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1
编号:13711120
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早期疗效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5日 陈风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母乳喂养组与配方奶喂养组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两次光疗12 h)后总胆红素(TSB)降低量的不同。结果: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入院时的年龄、给予肝酶诱导剂和茵栀黄的比例、入院时的TS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两次光疗12 h)后TSB降低量明显低于配方奶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母乳喂养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疗效可能更好。

    【关键词】 母乳喂养; 配方奶喂养; 新生儿;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早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11-02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住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其可能导致多脏器的功能损害,故在病因未明时,通常给住院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予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快速降低总胆红素,减少其导致的各种损害。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尽管治疗方法进行了严格控制,患儿总胆红素的下降水平仍有较大差异。通过对近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两次光疗12 h后的疗效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喂养方式可能是影响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综合治疗早期疗效的原因之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年来在两次光疗12 h后复查肝功能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共66例,均符合2009年11月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在桂林召开的新生儿黄疸专题学术研讨会确定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入院前均为母乳喂养。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按照入院后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母乳组)28例,配方奶喂养组(配方奶组)38例。观察各组性别、胎龄、娩出方式、入院时年龄、出生体重以及使用肝酶诱导剂、茵栀黄等情况。比较光疗前后TSB判断光疗为主综合治疗的疗效。比较两组入院时总胆红素、两次光疗12 h后总胆红素减少的量进。本研究仅2例使用口服微生态制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