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7
编号:13676902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魏伟 赵天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在CPB下行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52~68岁,体重48~72 kg。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5例,二尖瓣置换术23例,主动脉置换术8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EF)均高于50%,无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常规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按8 ml/kg补充6%羟乙基淀粉溶液(万汶液),面罩吸氧,行BIS、ECG、SpO2、HR监测后,在局麻下行左桡动脉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对照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1.0 ?g/kg、依托咪酯0.15~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在BIS 40~50时,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予持续泵注丙泊酚4~8 mg/(kg·h),在切皮、锯胸骨、体外循环转流、关胸前静注舒芬太尼0.5~1.0 ?g/kg。观察组:设定TCI(Base Primea TCI系统,Fresenius Kabi,德国)参数,丙泊酚、舒芬太尼分别采用Mash和Gepts药代动力学模型,起始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Ce)为1.0 ng/ml,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Cp)为1.5 μg/ml,两者同时开启并开始计时,每隔10 s通过检查睫毛反射及对话确认患者意识是否消失(LOC)。当注射泵显示丙泊酚到达效应室浓度而患者仍未意识消失时,则丙泊酚Cp每次增加0.2 μg/ml,直至意识消失。随后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经过3 min后并且BIS(40~50)完成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