.100md.com
    1 确定课程性质,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想尽各种方法进行学习,如查找书籍、期刊文献等,来补充教材的局限性。对不清楚的内容,他们会带着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边听讲边思考,这样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该部分教学内容之前,邀请医院检验科主任,给学生做了一场关于实验室检查的发生发展讲座,及其对临床医生协助疾病诊断、推测疾病预后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对临床护士制定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病情与疗效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让学生知道学习该部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首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第一步。

    2 开展见习教学,了解学科发展

    见习教学对于医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让学生了解了实验室检查对自己将来工作有重要作用之后,在理论课开课之前,安排了1次去临床检验科见习课。由专业老师进行现场教学,重点介绍当前临床实验检查新进展、开设的项目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和检验标本的采集、处理与影响因素等。通过见习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对检验科的工作任务、实验室检查的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和该部分教学内容对自己以后进入临床实习、参加临床工作的重要作用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学好该部分理论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百拇医药
    3 根据专业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相对于临床医生,利用化验单进行疾病诊断对于临床护士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而采集临床各类标本是其一项重要工作,且正确的检验结果与正确地采集标本关系密切,标本采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据文献[3]报道,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为强调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送不规范是导致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必须让护生了解各种检验的临床意义,掌握采集标本的正确方法,在教学中强调需要提高护生思想素质、技术素质、涵养素质、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将该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相联系,以血液标本的采集为例,与病理学联系(采血部位的选择,成人首选上肢而避免下肢,尤其是在下肢深静脉不要反复多次的进行穿刺,防止破坏血管而造成血栓形成带来的后果,如血管阻塞、梗死、甚至肺动脉栓塞造成患者猝死等);与基础护理学联系(标本采集的时间选择及其采集后的处理注意事项),即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加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 百拇医药
    另外,要求护生掌握对于出现异常结果会做出分析的方法,能找出除了采集技术之外的其他影响结果的诸类因素。

    4 组织教学材料,适合专业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四年制护理本科选用的教材是吕探云主编的第二版《健康评估》,为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特点,对该教材进行了重新设计。进行了以下改动:(1)取舍内容,该教材是2006年出版,至今已有6年有余,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6年里,临床医学技术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很多的实验检查项目都已过时。在有限的学时里,紧跟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结合当前临床检验技术的进展,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介绍突出临床各科通用的检查项目。(2)整合章节,学生对实验室检查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些数字,难记而枯燥,且相互之间没有提太多的规律可循。因此,笔者按系统进行讲解,如将血液一般检查、溶血检查等归属到血液系统,将尿液检查与肾功能检查归属到泌尿系统,将粪便检查与肝脏功能检查归属到消化系统等等,并将各系统内的这些内容再进行重新安排、穿插讲解,这样的设计学生反映良好。(3)博采众长,教材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教师不是教材的奴隶。《健康评估》中实验室检查部分的教材内容主要是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学的实验诊断教材缩减而成,系统性不强,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多参照几本教材,取其优点,并多结合近期的期刊、文献,给学生补充学科的前沿发展。针对教材上有的说法或数字与其他文献报道的不尽相同,教师要解释为什么会有差异、应该以哪一个为标准等;而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如该教材《健康评估》在223页上有一处“pH>7.3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pH<7.4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的明显错误,教师要及时更正,以免学生疑惑不解。
, 百拇医药
    5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发展

    5.1 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动态性、模拟性、高效性等诸多优势。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网络、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获取典型图片,展示正异常细胞、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各种蛋白管型的大小、形态等;在自制三维动画中,化静为动,形象地演示红、白细胞系统的整个发育过程。运用摄像机、录像机去临床对一些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如实验检查标本地采集与处理,上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教师边播放边讲解,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方便、有效。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使原本枯燥、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约课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比以往更多的专业知识[4-5],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2 PBL教学

, 百拇医药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是基于问题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6]。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知识,精心设计PBL病例。根据PBL病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在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以及给予的护理措施及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将各种相关的检验项目进行联系、整合,让学生的知识更有系统性。经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PBL教学,模拟实际病例进行讨论,让师生之间有了很好的交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在具体病例中合理选择实验项目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3 其他教学方法

    以提问的方式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开动脑筋想问题;选择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归纳法,如在讲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时,归纳为女性比男性高,成人比儿童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沉降系数在增加,采用这种归纳方法让学生避免记那些难记而易忘的数字,反而掌握了红细胞沉降率发生发展规律。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灵活、应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吕探云.健康评估[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36.

    [2]吴健民.关于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5):463-464

    [3] 郑海英.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误差[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5):102-103.

    [4] 唐定伦.浅谈教育技术装备的革新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9(8):324.

    [5] 梁蓉,陈协群,杨岚,等.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效果[J].基础医学教育,2002,4(3):224-225.

    [6] 庄帝钱,赵芳,李耀武,等.常用医学网络教学资源及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7(30):119-120

    (收稿日期:2012-07-09)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张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