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3
编号:13742828
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3
     【摘要】 目的:分析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讨论临床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在2007年2月-2010年5月所收治的59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48例,致残9例,植物生存2例,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发展快,残疾、死亡率高,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3-0133-02

    额叶挫裂伤是一种临床常见颅脑损伤,由于额叶所处位置比较特殊,医学上称之为功能“哑区”,故有些患者早期意识障碍表现轻,血肿小,神经体征不明显,往往忽略手术治疗,而采用一般保守治疗。该病病程发展迅速,保守治疗患者常由于手术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生命[1]。因此,在面对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时,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及早进行手术治疗。2007年2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间共收治59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现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59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其中男38例,女21例,平均年龄38.9岁。患者双侧致伤34例,单侧致伤25例,致伤原因:因车祸导致额叶脑挫裂伤27例,从高处坠下导致受伤21例,重物打击造成11例。所有患者均感头痛、恶心,并先后出现昏迷情况,3例患者症状严重,3例患者出现肢体偏瘫症状,伴双侧瞳孔明显扩大及情绪障碍。入院行GCS评分[2],59例患者平均得分14.1分。

    1.2 影像学资料

    59例患者入院行影像学CT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单侧或双侧额叶出现点状或片状高密度影,中线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移位。其中39例患者移位超过1 cm,并伴有硬膜外、下高密度影及血肿。其中5例患者中线移位大,影像显示出额骨骨折伴有双侧脑室额角受压变形,夹角>120°。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方法

    39例中线结构明显移位伴血肿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手术切口入路选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后彻底清除额叶处血肿,清理破损脑组织,修补额下损伤,闭合切口前剔除骨瓣,降低颅内压力。20例中线移位不明显者采用脱水剂、激素加入工蛋白保守治疗,其中14例治疗失败致病情加重,CT检查后行开颅手术,剩余6例患者保守治疗,症状改善,继续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1.4 术后处理

    手术后进行常规脱水、抗感染治疗,为患者注射脑细胞活化剂,抗癫痫药物,并进行高压氧治疗。

    2 结果

    2007年2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9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经治疗后按照GOS评分结果显示,59例患者中48例通过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总治愈率为81.36%,6例患者中度残疾,3例患者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6~12个月,除2例植物生存和3例重度残疾患者外,其余54例患者生活可以自理,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额叶脑挫裂伤发病特点

    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常见颅脑内损伤,该病多数是对冲伤,发病后伴有血肿、水肿产生。患者产生额叶脑挫裂后短期内意识障碍轻,神经系统体征不明显,CT检查血肿少,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3]。但该病易恶化,往往病情较轻的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昏迷、呼吸急促或骤停,表现为脑疝形成[4]。发病后患者头痛症状会持续加重,一般伤后3~5 d可感疼痛高峰。额叶损伤患者因颅内压升高,额叶压迫力加大,使中轴结构移位,脑干、丘脑受损,常会使患者伴有情感障碍,这时患者出现焦躁、易怒、烦躁不安等[5]。

    3.2 额叶脑挫裂伤治疗原则

    根据额叶脑挫裂伤的发病特点,不难看出该病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神经体征,随病情发展,该病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对于手术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6]。治疗过程要注意患者颅内压力,避免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保证患者呼吸正常[7]。保守治疗患者在应用脱水及护脑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血管扩张剂,防止脑梗死产生。保守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临床体征,在出现病情恶化时要及时进行开颅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3.3 手术优势

    笔者所在医院开展的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在清除血肿的同时也可清除坏死脑组织,这样就有效的阻断了坏死组织促进脑水肿和脑疝的迅速发展[8]。其次该手术入路选择使前部额骨颧突及下缘颞骨鳞部、蝶骨嵴均被清除,充分显露前、中颅窝底,可达到有效减压的效果,缓解脑干、丘脑的压力,尽量避免了二次损伤[9]。

    综上所述,面对额叶脑挫裂损伤患者,医护人员及早确定手术时机,可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71-72.

    [2]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79-381.
, http://www.100md.com
    [3]王胜,吴楚君.综合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34-35.

    [4]吴广宇,徐红波,赵峰,等.32例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的诊疗体会[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2):115-116.

    [5]Cummings J L.The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assessing pay-chopat hology in dementia patients[J].Neurilogy,1997,48(6):10-16.

    [6]元少鹏,何碧强,胡建军,等.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诊治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43-44.

    [7]江基尧.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3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116-118.
, http://www.100md.com
    [8]Jamous M,Barbarawi M,Samrah S,et al.Emergenc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trauma patients with Glasgow Coma Scale of 3 and bilateral fixed dilated pupils[J].Eur Trauma Emerg Surg,2010,36(27):465-469.

    [9]王玉海,杨理坤,蔡学见,等.控制性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89):819-822.

    (收稿日期:2012-07-30)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